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主要矛盾 提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

2022-06-09 03:36趙正宏
勞動保護 2022年6期
關鍵詞:救援應急生產

文/趙正宏

石油化工火災撲救演練

正確認識矛盾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毛澤東在《矛盾論》中寫道:“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起著領導的作用?!薄白阶×诉@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p>

2021 年1 月28 日, 習 近 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做好“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的重點工作進行的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實解決影響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

2022 年1 月11 日,習 近 平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再次強調,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面對復雜形勢、復雜矛盾、繁重任務,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本文試對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矛盾進行分析,旨在把握主要矛盾,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用高質量應急救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國安全生產可接受風險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安全、環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長。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現已突破一百萬億元,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安全成為我國人民最直接、最根本、最現實的利益訴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為共識,安全生產的可接受風險越來越低,安全、健康成為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趨勢、新特征。

黨的十九大強調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內涵首先就是發展為了人民,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具體實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提出,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社會安定和諧。順應人民可接受風險越來越低、對生命安全健康要求越來越高的新形勢,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筑牢安全生產最后一道屏障,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是新時代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

?;饭捃噦确孤┦鹿示仍菥?/p>

安全生產風險復雜變化重大安全風險劇增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安全生產領域的風險也同步呈現系統性復雜變化,特別是新興重大風險劇增,具體表現為“大、新、雜、高”。

大,即生產裝置、油氣儲罐、油氣管道等大型化,譬如,千萬噸級的單套煉化裝置成為基本建設規模,煉油廠平均規模已達946萬噸/ 年,10 萬立方米的原油儲罐成為標配。

藥學院入學考試成績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個人經歷、教育背景和認知能力;招收合適的學生;藥學生需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篩選才可以繼續攻讀學位;評估多重小型面試(Multiple Mini Interviews,MMI)作為藥學院入學標準的科學性;藥學招生過程中的健康科學推理測驗(Health Science Reasoning Test,HSRT)可用于評估批判性思考能力;學生入學面試流程的可靠性評估。主要探討了招生的要求、入學考試的科學性以及考試成績的解讀。

新,即氫能電池、電動汽車、干熱巖、可燃冰開采等新產品、新工藝、新業態產生許多新興風險。

雜,即生產裝置設施大型化、生產工藝復雜化等帶來事故成因、演變的復雜化,產生許多認識盲區。

高,即生產運行壓力高、企業集群蓄能高、能量異常釋放后果高。譬如,陸上油氣井地層壓力高達140 兆帕,遠超傳統的高壓70 兆帕;油氣干線管道不僅總里程不斷增加(“十四五”期間將從14 萬千米增至24 萬千米),管線設計壓力最高也達12 兆帕;新建非煤礦山不斷向大型化和超深井發展,全國超過800米深非煤礦井已有近60 座,有的超過1 000 米。

新興重大風險與傳統風險疊加,增加了重特大事故發生的概率,事故后果日益呈現災難化特點。如2015 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 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2019 年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 人死亡、整個化工園區關閉退出,教訓慘痛。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短板和問題

應急救援能力是應急管理能力的根本體現,事故救援是應急救援能力的直接檢驗。我國一直不斷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從國家、地方、企業,已經建立了礦山、危險化學品、井控、油氣管道、隧道等不同類型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1 263 支(含91 支國家隊),人數達6.95 萬人,在安全生產事故救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保障安全生產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在當前人民可接受風險越來越低、對生命安全健康需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不足日益顯現,亟待提高,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精準、高效救援能力不足。事故發生后,有關政府、部門均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快速響應,迅速調集大量人員、隊伍、車輛、裝備、物資,有關救援隊伍召之即來、來之即戰,但應急資源調集的精準性、指揮決策的科學性等時有不足,導致救援場面壯觀有余、精準高效救援能力不足現象時有發生,較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

二是運用底線思維應對重大安全風險能力不足。當前,依法合規是我國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政府監管的底線。企業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只求合法合規,缺乏底線思維。發生重大事故,遭受重大損失,才被動加大投入現象普遍。譬如對大型原油儲罐全液面火災,諸多企業認為,各項預防措施已經完備,火災根本不會發生,基于預防措施的完善,而對小概率高后果事件不予設防,成為當今企業的一種慣性思維。在油氣勘探開發中,對于地層壓力140 兆帕的陸上油氣井井噴著火、超過1 000 米井深的海上油氣井井噴,關鍵應急技術裝備嚴重缺乏;在礦山事故救援中,對深井生命探測精準鉆探、大口徑生命救援精準快速鉆探能力有待提升。

四是關鍵應急救援技術裝備不足,“卡脖子”現象突出。危險化學品、油氣開采等諸多領域的關鍵應急救援技術裝備被國外壟斷,如油氣管道應急搶維修的智能封堵、開孔封堵、水下焊接技術及裝備,撲滅大型原油儲罐全液面火災的大流量遠程滅火系統,海上深水井控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幾乎全被國外壟斷,只提供服務,不提供技術,這些“卡脖子”技術裝備,嚴重制約了我國搶大險、救大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能力。

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主要矛盾與主要方面

一是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主要矛盾。人民可接受的安全風險越來越低,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二者形成巨大剪刀差。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的風險復雜變化、重大安全風險劇增,使得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顯。

雖然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在法制體系、管理機構、救援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但法制體系不健全、預案實用性不強、裝備性能落后、技戰術水平不高、應急資源儲備不充分、現場救援機制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關鍵應急救援技術裝備被國外“卡脖子”等諸多問題也依然突出,尚不能滿足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現實需要與未來發展。

由此得出,人民可接受風險越來越低與重大安全風險加劇、應急救援能力不足的矛盾,是我國當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矛盾。

二是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說:“無論什么矛盾,矛盾的諸方面,其發展是不平衡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p>

我國當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主要矛盾中,人民可接受風險越來越低是不可改變且須努力滿足的;風險復雜變化、重大風險加劇,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下的客觀狀況,即便加強預防,短期內無法改變;應急救援能力不足是需要改變且最可改變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化解當前我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主要矛盾,必須從救援隊伍、技術裝備、應急預案、培訓演練等方面強化工作,推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能力提升,適應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現實需要與未來發展。

新階段新挑戰,新氣象新作為。必須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謀實事,想高招,系統采取措施,全面提升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用高質量應急救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救援應急生產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緊急救援
用舊的生產新的!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救援行動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產》)2012年第5期要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