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典型氣象災害風險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及策略研究

2022-06-01 09:40王連紅
農業災害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影響策略

王連紅

摘要 在我國“五位一體”戰略規劃中,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舉措。但近年來氣候的反常變化使得農業氣象災害的危險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就農業典型氣象災害風險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展開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從多個維度梳理災害防御體系及其相應機制,旨在促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農業發展質量。

關鍵詞 典型氣象災害;生態文明建設;影響;策略

中圖分類號:S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3–0128–03

農業一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對農業的保護。但是,近年來,隨著世界自然環境日趨惡化,各類極端反常氣象災害頻發,使高度依賴氣候環境的農業面臨嚴峻挑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如此。主要從農業生態文明的總體布局出發,總結典型的農業氣象自然災害,探究其對當前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并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意見,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建設生態文明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結合起來,體現了我國人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要解決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的問題,必須從我國的國情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將生態環境問題視為重大議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根本宗旨。

近幾年,由于全球氣候的變化,我國的環境狀況并不樂觀,部分地區時常出現極端天氣,強風、干旱造成土壤嚴重沙化、草地退化、季節性強降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大氣污染指數暴漲,主要原因在于早期粗放型發展模式帶來的工業污染。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文明建設,充分反映了“全心全意”“立黨為公”的宗旨。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必須從生態建設入手,而生態文明與人民的幸福息息相關,生態文明建設既是一項重要貢獻,又是一種值得借鑒的偉大力量,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

2 典型的農業氣象災害

農業氣象災害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與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通常的天氣現象,例如:風、雨、光、溫,都是作物生長所必需的外在條件。然而,近幾年時有發生的極端天氣卻給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典型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旱災

旱災指的是農作物對水的需求達到極度缺水的程度。從全球范圍來看,中亞、東亞的旱災更為嚴重。我國幅員遼闊,由南向北跨越多個氣候區域,包括季風、溫帶、丘陵、高原氣候區。我國的干旱區以西北為主,但由于全球氣候的異常,我國的西北、華南等地經常出現旱災。

2.2 冰雹

一般來說,短時間的暴雨都會伴隨著冰雹,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氣災難,尤其是針對一些結有果實的果樹和植物。這將導致農業產量下降、作物受損、影響作物的后續生長,并對農戶后續采取補救措施造成阻礙。冰雹往往發生在我國降水較多的南方地區,是強對流天氣的伴生產物。針對這一問題,已有學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檢測方法,以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1]。

2.3 洪水

洪澇也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在降水較多的區域,長期的暴雨會導致洪澇和積水。洪水的出現會導致土壤流失,同時會對農作物產生影響。而且洪水過后,莊稼的生長恢復較為困難。在有河流、湖泊的地方,水災經常發生。洪水還會污染水源,并對農作物的健康和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

2.4 颶風

颶風和臺風會對農業造成較大影響。在短期內,由于氣旋的作用,可能會形成諸如龍卷風、臺風之類的天氣災害,而在不同的季節,也會引發不同的后果,如沙塵暴、暴風雪。這對莊稼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特大暴雨,對農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沿海地區,暴風雨發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氣象風險評價。

2.5 其他天氣災害

除了上述4種典型的農業氣象災害外,還存在著諸如地質災害、長期沒有陽光、霜凍等。這些氣象災害對我國的農業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地保護我國的農業發展,必須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3 農業典型氣象災害風險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

3.1 氣候異常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氣候異常的出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直接的不利影響。我國古代崇尚“天人合一”,即遵循自然規律,不做任何違反自然、損害自然的事。然而,隨著工業化社會的迅速發展,國家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如缺水、氣候異常、極端天氣等。因此,要積極構建地球的生態系統。氣象災害是影響全社會生態系統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多年的災情總結數據表明,若不及時處理和預防氣象災害,將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3.2 對農業和其他產業長遠發展的影響

