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做合一”在“雙減”背景下的幼小銜接課堂應用

2022-06-06 06:54陸佳慧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雙減政策幼小銜接

陸佳慧

◆摘 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園開展幼兒教育的重要目的,“雙減”讓幼小銜接工作必須以往更有技巧性。如何運用“教學做合一”理論提升學前教育集體教學的效率是本文的主要討論點。我們巧妙地運用“教與做合一”的教學方法來改變原有的學前教育集體教學體系,使“雙減”下的學前集體教學充滿生機和特色。

◆關鍵詞:雙減政策;教學做合一;幼小銜接

一、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淺談

“教學做合一”即實現學與教的統一,以“做”為“學”的老師,從“做”的層面上引導幼兒來提升“教”的效率。簡而言之,教師在“教”的時候應當引導幼兒在鍛煉與實踐中進行學習,“學”以“做”為基礎,而絕不去做“灌輸”式的教育。

幼兒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且一般具有較強的動手探索欲望,“教學做合一”理論教學順應了幼兒的天性。把“教學做合一”理論應用在學前教育集體教學活動上則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活動的效果,改善傳統教學方法效果不佳的問題,讓幼兒在自主學習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雙減背景下”幼小銜接集體教學關于“學”所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做”而不“學”:形式散漫、重游戲缺教導

在日常教學中,幼兒教師不得不經常面對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上難以集中精力的問題,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幼兒存在“學”的問題。幼兒“學”難以進入狀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學形式存在散漫化的問題,對幼兒教學缺乏相應的針對性。

教師在“雙減”背景下組織集體教學活動不應當僅僅在意課堂組織形式,而應當探究集體教學活動組織背后的邏輯,即活動組織的目的在于讓幼兒們學習到什么,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發現難以完成活動目標,教師應當即時反思、即時糾正。教師應當通過語言以及肢體動作引領幼兒們參與到集體教學之中,而決不能依靠“授課”來帶領幼兒們“學習”。

(二)“教”而不“做”:一對多問答、僅靠說教授課

教師應當把引導幼兒們“做”作為帶領幼兒們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主要途徑。

幼兒教師應當啟發幼兒們去探索、熟悉世界,而不應該直接告訴幼兒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應當引導幼兒一點點去理解讓他們“做”的內容以及“做”的目的,幼兒在充分理解“做”的前提下才會對實踐化的集體教學始終保持高度的興趣,才能在活動中充滿參與感。

當下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們“做”的時候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誤區,不少教師所理解的引領幼兒實踐即在每一個步驟都給與幼兒無微不至的指導,幼兒僅需要一步步得對教師模仿即可以完成“做”的過程。教師這種帶領幼兒們實踐的方式是不妥當,這讓幼兒們沒有了獨立思考、獨立面對問題乃至解決問題的空間,很多幼兒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完成集體教學實踐,卻依然不能夠理解集體教學實踐的意義和目的。教師應當對這種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教”而不“學”:集體教學節奏差、幼兒缺乏興趣

雙減背景下,主張給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肩負,超前教學基本被杜絕。但與此同時幼小銜接集體教學活動也隨之出現了活動節奏差、幼兒缺乏興趣的“教而不學”的現象,這導致幼小銜接課堂活動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很好的小學預備作用。

幼兒教師的教學看似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而集體教學卻沒有像想象中那樣順利推進,問題的關鍵在于,幼兒教師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怎么教”上面,卻并沒有即時得關注幼兒們“有沒有學”?!半p減”背景之下,一部分幼兒教師沒有正確的理解領會“雙減”精神,放松了集體教學活動要求。在教學活動上一味得追求“輕松”“愉悅”,想要讓幼兒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去學習幼兒教師講授的知識,當幼兒們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難以順利推進時,幼兒教師們的思維往往進入一個死胡同,他們往往認為是不是自己選擇的活動內容不夠吸引幼兒,或者自己上課的形式不夠“游戲化”。即便是在“雙減”背景下,幼兒教師依然不能讓集體教學活動完全幼兒“自主化”的模式之下,幼兒們由于年齡的局限不具備主動去跟著教師思維走的能力,很多時候這與教師的集體教學是否有趣無關。教師在注意“教”的同時,應當更多的注意幼兒們是不是在“學”,采取適當的凡是去對沒在“學”的幼兒進行提醒,把他們拉回到活動上,這是“雙減”背景之下幼兒教師應當注意的點。

