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大青山白樺根圍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研究

2022-05-31 01:43包潤澤姚慶智
科學與財富 2022年1期
關鍵詞:酶活性多樣性高通量

包潤澤 姚慶智

摘 ?要:根際土壤細菌在植物與土壤之間的物質與能量交換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本研究以大青山白樺根際土為研究對象,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比較了其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土層深度的根圍土壤細菌和群落結構差異,并結合其土壤酶活性揭示根際細菌對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結果顯示,白樺根圍土壤上層的細菌多樣性隨海拔升高而增大;根圍土壤上層細菌多樣性大于下層。此外,放線菌門、酸桿菌門、變形菌門為根圍土壤的優勢群落;土壤下層的放線菌門含量隨海拔升高而增加。

關鍵詞:內蒙古大青山;細菌群落結構;高通量;酶活性;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Q939.96 ?文獻標識碼:A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關鍵節點,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同時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也是衡量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2],且根際微生物的群落結構和豐度會直接影響植物的健康狀況。影響土壤微生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研究包括土壤養分[3, 4]、人為施加農藥[5, 6]、土壤理化[7]、植被類型[8]、土壤溫度[9]及其他因素等[10, 11]。微生物群落隨海拔的分布格局和維持機制已然成為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研究的熱點[12]。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在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近年來受到和動植物一樣的重視程度[13-16]。土壤微生物作為主要的分解者[17],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球化學物質循環和維持生態系統功能等方面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微生物能夠快速響應土壤、植被以及氣候等引起的環境變化,較早地指示生態系統功能的變化[18, 19]。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在不同尺度、不同生境的地理分布格局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20]。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海拔分布格局的最新研究綜述發現,土壤微生物海拔分布模式并不明確,表現為無趨勢、下降、單峰或者下凹型等多種海拔分布模式[21]。土壤微生物個體豐 富度及多樣性隨某種環境變量在空間上呈某種規律性分布,在空間分布上是非隨機的,微生物空間分布規律及維持機制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22, 23]。Singh等[24]指出在日本富士山,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在中等海拔高度最大。吳則焰等[25]對中亞熱帶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海拔上升,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逐漸下降,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海拔梯度上升引起土壤養分含量下降,從而間接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劉秉儒等(2013)對干旱區綠島賀蘭山的研究卻發現,隨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 群落物種豐富度指數(H)和均勻度指數(E)總體上均表現出增大的趨勢。

內蒙古大青山林區是陰山山脈中段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次生林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研究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理想場所。本研究以大青山中白樺(Betula platyplrylla)根際土為研究對象,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比較了其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土層深度的根圍土壤細菌多樣性及群落結構差異,并結合其土壤酶活性揭示根際細菌對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以期發現不同海拔梯度下白樺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變化規律,這對于進一步了解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后續的森林植被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采集與處理

本試驗采樣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金鑾殿景區,于2016年5月采集,對同一坡面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土層深度的白樺根圍土壤進行采集,同一海拔高度同一樹種隨機選取三株樹,每株樹按十字交叉法距離樹體50 cm處取4個方位的根圍土壤,取樣深度為0-30 cm, 30-60 cm兩個垂直區段,將相同深度的樣品均勻混合,組成一個混合樣本,放置可封口的保鮮袋當中,并做好標記,其中0-30 cm為A(土壤上層),30-60 cm為B(土壤下層)。采集的土樣過2mm篩子,置于4℃、-20℃、-80℃保存備用(表1)。

1.2 ?酶活檢測

土壤酶活檢測方法參照《土壤理化分析與剖面描述》[26]。

1.3 ?土壤DNA的提取與高通量測序

土壤DNA提取和測序分析在聯川生物Illumina MiSeq平臺進行。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通過Mothur軟件分析樣品的Alpha多樣性,利用SPSS 20.0分析群落結構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利用Praphpad Prism 8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酶活性

如表2所示,海拔1868 m處土壤上下層的蛋白酶活性在相差最大,上層約為下層含量的2.3倍;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變化范圍在23.21-40.51 nmol/ (g-h);BH1A的堿性磷酸酶最高為12 I 9.63 nmol/ (g d),BH3B最低為415.58 nmol/(g d);過氧化物酶的活性變化范圍在503.87-1168.60 nmol/ (g h)。土壤上層蛋白酶活性、堿性磷酸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顯著減弱,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隨海拔高度上升而減弱;下層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隨海拔高度上升而減弱,堿性磷酸酶、過氧化物酶活性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顯著減弱。

