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啟示

2022-06-06 06:54姚卓君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人本主義中小學啟示

姚卓君

◆摘 要: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要求,只有有創新能力、有個性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飛快的腳步。在中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個性品格最為重要的階段,其中班級是對學生影響最直接的教育場所,然而,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卻弊端叢生,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國的班級管理無疑是一股清風,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自我實現,關心學生的情感世界。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國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啟示。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目前中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弊端,其次介紹了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和主要觀點,最后討論了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小學班級管理的啟示。

◆關鍵詞:人本主義;中小學;班級管理;啟示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無論是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都促使著教育從理念、制度、方法等多方面不斷進行自我更新,以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目前,傳統教育培養模式下的勞動者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全體國民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要多樣化?!?/p>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管理工作對整個素質教育起著舉足重輕的作用,要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要在課程設置、教育方法與教育評價方面提出具體要求,而且要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基層組織(班級)進行深入的研究。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有賴于學校管理工作的加強與改善。其中,班級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最大最直接影響的組織。為了使班級管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就要在班級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不再是只關心成績的管理者,而是主動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關心學生的情感與人格發展。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被管理者,而是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體驗自身的價值,獲得對自我的肯定的獨立個體。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目前中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蘇聯的影響,80年代,我國的很多教師認為,班集體是以集體主義思想為導向,班主任等各種教育力量為主導的。這樣的管理理念目前依然被很多教師所接受,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幾乎在一切事物上起著主導作用,管理方式多為控制性和命令性的,而非合作和民主性的。班主任忽視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的特性和內心世界,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班主任以班級集體作為教育對象而非因材施教,缺少人文關懷,以致出現千生一面的局面。目前無論是對管理者、管理對象,還是管理手段的研究,都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以剛性的教育內容為重點的特征。在班級管理中,每個學生都應該擔負一定的責任,班干部通常在班主任老師的率領下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而在普通學生心中,卻很少有“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的意識。而班干部的選舉,卻大多是以參選同學成績的好壞來決定的,班干部總是那么幾個成績好的學生,而且大多班干部在整個小學生涯中都是班干部,這種“一貫制”的班干部模式,不僅會使普通同學喪失民主管理的熱情和能力,也會使班干部養成驕傲自滿的情緒,使整個班級唯學習成績至上,埋沒了學生的其他特長和能力。

另外,目前僵化的班級工作評價體系卻限制了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教師為了完成校領導的檢查,不得不嚴格按照既定的規則來做,而非站在學生的角度靈活管理班級。而目前的班級工作評價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過于注重工作態度和工作量以及工作結果的評價,比如以班主任的出勤率,衛生紀律得分情況和班級成績來評價班級工作,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卻因為過于空洞和難以把握而被擱置,這樣的評價體系只會形成簡單、僵化和封閉式的班級管理,不利于班主任個性的發揮和學生個性的培養。

三、當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一)需要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首次提出來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種,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其中自我實現需求又包括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馬斯洛把這五種需求分為兩級,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屬于低一級的需求,這些需求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高級需求,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高級需求必須在低級需求實現的基礎上才能得到需求。斯洛認為,生理需求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主要的動力,安全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尊重需求也是能夠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的基礎,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后,自我實現需求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因此若要使學生獲得自我實現需求,就必須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

(二)非指導性教育理論

1980年,羅杰斯在《一種存在的方式》一書中,對非指導性教學做了全面的剖析?!傲_杰斯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選擇者、組織者、計劃者、指導者、決定者和評估者,而是學生的促進者、鼓勵者、幫助者、指導者和朋友,是盡職于學生的‘侍人’(Servant)?!币虼私處煵皇峭庠诩o律的灌輸者,而是促使學生培養起內在自律精神的朋友,羅杰斯認為人是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的,學生是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把紀律內化于心的,學生可以跟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學習目標采取相應的行為,但是同時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和結果負責。教師的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創造一種學習環境,以利于激發、考核和評價種種行為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他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導他們自己的決策。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原則的精髓在于“給學生安全感”,這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不謀而合。

四、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班級管理的啟示

(一)營造和諧的校園和班級氛圍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現代中小學生更渴望獨立,開始主動嘗試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越來越強烈要求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自主權,特別是安全的需要(歸屬)和地位的需要(自尊),而班級作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只有讓學生在班級中體會到歸屬感和自尊感,他們才會感覺到在班級中學習與生活的意義,才會對班級充滿感情。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就必須發動全校力量,共同營造和諧的校園和班級氛圍。在整個學校里,學生可以平等的得到尊重和關注,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校領導應該關心教師和學生的情感,而非一味的抓成績,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要相互配合,共同積極而有效的處理班級事務。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素質

雖然整個學校的教職工都對班級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班主任是與整個班級交往最密切,對學生個體了解最清楚的人,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素質就成為有效班級管理最不可缺的一個環節。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首先自己必須有威信。教師的威信并不是靠與學生疏遠,拉開與學生的距離獲得的,同樣也不是靠放任學生和不加管理獲得的,教師的威嚴來自于自身精深廣博的文化知識,更來自于教師守信、公正的人格,最重要的還是一顆能貼近學生的心靈。有威信的班主任也必須意識到雖然學生愿意聽從自己的教導,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代替學生自主的發展,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理解學生,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需要的是坦誠相待、平等對話,一種包容共享的互動關系,而不再是班主任一方面為主導。

(三)以人本主義理念為指導,建立民主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

規章制度就是學生應遵循的行為準則,他對班級成員具有規范和導向的作用,它能使學生明白在班級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使班級的各項活動保持正常有序的狀態,制度的設置不是為了壓抑人性、限制生命發展的多樣性的,而是用來保證人性的張揚,推動生命的健康成長。班級管理制度雖然有一部分是要遵守校規校則的,但是每個班還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來確立屬于本班學生的特殊制度。制度的建立過程要充分保證民主性,體現學生的意志和權力,班級管理制度不應由教師一人決定,而應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本班學生共同參與指定的過程。人本主義教育家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自我實現”,培養出具有獨立判斷和獨特個性的人,因此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班級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僅僅能培養起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公民權利意識,還可以使學生更能深刻理解班級制度的內涵,進而自覺維護和執行班級制度,因此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卡爾·R·羅杰斯.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美]卡爾·R·羅杰.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M].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美]馬斯洛等.人的潛能和價值[M].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4][美]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M].三聯書店1989年版.

[5][美]弗洛姆.愛的藝術[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車文博.人本主義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楊韶剛.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教育[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顧明遠,申果華.學校學生管理運作全書[M].北京:北京開明出版社,1995.

[9]魏書生.班主任工作[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0.

[10]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張金福.班級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山東教育科研,1999(7-8):5l-55.

[12]孫潤琴.班級管理自主化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嘗試[J].教學與管理2001(13):33-34.

[13]顧建光.提高學生自主性管理能力的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3(02):21-22.

[14]鄭信軍.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當前教改實驗若干[J].山東教育科研1999(09):34-39.

[15]李如齊,刁維國.論學生主體性生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版)2000(11):15-18.

[16]王希堯.人本教育思想的歷史淵源與現實意義[J].教育科學研究,2001(11):5-8

猜你喜歡
人本主義中小學啟示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對項目化學習的發展意義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及其簡評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