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土地整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2022-06-14 10:01陳君宜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土地整理新農村建設作用

【摘要】基于當前新時代下的社會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土地資源開發力度也有所提升。為實現耕地面積增加、補充建設用地,推動耕地占補平衡,我國在近年來大力推行土地開發整理,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新農村建設。為切實有效發揮土地整理的作用,本文主要結合全國第三次土地調查的成果,分析土地利用現狀,以新農村建設為導向,明確土地整理的內容。重點探究土地整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突出作用,并對今后發展提出有效策略和建議,旨在進一步做好土地整理工作,積極促進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

【關鍵詞】土地整理;新農村建設;作用

On the role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vious acceler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has also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supplement construction land and promote the balance between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hina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in recent years, so a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and defines the cont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minent role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do a good job in land consolid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ffect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1.001

引言:

土地整理是我國現階段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農田基本建設工作,其具體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土地整理專項規劃等,針對農田、水利、道路、林地、村莊等實施綜合性整治,有效調整農村土地關系,優化土地利用結果、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此盡可能的增加可用土地面積以及有效耕地面,提高農業生產力。尤其是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助于緩解城鎮建設用地緊張的局面,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同時有利于保證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整合耕地資源,有助于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1、我國土地當前利用現狀

土地整理工作開展的現實依據則是土地實際利用情況,根據我國“三調”結果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基本達到國家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標。但在具體利用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影響農業結構調整、生態建設以及資源高效使用等。比如結合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耕地面積為191792.79萬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2959.53萬畝、林地426188.82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4431.78萬畝、園地30257.33萬畝等。而在耕地面積中水田:水澆地:旱地=24.55:25.12:50.33.從中發現旱地仍是我國耕地主要類型。而在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分布中,城市用地為7832.78萬畝、建制鎮用地達7693.96萬畝、村莊用地32903.45萬畝、采礦用地為3663.66萬畝、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865.68萬畝?;谠撜{查結果,村莊用地占總分類用地面積的62.13%。同時對比“二調”結果,在近十年間的地類轉換情況中,耕地流向林地、園地面積分別為1.12億畝和0.63億畝。其中對于流向園地等農用地中,部分土地的耕作層受到破壞、有的可恢復為耕地,通過實施相應的整理工程,耕地恢復面積可達1.66億畝[1]。因此為保障我國耕地保有量目標的實現,兼顧新農村建設與城鄉協調發展,則必須要科學合理的制定土地整理計劃,以此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2、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整理的內容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開展,土地整理作為重要工作之一,應當開展以下內容:BEF0187B-9262-4862-A5A3-54FD41977819

(1)開展耕地質量調查。即先劃定土地整理項目區域,全面調查區域內的耕地面積、人均面積等,以此掌握耕地的質量及特點,并有序完善相關登記資料。有利于為農田高產穩產、農業生態高效發展提供基本資料支持。同時也有助于劃定低質、低效且不適宜耕種的耕地,通過整理為林地,實現土地利用率提高。

(2)適宜進行農荒地整理。即是基于當地土地調查結果,了解轄區內的土地利用結構、開發潛力等,支持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加強引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條件下,做好統一規劃、設計,促使土地整理能力得到提升[2]。

(3)高效整治廢棄地。在部分地區的新農村建設中,存在大量的廢棄地,比如廢磚瓦窯、廢院場、廢溝渠等。并且在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大片的撂荒地。在土地整理工作中需針對廢棄地進行調查登記,制定相應的復墾計劃和方案嗎,嚴格遵循“誰復墾,誰受益”的原則,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農戶自行開展整治。同時依據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應開展必要的行政執法工作,以此督促土地整理科學、高效地開展,有效落實復墾責任制。

(4)積極整理農民居住用地。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地區均采用一系列措施推動城鎮化發展,比如規模搬遷、小村合并等,從而形成一些空心村等。為提高土地利用效果,需對村內空閑用地進行整理使用,盡量清除居民點內存在的亂搭亂建情況。所以相關人員應當充分了解農村居民點的占地總面積、戶均分攤面積、人均用地面積等,并掌握居民點搬遷后的遺留面積,有助于推動空閑土地整理和改造,通過復墾為耕地以實現綜合整治[3]。

3、土地整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3.1 強化耕地保護

通過土地整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其可發揮重要價值。最為突出的作用則是有利于強化對基層耕地面積的保護,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比如通過土地整理工作,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同時在新農村建設中開展土地整理,能夠進一步增強當地領導干部及人民群眾的耕地保護意識,樹立土地合理利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促使現行的耕地保護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并且可有效引導農民實現節約用地,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破壞耕作層的行為。

3.2 推進城鎮經濟發展

基于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需與城鎮保持同步發展趨勢。通過實施土地整理則能夠增加耕地面積,實行建設用地指標折抵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用地壓力,進一步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需求。比如在實踐中嚴格按照分類指導的思路,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基于土地整理工作建立當地耕地后備資源庫、補充耕地儲備庫等,有利于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提供補充耕地指標,切實推動建設項目實施先補后占的目標,再依托建設項目推進新農村的良好建設發展,實現二者協調[4]。

3.3 增加農業效益

由于土地整理能夠在根本上改善耕作條件,以此為農業企業、個體種植專業戶等提供承包租賃度對象,從而在新耕地上發展優質農業。通過采用科學化種植模式以及產業化經營,可大幅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同時經過整理的耕地增加,也能夠為農村弱勞動力提供比較可靠的就業機會,進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3.4 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則是產業化,耕地作為農業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經過土地整理后,土地使用權更加集中,能夠有效吸引和培育更多的產業化農業企業。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對農村產業結構實施優化調整,并積極引進現代農業技術、改善農民傳統思想,培育大批的種植專業戶以及農產品相關產業,進一步推動基層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前進,助力新農村建設質量提升。

