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專家委員會支持冬奧語言服務

2022-06-24 07:01劉和平
國際人才交流 2022年5期
關鍵詞:詞條語種體育項目

文/劉和平

(作者系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2021年10月27日,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發布暨冬奧術語平臺V3版交付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隆重舉行。

高水平的語言服務是高質量辦賽的基礎,也是主辦國家、主辦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的體現,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北京冬奧組委副主任楊樹安在發布會上指出:“《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的發布和冬奧術語平臺V3版的正式交付,打造了紙質書籍和網絡在線平臺融合出版、相互聯動的新模式,是冬奧語言服務歷史上的首創,也是我們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具體體現,將成為本屆冬奧會的重要文化遺產及奧林匹克精神傳播的重要載體?!?/p>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冬奧運動多語術語庫

《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是一本面向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多語種紙質術語詞典,主要為北京冬奧會的口筆譯人員、志愿者、運動員、裁判員、新聞媒體工作人員等提供語言服務。詞典包含核心競賽項目術語名詞3000余條,是從“冬奧術語平臺”收錄的核心術語詞條中篩選出來的,涉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7個大項和15個分項的全部競賽項目,覆蓋中、法、英、俄、德、西、日、韓8個語種。

“冬奧術語平臺”包括中、法、英等8個語種共計13.2萬條詞條,包括8個語種對齊的核心競賽術語詞條7100條,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冬奧運動多語術語庫。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可查閱詞典,同時通過網站、手機應用、應用程序接口等渠道搜索與冬奧會、冬殘奧會相關的各大領域、不同門類的術語表、多語種術語譯文、術語解釋、常見表達、使用場景、使用案例等,為測試賽和賽會各方提供了優質語言服務。

“冬奧術語平臺”自2017年立項開始設計開發,第一版(V1)、第二版(V2)已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交付給北京冬奧組委內部測試使用,檢索數量超過10萬次。此次交付的V3版不僅為北京冬奧會的口筆譯人員、志愿者、運動員、裁判員、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也面向公眾開放注冊,為中外運動員和所有對奧運感興趣的中外使用者提供語言交流的便利。

規范體育名詞:8個語種 13.2萬詞條

作為“科技奧運”的語言服務項目,《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和“冬奧術語平臺”于2017年立項。2017年,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北京冬奧組委聯合啟動“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項目帶動,科技支撐”,充分利用語言和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推動語言服務與信息化緊密結合,助力“科技奧運”?!伴_展語言技術集成及服務”,即進行相關的術語開發工作,建設跨語言的術語服務平臺,是“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行動計劃”五個重點項目中的第一項。

根據冬奧組委的意見,項目組首先確定了8個語種?!岸嗾Z”意味著跨語言和跨文化。8個語種的譯文統一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是所有參與人員關注的焦點。項目組認為,詞典的編纂和平臺術語庫建設首先需要搭建一流的專業化團隊,讓專業人員解決專業問題,這是項目成果權威性的根本保障。如何組織8個語種的專家“建設”術語庫,是專家組遇到的一個大問題。

項目組成員查閱了包括國際奧組委和近些年舉辦過冬季奧運會國家的網站,但結果令人失望:從1896年舉辦奧運會至今,每一屆奧運會結束后相關資料都沒有得到妥善的保存。因此,項目組成立了外國專家委員會,請國際奧組委專家、體育語言大師丹尼爾·格?。―aniel Glon)先生擔任組長,以協調8個語種專家的合作。格隆先生的母語為英語和法說,他負責篩選各體育項目術語,其他語種的專家隨后將其翻譯成自己的母語。

項目組征求大家對術語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一致意見:一是由格隆先生負責起草英文和法文術語詞條,然后交由其他語種專家翻譯,對有異議的詞條在專委會上進行討論確定;二是北京奧組委和相關體育部門提供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關的材料,項目組從中提取相關術語;三是組織不同語種的老師和學生在不同國家的奧運會或體育部門官網上對已完成并仍有異議的詞條進行資料查詢,經專家討論確認后收錄進平臺。一種語言同另一種語言有差異,講同一語言的不同國家因地域不同也存在差異,如美國和加拿大。在每半年一次的外國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上,專家們圍繞術語的確定常常爭論不休,休會期間,郵件、電話、遠程視頻會議等成為“家常便飯”……為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項目組還組織專家到北京冬奧三個舉辦地實地考察、了解需求,力求準確描述場館、場地等與賽事相關的術語名詞,如“云頂滑雪場”、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

