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參賽角度看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選手成長路徑
——進入世界前100名年度參賽特征

2022-06-16 01:37董保健
當代體育科技 2022年10期
關鍵詞:勝率雙打單打

董保健

(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 北京 100029)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2020年職業網壇比賽的節奏,使很多依賴比賽獎金的職業選手陷入了困境,排名100位以內的選手可以獲得更多的比賽獎金和賽場外的其他收入,而排名100位以外的選手則處在平衡點。職業選手經過多年的訓練,參賽是提升積分、排名和獎金的重要路徑。排名100位以外的選手所參加的低級別賽事種類繁多,單打和雙打交叉存在,如何選擇不同級別的賽事、如何平衡單打和雙打、如何平衡訓練和參賽等,都是困擾該階段選手的難題。近幾十年,在探尋職業網球運動員訓練和參賽規律過程中,對職業網球規律認識越來越深刻,運動員訓練和參賽由傳統的“以訓代賽”或“以賽代練”向“練中有賽,賽中有練,以賽促練,賽練結合,練有實效,賽有質量”轉變[1]。職業網球賽事安排特點和積分排名規則等,決定了參賽安排對職業網球運動員的發展重要性。費德勒曾經將賽程比作拉力賽中的路書,“你得找到最合理的路線,才能安全地到達終點”[2]??茖W合理的賽程有助于運動員保持健康的同時,獲取更多積分,而對于不同積分和排名的運動員來說,年度賽程安排又有著主、客觀等多種因素影響[3]。運動員年度參賽安排不僅要遵循各階段職業網球規律,還要兼顧運動員個人的特點。

世界優秀運動員各階段參賽安排和相應的標準,可以為其他運動員的發展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為此,該文對目前WTA 優秀選手進入排名前100 位當年的參賽進行研究,從其參賽的宏觀和微觀層面對優秀運動員的參賽數據和特征進行研究,以探究其共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各項指標的評判標準。以期為我國以及其他國家目前處于該階段的運動員的參賽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運動員進入排名前100 位的當年參賽規律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該文首先查閱和參考了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研究成果、相關文件、報告和講話等,通過WTA 官方網站查閱運動員參賽數據。另外,通過中國知網共檢索到相近度較高的文獻20篇。

1.2.2 數據采集

在選取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運動員時,綜合考慮從以下標準入手:排名、國籍、年齡等因素。排名:截至2020 年3 月16 日,世界排名在WTA 前50 位;國籍:15位運動員按比例選??;年齡:年齡覆蓋各個階段運動員,年齡最大32 歲,最小20 歲。個別球員在整個職業生涯,排名有幾次從150 位左右上升到50 位左右的現象,以最近一次參賽數據做參考[4]。

運動員選定后,按照運動員年終世界排名,選定每位運動員相應年份比賽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運動員進入前100位的年份統計結果

1.2.3 數理統計法

該文主要運用Excel對統計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2 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運動員進入前100 名年度參賽特征

2.1 宏觀參賽特征

2.1.1 運動員參賽站數及雙打參賽特征

年終全年比賽的結束也是次年備戰的開始,運動員首先要規劃次年參賽計劃,如參加哪一站比賽、一共參加多少站比賽等,都是運動員考慮因素。其中,運動員全年參賽站數和單雙打情況可以從整體上反映運動員全年比賽的安排和重點。

圖1是15位運動員排名進入前100位時,當年的參賽站數和雙打情況。(1)全年參加的總站數最少16站,最多33站,平均約24站。男子選手排名在100位時,年度參賽約為30 站[5],這一特征與男子選手基本一致。另外,WTA 全年賽事主要分布在1~44 周,平均每周1站比賽,以運動員全年24周比賽來看,平均不到2周參加1站比賽。(2)15位運動員雙打比賽,總體來說,沒有規律性:首先,雙打參賽較為分散,最多幾乎每站比賽都參加雙打比賽,最少只參加1 站雙打比賽;其次,從全年的安排來看,年初、年中和年末都有;再次,雙打比賽級別也沒有一定規律,既有在高級別比賽中參加雙打,也有在低級別比賽中參加雙打;最后,基本上沒有固定搭檔。由此可以看出,單打仍是準職業階段運動員的主要目標,雙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為單打做準備。(3)從賽事的地域分布特征來看,仍然是歐洲賽事最多,北美洲賽事位于其次,并且基本保持穩定,亞洲賽事逐漸增多[6]。從運動員的國籍分布與參賽數量看,也基本上符合這一特征。隨著亞洲賽事,尤其是國內賽事增加,國內運動員的參賽數量和級別逐漸提高,“足不出戶”可以與世界優秀運動員同場競技[7]。從我國兩位選手張帥和王薔的參賽分布看,亞洲賽事和國內賽事也是參賽的重點,也完全符合這一個特征。