三、如何“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提升幼小銜接集體教學學習效率

(一)保持學法、做法、教法的合一

幼兒和教師是組織集體教學的兩大主體,課堂則是教學的背景,如何串聯好教師、幼兒以及教師關系實際上是關乎教學效果的根本所在。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應當實現統一,且在集體教學活動上,教師應當引導幼兒去“做”,

案例呈現(1)

主體擬定:以“九方格拼圖”來激發幼兒的思考能力,選擇此案例的原因在于幼兒對于拼圖具有較大的興趣,他們對于拼圖什么會組成一個整體的圖案而感到好奇。在此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局部”與“整體”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

具體細節: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每一片拼圖的差異。如:“我們今天玩拼圖游戲,大家看每一幅圖畫都是由九塊拼圖組成的,有誰知道他們應該如何共同組成一幅完整的圖案嗎?”一邊說著,教師一邊帶領幼兒們對每一塊拼圖進行觀察每一塊拼圖的特點。沒多久就有幼兒拿著一塊拼圖告訴老師他找到了房子的一角,還有人發現了組成云彩的部分。就在幼兒們都興奮地說著自己的成果時,一個幼兒忽然大聲說:“我明白了,天空應該在上,放在應當在下,而河流應當在房子的旁邊?!边@時候教師見時機成熟就說:“讓我們為云彩、房子和小河找到自己的位置吧?!边€沒等教師說完幼兒們就開始嘗試著把拼圖放在合適的位置,他們以事物和位置的對應關系為邏輯,沒多久就把拼圖拼了出來,教師對于幼兒們的成果很滿意,對他們進行了稱贊。

案例分析:通過觀察以上案例發現,教師沒有直接把拼圖碎片扔給幼兒,讓幼兒們自己的去拼圖,而是通過提問不斷地去激發幼兒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去探索問題的答案。其實從拼圖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學做”的統一是如何的狀態,即教師進行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對規律進行總結。

(二)貫徹生活理論、讓教學活動與現實結合

“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另一重要解讀在于幼兒教師的授課內容應當與生活進行深入結合,

案例呈現(2)

主題擬定:活動是以生活理論為基礎來進行角色設定,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加深對生活常識的理解,活動的主題是“超市采購員”,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模擬逛超市采購食物,在游戲中加深對價格概念的認識同時加深對物品的認識?!俺胁少弳T”游戲把幼兒們分為兩類,一類是超市工作人員,一類是顧客,讓幼兒在模擬現實場景中了解生活常識。

具體細節:首先由五位幼兒擔任顧客的角色,另外五位幼兒則擔任超市的工作人員。作為顧客的幼兒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而扮演超市的工作人員的幼兒則售賣各種各樣的貨物。在活動中,幼兒需要首先找到需要購買的目標商品,后用錢幣道具向“營業員”進行購買,充當超市工作人員的幼兒需要向“顧客”報價,“顧客”則需要找到對應面值的錢幣道具進行支付。

案例分析:“超市采購員”的案例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即“生活障礙”是有利于推動幼兒智力的培養的。從此案例可以看出,在運用“教學做合一”理論組織活動時應當把握好兩大點。第一是要以生活法則去充分提升集體教學的效率,第二則是“教”和“學”統一,以此來實現教育目標。從“超市采購員”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僅僅需要在活動中適當得去設計問題,幼兒們能依據對生活概念的理解去自主克服困難。所以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僅僅反復告訴幼兒應當如何去做,而是應當運用生活常識去對幼兒進行引導,幼兒在遇到困難后教師應當鼓勵幼兒去自己常識解決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收獲信心。

