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園的生成課程

2022-06-26 16:15蘇艷菠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幼兒園

蘇艷菠

摘要:生成課程是動態的,是在教師和幼兒的互動中形成的,體現了一種符合《綱要》精神的新型師幼關系。生成課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和幼兒共同努力。作為教師,首先要增強與幼兒的互動,傾聽幼兒的需求,以幼兒的興趣為生成課程的切入點。然后,教師需要聯系現實生活,幼兒年齡特點,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由此生成課程。作為幼兒,需要在各種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和發現,讓所生成的課程落到實處,達到教育目的。

關鍵詞:生成課程;幼兒園;聯系現實;幼兒興趣

通過生成課程,幼兒教師可以有效開發幼兒日常生活中的潛在教學資源,促使幼兒收獲更多的知識,也能幫助幼兒進行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生成課程是適合幼兒的課程,因為其是在教師以幼兒為立足點,在挖掘幼兒興趣需要的基礎上生成的,也符合幼兒心理特點,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幼兒的潛力,促使幼兒有著愉快的活動體驗,并且感受到了學習的魅力?;诖?,生成課程是每一名幼兒教師都需要為之奮斗的,旨在幫助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享受美好的幼兒園時光。

一、增強師幼互動,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

在生成課程時,幼兒教師不能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去選擇生成切入點。因為教師與幼兒屬于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喜好并不共通。在生成課程后,幼兒可能并不喜歡,也不會積極配合教師進行生成課程的落實?;诖?,教師要始終堅定一點:幼兒是生成課程的主體。為此教師要經常與幼兒進行互動,挖掘幼兒的興趣,并以其為切入點,有著明確的生成方向。

例如:為了生成幼兒喜歡的課程,教師必須要在一日活動中觀察幼兒的各種表現,并且與他們進行互動。在春天的某一次戶外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發現:有些幼兒在幼兒園的院子里蹲著,在撿東西。此時教師就可以走過去,詢問幼兒:你們在干什么呢?在幼兒的回答中,教師就可以知道:幼兒發現了蝸牛殼,他們特別好奇。即便教師沒有任何指示,幼兒自發地撿起了蝸牛殼,并將蝸牛殼展示了教師,向教師詢問了一系列的問題,如蝸牛長什么樣子呢?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蝸牛的殼有什么作用呢?蝸牛是吃什么長大的呢?蝸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從幼兒的問題中,幼兒教師可以感受到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在此基礎上,他們就可以將“蝸?!弊鳛榍腥朦c,進行蝸牛課程的生成。此時幼兒會積極配合教師,加快了蝸牛課程的生成進度。

二、聯系現實生活,進行五大領域的整合

幼兒園的教育是啟蒙性的,其內容可以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彼此之間相互滲透,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幼兒對知識的喜愛情感,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每一個領域,都為教師提出了教育目標?;诖?,在生成課程時,教師要以幼兒興趣為指引,聯系現實生活,對五大領域的內容進行整合。當幼兒進行了學習之后,就會有著全面的發展。

例如:在生成蝸牛課程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會進行五大領域的整合。蝸牛課程的第一個主題是《認識和尋找蝸?!?,其屬于科學領域。圍繞該主題,幼兒需要提前搜集蝸牛的圖片和資料,進而收獲科學知識。蝸牛課程的第二個主題是《蝸牛該不該滅絕》,其屬于語言領域。圍繞該主題,幼兒需要展開激烈的辯論,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蝸牛課程的第三個主題是《美味的蝸?!?,其屬于健康領域。圍繞該主題,幼兒需要學習健康知識,了解營養食譜。蝸牛課程的第四個主題是《蝸牛市場》,其屬于社會領域。圍繞該主題,幼兒需要去探究蝸牛的市場價值。蝸牛課程的第五個主題是《蝸牛藝術》,其屬于藝術領域。圍繞該主題,幼兒需要觀察蝸牛的外形,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畫板上描繪蝸牛,也需要學習與蝸牛有關的歌曲,演唱給老師和家長聽?;诖?,當幼兒學習了蝸牛課程之后,他們就能獲益匪淺,有著全面發展,也幫助教師達到了教學目標。

三、支持幼兒有意義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自主探索發現

生成的課程需要落實,幼兒教師要支持幼兒有意義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和發現。這樣幼兒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在教師的描繪中想象的世界;幼兒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而不是在教師的灌輸中容易遺忘的知識。當幼兒去探索和發現時,教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觀察者,減少介入頻率,促使幼兒產生思考。

例如:當幼兒教師為幼兒呈現了《認識和尋找蝸?!愤@一主題之后,就可以將蝸牛的圖片展示給幼兒,讓幼兒進行自主觀察,為尋找蝸牛做準備。在尋找蝸牛時,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到戶外,讓幼兒自由活動。此時教師需要減少自己的介入頻率,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觀察。如有些幼兒很快找到了蝸牛,但有些幼兒遲遲沒有找到蝸牛。教師不能站出來為其提供幫助,而是其是如何處理的。然后教師就可以發現,幼兒會有著自己的想法。有一名幼兒去詢問了找到蝸牛的幼兒:“你是如何找到蝸牛的呢?”有一名幼兒用自己身上的糖果,從另一名找到兩只蝸牛的幼兒手中交換了一只蝸牛。這些都是幼兒思考之后的舉動,其中蘊含著知識。幼兒教師可以記錄下來,在交流活動中為幼兒進行總結,幫助他們收獲知識。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時代里,生成課程已經逐漸成為了幼兒教師教學的主流方向,教師要徹底理清生成課程的概念,對幼兒的一日活動進行觀察,從中捕捉合適的教育時機,和幼兒一起生成課程。幼兒教師要知道,課程是一個不斷生發的過程,不會在某一個規定時間內戛然而止。如此一來,幼兒教師要始終有著生成課程的意識,并且始終為生成課程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袁曉燕.幼兒園生成課程淺探[J].新課程,2020(51):110.

[2]景艷.淺談幼兒園生成課程的教學模式[J].新課程研究,2020(03):102-103.

猜你喜歡
幼兒園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愛上“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