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廷閣:中國人自建啤酒廠

2022-05-30 10:48月珠
風流一代·TOP青商 2022年10期
關鍵詞:海參崴制粉哈爾濱市

月珠

愛國實業家張廷閣有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為民的忠貞情懷。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地處松嫩大平原,瀕臨松花江,地理位置優越的哈爾濱開始崛起,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在此投資辦廠。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國內外一系列的政治風云又給這塊剛剛開發的處女地帶來巨大的商機。一些民族工商業者從四面八方涌入這里,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經過這些民族工商業開拓者不懈的拼搏,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半p合盛”的創始人張廷閣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人說《闖關東》中主人公朱開山就是當年自萊州闖關東的張廷閣。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的盧運啟,也是當年闖關東的張廷閣。愛國實業家張廷閣的確同朱開山、盧運啟一樣,都有著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為民的忠貞情懷。

去海參崴闖天下

張廷閣,號鳳亭,1875年10月4日(清光緒元年九月初六)出生于山東省掖縣石柱欄村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其父張典順在兄弟分家時分到土地一畝六分,張廷閣幼年家境貧寒。張廷閣在兄弟四人之中天資最好,因而父母在他八九歲時送他進了本村的私塾讀書。父親因病去世之后,張廷閣被迫輟學務農。

中日甲午戰爭之后,日本侵入山東半島,戰亂、掠奪使老百姓困苦不堪。張廷閣全家的生活也難以維持,他被迫離開母親,隨同比自己年長的侄子張天綱走上了“闖崴子(海參崴)淘金”的路。海參崴是沙俄在亞洲最大的軍港兼商港,是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由于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異常發達。

初到海參崴時,張廷閣兩手空空,但他并不覺得生疏,因為有許多山東同鄉在海參崴。后來到這里的山東人有一些設攤床,開了店鋪。張廷閣發現那里的人們不善于商業經營,他感到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經侄子介紹,張廷閣進入海參崴一家叫作“福長興”的鋪子學做生意,從此開始了經商生涯。

張廷閣遇事肯動腦筋,再加上他能吃苦又勤奮,在“福長興”三年期間,不僅學習和領會到了商業上的生意經,還學會了俄語。當時,有很多的中國商人不會俄語,影響了經營。后來,張廷閣在商業交往中結識了“雙合盛”雜貨鋪的掌柜郝升堂。郝升堂也是山東掖縣人,比張廷閣大六歲,來海參崴的時間也比較長。郝升堂十分賞識張廷閣,邀張廷閣入伙經營。1898年,張廷閣離開“福長興”,入股“雙合盛”,憑他的干練與精明,很快就當上了“雙合盛”副經理。

張廷閣的經商手段靈活,善于把握機會。在這期間,他廣泛結交俄國軍需要員與地方權貴,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俄國遠東地區的海上運輸線被封鎖,海參崴的貨源斷絕,物價飛漲。張廷閣派人去哈爾濱以每斤4分錢價格購入大批食鹽,運到海參崴后高價拋售,獲得暴利。他又靠給俄軍提供軍需食品大賺一把,資本迅速膨脹。

有了資金,張廷閣在海參崴租地建房、不斷擴大經營范圍,并在莫斯科、大阪、橫濱、香港、新加坡等地派駐專人進行業務往來聯系,生意頓時紅火。張廷閣也成為海參崴商界的首富。

回國辦實業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為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富國利民”“實業救國”等口號的鼓舞下,張廷閣對回國辦實業的熱情甚高。1912年,他攜帶巨款游歷了北京、天津、張家口等地,伺機購廠辦實業。

當時國內知道啤酒的人還不多,主要在外國人多的地方銷售。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啤酒廠——哈爾濱啤酒;1903年,德國人在青島創辦了青島啤酒。張廷閣、郝升堂在海參崴接觸過啤酒。1914年,他們買下了瑞士人在北京開辦的汽水廠,改名為雙合盛啤酒汽水廠,該廠1915年正式投產,并使用了“五星”的商標。他們生產的啤酒就是后來在北京大名鼎鼎的五星啤酒。張廷閣鞏固了五星啤酒的國內市場,在多地設立代理批發處。這樣一來,五星啤酒不僅行銷內地,而且還在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地打開了銷路,產品供不應求。

