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黨媒歷史背景下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研究

2022-06-20 17:22黃曉新
傳媒 2022年11期
關鍵詞:黨媒輿論責任

黃曉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黨的耳目喉舌,黨媒承擔了重要的宣傳任務,積累了豐富的宣傳經驗,成為黨各項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本研究對黨媒這一概念的界定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黨媒主要指我國各級黨組織、黨小組和黨員為宣傳黨的主張、指導革命斗爭、鞏固輿論陣地、組織團結群眾所創辦的媒體;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媒指我國各級黨委和政府主管主辦的媒體。

由于我國黨媒的特殊性,其社會責任的內涵更為豐富,而且更強調媒體的政治、社會責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媒體經歷了事業單位、企事業混合型單位等的形態變更,傳媒從單一的政治宣傳屬性的意識形態業轉變為具有多重屬性的行業,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媒體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維護國家利益,構建和諧社會。

新聞媒體記錄社會、評點時代、進行輿論引導與社會監督,彰顯社會責任擔當?;仡櫚倌挈h媒履行社會責任的歷程,大致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黨媒發展初始階段(1921-1949年):黨的媒體格局初步形成。1921年,黨的“一大”會議決議對黨報的辦報原則等做了基本界定,確定了不能違背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員辦報”等的一系列基本原則。1922年9月,黨中央的第一份機關報,時事評論性周報《向導》創刊。在《向導》的引領和激勵下,基層地方黨組織也積極嘗試創辦報刊,自此,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黨的媒體格局逐漸形成。

從革命黨辦媒體到執政黨辦媒體階段(1949—1978年):黨媒體系逐步完善。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黨媒為中心,各大行政區、省、直轄市地方黨媒為主體的黨媒系統,成為我國黨的新聞事業的重點。1949年8月,《人民日報》發展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并逐漸成為黨的最有權威性的第一大報,其發行不僅覆蓋全國,而且已經開始海外發行。同時,各大行政區、省、直轄市的黨委機關報也得到迅速發展。在這一階段,我國黨媒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并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從革命黨辦媒體到執政黨辦媒體之路。

改革開放到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階段(1978—2014年):回歸新聞本位,探索集團化發展與報網互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隨著1978年《光明日報》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熱潮的出現,新聞的標準也在向新聞本位轉變。同時,西方的傳播學觀念也開始引入國內,新聞的定義、屬性、原則等理論問題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并深入影響了新聞實踐。進入20世紀90年代,報業走向了集團化經營的發展階段,一些實力較強的黨報開始組建報業集團,創新經營模式,開展資本運營;90年代末,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黨報的電子化嘗試也拉開序幕,以北京千龍網、上海東方網等為代表的大型網絡平臺開始建成,有效提升了黨媒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媒體融合階段(2014年以來):在媒體融合中推動黨媒現代傳播體系建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黨媒進入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出現了大量的創新實踐。傳統黨媒實行了新老媒體的深度融合。2016年,《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上線,平臺整合了十幾個業務部門,成為報社新聞采編指揮中樞和控制平臺。同時,各類省級和地市級黨報也開始打造新型傳播平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媒體傳播陣地。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講話中強調:“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边@一論斷成為引領我國黨媒發展的指引。新時期,我國黨媒正在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重新定位,調整格局,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對傳統媒體進行改造,打造優質新媒體產品,形塑和鍛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傳媒的社會責任表現為一種公共責任,是從公共利益出發對傳媒寄托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期望。社會責任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概念,涉及政治、經濟、道德責任等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中,傳媒社會責任主要指媒體及其從業人員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在傳播黨的方針政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進步、踐行輿論引導、推動社會監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方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其具體表現為政治思想解讀、經濟社會關注、公共事件報道、優秀文化傳播、社會輿論引導、教育事業聚焦等。作為我國主流傳播體系“最后一公里”的縣級融媒體,是黨媒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在融合與創新的同時,穩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運用可持續的方式來加強基層輿論引導力建設。因地制宜、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縣域媒體社會責任履行和輿論引導力建設的新路徑。