當前,洪水時有發生。這不但會造成農業產量下降,還會造成糧食歉收。除了歷史上的大洪水外,近幾年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比較嚴重、集中的洪水和內澇。這不僅對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還給其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如制造業、工業、林業等。除了洪水和山洪外,其他典型的農業自然災害也會波及農產品,而農業是糧食生產的根本,一旦發生此類氣象災害,就會對食品的生產造成額外的影響。此外,農業自然災害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甚至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從農業、工業的角度來看,災情嚴重會導致農業經濟的大范圍損失,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引起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3.3 對人類社會和人們生活環境的影響

除對農作物、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危害外,持續的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也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一定的危害。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項主要內涵,是要堅持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最近幾年,北極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生態系統混亂,人類貪婪的本性將會最終傷害到其自身。

4 農業典型氣象災害風險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

4.1 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范體系建設

農村氣象災害防范體系必須與農村發展保持一致,以穩定農村生產、維護我國糧食安全、抗災減害、適應氣候變遷為目標。我國幅員遼闊,天氣差異性較大,農作物產量也存在著地域性、特征性,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健康的現代農業,必須以更為細致的氣象條件作為保障。而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季風類型國家,其自然災害類型多、分布范圍廣、危害嚴重,導致的糧食產量下降幅度在10%~20%之間。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需要不斷提高農作物對各種天氣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在世界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農村環境條件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也產生了新的特點。因此,需要盡快健全農村氣象服務體系,合理運用氣候資源,優化農村農作物的生產布局,以適應氣候的變化[2]。

(1)加強農業氣象專業監控和預測技術的應用。根據區域農業生產的特征,發展多時效、定量的監測分析、影響評估及預報技術,展開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村氣象服務。要切實面向廣大農戶,針對農時季節做好農產品天氣預報,帶動廣大農戶由“靠天吃飯”轉向“看天管理”;針對本地農作物產品的特殊性,進一步發展壯大特色農產品、設施農民的地方特色農產品以及設施農業;發展防災減災氣象服務,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加強農業防災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農業的監測預警和影響評估,并在此基礎上,構建預警和預報系統,以增強農民的防災收入。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災害頻發給農業經濟生產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由緊急應對型轉變為主動防御型;強化農業氣象實用技術的基礎建設,進一步健全農業氣象公共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天氣災害預防體系,推動農產品作物種類的更新和農作物生產方式的變化,提高農產品的趨利避害能力。

(2)為制定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業政策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要進一步認識氣候變遷的規律性,并深入分析它對農業生產的有益和不良影響;深入開展農業氣候分區,正確掌握農業氣候資源現狀與對農作物產量變化的適應性,為科學謀劃農業種植業生產布局、合理調節農業種植業結構提供決策支持;深入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的風險地域規劃研究,為加強對農業氣象災害的風險預警與風險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4.2 加強氣象風險預警機制的應用

相比較城市而言,鄉村地區更加容易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目前,由于農村對天氣災害的預告、警報信號的傳播距離仍處于“最后一公里”,所以鄉村區域的防災減災力量相對薄弱,設施和基礎設施也相對薄弱,由于承災能力不足,加上農戶的防災減災意識不足,所遭受的社會沖擊也較為劇烈,因此,全年由于農業天氣災難造成的傷亡人數90%以上均出現在鄉村,因此,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的隊伍保障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1)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精細監控和預警。構建覆蓋范圍廣的預警信息發布網絡,加強基礎氣象業務基礎設施建設,共建共享,共同維護;在農業服務平臺上可以提供天氣信息服務,努力實現把天氣預警信號發送至每一座城鎮、每一個鄉村、每一個農戶,真正做到“進村入戶”。

(2)構建全面、高效的緊急減災管理協調聯動機制。實行“當地政府領導、政府部門牽頭、社區參加”的農業天氣防疫減災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天氣災害預防和應對工作機構管理體系,努力實現鄉鎮有政府部門分管領導、有氣象災害信息業務網點、有氣象災害協理人員、有農業天氣災害應對工作預案;村村均有氣象災害信息管理人員,有預警信號接收能力,有高效銜接農業天氣災害預警和防疫減災應對工作機構。

