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解析

2022-06-26 16:15陳新玲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陳新玲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行業也在不斷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完善,針對素質教育下的大環境要求,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成為當前教育的重心,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而農村的學生由于受到經濟條件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水平及能力將直接影響農村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對其未來學習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很多年輕父母選擇進城打工,因此農村出現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要在保證為農村學生提供優秀教育資源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能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身心狀態。因此,為了在農村有限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農村小學班主任就需要承擔起更重的責任,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發展。

一、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首先,農村小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不良、個性缺陷等問題。農村小學生很多由于沒有父母監護,在學習上容易出現懈怠的現象,甚至有的學生會認為自己被父母“拋棄”而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對學習發展產生嚴重危害。另外很多留守的農村兒童有爺爺奶奶代為照顧,對學生都較為溺愛,使很多學生行為放縱,說謊、打架、沉迷網絡電視更是成為家常便飯,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父母長期不在家導致的父愛母愛的缺失,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常出現性格暴虐和性格孤僻等兩種極端表現,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班主任作為班級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在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方面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

其次,當前農村小學中部分教師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長期生活在教育資源匱乏,生源較差的工作環境中,教師的熱情和耐心也會一點點被消磨,并且很多貧困的農村地區因為地方財政不足,教師工資偏低且難以到位,導致教師出現生活困難現象,這使教師出現嚴重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都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有:職業倦怠、焦慮、情緒不穩定等問題,甚至閉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會造成人際交往障礙、人格缺陷、職業適應性差等心理缺陷[1]。沒有擁有健康心理素質的教師團隊,不可能培養出擁有良好心理狀態的學生,因此,保證農村教師的生活質量,提高教育投入,才能更有利于農村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要想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構建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2]。同樣是處理學生違紀行為,如果班主任平時與學生關系融洽,學生對班主任信任且尊重,就能夠很順利與班主任交心,從而班主任可以從根源上發現問題,采取合適的措施使問題得到解決,反之,如果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緊張,不但無法突破學生心理防線幫助學生解開心結,還可能火上澆油,使事態進一步惡化。另外,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進行班會課、班級集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杜絕用嚴厲的訓話和懲罰等可能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甚至傷害的方式教育學生,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自由的教育環境中健康發展。

(二)給學生建檔,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心理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父母在成長過程的陪伴缺失會對其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作為學校學生的重要管理者,要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學會用愛去感化他們。班主任在實施具體工作時,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將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家庭情況記錄下來,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正確的心理認知。比如對于性格敏感的留守學生時,班主任要注意在談話中避免敏感詞匯,以免刺激學生造成一些過激行為,可以多從學生有點入手,多夸獎學生長處,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在溝通產生效果建立了信任后,讓學生感受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對他的關愛,用長輩的愛來感化學生,進而旁敲側擊讓學生明白父母是為了讓他有更好的生活才背井離鄉,讓學生體諒父母的不易,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加強教師尤其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更是稀少,所以加強在職的教師尤其班主任的心理培訓,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心理問題的疏導,也有利于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班主任作為教師骨干,應該定期進行系統科學的培訓,在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己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方法,然后以點帶面,以榜樣作用帶動其他教師,從而加強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培訓。

結束語

綜上,在現在的農村小學教育中,班主任需要主動關心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發現問題后進行及時的引導與調整,加強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能力與素養,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亞爍.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方法[J].新作文:教研,2021(8):1.

[2]趙松柏.農村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7):163-164.

猜你喜歡
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