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下的一個高中英語教學案例

2022-06-11 14:08董素華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7期
關鍵詞:語言運用學習積極性課堂活動

董素華

摘要:新課程改革給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改變,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也隨之產生了新的變化。通過觀察英語課堂的授課過程,研究是否滲透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否以學生為主體,是否讓學生通過合作參與活動和親身體驗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活動;學習積極性;學生主體;合作學習;語言運用

教學背景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講到:“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比绾螌嵤┤蝿招徒虒W?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培養合作學習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標(2020年修訂)》認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習者通過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去理解與表達,可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其多元思維,進而形成學習能力。本案例就是在此指導下設計活動來落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學設計

一、分析教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2B中Inventions第三模塊Speaking,為該單元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的Warming up和 Listening 中,學生初步接觸和學習了發明的詞語,了解了一些奇特的發明并在聽力練習中感受了兩位發明者申請專利的過程。這一課要求學生談論自己的發明創造并進行評價,最后討論如何申請發明專利、進行創造發明需要什么品質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品質。

二、分析學生

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是很濃,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還不是很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待加強。因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課堂的關鍵。對這一課,學生在接受它的內容時是沒有問題的。教學中分別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讓他們都能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設計思路

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這種途徑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用)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知識,形成技能。本課將通過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進行探究式的、自主發現式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不可估量的潛力努力達到課堂活動目的。

任務一:兩位學科代表主持所有的課堂活動,要求多渠道查詢資料,自制課件。找出世界十項重大發明及申請專利的方法。

任務二:其余所有同學按Speaking的要求分成四組,各組員共同編撰解說詞,選定一位解說員進行解說。解說員通過投影展示本組的發明并使用Speaking中所給的Useful expressions來向主持人扮演的專利局官員介紹本組的發明,說明作品的構成和功能,包括其優缺點。

任務三:全班同學準備自己所了解的發明家的簡介,并對四個組的四項發明進行評價,評出最佳發明,頒發獎品。

以上任務的目的:1.擴大學生的閱讀量;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3.提高科學意識和思辨能力;4.提高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由兩位學科代表主持課堂活動,所有學生用英語發言。主持人通過自制課件展示某項發明的圖片的局部,這個發明像玩具“高蹺”又像“運動鞋”。主持人告訴大家這是一項新發明,同時展示四個選項:A.A piece of equipment for the blind;

B.A pair of fashionable boots for ladies;C.A necessity for a traditional Germanic game;D.A funny stuff for sports,然后提問:“What’s it?”,等同學們七嘴八舌地給出不同答案后再展現完整的圖片。當謎底揭曉后大家都大笑起來,說“原來這是一雙運動鞋??!”。穿上它后不是為了跑步而是用來蹦跳的。主持人再追問,“What do you think of its advantages?”“How about its disadvantages?”“Have you got any better invention to take the place of it?”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自由發言。

片段二:主持人展示電燈泡和留聲機的圖片,請同學們說出這是誰的發明。大家都很熟悉,齊聲說是“愛迪生的發明”。然后主持人展示圖片并要求同學們介紹自己從網上下載的有關愛迪生的資料。緊接著輪到同學們介紹自己熟悉的發明家,并運用多媒體展示世界十項重大發明的相關圖片。發言者滔滔不絕、暢所欲言。主持人給表現特別好的同學發一些糖果作為獎勵。教室中歡笑聲此起彼伏。

片段三:四個組依次派本組的解說員介紹小組的發明。這些發明包括新型自行車,飛行器、新型鋼筆等。他們有些用實物投影展示所畫的圖,有些直接在黑板上畫,有些通過電腦展示,并用英語來介紹該發明。最后全班同學一起來評選最佳發明并頒獎。

片段四:主持人問,“How can we make our invention serve the people ?”引出另一話題“How to get a patent?”(怎樣獲得專利)?;顒咏Y束后教師點評并組織學生討論“進行創造發明需要什么品質?如何獲得這些品質?”。每位同學都有發言權。通過討論大家達成共識,認為只有努力學習和博覽群書才能打好成為發明家的基礎,同時還要有“學科學、用科學來服務社會”的意識。

案例分析和反思

1.本節課最大特點是由學生來主持活動,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情感體驗和學習策略的調整,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時通過使用英語來進行活動,促進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2.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了大量的圖片和實例,形象直觀。

3.采用教學競爭,激發競爭意識,激勵學生參與活動。

4.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本節課實現了在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構建新知識、提高新技能。

5.課堂中學生能充分展現個性、發展心智、活躍思維并形成多元思維能力,尤其是通過同伴評價,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思維意識和能力。

6.學生在體驗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情感教育,提高學科學、用科學服務社會的意識。

7.分組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但因為未能制定科學量表來量化每個學生的活動,一些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或受到英語表達能力的限制,在活動中無法暢所欲言,處于旁觀表演的位置。

總體而言,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目標,但是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非一節課就能促就,教學改革需要長期進行,仍然需要更多的實踐來論證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

[2]《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高中英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王薔主編

猜你喜歡
語言運用學習積極性課堂活動
2016年高考語文“語言運用”四大特色題評析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課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研究的初探
小學初級漢語課堂活動設計思考與實踐
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淺析威廉?布萊克的《老虎》
淺談《警察與贊美詩》中的幽默藝術
關注句子教學 重視語言運用
提高軍校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