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靜岡縣泥石流災害應對得與失

2022-06-09 03:36吳大明
勞動保護 2022年6期
關鍵詞:靜岡縣自衛隊層面

文/吳大明

2021 年7 月3 日(本文時間均為東京時間),受連日大雨影響,日本靜岡縣熱海市發生大規模泥石流。截至7 月7 日,災害造成7 人死亡,20 余人行蹤不明。據初步統計,搶險救援單日投入搜救人員上千人,包括來自陸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國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廳、警視廳、總務省消防廳等國家層面力量,以及東京都、神奈川縣等鄰近縣級行政單位力量。此外,氣象廳及相關政府科研單位也為災情跟蹤研判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整體上來看,日本政府對于此次災害應對較為重視,中央層面由防衛省牽頭組織召開了兩次災害對策本部工作會議,調動部署了軍隊、警察及消防方面的專業搜救隊伍,從海、陸、空三維層面開展了連續多日的搜救工作,特別是幾乎投入了陸上自衛隊第1 師團中適于救援工作開展的主要資源,包括第1 師團下轄的第1 飛行隊、第1 設施大隊、第1 坦克大隊、第34 步兵連隊,并將第1 師團指揮分部設于救援現場,可見日本政府對此次災害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視。

經初步分析,筆者將這次自然災害教訓的經驗啟示簡略概括3 點:一是對于應急疏散轉移工作的開展,及時準確掌握避險人員名單,以防因人員行蹤不明而導致響應搜救工作的擴大化;二是應加強基層災害應對研判能力建設,針對發生的重特大災害及影響,救援一線能夠科學、準確、及時做出態勢評估,盡可能準確提出搶險救援需求;三是應加強綜合指揮協調能力建設,探索構建各方應急力量綜合指揮協調網絡,在保證重特大災害總體指揮協調前提下,實現各方力量需求合作的“一站達”。

災害發生經過及應急響應

災前情況及預警

1.基本情況

氣象數據顯示,自6 月30 日以來,日本靜岡縣普降大雨,多地72 h 降雨量超400 mm(見表1)。

表1 靜岡縣72 h 降雨量超400 mm 市區

2.災害預警

7 月1 日4 時47 分,靜岡縣政府啟動災害信息收集研判機制,并隨后發布了針對全域內的大雨警報,其中在部分地區組織公眾開展緊急疏散避險(4 級警報)。7 月2 日14 時,熱海市政府發布了泥沙災害預警(3級警報),要求當地老弱群體立即開展疏散撤離工作,并同時開設了3處避難場所。

災害發生及響應

1.7 月3 日各方響應工作開展情況

7 月3 日11 時45 分,靜 岡 縣熱海市伊豆山地區發生泥石流,沙土流失面積約12 萬m。災害發生后,日本政府及地方政府快速開展救援響應行動。當日發現2 人遇難,約20 余人行蹤不明及130 余棟房屋受損,共救出10 名被困者。從地方到中央層面,各方開展行動具體如下:

(1)熱海市層面

災害發生后,靜岡縣熱海市政府迅速成立災害對策本部,組織當地消防力量(265 人)開展救援行動,向鄰近區縣發出消防力量支援請求,并向自衛隊、國土交通省中部區振興局、相關基礎設施部門及交通部門等請求救援人力及設備支援。同時,加開緊急避難場所,截至17 時,共開設10 處避難場所,接收避難人員約180 余人。

(2)靜岡縣層面

災害發生15 min 后,即7 月3日12 時,靜岡縣成立縣災害對策本部,統籌轄區力量開展災害救援工作,同時向自衛隊發出災害救援請求;12 時45 分,災害對策本部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研判災情并部署救援工作;13 時40 分,靜岡縣副知事趕赴受災現場;15 時30 分,靜岡縣政府落實《災害救助法》相關條款規定。