(三)游戲化集體教學吸引幼兒注意力、加強集體教學秩序維護

“雙減”背景下追求輕松的集體教學氛圍,而對活動的紀律、秩序有所松懈,這是導致教師“教”得好,幼兒不“學”的重要原因所在?!半p減背景下”幼兒教師一方面應當以游戲化的形式提升活動的趣味性,盡量得去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幼兒教師也應當注重活動秩序的維護,對于偏離集體教學的幼兒進行提醒,以此保證幼兒在“雙減”背景下幼兒幼小銜接集體教學的學習質量。

案例呈現(3)

教師帶領幼兒們進行語言活動,引導幼兒們對《龜兔賽跑》進行故事續編。

幼兒教師進行活動導入:“兔子會不會找到烏龜再次比賽呢?大家想一想兔子在輸給烏龜后會怎么做?兔子再次見到烏龜時會是什么樣的神情,會做什么動作?會說什么話?兔子和烏龜再次站在了起跑線上,大家想象一下,這時候的兔子在想什么?烏龜此時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站在起跑線上的兔子此時會是怎樣的表情,會不會對烏龜說什么話?烏龜會是怎么樣回答兔子的話的呢?”

此時個別幼兒竊竊私語,幼兒教師中斷活動,對正在竊竊私語的幼兒進行提問:“兔子會不會找到烏龜再次比賽呢?大家想一想兔子在輸給烏龜后會怎么做?”幼兒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后教師:“一會我問你其他的問題,要回答出來哦?!彪S后這名幼兒的注意力被拉回到了集體教學上,其他的幼兒也因此被集體教學吸引力注意力,當教師對剛才的幼兒再次提問時,密切注意集體教學動向一段時間的幼兒順暢的回答出了幼兒教師的問題。

案例分析:幼兒教師的幼小銜接集體教學即便足夠“游戲化”且充滿趣味性,依然有幼兒在集體教學上表現出精力不集中的現象,這并不是幼兒教師教學水平低導致的,這是受限于幼兒自身的年齡特征導致的。當幼兒在集體教學上出現精力不集中的現象時,幼兒教師一方面應當改進課程,進一步地提升集體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應當即時得以提問等方式對走神的幼兒進行提醒,把幼兒拉回到集體教學之上?!半p減”并不是說要幼兒教師放課堂要求,而是要幼兒教師在維持活動秩序時更加的講究策略性,在維持和諧、歡樂的集體教學氛圍的同時,恰到好處得維持好幼小銜接集體教學的秩序。

“雙減”政策實際上給幼兒教師開展幼小銜接活動的秩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應當廣泛地閱讀教育心理學的相關著作,把握好幼兒的心理,以此為維持集體教學秩序方式選擇的重要依據。

四、總結

總的來說,“教學做合一”生活理論在“雙減”背景下對于幼小銜接集體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幼小銜接”年齡階段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幼兒更加需要這種“做”與“學”并用的教法。我認為好的習慣應該從小開始,那么教學的方法就是真正的杜絕其頑固的弊病,從而尋找教育的真正哲理與真諦,用一種再塑造的行為模式去構建幼小銜接集體教學,讓幼兒能夠自身產生學的意識,那么這樣一來,我們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法則也就貫徹的顯而易見了。

參考文獻

[1]張斌.幼兒園教育中“兒童意識”缺失的問題分析[J].幼兒教育.2015(34).

[2]康琳.創設適合21世紀孩子成長的幼兒園環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11).

[3]閆引堂.“教學做合一”思想的轉向及其意義[J].現代教學.2014(23).

[4]陳振華.以教育信息平臺推動師生“教學做合一”[J].現代教學.2014(21).

猜你喜歡
教學做合一雙減政策幼小銜接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改革研究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職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實踐研究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職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