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變遷下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演變規律研究*

2022-07-01 04:57楊光磊
南方建筑 2022年6期
關鍵詞:黔東南黔東南州村落

楊光磊,李 哲

1 研究背景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是貴州少數民族最集中的地區,直至2019 年有409 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苗族村落212 個,侗族村落149 個,少數民族村落約占總數的99%。黔東南從蠻夷之地直至正式成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區劃歷史發展是一個逐漸重構合并的過程[1]。

村落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因此,將時空的變化作為線索能邏輯性地探索其成因。社會變遷是傳統村落演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社會變遷的視角研究村落主要集中于人口的遷徙、社會變革上[2]。國內已從社會變遷的角度對傳統村落分布進行了多方面研究。早在1999 年朱圣鐘和吳宏岐就明清時期的社會背景對鄂西南民族地區村落的發展演變進行了研究,比較分析了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后村落分布的數量和規模的變化,總結了影響鄂西南民族地區包括政治、經濟、人口、民族因素在內的村落演變原因[3]。近年,徐慧丹和湯朝暉整理元、明、清各時期社會變遷對古驛道修建和人口遷徙的影響,進而分析元至清時期古驛道沿線聚落的發展和變遷,得出其不同幾何形態的分布規律[4]。對貴州傳統村落分布的研究從地理環境因素分析的研究較多,如楊興艷的運用景觀生態學和地理探測器的方法分析了貴州傳統村落在不同地形、民族和距中心城市、道路、景區不同距離的分布的規模、形狀和集聚度特征,以及其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影響因素[5];魏珍等人運用ArcGIS 分析工具探究貴州少數民族村落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流域和地形等的影響,得出貴州的少數民族村落均為凝聚型分布,且黔東南州集中度最高[6]。而貴州從社會變遷的角度對村落分布研究并不多。

本文將首先通過對黔東南區域社會變遷的梳理,按照不同朝代總結了黔東南村落的整體演變情況。然后結合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整理現存409 個傳統村落的地理位置斑塊,從社會變遷的角度,聯系交通、水系、用地適宜性等,對各時期黔東南傳統村落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最后總結黔東南不同時期傳統村落分布的演變規律和主要影響因素。

2 黔東南傳統村落不同朝代社會變遷

2.1 隋前時期

新石器時代,黔東南就有人類存在的跡象,但由于地形的限制和環境的影響,并沒有成形的文明。春秋戰國到隋代,黔東南州的東部和北部雖然成為中原的領地,但人煙稀少,仍處于較為原始的社會。值得一提的是苗族等各種民族為躲避戰亂開始向著黔東南遷徙(圖1),奠定了部落都傾向擇險而居的選址特點和據阨為壘的特點。

圖1 黔東南州苗族遷徙路線圖

圖2 黔東南州侗族遷徙路線圖

2.2 唐宋時期

在唐宋時期,羈縻制度1)成為控制少數民族地區的主要制度,使少數民族部落由首領因俗而治。即使這個時期中央對貴州的管理加強,曾在黔南和黔東南的東謝蠻地設置應州(今三都水族自治縣、榕江縣、雷山縣和臺江縣)或建立其他羈縻州,但由于天然的苗嶺山脈、雷公山山脈、和“三江”2)之隔,始終沒有真正進入苗疆腹地,黔東南大部分地區在此時依然是化外之地,社會發展落后[7,8]。在此時期,雖然黔東南內部新遷入侗族(圖2)水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但由于居住在山地,沒有足夠的空間提供自給自足的畬田和游牧生活,居民們自然“散在山洞間,依樹為層巢而居,汲流以飲”3)。這樣的居住模式難以出現成規模的村落,大多數是以氏族或者部族為主的小型聚落。

2.3 元代

《讀史方輿紀要》在卷一百二十貴州一中寫道:“貴州自元以來,草昧漸辟,而山箐峭深,地瘠寡利,苗蠻盤繞,迄今猶然?!笨梢?,直到元代,貴州仍是地廣人稀,多為蠻夷。

圖3 “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與“調北填南”路線圖

圖4 黔東南州明清時期漢族遷徙路線圖

雖然如此,但在元代,貴州境內初設兩條從湖廣至云南的驛道,也被稱之為“入湖廣道”推動了人口的遷徙和村落的產生。其中一條穿過黔東南北部,成為治理黔東南的重要驛道[9]。從制度上來說,元代的兩個制度對村落影響較大:一是土司制,雖然和羈縻制度一樣,仍用當地土著首領作為行政長官,承認原本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權,但是本質上接受中央的管理。這導致了元代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起義,元朝則出兵鎮壓,使得漢族遷入。二是元朝也繼承宋代在西南地區實行的屯田制度,但元代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屯田范圍主要集中黔東南周邊地區,如云南、廣西和貴州安順等地[10]。

2.4 明代

元代末期長期的不穩定,使得內地人口開始流失,大量人民開始逃亡。這個移民造成“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大型移民現象。此移民分別在明初和清初兩次高潮。路線基本上都是沿著長江而上,入山開墾(圖3)。在這個過程中百姓逐步定居下來,發展了長江一帶的各個村鎮,黔東南作為長江以南地區,也自然受到很大影響[11]。

明朝為控制貴州西部的復雜局勢4)、征戰云南5)以及組織明軍與貴州周邊戰線的交通實行移民策略(圖4)。其中包括“移民就寬鄉”“調北填南”和“調北征南”等。這不僅以主動的軍事移民改變了元朝末期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動蕩的局面,還建設了眾多驛道和衛所[12]。明代軍事的發展對軍糧的需求,結合高福利的“屯田制”政策,眾多人民開始屯田,大面積荒地被開墾,真正意義上以軍屯和民屯充實了黔東南地區。據《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記載:“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陸,二分守城,八分屯種?!辟F州迎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土地開發。

