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泛雅平臺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2-06-24 21:27嚴圣艷
大學教育 2022年4期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混合教學學生主體

嚴圣艷

[摘 要]混合教學模式正在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教學改革中。文章從課前導學、課中教學與課后復習等三個方面分析了泛雅教學平臺在混合教學中的特點,構建了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并對該模式的課程設計、教學組織、過程管控、教學評價及效果等進行了詳細分析。教學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支撐混合教學模式順利展開的關鍵因素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混合教學;泛雅平臺;教師引領;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4-0141-04

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部分學生在臺下低頭玩手機或睡覺的情形在高校課堂上屢見不鮮,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發展,這種現象越發嚴重。雖然不少學校通過設置“手機袋”、課堂點名和簽承諾書等方式來督促學風建設,但這種方式持續一段時間后就失去效果,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方面說明學生自控力差,缺乏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更折射出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發展的需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線上教育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國教育部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從2013年的6758萬人增長至2018年的1.35億人。與此同時,傳統課堂的“低頭族”現象讓高校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高校教師如何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一個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引領者是當前教學改革中的頭等問題,而“混合教學模式”恰恰能解決這個難題?;旌辖虒W模式具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豐富教學形式、節省教育成本等諸多實踐優勢,成為眾多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新法寶。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顛覆了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學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替代教師成為學習體驗的控制者,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讓學生高效吸收和利用知識?;旌辖虒W模式雖然在國內高校還沒有常態化,但儼然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和突破口。

一、混合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

混合教學源于混合學習理論,混合學習將傳統的面對面學習的優勢和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突破時空限制,融合各種學習資源和要素條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關注學習者的個體差異,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田富鵬、焦道利[1]對高校信息化環境下混合教學的設計思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反饋與評價方式進行了探討。潘文濤[2]構建了基于網絡資源的混合教學模式流程圖。胡志金[3]重新對混合學習進行定義,探討了混合學習設計的適配原則和定位策略。吳鵬澤[4]提倡導生制的混合學習模式,認為這種教學組織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公平,提升教學效果。卓進、蔡春[5]對混合教育趨勢下高校教師的轉型進行思考,認為教師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均須進行有效調整。孫曼麗[6]對教學模式的產生與發展、內涵與特征、組織與設計、優勢與挑戰以及發展條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闡述與分析。許德泓[7]對福州大學推進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教師培訓、激勵政策、網絡基礎設施等是關鍵。任軍[8]從頂層設計、培訓體系、質量監控和反饋體系以及服務體系等方面推進高?;旌辖虒W模式改革。段御宇[9]認為混合教學模式存在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的比重難以控制、教師自身教學能力有限、混合教學模式在本土化的誤用等諸多弊端。陳明、桑小雙[10]對南京中醫藥大學598名本科生進行混合教學模式課程問卷調查,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對混合教學改革課程滿意度較高,其中學習效果、教學設計、支持和服務體系是關鍵。韋怡彤、王繼新、丁茹等[1]對混合教學模式的支撐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不同介質和互動差異性決定了混合教學模式的復雜性,學生的自主投入、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換非常重要。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混合式教學理論的探討、混合式教學方式的設計、混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但是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對教師在混合教學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得不夠;二是國內高校系統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院校還不多,成功的經驗較少,對混合教學效果的評價缺乏客觀的標準;三是本科生計量經濟學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還相對較少。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科生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進行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致力于將本科生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二、本科計量經濟學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一)基于泛雅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1. 泛雅平臺功能介紹

泛雅平臺是北京超星集團開發設計的網絡在線教學平臺,其在精品課程建設、教學資源管理、教學互動、學習行為管控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在課程建設方面,該平臺有資源豐富的模板可供教師選擇,對課程內容的編輯形式多樣,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插入文檔、視頻、音頻、圖片以及公式等。對視頻可設置任務點、防拖拽功能。在作業模塊,教師可以根據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等模板類型進行選擇,這大大減少了教師出卷的時間和精力。對這些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發放、定時發放和闖關發放”等模式來管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在學生管理模塊,課程可以選擇性地對選課的學生進行開放,通過該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功能,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位學生觀看視頻、PPT的時長,提交作業及測試成績的情況。平臺還設有討論區,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可以在該功能區實現。

