?

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歷史解讀

2022-05-30 10:48韓喜平馬晨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

韓喜平 馬晨鈐

摘要: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的成敗。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發展理念的凝練,在百年奮斗史中,在不同時期形成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多快好省、科學發展觀、新發展理念等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在大歷史觀的視角下對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歷史進行梳理與解讀,可以看出,發展理念是管根本的,正確的發展理念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發展理念應該是根據時代的要求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理念應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

關鍵詞:發展理念;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4.001

中圖分類號:D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2)04-0001-08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盵1]發展理念的形成具有豐富的哲理意蘊,它依賴于發展的實踐,又有力地引導著發展的實踐,塑造著發展的歷史。[2]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我們于不同時期分別形成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發展方針、“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發展思想、科學發展觀、新發展理念。理念的演進是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基礎的,同時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這一問題的認識愈發深刻,引領發展的能力逐步增強。在大歷史觀下對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進行剖析與解讀,形成關于發展問題的規律性認識,對發展理念的創新、指導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理念的哲理溯源

發展理念是對發展本質和意義的最基本的認識和體悟,推動著生產力的增長,引導著歷史的走向。發展理念源于發展實踐?!叭咳祟悮v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盵3]與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體一樣,人類也必須向自然界獲取生產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存。但與動物不同的是,人由于意識的存在而使這種活動成為對象化勞動。如馬克思所說“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識的對象。他具有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盵4]所以人類才能夠從最初的為了生存而“被迫地”“自發地”發展轉變為后來“主動地”“自為地”發展,將思維與理念外化到發展對象之中,在謀求生存的同時塑造自身的物質生活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人類不斷產生出新方法、新措施、新思想來支配發展導向,引導發展目標。在對發展實踐和發展經驗的整合反思之中,人們逐漸形成了對發展本身的理解,這就是所謂的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的產生不僅是對于發展實踐的反映和發展經驗的總結,更是發展戰略的自覺。人的意識功能并不局限于對發展實踐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人類能夠將發展實踐作為客體對象加以反思,繼承經驗、吸取教訓,從而不斷開辟著發展的新歷史;正如馬克思所說,“他的意識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說他的本能是被意識到了的本能?!盵5]所以客體經過人腦的加工和重構將會形成新的思維和理念,這種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具有獨特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那么作為發展實踐的能動反映,發展理念也就具備了批判性、創造性和前瞻性等特性。人對于外在事物的反映本質上是一種信息活動過程,不僅具備著對認識對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對于認識對象信息的提取、分析、重組、整合、構建和運用。人類歷史是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力的歷史,那么對于自然對象的認識就不僅僅是將客觀事物“臨摹”,更有著為改造客觀事物提供“藍圖”的功能。毫不夸張的說,發展理念是管根本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方向和模式具有決定性作用。

發展理念對于發展實踐的指南意義,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所強調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恩格斯曾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盵6]發展理念作為一種科學的理性思維模式,源自于發展實踐和發展思想,又為發展實踐提供宏觀指導,為具體的發展戰略指明基本方向。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所提出,“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盵7]發展理念獨具的實踐性與具體性,使得符合國情的發展理念將會取得良好成果,反之則南轅北轍。如在近代資本主義學說中的重商主義學派,強調貴金屬的極端重要性。其在英國的代表人托馬斯·孟提出“對外貿易是增加我們財富和現今的通常手段……每年賣給外國人的貨物,必須比我們消費他們的多?!盵8]進而發展了貿易差額理論,后演變為一種政策主張。英國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之下,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獲得大量金銀財富,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重商主義作為一種發展理念,卻并不適用于所有國家。法國在路易十四時期農產品減產嚴重,經濟蕭條;而其繼任者仍繼承重商主義政策,導致經濟發展混亂、社會問題增多。面對這一情況,魁奈創立了重農主義學派,將農業視作經濟根本,堅持“自然秩序”“自由放任”的理念,提出了“積極發展資本主義大農場”和“對土地所有者單一課稅”的觀點,拯救了法國的危局,為法國日后的變革奠定了經濟基礎。由此可見,只有根據國家的具體情況確定科學的發展理念,才能夠提出相應的發展思想、制定適當的發展戰略,才能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果。