要強化政府部門對農業天氣災害的預防與管理,做好對農業天氣災難的預警工作。要積極促進縣級人民政府建立并實施農業天氣災害防治規劃體系,并將之列入當地發展規劃。深入實施農業天氣災難的危險性調查、區劃和評價;對鄉村中小學、校園、民房等,開展重大天氣災害風險評價、防雷等工程;積極推進鄉村地區重大天氣災害風險評價與保障服務,增強鄉村預警天氣災害風險的能力;采取多種形式傳播農業天氣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增強鄉村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護互援能力。

4.3 為災害制定多層次的防御系統

在實際操作中,除了要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外,還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作物。針對不同類型的氣象災害,制定相應的防災措施。例如:防旱、防澇、氣象監測等。通過強化氣象監測,并借鑒以往的災害經驗制定防災系統,并制定應急預案。例如,遇到干旱時,可以采用人工降雨。要充分發揮優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系統。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監測,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監測和預報[3]。

4.4 發揮政府領導作用和商業資助

在上述預警和防范機制的執行中,要加強政府和企業的參與。政府是強化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必須從上級到下級制定相應的決策,并在上層建筑方面進行科學、充分部署,這樣才能切實落實各項措施。要在政府領導的層次上實現氣象為人民服務。氣象災害問題,不僅僅要求相關部門關注,還應涉及社會其他力量,需要各方協調與有效合作,以政府為主體,以企業為主力,形成向心力,將各方力量匯聚一處。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全球氣象災害預警與防御體系。在不同領域、不同區域采取相應的對策。我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已相當成熟,要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其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社會價值,積極參與環保事業。

4.5 加強校企合作與科技創新

在專業領域,要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在相關研究機構中,要充分調動有關學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與高校、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將農業、氣象相關研究人員有關的創新理念轉化為現實,研究出更適合的氣象災害防御系統和創新措施。此外,高??蒲泄ぷ髡咭e極開展工作,深入鄉村,對農業、農作物的認識,要有敬業精神和務實精神。同時,對作出重大貢獻的科研機構和企業,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以調動其積極性,為生態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4.6 提高全社會對生態和環保的認識

從全社會來看,要增強環保意識,大力開展環保理念和低碳生活的宣傳。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新的發展理念。從不同的發展階段出發,設計出相應的環境保護計劃,從思想上加強對環境的認識。在工業領域,保證環保教育的全面實施,避免“紙上談兵”。同時,要充分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開展具有創造性的線上、線下活動,以持續培育和增強大眾的環保意識。

5 結束語

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需求,使從業人員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當前氣象服務“三農”工作的任務已變得更加艱巨、更加迫切?,F階段,我國農業氣象災害防治工作仍存在“短板”,與農業、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氣象如何穩定農業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供應,是當前氣象工作在新形勢下為“三農”服務的重要課題;要牢牢抓住當前“三農”工作中遇到的機遇,加強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防災系統建設。

從近年來頻繁發生的氣候異常事件給我國農業帶來的沖擊入手,指出了其具體的災害類型,并提出了要構建多部門協同的多層次應急預警和防御機制。在科研、意識、實踐等多個層面上下功夫,齊心協力解決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維護農業和農民的利益。協同各方,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賀然,陳鵬獅,黃巖,等.淺析遼寧省級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對策與建議[J].氣象與減災研究,2018,41(4):298-303.

[2] 陳健,胡正華,丁枝秀.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與實現途徑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2):33-35.

[3] 王燕,尹君,朱曉燕,等.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機制初探[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7,42(6):61-63.

責任編輯:黃艷飛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ypical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trategies

WANG Lianh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Hanwang Town, Wudu District,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 Longnan, Gansu 746000)

Abstract In my country’s “five-in -one”strategic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major step in my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my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abnormal changes in climate in recent years have made the danger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creasing. I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typical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strategies.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ypical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ombing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were aimed a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ypic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mpacts; Strategies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影響策略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