圖1 運動員全年比賽站數及雙打情況統計

2.1.2 運動員參賽節奏特征

在分析運動員參賽節奏特征時,以WTA全年賽事安排特征為依據。WTA賽事全年安排在第1~44周,如果沒有進入年終總決賽,全年賽事為第1~42周。理論上講運動員可以參加每一站比賽,但是網球比賽是激烈競爭和高強度的比賽,很難保證運動員始終在最佳狀態,因此,運動員會有選擇性地參加部分比賽,其他時間作為調整或休息,這種比賽周與調整或休息周的交替安排就構成了運動員全年參賽節奏[8]。全年44周比賽又是以四大滿貫為核心展開,網球四大滿貫比賽以級別、場地類型、時間為基礎[9],圍繞四大滿貫形成了嚴密的賽事體系。因此,按照四大滿貫賽事時間特征,將全年賽事分為3 個周期,即澳網周期14 周(1~14周)、法網和溫網13 周(15~27 周)、美網周期17 周(28~44周)。

參賽節奏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征。(1)從縱向時間來看,2019年、2018年、2017年和2016年4個年份參賽節奏具有較高一致性,而2013年、2014年、2016年差異性較大。將15 位選手3 個周期參賽情況進行對比,發現澳網周期運動員參賽差異性較大,最多參賽11站比賽,最少參加3站比賽,大多數運動員參加8站比賽;法網、溫網周期參賽站數差異性不大,約為7 站比賽;美網周期同樣具有較大差異,最多為12 站,最少為0站,約為10 站比賽。(2)通過對比運動員3 個周期連續參賽現象發現,運動員連續多站參賽情況增多。即澳網周期,連續2~3周參賽,調整或休息1周;法網和溫網周期連續參賽周數多為4周或5周,調整或休息時間明顯減少;美網周期連續5 周或6 周參賽現象較多出現。由此可見,運動員參賽節奏明顯加快,參賽強度增加。

2.1.3 運動員參賽級別特征

賽事級別依據冠軍積分和總獎金區分,交叉分布在全年1~42 周。WTA 賽事結構逐步優化,層級分明、結構穩定,按照比賽積分排名的系統[10]。各級別賽事參賽資格與運動員排名相關,參加不同級別賽事及其結果對運動員后續排名影響也不同。運動員參賽級別越高,獲取高積分和獎金機會就越多,競爭對手實力就越強,首輪或次輪被淘汰的概率就越大。這是一對矛盾,運動員在參賽過程中需要按照全年賽事安排特點以及競技態等因素選擇適合本人級別的賽事。

全年賽事總站數和冠軍積分變動不大,賽事獎金逐年增加。因此,在界定賽事級別時以賽事冠軍積分為標準,以2016 年賽程為依據,將WTA 及大滿貫賽事分為6 個級別,1 級為4 站大滿貫賽事,2 級為4 站強制級參賽賽事,3級為5站超五賽事,4級為12站冠軍積分470分賽事,5級為33站冠軍積分280分賽事,6級為冠軍積分160分賽事。ITF各級別賽事總獎金保持穩定,按照賽事總獎金分為4個級別,即7級為總獎金10萬,8級為總獎金7.5 萬,9 級為總獎金5 萬,10 級為總獎金2.5萬。

由表2 可知,15 位運動員全年主要以參加四大滿貫賽事和其他幾項重要賽事為核心,其中1 級賽事4站,參賽率約為93%;2級賽事4站,參賽率約為62.5%;3級賽事5站,參賽率約為50%;4級賽事4站,參賽率為30%;5 級賽事6 站,參賽率為20%。ITF 賽事平均為2站,但選手之間差異性比較大。

表2 15位運動員參賽級別特征

世界優秀運動員在參賽時主要以1級、2級、3級和4級賽事為主,很少參加5級和6級賽事[11]。而該階段運動員由于年初排名相對較低,所參加高級別比賽多以資格賽開始為主,隨著運動員排名逐步提升,參賽級別也相應提高,獲得正賽參賽機會增加。從全年3 個周期來看,澳網周期,高級別賽事主要從參加資格賽開始,隨著排名的提升,法網溫網周期和美網周期可以直接獲得正賽的資格。

運動員全年參賽仍是以大滿貫和高級別賽事為主,輔以參加一些低級別賽事,即以高級別賽事1級、2級和3 級與低級別賽事5 級、6 級和ITF 賽事為主,4 級賽事相對較少。年初大滿貫以及高級別賽事主要以參加資格賽為起點,隨著排名的提升,逐漸獲得高級別賽事正賽的參賽機會。隨著全年賽事的推進,參賽級別逐漸提升。

2.2 微觀參賽特征

2.2.1 運動員參賽場數與勝率分布特征分析

運動員全年參賽站數能夠更好地反映運動員全年參賽的總體特征,由于職業網球賽制主要為淘汰賽,運動員每站比賽場數并不固定,既有參加1 場而淘汰的情況,也有連續參加5~7場獲得冠軍的情況。因此,對運動員全年參賽場數和勝率情況進行分析,可以更準確反映運動員比賽強度和質量,也能夠更準確地反映運動員的參賽微觀特征。由表3 可知,在單打參賽方面,15 位運動員全年參加單打約58 場比賽,相互間差異性不大。其中約有45 場比賽為WTA 及大滿貫級別比賽,高級別比賽仍是運動員參賽的核心,單打全年勝率約在57%。運動員ITF 參賽勝率高于或明顯高于WTA 及大滿貫比賽勝率。從15 位運動員參加雙打情況看,所有運動員都參加了雙打比賽,平均約為14 場比賽,但相互之間參賽場數差異性比較大,而在雙打比賽勝率方面,除雙打參賽場數較多的巴蒂外,其他14位運動員雙打勝率明顯低于單打比賽勝率。從參賽場數和勝率以及單雙打的分布來看,單打仍是運動員參賽重點,雙打則是運動員提升競技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輔助手段。