發展理念不僅具有具體性,利用發展理念指導發展實踐,更要注意發展理念的時代性。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所以發展理念也必然不會一成不變。把握發展理念在社會發展中的演變趨勢,對于創新發展理念、指導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大歷史觀的基本要求。馬克思提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盵9]為了更好地適應物質世界和思想觀念的交互作用及其變化,人類需要根據現實發展狀況,預見性地制定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型發展理念,為經濟發展提供系統的理論指導和有針對性的決策服務。不同時期的發展理念雖然因各自的時代條件而有所不同,但是在大歷史觀的視角下,不難發現其存在著諸多演進趨勢,發展理念的價值屬性就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條。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社會及生產方式的考察中,認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10]在承認資產階級在歷史中所帶來的諸多先進作用的同時,馬克思還看見在發達的生產力背后,帶來的是階級日益固化、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問題增多等諸多困境。尤其是無產階級的生存現狀,“勞動的現實化竟如此表現為非現實化,以致工人非現實化到餓死的地步”[11],這無疑違背了發展的初衷。所以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發展理念做出了大膽的規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12]時代的更迭背后是生產力的發展、政權的更替、發展目的的變化。所以發展理念必須與時俱進。在這之中不同于資本主義其發展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目的、經濟發展成熟后依然秉承資本邏輯和“以物為主”的發展理念,社會主義的發展理念認為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具有著最鮮明的“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屬性。

人類發展實踐的演進和發展理念的創新機會是同步的,這個逐漸進化的過程體現著人類對發展本身理解的不斷深化,從而使發展理念逐漸呈現出前瞻性、科學性、導向性、時代性、創新性,以及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其所蘊含的價值屬性。這也正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走向現代文明的進步歷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愈發強大,發展理念對發展的指導將越發無可替代。

二、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歷史演進

恩格斯說:“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時,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熱而具有典范形式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盵13]發展理念的哲理揭示了關于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的一般性趨勢和規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在領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路徑,深刻理解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不斷提出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發展方針的提出

實現國家獨立富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但在深受“三座大山”壓迫下的舊中國,要改變人民蒙難的狀況,必須首先革命,建立起人民的政權,因此,革命是最基本的政治任務,當然,要革命必須有物質保障,特別是根據地、解放區的經濟發展也是必須推動經濟的問題,為此,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明確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建設方針。當然,當時還沒有發展理念這一概念,只是發展方針,但已初步呈現發展理念具體性、指導性的特征。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色根據地內部農村經濟基礎薄弱,外部受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發展條件與環境都十分困難。在井岡山斗爭階段,毛澤東圍繞根據地建設,要求工農革命軍“改變過去軍隊只顧打仗的舊傳統,擔負起打仗消滅敵人、打土豪籌款子、做群眾工作三項任務?!盵14]關于解決根據地經濟來源的問題,毛澤東提出,“革命戰爭的激烈發展,要求我們動員群眾,立即開展經濟戰線上的運動,進行各項必要和可能的經濟建設事業?!盵15]初步形成了在根據地內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發展方針。毛澤東針對井岡山的經濟環境和經濟斗爭的需要,制定了農村土地改革、保護工商業、興修水利、建設鑄幣廠等一系列發展經濟的具體部署,盡可能增加收入,以保障軍隊作戰和人民群眾生存的基本需求。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戰略相持階段給戰爭雙方帶來的是供給線的延長,如何在戰時保證后方穩定的戰略物資供給、如何保障根據地人民生活水平,成為了抗戰時期的一大難題。對此毛澤東明確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是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總方針?!盵16]同時毛澤東也強調,發展的落腳點必須回歸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之上:“我們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經濟有所增長,有所補充?!盵17]也就是說,實事求是、人民至上是這一理念的內在要求。在正確的發展方針的指導之下,1941年,中共中央掀起了大規模的生產自救運動,八路軍三五九旅進入南泥灣開始軍墾屯田,制作農業工具,學習耕作技術,著手開墾荒地,取得了良好成效?!?942年到1944年的3年中,陜甘寧邊區共開墾荒地二百多萬畝。到1945年,邊區農民大部做到‘耕三余一,部分做到‘耕一余一?!盵18]大生產自救運動解決了戰時軍隊生產資料的匱乏,改善了軍隊的生活狀況,鞏固了根據地的政權,直接支援了革命的勝利,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精準的戰略眼光。

無論是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的建設,還是開展大生產等各項舉措,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發展方針指導下的成功實踐。毛澤東認為,“它支持了長期戰爭,保障了革命事業的進行?!盵19]胡喬木也提出,“大生產運動的開展,使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和地區度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而走上堅實發展的道路?!盵20]中國共產黨人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歷史成就。[21]由于時代條件限制,圍繞革命勝利所制定的經濟方針和根據地建設方案較為單一,但它已初步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對于經濟建設在全局中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也為今后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我國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外部勢力威脅、內部基礎薄弱的困難,為了早日實現國力強盛,中國共產黨制定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相比于革命時期的發展方針,總路線凸顯了建設時期發展的問題導向,明晰了發展的具體需求,奠定了發展總體基調,基本具備了發展理念的內涵要求,發揮了發展理念的基本作用。