政治:做好政策解讀,傳播黨的路線方針。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有效傳播和解讀是媒體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環節。黨媒伴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新聞事業”建立和成長起來,成為國內新聞輿論導向的載體和發揮輿論引導功能的陣地。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日報》作為黨的耳目喉舌,堅持政治家辦報原則,全面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方面,為宣傳黨的改革開放路線方針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鼓與呼;另一方面,積極順應新聞傳播規律,創新內容和版式,為主流媒體的新聞改革樹立標桿。近年來,黨媒不斷尋求創新,對黨的方針路線的政策解讀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具體表現在:新聞性增強,重視深度報道;關注社會熱點,注重在解讀中貼近民生,在形式上銳意創新??h級融媒體中心在解讀黨的理論政策方面更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如何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進行深入思考和摸索。如成都雙流區融媒體中心在解讀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精神上力行創新,高舉旗幟,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經濟:做好經驗宣傳,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對經濟問題的關注體現了黨報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意識??谷諔馉帟r期,《解放日報》對解放區的大發展大生產運動進行報道,深刻激發了邊區群眾向先進典型學習的熱情,使大生產運動蓬勃展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堅持逐步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于農業、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黨媒,不僅傳達著黨中央的各項頂層設計,還將各地方的落實情況以報道的形式反饋給黨中央,并激勵著其他企業做好生產工作。近年來,黨媒在經濟宣傳領域的報道集中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優勢,運用媒體聯動的組織方式,系統策劃和組織多層次、多專題的報道,并做到新聞價值和輿論引導的結合,這些舉措使得經濟新聞宣傳工作展現出許多新氣象,受到了受眾的認可??h級融媒體中心更是在經濟宣傳中貫徹群眾路線,整合區域宣傳力量,講好群眾生產生活故事。例如,黑龍江海倫市融媒體中心在民生經濟新聞報道方面,重點強調選題的意義價值與現實根據、采訪時機的把握、采訪對象和采訪地點的選擇等,踐行“用事實說話”的原則,傳播形式和手段更為豐富,黨媒的號召力日益增強。

文化:傳播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及產品,文化起到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對文化的聚焦和傳播成為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我國黨媒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文化方面的傳播和弘揚。改革開放以來的很多新聞作品,如新華社的長篇通訊《三北護林記》、《三西扶貧記》等,將中國人民勤勞勇敢,追求生活富足、生態優良的時代真善美,刻畫得淋漓盡致。進入新世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成為黨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更是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近年來,黨媒在新聞工作中做到傳遞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為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方面,縣級融媒體注重通過強化本區域公眾認同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如廣東省高州市融媒體中心服務中心大局,聚焦主體主業,講好地方紅色故事,不斷賡續紅色血脈,助力鄉村振興。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在做好自身宣傳的同時,積極通過中央媒體、市屬媒體、互聯網平臺精準宣傳海淀,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強化群眾情感認同。

教育:服務教育事業,豐富公眾知識獲取。黨媒對教育責任的履行推動科教文化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積極的發展助力。1986年播出的中國教育電視臺,是我國最大的公益性教育服務平臺,致力于服務于社會的教育事業,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水平。中國教育電視臺在各類高校及教育機構的資源支持下,為社會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資源,涵蓋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方面的內容。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教育電視臺承擔起了在線教育的責任。如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教育電視臺開播了面向全國的“空中課堂”頻道,為中小學生提供課堂教學。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空中課堂整合了各地優秀的教學資源,在學校延期開學期間免費提供給各地自主使用。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則通過數字化建設提升包括教育、民生等在內的公共服務水平。如廣東省高州市融媒體中心通過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深化信息惠民服務:通過數字鄉村平臺建設,提供政務公開等政務服務,為本地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增磚添瓦。

社會:傳遞權威信息,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黨媒還同時肩負著引導輿論的功能和使命。作為衡量媒體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標準,媒體輿論引導力建設一直是黨媒的重要職責。在突發公共危機事件的報道中,我國媒體根據輿論的發展,尋求危機治理的關鍵點,及時判斷社會輿情,有針對性行地設置議題,深化正面報道和典型報道,引導公眾形成合力,引導輿論朝著有利于危機解決的方向發展。如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報道中,媒體堅持“以人為本”的報道理念,從公眾需求出發,體察民情民意,對人們關注和關心的話題進行深入報道,通過建設性的傳播宣傳正能量,引導社會積極情緒,促進社會協同,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在重大危機事件干預方面,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重大危機事件中及時響亮發聲,引導輿論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避免危機事件導致的危害性擴大。如北京市海淀區融媒體中心對區域重大危機事件,及時辟謠阻止謠言擴散、發布重大突發事件進展回應社會關切、針對熱點事件主動引導輿論,充分發揮了媒體引導輿論、凝聚共識的作用。