(3)鄰近縣層面

災害發生后,靜岡縣鄰近縣級行政單位政府各部門也逐步派出了救援力量:警方方面,19 時,日本警視廳及周邊新瀉縣、三重縣約200名警察完成增援準備工作;消防方面,14 時15 分,東京都、神奈川縣80 隊約310 人的消防隊伍正式向熱海市進發。

(4)中央層面

19 時,日本中央緊急災害對策本部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上,各方代表分享了各領域的災害應對情報及工作開展情況,通過了下一步工作安排的7 項共識:一是及時收集信息,盡一切可能了解災損情況;二是繼續開展搜救工作,加快核實行蹤不明人員;三是防止次生災害損失發生;四是改善避難中心生活環境,確保避難人員生活必需品供給充足;五是爭取早日恢復災區供電、通信、供水等生命線設施活動,全力爭取早日恢復災區公眾生活;六是中央各部門及機構將共同支持災區救援工作開展;七是及時準確發布信息,便于災區政府和公眾決策及行動開展。此外,在災害發生后,日本中央政府相關部門也迅速啟動了各自部門的災害對策。

2.7 月4 日各方響應工作開展情況

7 月4 日,來自自衛隊、消防、警察的力量自6 時開始搜救工作,直至18 時停止當日搜救。當日共救出12 名被困者,發現遇難人員1 人。

3.7 月5 日各方響應工作開展情況

7 月5 日,各方力量繼續開展搜救工作,當日共救出2 名被困者,發現遇難人員1 人。政府避難所共接納562 人臨時避難。

4.7 月6 日各方響應工作開展情況

7 月6 日,各方力量仍按照既定計劃開展搜救工作,發現遇難者3 人,仍有24 人行蹤不明。

災害應對優劣勢分析

從靜岡縣熱海市泥石流發生發展經過來看,其主要原因為當地連日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進而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從影響來看,災害發生后,由于政府無法及時掌握大量行蹤不明人員情況,造成當地政府、鄰近縣區及中央層面共同開展了大范圍搜救支援工作。其中,中央層面上,防衛省派出了航空、陸上自衛隊參與搜救工作,各政府部門派出了專業搜救人員與設備;靜岡縣鄰近的縣級行政單位派出了警察、消防等專業力量參與搜救工作;靜岡縣向熱海市派出了警察、消防、氣象等專業力量參與搜救工作。整體來說,此次自然災害應對暴露出多項優缺點。

優勢方面

第一,前期預警有力。進入7月以來,日本各級氣象部門及政府就發布了與洪水、地質災害有關的預警,且重點地區預警等級不斷提升。特別是靜岡縣熱海市政府,早在7 月2 日就發布了老弱人群疏散撤離3 級警報。

第二,各方應急響應較為及時,力量資源有序趕赴現場。災害發生后,靜岡縣熱海市政府組織當地消防員開展搜救工作,并向縣、鄰近縣及中央層面各政府部門請求援助,從時間上來看,各方首批力量抵達現場的時間均在3 h 左右,并在隨后短期內完成增援準備及批次開赴。

第三,應急救援專業力量強大,一方面是從海、陸、空三域開展搜索救援工作,確保搜救無死角遺漏,另一方面是救援力量均來自各領域專業隊伍,無論是陸、空自衛隊的軍隊力量,還是警務部門的防暴警察,其人員均具備自然災害搜救知識技能。

不足方面

第一,未提前開展強制性疏散撤離工作,雖然提前發布預警并不斷提高預警等級,但相關法律未就強制性疏散撤離作出硬性規定,造成災前避險行動仍以公眾自愿為主。

第二,公眾疏散撤離情況摸排不到位,為災后響應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被動,使搜救工作持續開展。

前車之鑒 后事之師

初步分析來看,日本政府在此次災害應對中的表現較為成功,無論是各方應急響應的速度、搶險救援的力量資源,還是橫、縱向的力量協調,工作銜接均較為順暢,幾乎未出現現場混亂的局面。這些為我國自然災害應對提供了經驗啟示。