1915年,張廷閣在哈爾濱收購了俄國人經營的一家制粉廠,重新取名為雙合盛制粉廠。雙合盛制粉廠剛買的時候,規模不大,生產能力剛剛達到日產3.3萬公斤。但是這個工廠生產的紅雄雞牌面粉曾在歐洲面粉展覽會上獲獎,因而在哈爾濱乃至東北地區信譽較高。張廷閣在購買這個工廠的時候就是看中了其面粉質量和信譽,所以將商標及面粉袋圖案也一并買下。1916年1月,雙合盛制粉廠正式開工生產,日產量由原來的3.3萬公斤增至4.85萬公斤。

那時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俄兩國都到我國東北地區采購軍糧。面粉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張廷閣不失時機地增添設備,增加生產能力,雙合盛的紅雄雞牌面粉一直供不應求。后來,雙合盛制粉廠在哈爾濱制粉業中成為設備最先進、機器最多、產量最大、產品質量最好、信譽最高的廠家。

除此之外,張廷閣還涉足了更多產業。

1920年,他投資100萬大洋,在松花江邊興建了一座大型制革廠,這是哈爾濱民族資本大規模投資皮革工業的開始。同年,他從德國訂購了整套精油設備,準備興建硬化油廠。1924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為同蘇聯對抗,防止日本染指松花江航運事業,下令收回內河主權,一律禁止外國輪船在松花江航行。為此,張作霖指定由“雙合盛”等三家企業合資收買并接手俄國人索斯金公司的輪船。其后,成立了奉天航業公司,張廷閣任經理。1925年,成立雙合盛無限公司,張廷閣任總經理。1927年,張廷閣又開辦了興記航業公司。至1930年,雙合盛無限公司成為哈爾濱民族工商業中資本雄厚、實力強大的企業集團。

熱心公益

張廷閣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民族感并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1914年,他被推舉為海參崴中華總商會會長,竭力維護華商的各種權益。1918年當選為哈爾濱市公議會議員,1923年任哈爾濱總商會會長。

1925年,張廷閣捐贈現款和面粉救濟“五卅運動”中的上海工人。1926年他帶頭同帝俄在中國的殘余勢力作斗爭,維護國家主權。他曾為民請命,要求改組俄人把持下的公議會,收回哈爾濱市政權,他的行動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1926年11月1日,中國政府取消了公議會,成立了哈爾濱市自治會,張廷閣被選為會長。哈爾濱市自治會的成立,結束了帝俄及其殘余勢力長期把持哈爾濱市政權的局面,張廷閣在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1年11月,黑龍江代理主席馬占山率部在嫩江江橋與日本侵略者交火,由此爆發了“江橋抗戰”。當時,哈爾濱各界紛紛聲援馬占山抗日,張廷閣在工商界中率先捐款。

1945年9月,日本戰敗投降。張廷閣在政權無人接收的情況下,出任哈爾濱市臨時代理市長。任代市長期間,他積極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置辦軍服,被稱為“愛國實業家”。

1951年,抗美援朝總會號召全國各族各界人民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優待軍烈屬,哈爾濱市工商聯立即在全市工商界開展了捐獻飛機大炮的動員。張廷閣當時雖已有76歲高齡,但愛國熱情不減當年。在6月27日市工商聯召開的工商界代表聯席會議上,雙合盛制粉廠代表提出獨資捐獻“雙合盛”號飛機一架。

1954年1月24日,雙合盛制粉廠因棚板粉塵在高溫下自燃,引起火災,全部機器設備被焚燒一空。就在這一年,張廷閣在哈爾濱病逝,終年79歲。

張廷閣去世兩年后,“雙合盛”的北京啤酒廠、雙城堡火磨等都實行了公私合營。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歡
海參崴制粉哈爾濱市
失而復得的玉桂葉
330MW中儲式制粉系統鍋爐燃燒優化
協會專家組2021年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第一中學校
小麥制粉企業實用檢測技術概述
光影視界
燃煤電廠制粉系統防爆措施探析
海參崴的旅程
哈爾濱市市政工程設計院
中儲式制粉系統粗粉分離器改造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