重視媒體社會責任的履行,是黨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始終堅持的優良傳統。通過新聞宣傳手段使黨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是黨的新聞事業自創辦之日起就孜孜追求的一個目標,也是黨的新聞工作所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由于黨媒所具有的教育公眾、引導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其社會責任的履行已經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推動黨媒履行社會責任能力的提升,應從傳播影響力、輿論引導能力、國際傳播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出發,建立一個包括行政管理、法律規范、行業自律等在內的系統的管理機制,全面提高黨媒社會責任履行能力。

堅持黨的領導,提升政策傳播,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新聞媒體工作首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性原則,是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根本指針。新聞媒體要堅持黨性原則,充分領會新聞宣傳工作應具備的政治素養,積極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對從業人員管理,固守意識形態宣傳主陣地。同時,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能否真正落實落地,關鍵要看基層。按照“媒體+政務”的理念,縣級融媒體要大力提升政策傳播的能力,從單純的新聞宣傳向政務服務領域拓展,推進政務公開,強化解讀回應,積極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

力行守正創新,強化價值引領,引導主流輿論。媒體要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把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報道主線,貫徹于新聞報道、理論宣傳的實踐之中,使主流輿論占據新聞宣傳思想的主位,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新聞報道的輿論引導力。在目前輿論主體多元性、傳播渠道移動化、輿論生產情緒化的情況下,基層輿論引導和共識凝聚的難度大大增加??h級融媒體中心為代表的基層媒體要及時轉變理念,牢固樹立互聯網用戶思維,深度融入基層輿論生態,深刻影響基層輿論格局,增強公信力和傳播力,真正成為基層輿論引導體系的重要推動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輸出正能量,凝聚思想共識。由于新聞媒體是公共價值觀最重要的輸出者,這就要求新聞媒體把握現代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遵循新聞規律,把握宣傳藝術,從受眾的實際需求出發,采用有針對性的目標考量,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主流的思想體現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對于縣級融媒體而言,更是要通過打破舊觀念,轉變工作理念,突破傳統思維定式,用互聯網思維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提高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和傳播力,從而做到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

創活體制機制,激發動能,再造優勢。在體制機制上深化改革,解放出版生產力,在社會效益為首位的前提下,憑借社會效益的實現來推動經濟效益的提升,是傳媒業發展基本的發展路徑,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對于縣級融媒體而言,需要積極重塑組織架構,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進一步推進“融媒體中心+國有公司”的運行體制改革,為其經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要在改革分配制度與激勵機制,完善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打破身份、職位、職稱限制,實行“同崗同責、同工同酬、優勞優酬、靈活輪崗”制度,為員工提供了充足的成長空間。并堅持對外引才選優、對內培強育優,打造一支能夠適應媒體融合發展和互聯網平臺運營,涵蓋內容生產、商業運營和技術支持等多專業能力的人才隊伍。

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行業自律建設。我國新聞傳媒是政府政治治理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法制建設是推動和保證媒體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一環。然而,目前在我國,已經出臺的新聞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包括《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等。整個立法體系中涉及傳媒企業社會責任的規范較為薄弱。對傳媒社會責任履行的規制應從完善法律規范入手,逐步從以行政手段向以法律手段為主轉變。同時,媒體行業的自律和監督對媒體社會責任的履行也至關重要。將規制之手交給行業自身,具有方式靈活和信息傳遞有效的優勢,有助于傳媒行業的發展。具體來說,促進傳媒行業的自律體系建設,能夠有效發揮行業組織的管理作用,使其成為媒介社會化治理體系的有力補充。在縣級融媒體的發展之路上,健全的法律規范和行業自律體系將為其創造一個科學化規范化的環境,有利于其發展和提高。

講好中國故事,打造良好輿論環境,增強民眾歸屬感。由于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雙方在思維方式、接受習慣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為實現有效的國際傳播,新聞媒體要著力把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動權,把握好國際新聞報道導向,構建科學的對外話語體系,用外國人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運用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邏輯開展報道,在國際形象的塑造方面,著力構建融通中外的科學的對外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以縣級融媒體為代表的基層媒體,要積極通過外宣傳播強化公眾認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讓世界感受到中國魅力的同時,增強民眾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黨委書記

【編輯:魯艷敏】

猜你喜歡
黨媒輿論責任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國在輿論重壓下﹃援助印度﹄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誰的責任
責任(四)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淺談互聯網“黨媒”新聞隊伍建設和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