2. 基于泛雅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本文基于泛雅平臺開展本科生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該混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以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在線預習、疑難點反饋、互評互學、師生討論等方式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通過布置任務、推送資源、重點解析、案例應用、答疑解惑來引領整個教學活動。整個教學活動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部分,師生在每一環節的線上、線下活動根據教學安排靈活變換,具體步驟見圖1。

(1)課前導學

教學開始前,教師事先將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微視頻、在線自測題、參考答案等教學資源上傳至泛雅平臺,讓學生充分了解課程目標、教學安排,明確課堂學習和線下學習的分布比例以及銜接過程。學生根據教師推送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將PPT和微視頻資料標示任務點和防拖拽,學生不完成任務點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有疑惑的地方標記起來,或是在討論區發表意見,也可以和同學一起討論。學生在線學完基礎知識后根據任務要求做練習,或是進行成果匯報的準備工作。教師通過泛雅平臺的“統計功能”,了解每位選課學生的預習情況,能夠全面地進行學情診斷。

(2)課中教學

課中教學是整個混合教學模式的核心,這一環節需要依托傳統教室和線上網絡環境交互進行。教師和所有選課學生均需到多媒體教室上課。首先教師根據學情診斷和導學效果進行重難點內容的講解,并通過示范案例進一步深入解析,學生認真聽講、做好標記,并及時進行在線反饋。倘若課前有布置成果匯報作業的,經過分組的學生代表可以在教室里通過網絡平臺向大家進行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部分實行學生互評互學,教師做總結性點評。學生點評在線上進行,教師點評在教室面對面進行。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實現思想的碰撞和深入思考。

(3)課后復習

課后復習是混合教學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做練習可以加強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管理模塊”發布通知,通過“作業庫”推送作業,學生在線測試,教師在線批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多次復習和鞏固訓練,對于學生在課后作業、練習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針對性地進行答疑、指導,對于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則作為下節課的課堂輔導內容,集中進行指導。課后答疑是對學生學習程度、學習效果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指導教師安排下一環節的教學活動。另外,可以組織學生在線下交流和討論,反思課中學習的“關鍵點”, 促成課外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地”與實踐。

(二)計量經濟學混合教學模式實踐

1. 課程對象和實施條件

本研究對某大學金融系三年級某班的56位學生開展教學實踐。通過對班上學生進行訪談得知:大部分學生是文科背景,數學和統計學的基礎薄弱,學習自信心不足,對這門課程普遍有畏難情緒,但是這門課程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該班97%的學生有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設備,學校有充足的實驗室設施,具備在線學習和交流的條件。該課程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開設,無線網絡覆蓋全校園,可以運用泛雅平臺展開混合式教學。

2. 課程設計

本次計量經濟學課程使用的教材版本主要有龐皓主編的《計量經濟學》。該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初步運用計量經濟學原理分析和解決經濟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運用Eviews軟件做一般性的經濟計量分析。本次教學實踐精選10章教學內容,根據不同教學章節內容的特點,分別選擇合適的混合教學模式,詳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混合教學模式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面授為輔,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合理地使用網絡教學資源,在網絡教學平臺下預習和復習基礎知識,教師通過面對面和在線方式了解和掌控整個學習情況。比如《計量經濟學》前三章內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接下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剛開始教師的引領很重要。在導論部分教師推薦學生看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計量經濟學在社會經濟領域的重要性,看關于計量經濟學家人物的資料,將生動的例子和鮮活的案例融入枯燥的學習中。在第二第三章講解線性回歸模型時,教師要結合黑板板書給學生解釋。多媒體課件放映太快,而板書的細致和“慢動作”則能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消化時間。在講述到一些基本概念時要進行情景模擬,比如通過“濫竽充數”和“拔河比賽”等情景讓大家感受“T 檢驗”和“F檢驗”的魅力。前三章以教師引導學習為主,讓學生對課程產生學習興趣。接下來的內容逐漸過渡到以學生部分為主以及到最后學生完全自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學習第十章的內容時,主要是以學生個人或小組基于某一研究主題的論文匯報為主,教師進行點評,所有人都要參與匯報和互評活動,要讓所有人體驗到學術研究和團隊合作的樂趣。

3. 教學組織模式

本課堂的教學混合模式主要有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的混合、個人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的混合(生生混合)、師生相互交流的混合(師生混合)。

首先是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的混合。計量經濟學不同于其他純理論的經濟學課程,如果以學生自學為主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在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講授知識的主導作用。講授方法不再遵循傳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實踐應用這一模式,而是以計量經濟學家的故事和最新熱點案例進行導入,著重講授計量經濟學方法在實際經濟現象中的分析與應用,增強計量經濟學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在線預習、測驗和復習以及反饋來完成對整個知識點的學習環節。

