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類釀造廢水集中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2022-06-10 01:35汪琴
現代鹽化工 2022年2期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生態文明建設

汪琴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生態文明建設;酒類釀造廢水污染防治;運營機制

1酒類廢水集中處理項目的建設背景

1.1加強水污染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修復的時代要求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提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1]。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開啟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護工作;2017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開始實施。龍馬潭區屬于長江和沱江的交匯地帶,因此,龍馬潭區必須強化流域環境治理,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

1.2小流域治理和水質改善迫在眉睫

根據2017年7月《龍馬潭區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達標排放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中的相關調查,龍馬潭區隸屬于長江水系,境內主要分布4條江河—長江、沱江、瀨溪河、龍溪河。

其中,龍溪河內匯集了三叉河、鰲河溝、倒角河和云龍溝四小支流,瀨溪河內匯集了仁和溪,還有玉帶河和龍澗溪兩條小支流匯入沱江。根據地表水質量監測斷面水質分析,小流域生態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水質達標情況堪憂。

1.3酒類企業釀造廢水的處理存在設施不足和不能穩定達標等問題

據調查,龍馬潭區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有39家,主要分布在長江和沱江的干流和支流周邊,白酒年產能達1.4萬t,滿負荷運行時釀造廢水總產生量約為1.98萬m/d。該類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其中,化學需氧量在10000~100000mg/L。39家酒類企業中有22家建有污水處理站,17家無廢水處理設施,委托周邊尚有富余處理能力的企業處置。已配套污水處理站的企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部分污水處理站工藝設計存在缺陷、污水處理站運維能力偏弱、企業缺乏環保專業人才等,導致出水不能穩定達標,小流域的污染更加嚴重,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訂加大了對水環境污染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

隨著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僅2018年上半年,轄區內就有7家酒類企業因廢水超標排放受到15萬~25萬元不等的處罰,配套實施了限制生產;另有1家酒類企業因不正常運行水污染治理設施受到了80萬元的行政處罰,且配套實施了停產整治和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再結合行政處罰與企業信用評價的相關銜接,嚴重制約了酒類企業釀造廢水的正常生產經營。

1.5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反映的水環境問題也逐步增多

在調查處理廢水投訴時,發現某河流周邊有5家酒廠,廢水經設施處理后排放,檢測結果顯示達標。但委托檢測并非24h在線自動監測,單次檢測達標不代表長期數據達標,群眾認為酒廠超標排放污染了環境。再加上小流域生態環境容量的限制,即使廢水達標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增加信訪問題。

2政府探索創新白酒釀造生產廢水治理方式的過程

2.1高度重視、積極研究

龍馬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酒類企業營商環境優化,大力支持與探索酒類廢水的有效處理項目,多次組織酒業管理、環保、國土、住建等部門和各街鎮研究,并積極征求酒類企業的意見。

2.2依托技術、編制方案

充分依托第三方環保機構開展實地調查、提出建設思路和制定具體建設方案,編制了《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達標排放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集中處理工程初設方案(1000m3/d)》。

2.3敢于探索、勇于決策

即使面臨土地、資金、政策等重重困難,為切實解決酒類釀造廢水問題,區委、區政府也勇于決策,最終決定由國資公司作為業主,投入資金2200多萬元,建設全區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集中處理廠。該項目于2018年6月動工建設,2018年12月建成投用,處理能力為1000m3/日。建成后由專用車輛收集轉運、集中處理,執行間接排放標準,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后,經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再排放。各酒類企業承擔一定的運輸和處理費用,政府提供一定補貼。

2.4項目落地、建設運行

該項目按照IBMGR(智能化、綜合生化、模塊化、景觀化、資源化)理念,釀酒廢水經水解酸化、厭氧處理(UASB或EGSB)、好氧處理(接觸氧化等)及深度處理后達標排放的處理工藝,輔以專用配套設施及智能化控制系統,基本做到全封閉、智能化、園藝化,滿足釀酒生產需要的整潔優美環境要求。同時,配套安裝pH、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的24h在線自動監測設施,并通過數采儀將監測數據上傳到環保系統管理網站,便于實時查看外排廢水水質達標情況。