“有沒有可能使一九五八年的國民經濟有一個躍進的發展呢?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盵22]整風運動、一五計劃等各個方面相繼取得的成果讓人們認為,中國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可以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一個時代的思想難以超越其時代環境所帶來的局限,所以“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23]。歷史地看,總路線的提出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想要盡早摘掉貧窮帽子的愿望,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希望盡快實現國家的富強。然而急于求成的心態和政策方針脫離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后果。產業結構嚴重失衡,國民經濟大幅波動,其中受損最嚴重的是農業部門,“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鄉人民平均的糧食消費量減少了19.4%,其中農村人均消費量減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費量減少23%。豬肉人均消費量減少70%?!盵24]發展中的結構不協調以及對發展任務和目標的錯誤定位,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也加劇了社會矛盾。毛澤東后來也指出:“客觀規律在每一個國家因歷史條件不同就有不同的反映......現在沒有蔬菜吃,副食品、日用百貨嚴重不足,就是因為我們脫離了客觀規律,過去的安排缺乏這一方面?!盵25]于是我們認識到,如果發展理念不能順應規律、實事求是,在發展成效之上只能是南轅北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躍進”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由于受到多快好省的總路線的影響而出現了波動,但這是一種不平衡發展戰略的體現。德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在其著作《經濟發展戰略》中,提出了“不平衡發展理論”,即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建設初期,應該集中力量投資于重點部門,通過其外部性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仡櫾谏鲜兰o五十年代末的歷史環境,西方外部勢力仍對中國虎視眈眈、蘇聯對中國態度日漸冷漠的情況下,在我國經濟實力尚不雄厚、不能全面兼顧各行各業發展的條件之下,我們不得不集中力量,實行不平衡發展戰略,在短期內重點發展科技和軍工。所以毛澤東提出,“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盵26]隨著原子彈試驗的成功,軍工和科技領域相繼取得突破,我國的主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發展環境也隨之優化。

總的來說,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理念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于建設富強的國家的渴望。多快好省的總路線為提高我國人民的生產勞動積極性帶來了相當的作用,但是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的急于求成的思想給我國一度造成了經濟倒退。習仲勛對此指出,“我們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以至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長期存在著不從實際出發,違反客觀規律,提出過高的、不適當要求的錯誤,結果反而挫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這種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指導思想,對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是非常有害的?!盵27]這一教訓提醒著我們,發展理念、總路線的科學制定必須建立在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但通過不平衡發展戰略發展軍工鞏固主權,為我國日后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工業基礎,長遠看來其作用也十分重要。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28]我國這一階段的探索是坎坷曲折的,但是也為中國發展理念的革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3.改革開放新時期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為了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決策,進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發揚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快速發展的理念,同時也吸取了忽略客觀經濟發展規律的教訓,樹立了正確的社會發展觀,在改革開放初期確立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發展思想,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做了理論的鋪墊。

在產業部門遭到破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之下,鄧小平指出,“中國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這十一二年,我們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盵29]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力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盵30]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和懷疑,只有更快更好地摘掉貧窮的帽子,才能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政黨,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具備發達的生產力水平,才能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皻w根結底是要使我們發展起來?!盵31]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我國完成了經濟體制的改革,解放了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開始吸引和利用外資,分層次地進行對外開放,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初步成效。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指出“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盵32]江澤民在此基礎上也指出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盵33]1992年黨的十四大以后,為了實現“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黨中央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目標和基本框架,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搭建適合我國經濟實際情況的發展格局,國民生產總值由1979年的4 038.2億元發展到1997年的73 142.7億元,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

但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起步階段,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遠低于GDP增速,這表明單一的經濟增長與人民幸福和社會發展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在對這一問題的檢討與反思之中,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普遍發生了“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認識轉向。經濟只是發展的手段,發展的目的是社會和人的需要。胡錦濤強調,“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盵34]認識轉向的變化也促使發展理念更加系統化和內生化。2006年4月21日,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明確提出了發展理念這一概念?!盀榱藢崿F我們的發展目標,中國根據本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理念,這就是樹立和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盵35]發展是第一要義說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重心是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謀求幸福而建設發展的根本目的和價值取向。全面協調可持續,則側重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促進區域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共同發展以及社會各領域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體現了對唯物辯證法的繼承和應用,也凸顯了這一時期我國發展的整體性要求?!翱茖W發展觀提出以后,在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指導地位和要求越來越明晰?!盵36]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之下,我國的發展再一次登上了新臺階。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地增長,到2011年GDP已達近47.3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近五倍。