2.2 ?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分析

如圖1所示,根際土壤細菌群落在綱水平分類為放線菌綱(Actinobacteria)、α-變形菌綱(α-Proteobacteria)、酸桿菌門-GP6(Acidobacteria-GP6)、β-變形菌杠(β-Proteobacteria)、酸桿菌門-GP4(Acidobacteria-GP4)、酸桿菌門-GP16(Acidobacteria-GP16)、芽孢桿菌綱(Bacilli)、y變形菌綱(y-Proteobacteria)、Δ-變形菌綱(Δ-Prote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綱(Nitrospira)。隨著海拔上升,α-變形菌綱的豐度逐漸下降,放線菌綱所占的比例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同時各個海拔梯度下淺層土的α-變形菌綱豐度占比始終高于深層土。

如表3所示,土壤上層Chao 1指數在1945 m處最大,下層Chao 1指數在2020 m處最大,上層和下層Chao 1指數隨海拔高度上升均無明顯變化規律,Chao 1指數隨土層深度增加無明顯變化規律。土壤上層Shannon指數在2020 m處最大,下層Shannon指數在1868 m處最大,上層的Shannon指數隨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下層Shannon指數隨海拔高度上升無明顯變化規律,上層Shannon指數大于下層。土壤上層和下層Simpson指數在2020 m處最大,上層的Simpson指數隨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下層Simpson指數隨海拔高度上升無明顯變化規律,上層Simpson指數大于下層。

2.3 ?相關性分析

對白樺根際土壤細菌群落和根際土壤酶活性進行RDA分析可以發現,0-30 cm的上層土壤微生物細菌群落與四種土壤關鍵酶呈正相關關系,而30-60 cm的下層土壤細菌群落豐度與這四種土壤酶活性呈負相關關系。

3 ?討論

海拔梯度的改變影響了光照、土壤水含量和溫度,導致小氣候發生變化,這些改變進而影響了土壤的物理性質、養分、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結構,導致高山地區生態系統的功能進一步變化[27]。本研究中的蛋白酶、堿性磷酸酶、過氧化物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四種土壤酶活性隨海拔高度上升均呈現降低趨勢,其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隨海拔的變化規律與李丹丹[28]的研究結果一致,主要原因可能是土壤酶活性變化規律與不同海拔植被的土壤養分含量、含水量、光照、微生物數量等因子的變化直接或間接相關,殷陶剛等[29]發現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質和人為因素都是影響土壤酶活性的關鍵因子,同時,四種酶活性均隨土層深度的增加而減弱,這與Taylor[30]的研究結果契合,猜測是因為土壤中的大部分的生化反應、物質轉化及能量循環都是在淺層土進行,較深層的土壤環境下可能不適合大部分酶進行催化反應。

通過高通量測序檢測發現,細菌門水平下,放線菌門、酸桿菌門、變形菌門為根圍土壤的優勢群落。土壤下層的放線菌門含量隨海拔升高而增加,林惠瑛[31]等人的研究也發現相同規律。Shannon指數是衡量微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指數,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上層土壤根際土壤細菌的Shannon指數呈現下降趨勢,隋夕然等[31]的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規律,但是深層土壤的多樣性指數并沒有表現出升高或降低的規律,因為深層土壤的微環境比較穩定,而溫度、濕度和其他環境因素對深層土的影響不大,導致深層土壤的細菌群落多樣性沒有顯著的變化。同時本研究還對白樺根際土壤細菌群落和根際土壤酶活性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淺層土壤微生物細菌群落與蛋白酶、堿性磷酸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正相關關系,而深層土壤正相反,這可能與土壤微生物進行的生命活動有直接關系。

4 ?結論

本研究以大青山中白樺根際土為研究對象,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其不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土層深度根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構進行研究,并結合土壤理化性質、土壤酶活性進行相關分析,為評價大青山森林植被健康狀況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HL A, YQ B, TY C, et al. Nutrients available in the soil regulate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longside degradation of alpine meadows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2]HE M, XIONG X, WANG L,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Soil Biota and Soil Health of Biochar-Amended Soils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4(20): 125378.

[3]隋夕然, 王妍, 劉云根, et al. 典型喀斯特區云南松林土壤養分和細菌群落對海拔的響應 [J]. 浙江農業學報, 2021, 33(12): 10.

[4]LI B B, ROLEY S S, DUNCAN D S, et al. Long-term excess nitrogen fertilizer increases sensi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to seasonal change revealed by ecological network and metagenome analyses [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21, 160(108349.