表3 15位運動員參賽場數與勝率分布特征

2.2.2 運動員與各級別對手比賽勝負關系分析

對于該階段運動員來說,比賽是提升競技能力的重要途徑,高質量比賽更是提升競技能力和排名的基礎。同樣,參賽級別越高,前幾輪比賽對戰高排位選手的機會就會增加,淘汰的概率也會增加,我國選手王薔和張帥也是如此[12]。在運動員全年所有場次的比賽中,一些關鍵場次的比賽以及與不同級別選手比賽的勝負關系等,都是運動員在排名取得提升和突破的關鍵。在統計運動員與對手比賽的勝負關系時,為了更客觀、全面地反映運動員的比賽情況,按照對手與當時運動員本人的即時排名關系以及每站賽事的積分特征和運動員全年平均每站賽事獲取的積分多少,將對手分為5個級別,即Ⅰ級——遠高于自己排名的選手(高于自己排名50 位以上)、Ⅱ級——高于自己排名的選手(高于自己排名20位到50位)、Ⅲ級——與自己排名接近的選手(高于和低于自己排名20位的選手)、Ⅳ級——低于自己排名的選手(低于自己排名21 位到50位)、Ⅴ級——遠低于自己排名的選手(低于自己排名50位以上的選手)。

在運動員提升自己水平的過程中,與各級別選手比賽次數和戰績是衡量運動員競技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指標。運動員要提升水平,與高于自己水平的選手比賽是一個重要途徑。由圖3 可知,運動員全年參賽過程中,與Ⅰ級選手比賽平均為13 場,與Ⅱ級選手比賽平均為9場,與Ⅲ級選手比賽平均為12場,與Ⅳ級選手比賽平均為7 場,與Ⅴ級選手比賽平均為16 場。全年約有60%的比賽場次是與Ⅰ級、Ⅱ級和Ⅲ級選手比賽。

由圖3 可知,15 位選手與五級選手的戰績與其排名所反映出來的競技能力呈正相關,隨著對手排名的提升,運動員的勝率逐漸降低。15位選手在與Ⅳ級、Ⅴ級選手比賽時,不僅保持了較高的勝率,而且一致性比較高。而與其他4 個級別的選手比賽時,勝率差異性比較大,其中有9 位選手與Ⅲ級選手比賽的勝率低于與Ⅰ級或Ⅱ級選手比賽的勝率??傊?,運動員全年比賽60%以上是與高于或與自己水平接近的選手比賽,與Ⅴ級選手的比賽勝率整體與其排名呈正相關,與Ⅳ級和Ⅴ級選手比賽不僅保持了較高的勝率,而且一致性比較高,但與其他3個級別選手比賽的勝率差異性比較大。

圖3 15位運動員與五個級別選手比賽勝率情況統計

3 結語

(1)在參賽站數和雙打方面,運動員平均全年參加24站比賽,約每2周參加1站比賽。單打仍然是運動員的重點,而雙打參賽方面,站數、級別、搭檔等沒有規律性。

(2)參賽節奏方面,法網溫網周期和美網周期所有運動員變化不大,而澳網周期后4 個年份的參賽數量明顯增加,密度增加。另外,澳網周期多為參賽1 周,調整或休息1周,有2~3周連續參賽的情況,法網、溫網周期多為連續3周或4周的參賽,而美網周期開始出現連續5周或6周的參賽。

(3)在參賽級別方面,運動員全年參賽仍是以大滿貫和高級別賽事為主,輔以參加一些低級別賽事。年初大滿貫以及高級別賽事主要以參加資格賽為起點,隨著排名的提升,逐漸獲得高級別賽事正賽的參賽機會。隨著全年賽事的推進,參賽級別逐漸提升。

(4)全年參賽場數單打約為57場,運動員之間差異性不大。單打勝率約63%,低級別賽事勝率明顯高于高級別賽事勝率。雙打參賽場數差異性比較大,勝率明顯低于單打勝率。運動員全年比賽60%以上是與高于或與自己水平接近的選手比賽,與Ⅴ級選手的比賽勝率整體與其排名呈正相關,與Ⅳ級、Ⅴ級選手比賽,不僅保持了較高的勝率,而且一致性比較高,但與其他3 個級別選手比賽的勝率差異性比較大。

圖2 15位運動員與5個級別選手比賽場次情況統計

猜你喜歡
勝率雙打單打
國際乒聯總決賽:中國隊包攬男女單打冠軍陳夢“四連冠”
點燃思維火花,優化解題策略
主客場因素對大學生籃球聯賽戰績的影響研究
2014—2015年中國女子籃球職業聯賽單節得失分與比賽結果相關性分析
貧民富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