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新追求

2022-06-21 21:57盧淑芬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9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中小學

盧淑芬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中小學音樂課堂也在不斷改進,新的聽評課方式正在茁壯成長,音樂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通過對多元感官聯動的來源與含義、教學的優勢、運用,來分析闡述它對學生學習、教師發展的促進作用,使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關鍵詞:多元感官聯動;中小學;音樂課堂

一、多元感官聯動的來源與含義

新西蘭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在他的《友善用腦加速學習新方法》一書中提到:將腦科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能產生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多感官教學法(與之相對應的是多感官學習法)。[1]多元感官聯動是指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同時運用感受外界事物的多種器官,刺激大腦接受更多信息,建立更多神經連接,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效果。在中小學音樂課中使用多元感官聯動教學,即是動用學生視覺、聽覺、觸覺、動覺(肢體律動)等多種感知覺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

二、多元感官聯動教學的優勢

(一)所有音樂課型都可使用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音樂課程內容的界定,可將音樂課分成:欣賞課、唱歌課、器樂課、綜合課等常規課,它們的教學環節大致一樣,一般為新課導入——新課教學——拓展延伸——課堂小結。[2]在音樂課設計中,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為了讓學生通過體驗、探究、合作、模仿等方法來感受音樂,教師只有充分調動、鼓勵學生將眼、耳、口、大腦、肢體等多種感官聯動,才能讓音樂課堂“活”起來??梢?,多元感官聯動具有良好的教學優勢,所有音樂常規課都適用。

(二)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及參與率更高

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感受、體驗和表達,是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3]每個學生的優勢均不一樣,有些學生聽覺靈敏,有些學生通過視覺觀察印象更深,有些學生要親自參與體驗活動才掌握得最好。

(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選擇多元感官聯動策略安排教學,必須具備扎實的教育理論及音樂專業知識。從選教材,設計教案,到開展課堂教學,都需要對音樂教學大綱極為熟知;從選擇教學策略、學習方法到課堂的層層引導,都需要細心考慮到班級的具體學情和學生的個性特征;從視唱練耳、節奏練習到范唱、范奏,都需要教師擁有扎實的基本功,而這些都在無形當中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優化音樂課堂,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是一種極富實踐性、創造性的藝術。[4]音樂的實踐活動有聽賞、視唱、演奏、創編、表演等環節,多元感官聯動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耳朵、眼睛、嘴巴、肢體等器官來感受、體驗音樂,把音樂這種無語義的形態用實踐活動展示出來,讓學生真正理解音樂,豐富并優化了課堂,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

三、多元感官聯動的運用

音樂課程總目標顯示,學生通過音樂課程學習和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探究、發現、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文化,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5]因此,教師在構思各個教學環節時要更精密、合理。

(一)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導入方式

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開始,它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為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如情境創設、現場表演、層層鋪墊、故事、游戲、謎語、問題、談話、多媒體、律動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個能喚起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的導入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為接下去的音樂學習之旅,指引目標、思路和方向。[6]

課例一:小學欣賞課——圣·桑斯《動物狂歡節》導入環節

教師:戴著獅子圖片頭飾,踩著音樂模仿獅王步伐走到學生跟前,非常霸氣的說:“同學們,今天你們想和我一起參加動物狂歡節嗎?”

學生:興趣昂揚地說:“想”。

教師:多媒體快速展示公雞、母雞、野驢、烏龜、大象、袋鼠、天鵝等圖片,問:“你們想扮演什么動物呢?”

學生:天鵝......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森林,狂歡起來吧!

這樣的導入,采用聽視演結合的方式,為音樂課創設氛圍,激發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參與到音樂欣賞的活動當中。

(二)巧設教學環節,開啟多元感官聯動

教師依據具體學情,可選擇圖、文、聲、像等貼近學生的媒介來引導他們感受音樂,通過聆聽、演唱、演奏、探究、表演、創編等多種實踐方式來引導他們表達音樂,運用手勢、聲勢、肢體律動等表達方式來領悟音樂,多感官刺激,深入理解音樂作品,提升學生音樂綜合能力。[7]

課例二:初中唱歌課: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

學生在學會演唱《青春舞曲》之后,運用聲勢律動,嘗試無伴奏合唱。

(1)? ××××××|

拍手? 拍肩? 拍手?? 拍肩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2)? ×???? 0??? ×???? 0 |

拍桌??????? 拍桌

(3)口技:××××××××|

動次? 打次? 動次? 打次

教師創編多種節奏型和聲勢,首先應該用一個聲部進行,再逐漸發展到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變成一種課堂阿卡貝拉,學生參與度非常高,興趣也很濃厚。學生在掌握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分小組編創聲勢律動,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配合多元感官聯動的音樂課堂非?;钴S、有趣。

(三)拓展課堂延伸,帶領學生享受音樂、喜愛音樂

音樂是一種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和智慧的結晶。[8]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要關注音樂的來源,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和思考,滲透相關學科的知識,學會尋找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來達到延伸的目的——享受音樂、喜愛音樂。

課例三:初中綜合音樂課:印尼民歌《星星索》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民歌,教師在完成新課教學后,可拓展到印尼的名片式音樂——甘美蘭,再延伸至我國的鑼鼓樂。

這種拓展方式僅僅是其中一種,還可嘗試延伸到姊妹學科,如美術、語文等。

(四)切勿忽視課堂小結的“點睛”作用

課堂小結是對課堂教學的歸納和梳理,是對教學過程的回顧,是對教學知識點的總結與回憶,它有利于教師教學反思與優化創新,起到“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

多元感官聯動教學使中小學音樂課堂更具活力,學生調動自身的聽覺、視覺、語言、肢體動作等多感官參與到音樂課堂上,學習更加生動有效,情感體驗更加豐富,音樂能力充分發展,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是當前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新追求。

參考文獻[1]克里斯蒂·沃德.友善用腦加速學習新方法[M].王斌.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71-72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中小學
巧用動畫歌曲優化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