“冬奧術語平臺”庫內目前包括8個語種的13.2萬詞條,分別是中文27022條、英文30015條、法文19166條、日文12388條、俄文16111條、韓文11135條、德文9539條、西班牙文7100條。庫中術語詞條的描述信息包括釋義、來源、使用實例、分屬的子領域等。從術語庫詞條量上看,英文詞條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中文,法語作為國際奧組委的官方語言位于第三,而這三種語言又是北京冬奧會的主要使用語言。

體育強國的建設需要年輕人的參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除了凝練出學生、中國教師、外國專家、領域專家對術語名詞的搜索、選擇、確定、審核等內環式項目流程模式外,培養體育領域語言服務人才也是重要任務之一。為此,幾十名學生先后參與了這兩個項目,并為外國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提供同聲傳譯服務。不同語種的體育翻譯專家還借來北京的機會走近學生,交流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和語言服務情況。賽前,北京語言大學已有52名志愿者活躍在冬奧會各個不同崗位上,測試賽和大賽期間有約260名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志愿者一起參與冬奧會語言服務工作。

由于國家語委、國家名詞委、商務印書館、北京體育大學裁判員和教練員、項目專家成員的“協同作戰”,《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2021年10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表示:“《冬奧會體育項目名詞》這本書實際上是一個創新的成果。它的難度特別大,因為在冬奧會的各種項目名詞里,此前只有法語和英語有規范用語,而在其他的幾個語種里都沒有。所以,這本書是把8個語種的體育名詞進行規范?!?/p>

專家組部分成員在云頂滑雪場考察

“冬奧術語平臺”:科技賦能 用戶友好

“冬奧術語平臺”由專業技術團隊負責開發設計,由懂技術和懂專業的人員負責跨語言術語服務平臺的更新、維護和管理。

接下來的問題之一是平臺的技術開發?!爸腔鄱瑠W”意味著項目必須智能化,從框架搭建、功能描述和實現,從網頁搜索到手機端查詢,從頁面的動態到不同體育項目圖片的動態融合,從拍照翻譯到語音識別,從“面向冬奧會的跨語言術語庫建設及應用開發”項目到“面向北京冬奧會的機器翻譯”“基于知識圖譜的北京冬奧項目智能問答系統”兩個冬奧支撐項目的耦合,翻譯專家、計算機專家和網絡工程師不斷迎接挑戰,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滿足功能的實現,最終為使用者奉獻“友好”的界面和最佳的使用體驗。

特別要強調的是,科技冬奧始終貫穿在該項目的設計開發和使用上。第一,平臺支持互聯網查詢使用,移動端支持iOS和Android兩個系統,界面為漢英法3種語言,支持拍照和語言識別翻譯;第二,平臺為動態更新狀態,不僅根據使用者特別是專業使用者的反饋刪除、增加、修正術語庫中的詞條,還根據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不斷更新庫里內容,為使用者提供不斷完善的體育術語庫;第三,平臺還有兩個語言智能支撐系統,一個是“冬奧項目知識圖譜網站”,即“小奧”知識問答系統,支持各類與冬奧體育和運動員等相關的知識查詢,先前已交付給冬奧組委;另一個是“面向冬奧會的機器翻譯系統”,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冬奧會中英平行語料庫,語料庫包含1800萬個中文字和1.1億個英文詞,語料經過人工校對,數據質量高,共享百萬句對。應該說,“冬奧術語平臺”“冬奧項目知識圖譜網站”“面向冬奧會的機器翻譯系統”是中國奧運信息化新篇章,不僅在國際多語術語建設領域填補了空白,也將作為語言遺產繼續服務于奧運會。

總而言之,詞典和平臺呈現的各語種譯文均出自奧運語言服務資深專家之手,詞典編委會和平臺專委會由8個語種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專家及術語和出版領域專家組成,這不僅保證了詞典的質量,也將極大地提升我國體育術語的翻譯能力和語言服務能力。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發布會上指出:“兩項成果將為北京冬奧會的高質量舉辦提供語言保障,也將在促進冬奧文化傳播、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p>

猜你喜歡
詞條語種體育項目
利用簡單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詞條
成語魔方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小語種的重要性分析
農村中小學如何開展傳統體育項目
農村小學如何開展傳統體育項目
學生穿漢服展示傳統體育項目
走出報考小語種專業的兩大誤區
小語種報考,你知道多少?
“一個笑話可能要經過幾秒鐘才會聽見笑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