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實踐育人現狀和路徑

2022-06-19 09:08安賽爾丁·買合木提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少數民族學生實踐育人

安賽爾丁·買合木提

摘要:實踐育人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更是高校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推進思政教育與實踐育人的深度融合,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積極探索,更是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但是現階段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實踐育人仍存在缺乏明確目標、主體協調不暢等一系列問題。對此,文章在具體分析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實踐育人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旨在促進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融入路徑

少數民族學生受民族文化、地區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在思想意識、政治教育背景上與漢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為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事關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重要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從政治、經濟、法治等方面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并將少數民俗同胞思想觀念的塑造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實踐育人作為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應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實施路徑,以推動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一、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現存問題

(一)忽視實踐教學的育人價值

實踐教學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環節,其教學目標、開展方式對育人效果有著直接影響。但是部分思政教師并未真正意識到實踐教學的育人價值,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背景、民族特點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實踐教學更是無從談起。而專業課教師往往更側重于專業理論教育,對于實踐教學的育人作用則有所忽視,從而削弱了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成效。

(二)忽視少數民族學生的現實需求

少數民族學生在其成長成才過程當中,接觸到的教育文化、思想觀念等與民族地區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個人學習、思想行為上會產生其特殊性。如果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當中,繼續按傳統教育方法工作,很有可能會對這部分學生造成文化上的沖擊,學生對工作方法及內容的理解也會相對困難,嚴重時會激起負面情緒。所以對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重視其特殊性,在具體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內容上做出改變。

二、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路徑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信仰認同

高校要積極組織與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實踐活動,特別是在當下要積極組織開展以“學黨史”為核心的主題教育,凸顯我國輝煌的發展歷程、艱苦奮斗的光輝歲月展現出新時代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使少數民族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底蘊與紅色記憶,喚醒紅色基因,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形成強烈的民族精神認同與愛國意識共鳴,培養其愛國意識、愛國擔當、愛國行動、愛國追求與家國情懷。理想信念就是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種“軟骨病”就可能滋生出貪婪、墮落、腐化等,因此,必須持續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他們鑄造信仰認同。

(二)關注少數民族學生需求,營造情感認同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強調,我們要堅持不懈地促進、維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穩定,在學生群體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形成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加強對其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少數民族學生具有較為獨特的認知結構、生活習慣與心理特點,要通過研判少數民族學生群體的獨特性與發展訴求,及時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與機會,滿足其發展需求,使其感受到學校、國家與社會的關懷與支持。為此,高校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與引領示范作用,注重抓好“關鍵少數”的模范先鋒作用,通過“火車頭”形成以點帶面的學習、交流機制。同輩群體在個體的社會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少數民族學生黨員作為該群體的代表,接受過更加系統化與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思想覺悟與黨性修養,可以起到較好的模范帶頭作用,熟悉的網絡關系中自帶的信任與互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少數民族學生黨員在該群體中的影響力與可信度,使其便于與其他少數民族學生溝通交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創新思政實踐模式,形成話語認同

高校也要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依托大數據等現代信息科技,通過各類信息網絡平臺開展理論學習,將傳統的教育方式與現代化的科技相融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技感、創新性與吸引力。如,在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時加強學習強國APP的合理使用,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在線上進行多樣化、豐富內容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以此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性,從而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群體的理論水平與思想覺悟。與此同時,尊重多元文化存在的客觀性,在尊重差異化的前提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凝心聚力,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校園的文化建設、學風建設與紀律建設。積極組織并開展有益的民族文化節日、民族歌舞演出等校園文藝活動,在監管網絡媒體陣地的基礎上,通過豐富多樣的民族特色活動促進各民族間的溝通、交流與交往,從而形成更加強烈的話語認同。

參考文獻:

[1]羅順意.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9):111-112.

[2]邱云.高職院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0(33):200-201.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少數民族學生實踐育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基于實踐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
互聯網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調查
共青團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淺談提高高職院校法律事務專業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成績的路徑
伊犁師范學院“民考民”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焦慮研究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