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種子法》的主要變化與重大意義

2022-06-06 05:59劉春秀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種子法修訂重大意義

劉春秀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種子法》的修訂背景及主要變化。種子是主要的生產資料之一,種源的安全關乎國家的糧食安全。新《種子法》的出臺,將引導、扶持和促進我國種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對筑牢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種子法;修訂;主要變化;重大意義

1前言

《種子法》是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范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行為,加強種業科學技術研究,鼓勵育種創新,保護植物新品種權,維護種子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發展現代種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和林業的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我國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工作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1997年3月,我國制定并頒布了《新品種保護條例》;1999年4月,我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成為其第39個成員國;2000年7月,我國首次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我國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自此有了完整的法律保障體系。

2新《種子法》修訂背景

2.1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會議強調方案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要集中力量加強種業創新、解決關鍵問題、破除短板、突破瓶頸,實現資源與種業安全,并提出把修改《種子法》列為重點任務。

2.2種業科技自立自強有緊迫需要。我國種業原始創新動力不足,目前中國一些種子仍需要進口,審定品種比較多,但是突破性創新的品種較少,品種同質化問題較為突出。我國種質資源豐富,但主要為國內資源,國外資源占比僅占庫存的不到1/4,在生物技術育種領域雖然處于全球優勢地位,但在原始技術上仍然缺乏自主創新。

2.3借鑒國際上成熟的經驗。由于之前我國尚未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制度,一定程度導致我國原創性的主控品種較少,而商業修飾型的品種多,農作物品種普遍存在同質化問題。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現共有78個成員,其中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在內的69個成員都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制度,他們在保護實質性派生品種方面積累了一些好的成熟的經驗,我國修改新《種子法》可以借鑒這些有益的經驗。

3新《種子法》主要變化

3.1擴大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及保護環節。新《種子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對其授權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可以將植物新品種權許可他人實施,并按照合同約定收取許可使用費。規定使用未經許可使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而獲得的收獲材料之前,必須當得到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的許可。并規定生產、繁殖、銷售和為繁殖而進行處理、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出口以及為實施上述行為的儲存該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也必須經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許可。

3.2加大假劣種子打擊力度,完善侵權賠償制度。為加強對侵害植物新品種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新種子法加大了懲罰性賠償數額,第七十二條規定了故意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法定賠償額提高到500萬元。并將生產經營假種子行為的有關罰款提高到“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將生產經營劣種子行為的有關罰款提高到“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3.3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原種子法規定,國家有計劃地普查、收集、整理、鑒定、登記、保存、交流和利用種質資源,新種子法在原種子法的基礎上,增加了重點收集保護的品種范圍,包括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和特色地方品種四類。并在第十一條中明確規定,種質資源的主權由國家享有,向境外提供種質資源及與境外開展合作研究須向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申請,申請時需提交國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同時,批準情況要通報給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3.4更加注重種業公益性。新《種子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國家加強種業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育種科研設施用地合理需求。對優勢種子繁育基地內的耕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優勢種子繁育基地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商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二條規定國家支持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重點開展育種的應用技術研究及生物育種技術研究等公益性研究,鼓勵種子企業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鼓勵種子企業與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構建技術研發平臺。

4新《種子法》修訂的重大意義

種子是主要的生產資料之一,種源的安全關乎國家的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種子是糧食生產的源頭,對糧食安全意義重大,目前中國一些種子仍需要進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技術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快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深入開展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解決種源“卡脖子”問題,全面打贏種業翻身仗,這時新《種子法》出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實施的《種子法》更加注重對種業知識產權的保護,研究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擴大了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并增加了保護環節,對侵權賠償制度進一步進行了完善,鼓勵和支持建立關于育種原始創新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強化了種業科學技術研究和種質資源保護,推進簡政放權,加大處罰力度,從多個方面為推動現代種業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人民日報12月25日第4版).

[2]許泉,徐福海,張莉,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種業科技創新[J].種子世界,2014(09):5-7.

[3]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新論),程國強.《人民日報》(2022年01月14日第05版).

猜你喜歡
種子法修訂重大意義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義
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和原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的歷史形成及重大意義
高中生個人成長主動性問卷(PGIS—Ⅱ)的修訂
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新《種子法》下縣(區)級種子管理工作對策
關于現行《消防法》修訂的幾點思考
《現代漢語詞典》字母詞收錄與修訂情況分析
“狼煙”釋義辨正
修改完善《種子法》的相關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