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指向下語文教師快速“轉型”之路

2022-05-30 10:48劉仁杰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2年10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指向新課標

劉仁杰

[摘 ? ?要]基于2022年新版課標之“變”,探索新課標指向下的語文教師快速“轉型”實踐之路,已成為當前語文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相比2011年版課標,2022年語文新版課標在整體上出現了一些主要變化,新增了一些關鍵性內容。新版課標強化了語文課程的育人指向,明確了語文課程的學習任務指向,強調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活動指向?;诖?,語文教師盡快完成新版課標指向下的新“轉型”:做好學生學習的“導師”與“創客”;轉變服務教學的理念與角色;跟進對待教研的態度與做法。

[關鍵詞]新課標;指向;語文教師;“轉型”;路徑

時隔11年后,新的課程標準重新頒布?;?022年新版課標之“變”,探索新課標指向下的語文教師快速“轉型”實踐之路,已成為當前語文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相比2011年版課標,2022年語文新版課標的主要變化在哪里?基于系統盤點新版課標的這些新變化,透徹把握新版課標的新指向,語文教師如何調整教育教學方式,才會對標新課標、貫徹落實好語文課程標準,快速走向“轉型”之路呢?

一、系統盤點新版課標的變化

課程標準既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又是對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指導。一方面,它對課程性質、理念、目標等關鍵性內容進行明確;另一方面,它對課程內容、實施等提出具體的安排與要求,規定教師必須掌握的內容和通過教學必須達到的標準。為此,系統盤點新版課標的變化,吃透新版課程標準所滲透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所針對的新情況、新背景等,為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找準指向和依據,獲得最高、最權威性的指導,對于快速“轉型”以適應新課標的新要求、新趨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主要變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目錄部分由2011年版的“前言”“課程目標與內容”“實施建議”“附錄”變為“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附錄”,內容也有較大改動。其中“課程性質”方面,綜合2011版的“前言”與“課程性質”部分的大部分內容,在綜合性、實踐性基礎之上新增“國家通用”“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并注入了其他新鮮血液;“教學建議”強調了立足核心素養的以文化人教育導向和學習任務群的整體規劃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創設、互聯網時代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評價建議”強調了過程性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建議”創新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系統規整和整體安排教材,選文要體現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把整本書閱讀作為教材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等;“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強調精選優質課程資源、豐富課程資源類型、實現課程資源的共建與共享、發揮課程資源育人功能?!罢n程理念”方面,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學習的階段性和發展性、內容的時代性和典范性、實施的實踐性和情境性、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理念更豐富?!罢n程目標”方面,總體目標與學段目標都有一些增加與變化,將“學段目標”更名為“學段要求”;在“總目標”中增加了“建立文化自信”“關心社會文化生活”“運用多種媒體學習語文”“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在“學段要求”中,強調了“整本書”與“多種媒介”的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等方面的內容。在“課程內容”方面,從2011版“課程目標與內容”中獨立出來,成為有別于原來的目錄的一個獨立板塊。在“學業質量”方面,新添加其為一個獨立板塊。在“附錄”方面,“附錄一”2022版課標中去掉原7~9年級推薦61首古詩中的《河中石獸》一文,變為60首古詩,整個學段推薦的古詩文也相應減少為135篇;“附錄二”由2011版的“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變為“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增加了“課內讀物”;“附錄四”中的“字表中的附帶部首變體”由2011版的17字更改為13字,且字表變為按筆畫排序。

(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新增內容

相比于2011年版,2022年版新課標還新增了一些內容:一是新增了“核心素養”的內容,在新課標中分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個方面呈現,目的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讓核心素養落地生花。二是新增“教學研究與教學培訓”內容,具體從“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素養”等8個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議與期待。三是新增了“課程內容”,具體從“主題與載體形式”“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方面表述,“主題與載體形式”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從“學習任務群”下分三個層次,包括“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由“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到“實用性閱讀與表達”“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再到“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目的是讓語文學科“不忘”或“回到”知識學習為人服務的“初心”。四是新增了“學業質量”,以素養為導向,把考試和作業作為課程改革中不可忽視的關鍵領域或環節,從查驗知識點到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權衡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以及在核心素養要求方面的反映。

二、透徹把握新版課標的新指向

基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主要變化,透徹把握新版課標的新指向,對于語文教師對標新課標、迅速調整教育教學方式,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一)強化了課程育人指向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無論是在課程目標還是在課程內容方面,都彰顯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內容。其突出以文化人,就是要凸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而淵深,而語文課程承載著博大而淵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德以樹人,樹人先立德,語文課程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價值引領、以文化人的價值和作用,特別要在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中,凸顯其在立德樹人方面的獨特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二)明確了學習任務指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以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習任務為導向,從課程目標到課程內容,從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表現出兩個明顯取向,即課程目標的素養型和課程內容的結構化。新版課程目標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和呈現課程內容,帶動教與學的變革。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在義務教育階段體現出來的就是基于基礎性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倡導項目式學習,更加凸顯出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且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學段的特征,凸顯出不同學段的核心素養發展需求。同時,在整個1~9年級學生的發展中,還要體現其連貫性、發展性、階段性、適應性。一方面突出階段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兼顧幼小、小初、初高銜接,讓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上更加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真正落實。

