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寫十年輝煌篇章

2022-05-30 10:48謝云鳳
風流一代·TOP青商 2022年10期
關鍵詞:徐工江蘇總書記

謝云鳳

非凡十年,江蘇各地奮勇爭先、勇毅前行,實現非凡巨變,奮力書寫了完美的時代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江蘇考察。江蘇各地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切實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感恩奮進,攻堅克難,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交出了一份“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漂亮答卷。

8月12日,中共江蘇省委“中國這十年·江蘇”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全面展示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十年畫卷”。在這幅畫卷上,“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環境美”的色彩更加絢麗,“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標識更加鮮明。這十年,江蘇全面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輝煌成就,歷歷在目,讓我們為之感到驕傲與自豪。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這一偉大征程中,江蘇作為黨中央寄予厚望和重托的地區,以高水平全面建成的實踐成果,交出了一份充分展現“強富美高”鮮明特質的答卷。

蘇州是鄧小平同志印證“小康”構想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勾畫現代化目標”的地方。近年來,蘇州始終把現代化探索與全面小康建設相融合,緊扣“高水平”,對照“全面性”,把習近平總書記勾畫的“強富美高”藍圖作為小康社會建設的更高定位、更高要求,書寫了全面小康的優異答卷。

今昔對比,這里翻天覆地、滄桑巨變。1983年,蘇州地區生產總值只有52.5億元,2020年達到20170.4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從1985年的918元增長到2020年的7.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從1983年的453元增長到2020年的3.76萬元。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吸引了156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400多個項目,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400多億美元。

從當年鄧小平同志眼中的“到處喜氣洋洋”,到如今城鄉居民眼中的“處處繁花似錦”,蘇州大地散發著“新天堂”的迷人魅力。

在邁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江蘇清醒意識到存在的短板弱項,并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緊扣“高水平”“全面性”兩大基點,補短板強弱項,提高全面小康“含金量”。

決不讓群眾住著危房“被小康”,以蘇北農村住房條件改善這個“牛鼻子”工程為抓手,江蘇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

豐收的季節,望著大片金燦燦的稻田,新沂市瓦窯鎮富馳家園居民池坤成露出喜悅的笑容。多年在外務工的他返鄉后搬進了新房,還承包了360畝農田,機械化種植水稻和小麥?!叭缃翊髴艏s種植是趨勢,家鄉越來越好,回來工作不比外頭差!”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為了讓江蘇孩子都能學有所教,江蘇省系統謀劃推動教育改革,努力當好國家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從“有學上”變為“上好學”,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成長機會。

如今,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路實踐,給江蘇人帶來穩穩的獲得感。

高質量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重大部署,堅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不僅端穩了全省8500萬人的飯碗,而且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稱贊“這對一個東部沿海省份來講很不簡單”。

在總書記稱贊的“很不簡單”背后,江蘇孜孜不倦做好“三篇文章”:做好耕地“保數量”和“提質量”的文章,做好“科技”和“種子”的文章,做好“專業化”和“機械化”的文章。

十年來,江蘇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584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00萬畝?!笆奈濉逼陂g,江蘇還將投入340多億元改造提升,建設5000萬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噸糧田”,努力實現500億公斤左右糧食綜合產能。

藏糧于技,十年來,江蘇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實力較強的優勢,加強農業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強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共選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其中有17個水稻品種被列入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名錄,占全國的1/8,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的自立自強,讓江蘇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更好的農產品,稻麥畝產水平全國領先。

誰來種地?江蘇大力培養造就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3萬個。

從2020年開始,江蘇統籌教育培訓資源,開展中小農業企業、產業雙創新農人孵化培養,依托農業龍頭企業、高??蒲性核攘α?,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初創型和成長型的農業企業、產業雙創新農人。

怎樣種地?江蘇實施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兩大行動”,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為糧食連年豐產豐收提供了強有力的裝備支撐。

倉廩實,民心安,大盤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江蘇將更高水平統籌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更加有力保障好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高標準推動科技創新攀登高峰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來到徐州,并在徐工集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倳洀娬{,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

“總書記的關懷是徐工劈波斬浪、勇立潮頭的動力。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業績?!毙旃び邢?、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話語堅定。近年來,徐工按照“技術領先、用不毀”的理念,堅定不移地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代表中國工程機械向全球產業“珠峰”不斷發起沖刺。

這些年,加強自主創新,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徐工集團成為徐州產業強市的精彩縮影:徐工起重機械板塊首次登頂全球第一,移動式起重機連續18年榮登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機首次進入全球第二,道路機械、隨車起重機強勢領軍中國企業,首次位列全球第三,打破國外品牌長期霸占前三名的局面……更令人振奮的是,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1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上,徐工集團從2017年的全球第七,躍升至第三名。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大力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以滾石上山的勇氣和居高望遠的格局走出了一條振興之路。非凡十年,無錫地區生產總值連上7個千億元臺階,2021年突破1.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8.74萬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200.5億元;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等4張榜單企業數保持全省第一;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6萬億元。

非凡十年,江蘇各地奮勇爭先、勇毅前行,實現非凡巨變,奮力書寫了完美的時代答卷。

江蘇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鄭焱說:“回顧過去十年,在江蘇發展的每個關鍵階段,總書記都對江蘇的工作精準把脈、定向引航。江蘇堅決扛起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p>

猜你喜歡
徐工江蘇總書記
數讀江蘇
數獨江蘇
徐工道路機械事業部
數讀江蘇
江蘇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總書記的告誠
徐工XW1300C大型挖掘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