第一,應制定實施與緊急避險和強制疏散撤離有關的法律規定。從日本靜岡縣泥石流災害應對及以往工作經驗來看,當險情可能發生時,各類人群對于風險認知和接受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對于政府發布的建議性疏散撤離通知,一部分人抱有僥幸心理,而一旦災害發生,極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應制定與災害預警等級對應的強制疏散撤離法律規定,從法律層面上賦予強制疏散撤離工作開展的權力,從而從根本上避免類似被動局面的出現。

第二,加強對重點區域災害險情及救災現場的研判工作。一方面,從日本氣象廳發布的預警信息來看,日本各級政府早在災害發生之前就發布了災害預警信息,并且,根據政府預警指南建議,事發區域公眾完全可以提前完成疏散撤離?;诮逃?,應在綜合氣象數據基礎上,加強對地質災害風險較大地區的風險研判,為群眾提前疏散避險提供科學可靠的信息支撐。另一方面,要加強災害現場態勢研判工作,從災后靜岡縣熱海市政府提出援助請求來看,當地政府對現場態勢研判非常準確,這是政府災情準確分析的體現,更是對各方力量分布及組成的充分了解,才使其能夠及時向自衛隊、警視廳、海上保安廳及國土交通省等專業力量提出援助請求。

第三,優化避險方案及疏散撤離策略。從靜岡縣熱海市政府開放避難所后接收的避災公眾人數來看,其數量僅占伊豆山地區總人口的20%左右,這意味著當地大部分公眾及熱海市公眾大多通過“走親靠友”或自行尋找臨時居住地的方式來實現緊急避難。分析得出,這種方式一方面緩解了臨時避難場所承載壓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政府服務力量和資源支出。因此,對于具有較為充裕時間準備的疏散撤離工作開展,可從經濟、安全、科學的角度出發,探索比集中避難更為合適的疏散方案和策略。

第四,加快應急指揮協調體系的優化完善與創新。從此次日本政府的災害應對來看,其應急指揮協調體系的運轉是“自下而上、橫縱貫通”的,即事發地政府在組織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向鄰近縣級行政政府部門、中央政府部門請求援助,而各方力量在抵達現場后,也是在現場指揮體系下統一開展救援工作。這種指揮協調優勢在于能夠及時發現應急需求,并能夠結合現場情況及時調整部署工作,同時,這種基于“技術—力量”特征的指揮協調銜接,更能提高救援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五,加強軍地力量協調銜接及各領域專業隊伍建設。災害發生后,靜岡縣熱海市政府及靜岡縣政府均向防衛省自衛隊提出了援助請求,而后者在接到請求的75 min 后派出了第一梯隊力量,這種軍地快速銜接機制為搜救贏得了寶貴時間。此外,從援助力量組成來看,各部門均建立和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災害救援力量,能夠有效發揮其專業領域的技術和裝備專長,為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撐。因此,要加快完善軍地應急力量銜接機制,確保力量及時部署到位,并鼓勵各領域專業隊伍建設工作開展,為災害救援提供專業技術和裝備支持。

第六,加強復雜環境下的災害后果情景構建及模擬演練工作。此次靜岡縣泥石流發生地區鄰近海域,其響應救援過程中動用了海上力量參與搜救工作??梢钥闯?,對于臨海、臨江和臨河區域的自然災害應急準備工作開展,應從模擬多種可能后果著手,特別是要做好災害響應救援的水、陸、空立體化力量調動部署及銜接的演練工作,為復雜環境下的多方力量協調配合做好提前準備。

猜你喜歡
靜岡縣自衛隊層面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級熊野號護衛艦
泥石流
河岸的花
安倍暗示為自衛隊修憲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高三化學復習的四個“層面”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從語言和體系兩個層面理解莊子的“吾喪我”
魚頭花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