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學實踐教學的改革

2022-06-06 04:51劉楊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媒體融合實踐教學改革

◆摘 要:當今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和整個傳媒產業的重構是前所未有的,傳媒生態發生急劇變革,新聞業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主要分析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學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媒體融合;實踐教學;改革

一、媒體融合背景下我國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發展現狀

現如今,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整體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實踐教學的體系構建。第二,實踐教學的方法運用。第三,實踐教學的平臺搭建。大部分高校能夠將上述研究內容同本校實際特點相結合,運用特定的方式構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新聞學實踐教學體系。但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深入探索,同時在各個高校的新聞專業進行實地調研后,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新聞學實踐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如在實踐教學中沒有意識到媒體融合的重要性,思想認知不到位;實踐教學機制不夠完善,缺乏系統性和具體性;學生和教師缺乏主動參與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實踐教學效果不佳;媒體融合背景下,缺乏實踐教學資源以及相關實踐平臺等等。

二、高校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一)新聞學專業教學的要求

當今融媒體市場要求新聞學專業培養更多靈活性人才,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是直面這一市場需求的必經之路,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新聞學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出色的寫作能力是發布新聞稿件的基礎,采訪交流要求學生具備優秀的語言能力,現場報道則需要學生擁有隨時面對變化的沉著冷靜?!办`活”是新聞專業對學子的一大要求,如靈活觀察市場變動方向,靈活運用新聞敏感,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等。為了培養靈活的新聞人才,新聞學教學需要在實踐教學方面下功夫。

(二)學生發展的要求

新聞易上手,上手就能寫,這導致部分人對新聞缺乏敬畏之心,認為新聞簡單寫寫就可以,沒有具體嚴謹的專業要求,這也造成了現如今部分稿件漏洞百出,如消息格式出現錯誤、深度報道沒有內容、新聞評論觀點缺乏深度等。新聞學是一門“雜學”,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實際上,真正優秀的新聞稿件需要經過千錘百煉,并不是一蹴而就。

三、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推新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路徑

(一)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實踐教學水平

依托“千人計劃”,實現高校與新聞機構的人員互聘,加強“雙師型”人才的培養。[1]同時聘請媒體資深新聞人與青年教師,二者共同搭配,培養優秀的新聞學青年教師,推動新聞基本功課程的授課和實踐教學的進行。在資深媒體人的教學下,青年教師同樣得到提升,梯度培養得以實現。通過分階段上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分為好幾組,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所負責的內容,通過不斷練習進行“磨課”,打造精品課程。第一階段由各個新聞專業老師負責,每人負責一部分章節,不僅能讓教師熟悉課程設置,而且能夠在一門課程中展現各位教師的教學風采。在“看課”、“議課”的環節中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第二階段則是讓教師們上同一章節,課后進行討論,互相指出優缺點,優化教學方法。鼓勵教師積極申報一流課程,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通過教考分離的方式,加強對課程實踐過程的管理,提高教學效果。

按照課程設置要求,邀請資深媒體人和專業學者開展講座,講座內容結合融合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新媒體運營、媒介經營管理、播音主持和新聞采寫編評等新聞專業課程,各專業人士分享行業最新發展動態,與時俱進,教師們再根據這些第一線信息完善自己教學方法、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利用專業實驗室成立相關工作坊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近年來,新媒體平臺保持著穩健的發展勢態,新聞人才培養方案中不斷增添與新媒體相關的專業課程,如《新媒體概論》、《新媒體技術導論》、《視聽語言》、《網絡傳播學》、《數字攝像》等,這些新增新媒體課程能夠使得新聞學專業學生知識不斷得到豐富。與其他課程相比,新媒體相關課程更具有實踐性。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新媒體運營管理的相關實踐技能,學院可以用國家級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先后成立新媒體暨教育輿情研究中心、融媒體研究中心、融媒4K非線編實驗室、融媒4K虛擬演播室等專業實驗室,為新媒體相關課程提供校內實踐教學基地。

(三)校內培訓與校外拓展平臺同步進行

在當今融媒體時代下,各高校需順應時代潮流,改革創新新聞專業的教育模式,而要想實現改革創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改現有的課程結構內容。例如,在業務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各種媒體形態的基礎知識以及應用方法當做必修的課程[3];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融媒體相關知識,培養融合新聞意識;同時,要改變新聞學教育中曾經的“重理論,輕實踐”觀點,嚴格修改教學計劃,將實踐教學部分放在重心,提高實踐教學的比率,相對簡化理論教學部分,實現教學比例最優。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更加出色、全面的新聞人才,這要求高校為學生提供多種實踐平臺進行實訓,如在校建立電視臺,為新聞專業學生提供演播大廳、在校內建造多功能教室,提高學生新媒體技術知識儲備;可以聯系當地的報社、電視臺、互聯網公司等平臺,每個學期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還可以在校內舉辦新聞專業相關的活動,如在校迎新晚會后舉辦報道評選、在運動會中開設記者站、舉辦新聞評論比賽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在校內校外都進行了實踐活動,校內培訓與校外拓展平臺同步進行,既積累了工作經驗,也提高了學生的新聞專業素養,為未來步入新聞行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薛冰華.《應用型地方高校新聞學專業改革實踐與探索——以湘南學院新聞學專業為例》[J].湖南學院學報,2016(04).

[2]代玲玲,倪萬.《MOOC方式下的數據新聞教學》[J]青年記者,2016(20).

作者簡介

劉楊,男,(1984.4.10—),漢族,黑龍江人,哈爾濱商業大學基礎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

基金項目:哈爾濱商業大學青年后備人才專項計劃(項目編號:2019CX46);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編號:GJB1421436)。CDF16BB4-99F1-48EF-91A6-053BAD5E79AA

猜你喜歡
媒體融合實踐教學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改革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