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路徑研究

2022-06-28 16:15賈婷婷
學周刊 2022年21期
關鍵詞: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路徑高中音樂教學

摘 要: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悠久歷史文明發展中積淀下來的精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內核,具有非凡的傳承價值和教學功用。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引入傳統音樂文化資源,不但可以為音樂課堂注入豐沛的人文元素,也能使音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飽滿,從而涵育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與文化傳承意識,落實優化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文章主要研究了高中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路徑,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有力參考,從而促進高中音樂課程與傳統音樂文化的順利對接,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音樂素養。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路徑;音樂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1-017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1.057

傳統音樂文化不僅是我國悠久歷史文明以及深厚文化底蘊的集中體現,也是一種極其優質的音樂教學資源。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大多局限在課本之內,導致學生的認知體驗得不到更新,這不但會制約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會增大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阻力。其實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空間非常廣泛,產生的實踐效力也可以作用于學生音樂素養發展的各個緯度。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明確傳統音樂文化卓越的運用價值,在規劃音樂教學方案時加強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從而使音樂教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深化學生的文化理解,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改革成果。下面針對高中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路徑展開探索。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意義

以往的高中音樂教學格局存在單一化現象,教師如果不積極謀求新的教學改革路徑,對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勢必會陷入困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是一項創新的教學改革主張,教師加強實踐該模式,可以同步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和傳統文化教育質量。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高中英語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意義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融入傳統音樂文化可以充實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加快音樂教育體系的革新步伐。以往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缺乏活力,追根溯源,主要是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這種條件下,高中音樂教學體系很難實現與時俱進的改革理想。傳統音樂文化是絕佳的拓展性教學資源,將其與高中音樂課程相融合,不僅能夠充實音樂教學內容,也能調整音樂課程結構,從而加快高中音樂教育體系革新的發展步伐。

第二,融入傳統音樂文化可以開闊學生的人文視野,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高中音樂課程具有極高的人文性,基于這一點,弘揚傳統音樂文化是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人文視野,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也能切實激發出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從而踐行立德樹人的思想,使民族文化瑰寶在學生手中薪火相傳。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路徑

(一)整合音樂課程資源,明確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點

由于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是一種新型教學概念,部分教師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路徑還沒有徹底掌握,這不僅會影響傳統音樂文化元素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效果,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培養效率。因此教師要想實現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加強整合音樂課程資源是必經之路。

首先,落實音樂課程資源整合工作,教師可以將音樂教學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細化分解,探尋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突破口,為高中音樂教學改革開辟新的路徑,譜寫新的篇章。其次,在整合音樂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明確以往教學模式中的薄弱環節,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應用傳統音樂文化資源,從源頭上提高音樂課程與傳統音樂文化的銜接效率。

基于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力整合音樂課程資源,明確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點,這樣一方面可以實現音樂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與時俱進,另一方面也能順利打破音樂課程與傳統音樂文化之間存在的壁壘,從而科學調整音樂課程結構,改善音樂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和滯后性,實現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初步融入[1]。

(二)創設多樣化情境,點燃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探索熱情

雖然傳統音樂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也具有極為廣闊的實踐應用空間,但是教師在實際融入過程中,也需要應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強高中音樂課程與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質量。高中生接觸傳統音樂文化的時間較為短暫,雖然音樂核心素養和綜合認知能力初具雛形,但是對于吸納傳統音樂文化元素的態度仍舊始于興趣,教師如果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因素和興趣需求,將很難保障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課程中的滲透效果。傳統音樂文化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價值,其發展歷程與社會發展歷程存在著相互影響關系,在其他藝術作品中也存在著交融滲透關系。教師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對教學資源的擴充,更為重要的是培育學生的音樂文化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傳統音樂文化認識現實社會,并在社會生活中感悟傳統音樂文化的本質和內涵,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素質與綜合素養邁入更高的層次?;诖?,教師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引入傳統音樂文化時,應該立足于激趣導向和學生音樂文化理解素養的培育目標,依托于音樂課程的特性和傳統音樂文化的特性,加強開發利用社會生活資源以及互聯網教育資源,積極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這樣一方面可以點燃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探索熱情,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順利發現傳統音樂文化與社會生活以及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以及音樂文化理解能力,并能借助傳統音樂文化順利建設高效音樂課堂。297A5D0A-6662-4472-846C-3AB906BB14D6

首先,教師在依托生活資源為學生創設傳統音樂文化滲透情境的過程中,應該深化體驗式教學原則,帶領學生跟隨生活的印記去追尋傳統音樂文化的源頭,同時以具體的生活場景作為傳統音樂文化的輸出平臺,將傳統音樂文化知識和人文精神厚植于學生的腦海和心田,這樣一來可以提升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融入深度,二來也有助于錘煉學生的文化品格和自主學習意識,從而驅動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審美鑒賞能力更上一層樓。

其次,教師在依托互聯網教育資源為學生創設傳統音樂文化輸出情境的過程中,必須在文化教育情境內容和形式的設計上傾注更多精力,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工具優化情境形式,以優渥的多媒體信息資源讓音樂教學情境內容更加富有生機,這樣一來可以使高中音樂課堂整體的教學環境更具智慧科技感,增強學生探索傳統音樂文化奧秘的內驅動力,二來多媒體情境也能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直觀感受,從而啟動學生思維發散的閘門,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和人文情懷在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探究中得到滋養和涵育。

