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不良反應分析及護理干預研究

2022-06-15 07:20陳蓉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5期
關鍵詞:血小板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陳蓉

關鍵詞:單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單采血小板是將采集的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實行分離操作以后,收集血小板,而后回輸血液。采集過程中需要輸注一定比例的抗凝劑等,采血過程耗時較長,獻血者容易產生緊張等情緒,這會誘發獻血不良反應[1]。但是諸多的不良反應都是可控的,可以借助護理干預盡量規避,使獻血者無需過度緊張,可以優化獻血效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本中心2021年1月至12月單采血小板獻血者中118例出現獻血不良反應的獻血者,女性83例,男性35例。按《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GB 18467-2011) 標準選擇符合單采血小板條件的年齡18~60周歲健康獻血者,體重≥50KG、單采前血小板計數≥150×109/L且<450×109/L,采后血小板計數≥100×109/L、紅細胞比容≥0.36。

1.2 儀器和材料

采用費森尤斯卡比、泰爾茂比司特、美國血技全自動血細胞分離機和一次性配套耗材,生理鹽水,抗凝劑,進行血小板的采集。

1.3 觀察指標

分析血小板獻血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按照癥狀分為枸櫞酸鹽反應、血管迷走神經反應(無暈厥)、局部血腫、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意識喪失<60s)。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由SPSS 23.0軟件完成,計數數據經由χ2值予以對比/檢驗,假設校驗有意義則P0.05。

2 結果

2.1 對比首次捐獻與再次捐獻獻血者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首次獻血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比率高于再次獻血者,較比于組間的不良反應率發現差異,P<0.05。見表1。

本中心單采血小板常見獻血不良反應中:枸櫞酸鹽反應79例、血管迷走神經反應(無暈厥)30例、局部血腫6例、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意識喪失<60s)3例。年輕女性低體重低血容量獻血者最易出現獻血反應。見表2。

單采血小板具有濃度高、血小板含量大等特點,能減少采血過程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污染,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但是由于該采血方式與全血比較采集時間相對較長,步驟較為復雜,所以必須對單采獻血者實施護理干預,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2]。初次獻血者多因對獻血缺乏了解易產生焦慮、緊張狀態,所以護理人員需予以獻血者心理疏導,通過鼓勵性語言,提高獻血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減輕獻血者的負性情緒,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而血管迷走神經反應多是獻血者在初次捐獻血小板中,因缺乏對獻血情況的了解,產生緊張情緒,導致采血花費時間較長,出現血管抑制,血壓下降,腦部供血不足,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獻血反應。

綜上所述,應對單采血小板獻血者予以全面護理干預,以減少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①采集前協助捐獻者取舒適體位,并指導做好采集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給獻血者營造良好的采血環境和條件,使獻血者能夠維持舒暢心情;注重室溫調節。②采集過程中注重觀察獻血者的狀態,可通過讓獻血者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幫助獻血者轉移注意力,以維持獻血者血壓水平穩定,確保采血工作的順利進行。③采集結束后,告知獻血后注意事項。捐獻血小板后囑咐獻血者不要劇烈運動,24h內禁止體力勞動,多飲水,以促進血容量的恢復。為獻血者準備可口午餐,充分休息30分鐘后無任何不適方可離開。

參考文獻:

[1]夏艷,邱紅欽.39例單采血小板捐獻者獻血不良反應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4):2540-2542.

[2]趙立鳳.單采血小板捐獻者獻血不良反應及防范措施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2):45-47.

猜你喜歡
血小板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對身體的危害是什么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血小板減少會有“小紅點”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