3建立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集中處理方式下的運行管理機制

(1)處理一體化。酒類企業做好釀造廢水貯存工作,國有公司用專用車輛將酒類廢水轉運至集中處理廠,處理后排入城市截污干管。(2)監管常態化。依托行業主管部門、區級相關部門、街鎮和社區等網格化環境監管[3],督促企業建立臺賬,實行三聯單管理,通過微信群、視頻監控、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形成常態化監管。(3)運行規范化。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在線監測系統管理制度》《污水處理站工作紀律規定》等10余部規章制度,嚴格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處理后廢水達到或優于酒類企業釀造廢水排放標準。(4)保障多元化。為了減輕酒類企業釀造廢水負擔,政府為釀造廢水的集中處理提供一定補貼,落實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駐廠運行,進一步提升處理能力,保障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4探索實施酒類企業釀造廢水集中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4.1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水質得到大幅度改善

實施酒類釀造廢水集中轉運處理后,由專業機構和人員管理,實現酒類釀造廢水穩定達標排放進入市政管網。從2018年探索釀造廢水轉運至今,每日處理釀造廢水500t左右,僅2020年就接收處理廢水11萬余t,切實減少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污染物的排放,減輕了龍溪河、瀨溪河和龍澗溪的水容量負荷,龍溪河和瀨溪河等小流域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和省市水質標準要求,推動了長江和沱江水質改善,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

4.2對民生福祉的影響—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環境“良好的生態

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釀造廢水不再直接排進外環境后,結合小流域治理的其他措施,比如清理河內雜物、打造河邊綠化等,小流域環境得到改善,給群眾帶來了最直接的民生福祉。

4.3對營商環境的影響—為酒類企業解決了廢水后顧之憂

國資公司已接收全區具有復產能力的酒類釀造廢水產生單位41家,徹底解決了原來酒類企業釀造廢水處理的難題,既節約了改造和運行設施的高額費用,又規避了廢水超標排放帶來的高額罰款和整改期間影響生產的風險,還將公司人員從酒類釀造廢水處理難題中解脫出來,使其充分發揮長處,專心研究釀酒工藝和開拓營銷市場,極大程度地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酒類企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2019年產業政策調整后,白酒類產業不再屬于限制類產業,拓展了白酒市場的發展空間和市場。

4.4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影響—探索了水環境污染治理的新方式

水環境污染治理屬于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子體系,酒類企業釀造產生的大量廢水是龍馬潭區工業廢水污染防治的重要部分,相較于龍馬潭區化工產業的冷卻水循環使用、機械制造業和電子產品組裝業的無生產廢水以及其余行業的少量廢水處理后進入城市管網,釀酒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破解了原有釀造廢水不能穩定達標的局面,并將原有的21個外環境直接排污口縮減為1個進入城市管網的間接排污口,切實減輕了政府治理水環境污染的壓力,創新了生態環境治理方式。

5對探索實施酒類釀造廢水集中處理方式的價值性

分析對比分析實施釀酒廢水集中處理的方式,區委領導、區政府和服務對象民主協商,社會各主體協同治理,公眾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用最嚴厲的法治查處水環境違法行為,用科技手段支撐水污染防治工作等,都屬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治理理論內容和體系。

6結語

從酒類釀造企業自行處理生產廢水到酒類釀造廢水集中處理思路的提出,再到區委、區政府克服用地規劃、位置選擇、建設資金、運營管理等重重問題,最終通過國有公司為主體、政府出資建設和補助運行,使酒類釀造廢水集中處理項目順利落地和有效運行,實現了各方利益最大化。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從督促企業正常運行設施、確保廢水達標排放的監管主體轉變為解決企業困難的服務方,體現了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從減少廢水排放口到統一處理后間接排放接入市政管網,加快了水污染治理,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政府、社會和群眾共同參與治理和監督,推進了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建設。

猜你喜歡
服務型政府生態文明建設
服務型政府視域下優化“三社聯動”機制問題探討
社會管理要善于回應個人利益訴求
完善河北省“兩個代辦”制度的學理審思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提升南昌市軟實力研究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互聯網時代領導干部魅力如何釋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