總的來說,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本身的認識層次的提升?!皩嵺`證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不斷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盵37]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為國家未來健康發展提供了向導。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38]而科學發展觀對發展的人本、協調發展等要求,為新發展理念的形成給予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也為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提供了最重要的契機。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依據當前國內的發展現狀和世界發展形勢,指出當前的中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已從“三期疊加”走向新常態。為了更好地把握住發展的機遇、應對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中國共產黨在2015年10月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39]。

習近平指出,“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盵40]新發展理念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當前階段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創新驅動仍未凸顯其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地位, 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地域間差距較大,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對外開放依賴性較強,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諸多問題體現出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效能不高,“木桶效應”愈發顯現。亟需新發展理念從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等層面回答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方式、導向和路徑問題,為國家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提供新思路、新動力、新機制、新目標、新出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并非五條發展理念的單純疊加的思維觀念,而是相互之間有機聯系構成的統一整體,給新時代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創新是發展的價值動力,創新發展的要義是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要求我們通過科技創新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轉換,支撐高水平的創新型國家建設。第二,協調是發展的價值方式,協調發展的要義在于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要求我們將發展問題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看待,協調發展中的各方關系,做到統籌發展、良性發展、全面發展。第三,綠色是發展的價值保障,綠色發展的要義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要求我們繼續建設“兩型”社會,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第四,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揭示了中國與世界息息相關的內在共生邏輯,要義在于促進發展的內外聯動。開放發展要求我們尋求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高對外開放的深度和效益。第五,共享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其要義在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共享發展體現的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原則,凝結著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終極關懷,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總之,新發展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把握,是基于國家發展需要和世界發展形勢所提的策略,是黨站在歷史的高度、總結發展經驗和教訓而提出破解難題、根植優勢發展的新理念。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國發展成效顯著。經濟發展內在動力轉型取得良好效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人心,經濟平穩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果,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生態環境狀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國共產黨人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41]新發展理念也必將在當下和未來為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卓越的理念引領。

三、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演變的規律與啟示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盵42]。探究發展理念的哲理溯源、回顧發展理念的歷史演進,目的在于在大歷史觀的視角下,對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形成規律性認識。馬克思說,“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多余的了?!盵43]所以只有對發展形成本質的規律認識,才能夠用發展理念指導發展實踐、引領未來。深入分析四個時期發展理念的演進過程,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對于發展問題觀念上的進步和層次上的提升。同時,中國共產黨以發展方針、總路線、科學發展觀、新發展理念指導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實踐歷程,體現出的是發展理念在哲理層面的一般性與現實層面中國國情的具體性結合,是發展理念哲理所預見的發展的規律性和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求發展的目的性的統一,從而逐步形成了以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以發展實踐豐富發展理念的良性循環。在這之中的規律與啟示值得深究。

1.發展理念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科學的發展理念同樣是在對發展實踐客觀全面的認識和系統深入的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發展理念依賴于發展實踐首先體現在發展實踐為發展理念提供了觀察對象和現實基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為了謀求發展不斷進行探索與嘗試,致力于國家的富強與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對發展實踐經驗的總結、對發展實踐教訓的汲取當中,中國共產黨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發展理念演進規律,逐步形成了科學的發展理念。從革命年代的“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發展方針到建設時期“多快好省”的總路線,著重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基于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的現實基礎,對于發展的目的和速度的明確??茖W發展觀的提出強調了發展的核心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式,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基于發展實踐狀況向好的情況,主動對發展提出的高水平要求。新發展理念則是在基于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條件,但同時又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各種問題的狀況下形成的。其五個層面則囊括了發展的動力、發展的方法、發展的方向、發展的戰略以及發展的目的,構成了發展各個方面的主題,形成一個聯系緊密的有機整體。由此可見,發展理念由單一向系統、由片面向全面的科學化演進,必然依賴于國家主權獨立、生產力持續發展、發展實踐不斷進步的現實基礎。除此之外,發展理念依賴于發展實踐還體現在發展實踐又是發展理念是否具有科學性的檢驗標準。馬克思說,“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盵44]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當中,“多快好省”的總路線雖然曾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結果卻是在發展實踐中造成了經濟倒退,反而挫傷了人民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忽視社會經濟發展客觀規律急于求成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中國共產黨人吸取這一階段的教訓,在后來的發展中更加注重對規律的把握和運用,隨時代發展提出貼合我國發展實踐狀況的科學發展觀與新發展理念,使發展理念愈發科學化、系統化,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并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偠灾?,科學的發展理念形成于不斷的實踐之中,只有深刻掌握發展理念與發展實踐的辯證關系,重視實踐對理念的檢驗功能,才能更好地實現發展理念的不斷革新和引領作用。