(三)強調了實踐活動的指向

新版課標立足于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強調了實踐主線,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都是語文實踐活動的表現。學生除了學校生活,還有社會生活,都是義務教育課程基礎性的體現。所以,新版課標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緊密聯系,強調語文學習是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來完成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是把課程內容中靜態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言實踐的過程。除了典型的實踐活動,新課標還強調真實的語文情境和統整的學習主題,特別強調語言文字學習的真實的學習情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能夠從學生的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讀整本書的讀書實踐是本次新課標所反復倡導的,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

三、盡快完成新版課標指向下的新“轉型”

鑒于此,語文教師對照新課標,按照新指向,迅速對自身教育教學理念、方式方法等進行調整,完成新課標下的新“轉型”就顯得極為必要和迫切。

(一)做好學生學習的導師與創客

1.做學生成長的導師

新課標更加突出了語文課程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強化了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以此為育人導向,教師需要提高育人站位,從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中華文化認同和文化傳承、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統一、鞏固與促進民族團結的高度,認識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自己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做學生成長的導師,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承擔起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責任,通過漢字文化的學習引導、普通話的推廣等,激發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堅定學生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強大信心,促進中華文化認同和文化傳承,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責任、價值與功能,維護國家主權、國家統一鞏固與促進民族團結。

2.做學生成才的創客

新課程在課程目標、內容的實施上留給了教師更廣闊的創新、創造空間。就素養型的課程目標來說,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為學生“成才”打基礎的目標。讓學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堅定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在語言運用方面激發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愛,在思維能力方面培養對求真創新精神和意識的崇尚,在審美創造方面涵養對文學藝術的高雅情趣,都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創新與創造。就課程內容來說,2022版課程標準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方式來創新性地組織和呈現它。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化的學習任務組成,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盡管針對教學任務,“教學建議”部分就學習任務群的教和學都有一些更為具體的要求和提示,但是,在各學段語言文字積累和梳理、實用性的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的閱讀與交流的提升和發展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以實現教學突破。所以,做學生“成才”的“創客”,創新運用教材,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有效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達到素養型的課程目標。

(二)轉變服務教學的理念與角色

1.轉變好服務教學的理念

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著力轉變之前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積極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實施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為了進一步把這一教學理念落實、落細,2022年新版課標以學習任務群的方式增加了課程內容,以任務的形式為學生具化學習的內容、設計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運用知識、提升能力和素養。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轉變教學方式,圍繞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全面轉變服務教學的“理念”,為落實課程目標服好務,為完成課程內容服好務,為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服好務。

2.轉變好服務學生的角色

一是扮演好氛圍渲染者的“角色”,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輕松愉悅的語文學習情境。心理學家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于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有著重大的作用?!?022版課程提倡語文學習的真實情境,教師為學生營造好寬松、活躍、愉悅的語文學習情境,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二是扮演好語文學習實踐活動中服務者的“角色”,為學生的活動提供組織與引導服務工作。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是2022年版課標所整合的四個學習活動實踐層次。在不同學段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為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提供服務,以幫助學生選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路徑,全身心地投入,彼此間踴躍交流,獲得知識運用的經驗,享受學習的快樂。三是扮演學生學習促進者的“角色”,為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提升語文能力和素養提供評價上的服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積極的表現和每一點的進步做出科學而具有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漸進式發展。

(三)跟進對待教研的態度與做法

1.跟進對待教學的態度

2022版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確的建議,這就說明在國家層面上進一步重視了教師的教科研行為。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改變以往重“教”而輕“研”的思想,從“一線教師就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的片面認識中解脫出來,走出“教科研工作應該由專家學者和教研員承擔”的誤區,轉變對待教研的“態度”,以研促教,以研促學,不斷成長為專家型的教師。

2.跟進對待教研的做法

如何落實好課標精神、用好統編教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聚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如何設計、組織、實施學習任務群教學?如何服務“雙減”和“雙升”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語文教學如何從以閱讀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語文教學如何從線性推進的教學轉變為學習活動互動交融?語文教學如何從引領指導型轉變為任務驅動型?語文教學如何從教靜態知識轉變為教情境化知識……2022版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一個又一個新問題。面對這一系列需要解決的新問題,語文教師只有重視教學研究工作,轉變對待教研的“做法”,“上山方知山高低,下水方知水深淺”,親力親為,研中做,做中練,才能漸入佳境、取得佳績,迎頭趕上新課程需要,做好自身語文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25.

(責任編輯:姜波)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指向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科學備考新指向——不等式選講篇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把準方向盤 握緊指向燈 走好創新路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