(三)加強營造情感氛圍,帶學生領略傳統音樂文化的無限魅力

音樂情感體驗是音樂核心素養的要素之一,也是新時期高中音樂教學所要培育的重點能力品格。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不僅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也富含濃郁的情感,是培育學生音樂情感體驗能力的優質資源。高中生雖然已經具備了基礎性的音樂知識技能,但是多數學生仍然不善于運用音樂來表達和抒發情感,這些都是學生音樂情感體驗能力薄弱的表現。除此之外,高中音樂教學也肩負著重大的育人職責,傳統音樂文化中的豐富情感與思想內涵,都可以用于陶冶學生的智慧情操以及提升學生的精神品格。因此,教師在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培養學生音樂情感體驗為核心,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教育改革任務,根據具體的傳統音樂材料為學生營造情感氛圍,這樣一方面可以帶學生領略傳統音樂文化的無限魅力,使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能力以及運用音樂抒情詠志的能力得到同步強化,另一方面也能巧借傳統音樂文化中的情感來培養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崇尚真善美的積極情態和民族自豪感,從而使高中音樂教學實現固本鑄魂、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彰顯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課程中的實踐應用價值[2]。

首先,教師要想切實提升高中音樂教學和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合效果,必須深化情感引領的教學立意,加強整合、凝聚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傳統音樂文化的情感線索,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感以及藝術表現力的體悟感受能力,這樣學生才能跟隨情感氛圍的指引,領悟傳統音樂文化的思想內涵和人文精髓。

其次,教師在營造情感氛圍向學生輸出傳統音樂文化時,還應該以學生的情緒體驗為支點,促進學生音樂探究思維火花的迸射和碰撞,在濃厚的情感氛圍和廣闊的精神視域之下,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情感體悟能力勢必會更加細膩,從而讓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浸潤學生的思想和文化品格,實現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深層融入。

(四)開設傳統音樂鑒賞課,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情趣

實施美育是高中音樂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開展鑒賞教學是增強美育質量的必要舉措。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經過千百年的積淀,無論是在表現形式還是藝術特征等方面都極富美感,教師利用傳統音樂文化開展音樂鑒賞教學,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也能深化學生對音樂情感以及藝術魅力的體驗,從而全方位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啟迪學生的智慧心靈,潤澤學生的品德情操。因此,教師在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中時,應該增加傳統音樂鑒賞課的開設比重,將傳統音樂文化作為最主要的拓展性教學資源,這樣一方面可以重塑音樂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和藝術表現形式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促進學生對音樂之美、藝術之美的自覺探索、追求和創造,體現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融入效果。

首先,教師在開展傳統音樂鑒賞課之前,必須為學生甄選適宜的傳統音樂鑒賞材料,鑒賞材料本身應該具備濃厚的傳統音樂人文底蘊,還要和音樂課程內容緊密對接,音樂素材風格的典型性和拓展性都要得到保障,這樣的傳統音樂鑒賞材料才稱得上合格,學生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情趣在對傳統音樂的鑒賞學習中也能得到切實的培育和提升。

其次,教師在開發設計傳統音樂鑒賞教學方案時,還需要通過多樣化的音樂呈現方式和鑒賞形式,來調動學生鑒賞傳統音樂文化的積極情緒反應,并靈活運用不同的信息傳遞媒介,增強傳統音樂鑒賞課的生命活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在對傳統音樂的鑒賞學習中獲得更優質的審美教育和智慧啟迪,從而促進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落地生根。

(五)組織合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力和人文素養

音樂實踐力和人文素養都是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也是學生深入感悟音樂文化、表現音樂藝術的必備能力品質。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教師在融入傳統音樂文化時,必須著眼于這兩項關鍵能力品格的培養,借助傳統音樂文化組織學生開展合作交流活動,發揮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功能和優勢,為學生打造自主探究、多向互動的音樂學習模式,在傳統音樂文化的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音樂表達和表現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加豐富的音樂交流和實踐經驗,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怡情養性,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另一方面也能呵護學生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綜合素質,從而拓展傳統音樂文化與高中音樂教學的融合度,以達成預期的音樂教學改革目標[3]。除此之外,教師在基于傳統音樂文化融入目標開展合作交流活動時,還應該利用傳統音樂素材為學生設計合作交流任務,使學生互動探究的思維發展方向更加精準,有的放矢地完善學生的傳統音樂人文素養和溝通交流能力,在針對傳統音樂文化集思廣益的探討中,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引領學生更深入地感悟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勤于吸收傳統音樂文化,利用其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闡述情感和音樂語言,這些都可以表現出傳統音樂文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高效融合作用。

綜上所述,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體系,不僅可以充實音樂教學內容,也能開闊學生的人文視野,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點,點燃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探索熱情,加強營造情感氛圍,開設傳統音樂鑒賞課,組織合作交流活動等,從而實現傳統音樂文化元素的高效滲透,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翻霞.高中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策略探討[J].高考,2020(26):121.

[2] 黃珍潔.高中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130.

[3] 何紅云.高中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策略[J].北方音樂,2018(8):225.

作者簡介:賈婷婷(1992.5— ),女,漢族,甘肅莊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音樂教學。297A5D0A-6662-4472-846C-3AB906BB14D6

猜你喜歡
傳統音樂文化融入路徑高中音樂教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傳統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淺析高中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術支撐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策略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河北傳統音樂文化遺產價值與開發途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