[5]MEDO J, MAKOVá J, MEDOVá J, et 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activity caused by application of dimethachlor and linur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6]LH A, XK A, MIN X A, et al. Repeated exposure to fungicide tebuconazole alters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functional profile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87.

[7]QIANG W, HE L, ZHANG Y, et al. Aboveground vegetation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jointly drive the shift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subalpine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southwest China [J]. Catena, 2021, 202(105251.

[8]HU X, LI X Y, ZHAO Y, et 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shrub encroachment process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of northern China [J]. Catena, 2021, 202(1): 105230.

[9]KIRKWOOD J A H, ROY-LéVEILLéE P, MYKYTCZUK N, et al.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Response to Permafrost Degradation in Palsa Fields of the Hudson Bay Lowlands: Implications for Greenhouse Gas Production in a Warming Climate [J].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21, 35(6).

[10]Impact of diesel and biodiesel contamin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ctivity and structure [J]. Scientific Reports.

[11]LEI L, WXA B, LZA B, et al. Effects of thinning intensity and understory removal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s of subtropical China [J]. Applied Soil Ecology, 167.

[12]ZE-YAN W U, LIN W X, CHEN Z F, et al. Variation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long an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mid-subtropical forest [J].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3, 37(5): 397-406.

[13]JOHNSON D, BOOTH R E, WHITELEY A S, et al.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ffects the biomass, activity and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in limestone grassland soil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0, 54(4): 671-8.

[14]ZAK D R, HOLMES W E, WHITE D C, et al. PLANT DIVERSITY,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 FUNCTION: ARE THERE ANY LINKS? [J]. Ecology, 2003, 84(8): 2042-50.

[15]賀紀正 葛.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進展 [J]. 生態學報, 2008, 28(11): 12.

[16]劉秉儒, 張秀珍, 胡天華, et al. 賀蘭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J]. 生態學報, 2013

[17]李延茂, 胡江春, 汪思龍, et al. 森林生態系統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與應用 [J]. 應用生態學報, 2004, 15(10): 4.

[18]賀金生, 王政權, 方精云. 全球變化下的地下生態學:問題與展望 [J]. 科學通報, 2004, 49(13): 8.

[19]BRYANT, JA, LAMANNA, et al. Microbes on mountainsides: Contrasting elevational patterns of bacterial and plant diversity [J]. PROC NAT ACAD SCI USA, 2008, 2008,105(-): 11505-11.

[20]劉秉儒, 張秀珍, 胡天華, et al. 賀蘭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J]. 生態學報, 2013, 33(22): 10.

[21]厲桂香, 馬克明.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海拔格局研究進展 [J]. 生態學報, 2018, 38(5): 9.

[22]FIERER, MCCAIN, CM, et al. Microbes do not follow the eleva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of plants and animals [J]. ECOLOGY, 2011, 2011,92(4)(-): 797-804.

[23]賀紀正, 王軍濤. 土壤微生物群落構建理論與時空演變特征 [J]. 生態學報, 2015, 35(20): 6575-83.

[24]DHARMESH S, KOICHI T, ADAMS J M, et al. Elevational Patterns in Archaeal Diversity on Mt. Fuji [J]. Plos One, 2012, 7(9): e44494.

[25]吳則焰, 林文雄, 陳志芳, et al. 中亞熱帶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隨海拔梯度的變化 [J]. 植物生態學報, 2013, 37(005): 397-406.

[26]劉光崧. 土壤理化分析與剖面描述 [M]. 土壤理化分析與剖面描述, 1996.

[27]GASTON K J.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 [J]. Nature, 2000, 405(6783): 220-7.

[28]李丹丹. 北方溫帶森林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機質分解酶活性及動力學特征研究 [J]. 沈陽農業大學, 2016.

[29]殷陶剛, 李玉澤. 土壤酶活性影響因素及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 [J]. 礦產勘查, 2019, 10(6): 6.

[30]TAYLOR J P, WILSON B, MILLS M S, et al. Comparison of microbial number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surface soils and subsoils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2, 34(3): 387-401.

[31]林惠瑛, 周嘉聰, 曾泉鑫, et al. 武夷山黃山松林土壤細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 [J]. 生態學雜志, 1-13.

作者簡介:包潤澤,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

*通訊作者:姚慶智,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學。

猜你喜歡
酶活性多樣性高通量
高通量衛星網絡及網絡漫游關鍵技術
高通量血液透析臨床研究進展
Ka頻段高通量衛星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探討
中國通信衛星開啟高通量時代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基于氫鍵誘導的納米金比色傳感器實時檢測脂肪酶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