其次是個人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的混合。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自主安排。許多計量經濟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前預習一些基礎、銜接性的知識。計量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學問題,任務的完成需要團隊的分工與協作。每一個問題都涉及理論假說的提出、數據的收集、模型的構建、參數的估計和模型的檢驗與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小組團隊進行分工與合作,線下共同完成某一經濟問題的計量分析。各小組將成果拍成微視頻的形式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展示,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評價,吸取成功的經驗,改正自身的不足。

最后是師生相互交流的混合。計量經濟學以前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師生互動有限,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F在學生可以隨時在線進行疑難問題的反饋,教師根據反饋的意見、在線學習進程以及測驗復習狀況,集中在課堂上進行講授?;蚴钦堃呀浾莆罩R點的學生進行講解。教師也可以在課后根據實際情況在線回復學生的問題,或是面對面進行輔導。師生間的緊密溝通與交流不僅能促進知識的有效傳播,更能夠促成師生親密關系的建立。

4. 教學過程管控

每次教學任務開始前,教師都會提前發送一份學習任務清單。通過泛雅平臺的“統計”功能,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比如哪些學生做了預習工作,不懂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對于沒有按時交作業或是沒有完成測試的學生有催交提醒功能。此外,本課程的在線教學內容都是逐步開放的,學生沒有學完前一章的內容不能進行下一章內容的學習。教師通過泛雅平臺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在課堂教學方面,通過重點講授和集中解答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與傳統課堂的“平鋪直敘”相比這更有吸引力。這種動態管理和及時溝通便于因材施教的有序開展。

5. 教學評價及效果

泛雅平臺給出了每個學生在線表現情況,包括視頻觀看時長、任務點完成率、討論次數、作業和測驗完成率等指標。每個指標設定了相應的權重,系統會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成一個綜合成績。其中在線測試、作業的客觀題因事先設置了內容和答案,系統會自動打分,主觀題需要教師打分,所有題型打完分后系統會自動匯總。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在線討論和課堂演練兩項便占了總成績的一半。與此同時,利用線上、線下的各種機會,教師隨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

經過一學期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這個班級的計量成績平均值比沒有進行混合教學模式班級的計量成績要高,并且也得到了許多學生的正面評價。這表明混合教學模式在計量課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進一步在其他班級推廣。

三、結束語

目前,混合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并逐漸常態化。受思維定式的影響,許多學生已經習慣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學過程中。同時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思路,不僅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重新設計課堂,而且要做好“線上”和“線下”的教學管控。本文依托泛雅平臺和網絡信息技術,對本科生計量經濟學混合教學模式進行實踐,對教學內容、授課形式和技術支撐等方面進行了“校本化”的探索。未來混合教學模式的普遍推廣對各個高校而言還存在許多問題,而師資隊伍的培訓、學生“依賴觀念”的轉變、考評機制的變革等都是促成混合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

[ 參 考 文 獻 ]

[1] 田富鵬,焦道利.信息化環境下高?;旌辖虒W模式的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2] 潘文濤.基于網絡資源的混合教學模式行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6(8):49-51.

[3] 胡志金.論混合學習設計的適配原則和定位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09(3):36-40,79-80.

[4] 吳鵬澤.基于導生制的主題教學設計與應用[J].教育研究,2011(12):103-106.

[5] 卓進,蔡春.混合教育趨勢下的未來教師:慕課時代的教師分流、轉型與教師教育思考[J].高教探索,2015(4):105-110.

[6] 孫曼麗.國外大學混合學習教學模式述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53-160,172.

[7] 許德泓.本科院校推進混合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福州大學的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141-145.

[8] 任軍.高?;旌鲜浇虒W模式改革推進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4):74-78.

[9] 段御宇.混合學習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風險及教學建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1):47-49.

[10] 陳明,桑小雙.高校學生對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認知及滿意度的實證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5):57-64.

[11] 韋怡彤,王繼新,丁茹.混合式學習環境下深度學習導向的協同知識建構模式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導論》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9(9):128-134.

[責任編輯:陳 明]

猜你喜歡
計量經濟學混合教學學生主體
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我與計量經濟學
大數據背景下大學本科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模式研究
關于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問題探討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淺談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教學改革
高校中長跑運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