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梅

2022-05-30 10:48賈平凹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35期
關鍵詞:山包舅爺柿樹

賈平凹

小時候,對于我們這些孩子,冬天實在是單調的日子:春天夏天的花花綠綠的色彩全然消失了,甚至連一只花翎的鳥兒也飛絕了。到處是一片白。游戲也懶得去做,頂多是去大場踢毽子,踢上一氣,也索然無味。只好待在家里的火塘邊看那紅光,看著看著,那火燒到旺處,卻也成了白色。

正難熬著,聽奶奶說,舅爺要來家了。這使我們十分高興,盼了整整十天,差不多要失望了,他才姍姍來了。

舅爺是個畫家,住在遠遠的大城里,聽奶奶說,他的名氣老大,在國外也辦過畫展。但我們翻看他的畫集,卻并不佩服他,他的畫簡單極了,每幅畫都懶得去畫滿,往往就是那么幾塊幾筆水墨,那螞蚱,似乎并不就是螞蚱,那小魚,似乎并不就是小魚。我們當時就嗤地笑了,覺得跟我們的畫差不多呢。于是乎,他來后的第二天,我們就不敬而遠之了,隨便著和他對話,笑上幾聲,纏他講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覺得有些生氣。但是,他卻提出要出外作畫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兒白,有什么可畫的呢?我們很有幾分疑惑,更有了幾分好奇,便鬧嚷嚷地跟了他去。

從窄窄的雪巷里蹚出去,過了大場,一直往村后的小山包上走去。山包上雪落得很厚,夏天里,我們在這里捉毛老鼠的那片地方,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沒有了;夜里打著手電,悄悄來掏灰鴿子的樹上,沒了窠兒,也沒有一片葉子。這里有什么可畫的呢?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足足半個時辰,才拿出畫夾,開始畫起來了。我們一眼一眼看,看著看著,果然天地單調,畫面更單調。

“單調嗎?”舅爺說。

“單調極了,”我們說,“我們給你尋些能畫的色彩吧?!?/p>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紅呢!”

舅爺笑了,叮嚀我們小心去尋。

“去吧,舅爺等著你們尋來最美的東西?!?/p>

我們跑去了,先是到了東邊,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著幾株柿樹,如今光裸裸的,沒有一顆紅艷艷的果子,鐵似的枝條,襯在雪里,似乎在作著沉思。

再往遠去,有一簇村莊,屋頂藍藍的瓦不見了,村前那口滿是綠荷的池塘不見了,村口跑出一頭毛驢,也是滿身潮了霜,灰不溜丟的。

我們又跑到山包北邊,下去一里,便是清陽河了。往日里,那是個大草壩,上面有著青茵茵的草,草里長著花,黃的,紅的,紫的,藍的。我們把羊趕上去,羊在啃草,我們就采花編著花環,傍晚回家,我們脖子上掛著花環,羊脖子上也掛著花環??扇缃?,什么也沒有了,雪埋得平平的,偶爾看得見一叢草尖冒上來,那已經干枯了,霜凍得很硬,一有風就豁啷啷響。

我們又跑到山包西邊,心想這兒一定是會有梅的,因為長著密密的樹。但是,我們細細地在樹林子里找了,并沒有什么梅的,甚至連別的什么顏色的東西也沒有。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覺得這冬天里,實在是沒有什么可畫的色彩了,一時之間,又覺得舅爺可笑:連色彩都沒有,還談得上什么美嗎?真后悔不該這么跑了山包的幾面坡,更后悔壓根兒就不該跟著舅爺到這里來呢。

可是,我們轉回到舅爺那兒,他卻已畫了四張畫,雖然又是那么幾筆,樹并不是那樹,橋并不是那橋??匆娏宋覀?,說:

“孩子,尋到了嗎?”

“什么也沒尋到?!?/p>

“只是白的嗎?”

“只是白的?!?/p>

“好了,找到了?!?/p>

“找到了?找到什么了?”

“找到了只是白的?!?/p>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們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汽,蒸汽是什么,蒸汽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樣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說,”我們一時狐疑了,“什么東西里,什么時候難道都有美嗎?”

“對了,孩子!美是到處都有的,但美卻常常被人疏忽了。你們總是尋那大紅大綠,可紅得多了,可以使你煩躁,綠得多了,可以使你沉郁,黃得多了,可以使你感傷,只有這白色是無極的,是豐富的,似乎就無極得無有,豐富得荒涼了呢?!?/p>

我們都啞然了,雖然聽得并不甚明白,但畢竟慚愧起來,而且自那以后,愈來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負了多少個冬天,使多少個美好的東西毫無意義的無知地消磨過去了。

1981年9月25日

(選自《賈平凹散文精選》,有刪改)

讀與思

賈平凹的散文扎根生活,貼近現實,語言親切鮮活,內容豐富多姿,既有對自己腳下土地的深刻觀察,又有對個人內在的心靈探索以及社會人生的哲思,具有濃郁的地域化色彩和辨識度極高的獨特風格。

在《訪梅》一文中,作者用幽默風趣、充滿童趣的語言,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描寫了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又經常忽視的景象;又通過舅爺的話,道出他對色彩、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深深思索,閃爍著哲理的火花,極富情致和個性。

讀與悟

1.欲揚先抑。

文章開頭用“冬天實在單調,到處是一片白”一句寫出本文的中心詞“白”,孩子心里美好的世界應該是五彩繽紛的,只有白色就感覺單調了,這是一“抑”。寫聽說舅爺來家,“我們”高興地盼望,卻又轉折寫“我們”看舅爺畫的不屑,對舅爺的態度也轉為“不敬而遠之”“隨便著和他對話”,這又是一“抑”。寫“我們”跟隨舅爺并看他作畫,覺得畫作單調。于是,舅爺讓“我們”幫他尋找最美的東西,但是“我們”從東到西,尋梅不見,“我們”失落、后悔,更覺舅爺可笑,這時可以說是“抑”到極點了。接著作者筆鋒一轉,通過舅爺的話,讓孩子們懂得:找到了白色,就找到了世間最美的顏色。這是“揚”。文章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使情節波瀾起伏,前后對比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描寫傳神。

“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一句,通過“揀”“坐”“瞇”“看”等一系列動詞,具體生動地描寫了舅爺認真細致地研究畫畫的素材;“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一句中的“癱”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我們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文章用一系列口語化的對話描寫和準確傳神的神態描寫,表現了舅爺的慈愛。

3.修辭添彩。

“我們跑去了,先是到了東邊,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著幾株柿樹,如今光裸裸的,沒有一顆紅艷艷的果子,鐵似的枝條,襯在雪里,似乎在作著沉思?!边@句話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東邊發現的柿樹枝條襯在雪里“沉思”的樣子,形象地寫出了冬天沒有紅色的單調感。

4.結尾揭示哲理。

結尾語義深刻,揭示文章主旨: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深入了解。舅爺作畫看似簡單,其實是他建立在作畫前細致入微地觀察之上。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僅僅根據外表就判斷事物的性質。舅爺的畫集不是“我們”認為的樣子,就以為和“我們”的畫差不多。要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各種顏色既有色彩亮麗吸引人的美,又會讓人產生煩躁、抑郁、感傷等情緒,認識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猜你喜歡
山包舅爺柿樹
在大山包等候日出
舅爺的心愿
柿樹的溫柔
母愛哪有多余的
感恩大山包
大山包抒懷(組詩)
認 親
桃源的柿樹
想起那片柿樹林(外一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