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作業的設計策略

2022-06-06 20:01谷蔚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課堂作業設計策略背景

谷蔚

◆摘 要:“雙減”背景下,在對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側重對學生思考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引導。教師要不斷加大對學生的研究,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展開深度思考,只要教師能夠遵循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規律來展開作業設計,并做好對學生的全面指導,就能使作業設計取得理想效果。鑒于此,本文對“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策略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作業設計的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小學語文教師設計課堂作業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在作業設計過程中,必須堅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原則,這是作業設計的前提。近年來,在各級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都在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也是以人為本原則的直接體現。在作業設計過程中,還要結合小學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斷對作業內容進行拓展,改變以往作業局限于課本的現狀,利用這種方法能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改變傳統作業設計模式下過于注重字詞等內容的弊端,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來展開作業設計,使學生能被教師所設計的趣味化作業內容所吸引,從而充分融入學習活動中來。

2.分層原則

對于小學生而言,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都有所不同,這導致教師為學生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統一的作業內容,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適應的問題,因此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建議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分層原則。借助為學生設置針對性極強的個性化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作業提升個人的語文水平。

3.多樣化原則

結合最新的教育發展理念,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多樣化原則,要將文學鑒賞、古詩鑒賞、課外閱讀以及寫作等多樣化的內容充分融入作業設計中,借助多樣化的作業,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識,使學生以更積極的態度融入語文課程學習中,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強化自己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使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應用,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作業的設計策略

1.增加趣味元素

在課堂作業設計中,教師應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或流行元素,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在設計語文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靈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語文性設計相結合。

例如,一些學生非常喜歡畫畫,在《牛郎織女》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連環畫的形式對故事內容進行縮寫,以此來訓練學生縮寫故事的能力。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本劇表演,設置一些故事場景,讓學生進行表演,使他們通過對課本的重新演繹,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這種新穎的作業設計方式,增強了語文作業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也會更高,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后,學生就不會再懼怕寫作業,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積極作用。

2.結合生活實際

語言產生于人類生產勞動中,語言離開生活則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小學教育要求每個人熟練掌握母語,然而,日常交流中學生能言談流暢,在寫作時卻語言混亂、抓耳撓腮。因此,教師在語文作業創新設計中,應當幫助學生構建生活和語文的聯系,使其體會到語文的社會參與感,明確知識能夠應用于生活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語文和生活相結合,用帶著生活色彩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其對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我的家鄉》一課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可以采取講解方式,讓學生明確課文中家鄉的意境,抒發對家鄉的情感;還可以“家鄉”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寫一篇《我的家鄉》,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情感與看法,以實現學以致用,通過抒發情感,提高寫作與共情能力。并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救助站、養老院等公益場所,對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寫一篇生活體驗小作文,將親身經歷寫入作文內容中,使文筆更具人情味,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助人自助”的樂趣,奠定作文的基礎。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廣告語、廣告牌理解語言妙處,觀察、思考自己看到的廣告宣傳,留意家鄉的小事和自身生活,將自身經歷、周圍環境等均寫入作文中,實現作業和生活的有效聯系。

3.落實因材施教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布置作業應當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避免“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教師需加強對學生的了解,科學地給學生劃分層次,給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布置差異化作業內容,推動學生發展進步。例如,作業難度設計為三個難度等級,優等生由于能力強、基礎好,可布置高難度作業,激發其挑戰樂趣;后進生則布置基礎性作業,使其感受到學習的喜悅感與成就感;中等生則要結合能力布置恰當難度的作業,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使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激發全體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白鷺》一課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可布置作業超市,內容如下:(1)生字游戲進行快問快答;(2)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語句;(3)摘抄課文中能體現白鷺形象的句子,讀一讀后,感悟句子的情感思想;(4)閱讀和《白鷺》相似的文章,寫出讀后感;(5)根據腦海中的白鷺形象,制作手工白鷺,寫出制作說明書;(6)繪畫有關白鷺的手抄報或連環畫。上述作業,學生可任選2~3題完成。作業超市中,作業種類豐富,能鍛煉學生多種能力,其中,第1、3題為基礎性作業,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第2、4題是提高性作業,學生不僅需掌握基本課文知識,還要深入理解部分句子的內涵及寫作手法;第5、6題為創作型作業,考查學生是否能學以致用,旨在提高學生的知識實踐、運用能力。通過這三種不同類型、不同難度層次的作業,能讓學優生提高自己,也可緩解學困生畏懼、焦慮的心理,從而推動不同水平的學生發展進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需要作業輔助,完成作業情況也是評估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程度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教師應當落實“雙減”政策,創新作業設計,保證學生有效積累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志丹.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思考策略[J].商情,2020(30):171.

[2]馮濤.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基本策略[J].文淵(中學版),2020(07):315.7B1B4D2F-4742-44A3-867B-49E49332911A

猜你喜歡
課堂作業設計策略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轉相似
跟蹤導練(一)5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基于Modelica的高爐頂壓控制仿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