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老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效果

2022-05-30 06:23蒲丹丹
健康之家 2022年2期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老年患者冠心病

蒲丹丹

摘要:目的 分析對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100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按照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采用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仔細記錄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后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以及兩組患者對于不同護理模式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參照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以后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遠高于實驗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患者對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程度遠低于實驗組患者,對于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程度,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以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冠心病;老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隨著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臨床醫學治療過程中越來越重視護理干預的應用。冠心病的致病因素較復雜,引發的并發癥較嚴重,所以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同樣包含著較多困難。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來說,冠心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傷,并且患者長時間受到疾病帶來的痛苦,慢慢地心理會出現焦慮、不安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進而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由此能夠看出在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應用護理干預是較為重要的方法[1],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次實驗主要研究了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內心出現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的改善效果?,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100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按照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所有患者的年齡為55~80歲,平均年齡(67.28±1.24) 歲,男性57例,女性43例。參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6.12±1.12) 歲。實驗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8.01±1.02) 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數據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所有患者都是自愿參加本次實驗并且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1) 健康知識宣傳: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要一對一進行健康知識指導,促使患者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冠心病,避免患者的焦慮和不安情緒的產生。(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傾聽患者的訴求以及疑問,了解患者的真實心理,針對性地進行緩解疏通,增強患者以后進行治療的自信心。(3)鍛煉指導:醫療護理人員根據制定的護理方案,正確指導監督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采取合適的運動量。(4) 飲食習慣護理:依據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定制食譜,在進行護理干預的時間內每天患者都要少油、少鹽、少脂肪,以及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營養。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應用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 在患者出院時,將患者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記錄,保留患者或者是家屬的聯系方式,進而方便進行定期的回訪調查。(2) 在患者辦理出院時,醫療護理人員要嚴謹地囑咐患者以及家屬對于所有治療藥物的使用說明,并對于患者進行心理情緒測試,依據測試以及平時護理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并解決[5]。(3) 運用病情追蹤卡將患者對于治療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記錄,依據結果進行治療。(4) 詳細掌握患者的治療狀況以及病情恢復狀況,如果發現患者出現病情反復或異常應及時再進入醫院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仔細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以后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以及兩組患者對于不同護理模式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以后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對比

參照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后的焦慮及抑郁評分遠高于實驗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于不同護理模式的滿意程度對比

參照組患者滿意程度遠低于實驗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3討論

最近幾年,冠心病的發生概率在不斷升高,有臨床治療以及外科手術治療兩種主要治療方式,沒有特殊的治療方式,病情容易發生反復,患者心理狀態較差,所以進行護理干預治療顯得格外重要[2]。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較,延續性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更加顯著,整個護理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患者出院以后,對患者進行良好的預后護理,耐心解決患者的所有問題。對患者采取延續性護理來抑制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保證患者在整個治療的過程當中擁有樂觀愉快的心理情緒,達到更加高效的治療效果[3]。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的發生,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以及家庭的生活質量,符合臨床醫學要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彭巧,楊云心.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老年人的焦慮抑郁影響[J].飲食保健,2020,7(39):171.

[2]黃潔玉.延續性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24(2):48-49.

[3]蘇曉麗.延續性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及左室短軸縮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數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2):244-245.

猜你喜歡
延續性護理老年患者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微信在痛風性關節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