2.發展理念應該是根據時代的要求而發展的

“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盵45]發展理念的與時俱進不僅是發展哲理的理論要求,同時也是引領發展實踐中的現實需要。毛澤東曾指出,“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盵46]四個時期的理念各有側重,但都是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圍繞著解決主要矛盾制定的。在革命時期,我國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為了實現民族獨立、推翻反動政權,中國共產黨制定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發展方針,通過經濟建設支援革命事業。在建設時期,我國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為了提高發展速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國共產黨通過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力發展工業與科技。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為了滿足人民需求、大力發展生產力,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發展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如馬克思所說,“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盵47]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主要矛盾必將再次發生變化,屆時發展理念只有緊隨時代主題、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引領發展,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開辟道路。

3.發展理念是管根本的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發展理念對總體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根本的作用。它確立了一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走向,影響發展戰略的鋪排,促使發展格局的建立,決定發展成果的優劣。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盵48]所以只有制定科學正確的發展理念,才能夠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激發社會主體內在動力、為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明確現實的行動指南;反之則會延緩發展腳步,甚至破壞生產力。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中,革命時期的發展方針帶動了根據地的內在經濟建設,以物質力量支援了革命勝利;建設時期的總路線雖然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但由于其從根本上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所以造成了不良后果;改革開放新時期“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發展思想推動我國邁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步伐,使生產力高速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推進了一系列戰略的實施。新發展理念則更是對我國的發展格局做出新引領,奠定新時代我國發展的總體基調,以整體性視角為我國發展提供了宏觀層面的原則性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引領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從單一追求經濟發展到系統、全面、協調發展,發展理念歷史演進表明了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總量的增長,更需要質的飛躍。這種“質的飛躍”就需要發展理念作為重要引領。新發展理念所提倡的政治、生態、文化、社會全面發展,表明了高質量的發展應該是綜合化、內生化、系統化的,這既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具有普遍聯系的整體的現實應用,也是其應用于社會發展領域,必須將社會構建的多個要素有機結合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加以分析,形成普遍聯系的整體視角的必然結果。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表明了我國對經濟發展內涵特質的新注解,與時俱進地深化了經濟發展這一概念的基本內涵,經濟發展并非僅在于經濟增長速度,更要體現在經濟結構優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態資源環境發展的平衡上,這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已經把發展理解為一個系統性工程,發揮了發展理念管根本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也使發展理念更加具備學理性,豐富了發展理念的哲理內涵,使發展理念哲理所要求的前瞻性與導向性更為突出,明晰了發展的未來趨向和具體要求。同時也逐步完善了發展理念的方法論基礎,形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范式,以完整的理論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應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

馬克思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盵49]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服務于資本,社會主義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所以發展理念也必須以人民為中心。這是社會主義發展理念的哲理中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以發展支持革命的年代,毛澤東就提出一方面動員根據地人民發展經濟,一方面也要讓人民享有發展成果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也保持著發展的人民性特質,“把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唯一利益,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多數”[50]。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胡錦濤指出,要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盵51]隨著生產力發展,“人民至上”的價值屬性越來越演變成為一種具體的發展指標。新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發展理念,不斷強調增強發展過程中人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做出了理念奠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新發展理念必將繼續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供更為堅實的理念引領。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7.

[2]韓喜平.中國理念[M].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6.

[3][4][5][9][11][44][47][48][4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162,534,500,157,500,540,11,287.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7][15][46]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119,320.

[8]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4.

[10][12][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3,603.

[14][24]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89,381.

[16][17]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1,893.

[18]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189.

[19][20]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43,243.

[21][28][38][4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北京:人民日報,2021-07-02(1).

[2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105.

[23]列寧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

[25]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32-34.

[26]毛澤東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27]習仲勛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435.

[29][30][31]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1-232,231-232,312.

[32]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33]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5.

[34][35][51]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6,437,366.

[36]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899.

[37]在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39]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N].北京:人民日報,2015-11-04(1).

[40]習近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1.

[4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4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5.

[50]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291.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人民至上價值及其實踐研究”(20ZDA004)

作者簡介:韓喜平(1965—),男,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人,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勞動關系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晨鈐(1996—),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改革的成功取決于科學的理論指導
試論新發展理念下的創新型政府建設
創新發展的三重視閾
當前形勢下的新發展理念與全民健身
淺議在黨建中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我國發展理念的演變與創新
深刻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