3.5 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在土地整理工作進行時,主要是將農村地區原有的分散凌亂地塊、高低不平地塊等,整理形成形狀較為規則、面積適度且適合機械化耕種的標準農田。并對具有彎曲無序和寬窄不一的田間小路進行修繕,形成運輸便捷的田間道路。另外一方面,經過土地整理還有助于改造廢舊水利系統、改善雜亂無章的建筑物布局、復墾廢棄地等,促使耕地面積有效增加。除此之外,土地整理還有助于營造防護林、完善農村建設規劃,促使村莊環境以及面貌得到改觀,促使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條件,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4、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做好土地管理的策略

4.1 加大宣傳力度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土地整理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其僅僅關系到農村、農業以及農民的發展,同時也是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戰略性措施。而當前在我國多數基層地區對于土地整理的認識較為缺乏。觀念較為淡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做好宣傳工作,加大土地整理推行力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則是強化社會宣傳,由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部門進行聯合宣傳,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使農村以及企業提高對土地整理作用的認知,形成全社會共識。其次,加強對農民群體的宣傳,通過技術下鄉、組織學習、講座、農業大戶培訓班等,全面宣傳土地整理的相關內容。促使農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土地整理的重要性,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進一步推動土地整理項目向前發展。最后,注重宣傳耕地保護觀念。結合全國土地第三次調查結果,深入基層農村地區宣傳《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保證人民群眾了解土地資源的有限性,明確在當前時代下耕地保護的意義和緊迫性,以此更好的參與到土地整理工作中,切實提高耕地面積和質量,實現農業生產高效、穩定的目標[5]。

4.2 保證土地整理標準化設計

為有效做好土地整理工作,應當采用標準化設計,以此提高新農村建設實效。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當綜合考慮轄區內的自然條件,基于土地規?;?、水源條件以及城鎮統籌發展規劃等,明確土地整理重點區域和需求。比如在針對資源條件相對良好的地區開展土地整理項目,應當堅持高標準建設原則。嚴格落實《土地開發整理工程標準》等科學設計整理工程,保證規劃設計具有合理性。并積極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打造適應新農村建設以及現代農業要求的土地整理示范片區。促使土地整理工作成為農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重要基礎,進一步增加農業效率和農民收益,有效緩解三農問題,切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BEF0187B-9262-4862-A5A3-54FD41977819

4.3 規范土地整理管理

因為土地整理涉及到新農村建設的多個方面,比如其與生態環境、居住點搬遷、城鄉統籌發展、農業生產技術、道路交通、農業基礎設施等均存在密切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復雜性特征。為充分保障土地整理項目發揮良好作用,則應當規范其管理,以此提供堅定保障條件。因此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相關部門及人員必須嚴格落實規范化管理制度。比如針對土地整理項目實施業主負責制、工程招投標機制、資金審計制以及合同管理制度等,重點突出項目開展實效,保證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管控。同時政府部門需要最大限度的爭取農民群眾的支持,實現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另外,國土資源部門、財政部門以及審計部門等需要強化聯合,針對土地整理項目積極開展審核以及資金檢查,比如指定進行工程審核、項目資金審計等,確保項目投資的真實性。并側重對土地整理項目成果開展驗收,保證耕地復墾質量,避免出現土地資源浪費、資金被擠占挪用等不良情況,全面稽查項目實施過程。如發現項目存在嚴重的問題,及時責令整改,充分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而且土地整體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還需注重產業化運作,如盡快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實現土地“三權分離”,進一步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并在兼顧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運用市場化理念實現有限土地資源向當地大型龍頭企業、農業公司集中,促使農業土地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加快土地產業化進程。

4.4 確保充足的資金支持

土地整理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必須保證資金的合理落實,以達到預期效果。結合當前我國的現實情況,目前可實施的資金籌集途徑包括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其是按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需上繳30%到中央財政、70%留給當地政府,用于耕地開發;土地出讓收入,依據我國現行的土地調控規定,土地出讓總價應按照足額安排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等,其余資金主要用于土地開發等;耕地開墾費,基于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對耕地占用需繳納相應的開墾費,用于新土地整理;適當利用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作為土地整理的啟動資金;按照“誰整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吸納社會資金?;蛘邔嵭姓顿Y為主、農民投資為輔,實現多渠道投入,為土地整理項目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

結語:

綜上所述,土地整理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加耕地面積、補充建設用地,盡量維持占補平衡。同時對于農村自身發展而言,有利于優化城鄉建設布局、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對建設新農村具有積極意義。為此在今后發展進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城鄉發展規劃等,有效開展土地整理工作,推動有效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化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林欣.農村土地整理對整理區域的影響[J].時代農機,2019,46(12):21-22+27.

[2]孫桂清.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土地開發整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7,32(06):123-124.

[3]張國英.新時期國土資源管理與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09):209-210.

[4]詹玉玲.淺談農村土地整理對整理區域的影響[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0):5-6.

[5]鐘文,鐘昌標,鄭明貴.差別化土地整治助推精準扶貧的路徑及減貧效應研究[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20,35(02):93-102.

作者簡介:

陳君宜(1973.09-)女,漢族,湖南沅江人,本科,工程師,從事土地資源管理等。BEF0187B-9262-4862-A5A3-54FD41977819

猜你喜歡
土地整理新農村建設作用
淺談土地開發整理
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