2.5 清代

黔東南在清雍正乾隆年間才完全被中央王朝真正統治。此時“苗疆六廳”6)成為整個黔東南最完整,最初步的行政區劃。這個時期為了將“生苗”地開發,舞陽河流域水道7)與清水江流域水道8)迅速發展,形成大型規模的水系交通。

清朝中后期,土司制度在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被廢除,“改土歸流”正式開始,大量漢族流官攜家屬入黔,再加上清朝實行“招墾移民”來解決戰后農業無法正常進行的問題,使得大量移民遷徙入黔開荒墾地9)。改土歸流將土司制度長期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模式打破,自然,土司城的格局也逐漸消失。結合驛道的建設很大程度地改變了黔東南村落的文化格局,漢族人民和少數民族的極大程度融合,其城鎮模式和建筑技術也逐步提高,城鎮和村落發展鼎盛[13]。

2.6 民國以后

民國之后,黔東南州原本的經濟體在資本主義的入侵之下被嚴重破壞,加上土匪猖獗、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國民黨發動內戰等使得民不聊生,直到解放之后經濟才有所復蘇[14]。此階段黔東南的村落由于前期的戰亂,村落發展停滯。而后經過清匪反霸、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等,黔東南恢復了生機,城鎮作為核心的發展模式越發強化,人口大量從農村遷往城市,鄉村發展也逐漸邊緣化。至今,雖然傳統村落的保護和更新逐漸成為潮流,但數量也不可避免地逐漸減少。

3 黔東南傳統村落時空分布分析

3.1 數據整合

下文旨在分析不同朝代黔東南傳統聚落分布的演變規律。結合上文論述與黔東南不同朝代的行政區劃與村落概況總結表(表1),可知黔東南傳統村落在元以前發展緩慢,而大多地區都還是“地瘠寡利”,大多聚落為小型氏族或部族聚落,沒有形成有規模的村落,直到元代黔東南才因大量的漢族入侵而逐漸改變經濟文化和居住形態。而民國至今的村落發展狀況停滯,所以本研究將元及元以前歸納為一個時期,民國以后歸納為一個時期。因此本文按不同朝代將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演變分為四個時期——元代及元代以前、明代、清代和民國以后。

將已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409 個黔東南傳統村落按地區和始建年代進行分類統計,得到黔東南傳統村落始建時期數量表(表2)。將所統計村落坐標與黔東南行政區劃圖疊合,依據其始建時間和民族文化構建出黔東南州傳統村落始建時期分布圖(圖5)和黔東南州傳統村落民族屬性分布圖(圖6)。將所統計村落坐標與黔東南住建廳已公布的黔東南用地適宜性評價圖相結合得到黔東南州用地適宜性評價與村落分布圖(圖7),其中,高度適宜建設區主要為平原水壩,一般適宜建設區主要為臺地平谷,限制建設區主要為丘陵矮山,不宜建設區主要為高山密林。結合所參考關于黔東南各朝代驛道開發的相應文獻繪制出黔東南州各朝代主要交通驛道路線示意圖(圖8)。把相應整合數據按所分四個時期切片,并將各時期黔東南村落時空分布點位分別進行ArcGIS10.1 中的核密度估計,得到各時期的村落時空分布核密度圖。根據核密度估計法,點越集中的區域越有可能發生地理事件,反之同理[15]。最后,將各時期切片整合得到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切片表,如表3 ~6 所示。

表1 黔東南不同朝代的行政區劃與區域發展概況總結表

表2 黔東南傳統村落始建時期數量表

圖5 黔東南州傳統村落始建時期分布圖

圖6 黔東南州傳統村落民族屬性分布圖

圖7 黔東南州用地適宜性評價與村落分布圖

圖8 黔東南州各朝代主要交通驛道路線示意圖

3.2 四種分布規律分析

(1)西北—東南對角分布

直到元代黔東南的村落主要集中于偏西北位置的臺江縣一帶和東南位置的黎平縣、從江縣一帶(表3)。

首先,限制建設和不宜建設的區域的眾多村落,印證了元代以及以前少數民族因躲避戰亂擇險而居的選址特點。這些村落大多沿著不宜建設區域且靠近適宜建設區域的分界線分布,這種形式與少數民族居民避于險地而耕種于平地的需求密不可分。此時已經在地理上呈現出了分別以臺江和黎平為核心區域的明顯的苗侗分區。西北和東南對角的苗侗分區反映出苗侗不同的遷徙路線對兩個民族最初選址和發展上的影響。對于苗族來說,最初遷入的人口主要來源于武陵五溪10)地區的“武陵蠻”和“五溪蠻”。他們大部分沿著清水江進入黔東南的西北部,另一小部分沿著都柳江進入黔東南的南部[16](圖1)。侗族是由百越族演化而來的民族,百越族的主要遷徙有兩次,一次是秦始皇時期不敵秦軍南征,遷入黔湘交界處,也就是黔東南的東部;一次是漢武帝時期,對南方叛亂的討伐使得長江以南的百越族等民族由紅水河、龍江和都柳江上至黔東南,在這樣的遷徙和與本地土著不斷融合的過程中最終在隋唐時期成為單一的民族,最終部分定居于黔東南的東南部[17](圖2)。苗侗這樣遷徙模式可以在表3 上明顯地反映出來。少數民族逃避戰亂的防御性格和山脈江水的阻隔導致相同民族的村落分布形式更為收攏,增強了苗侗分區的格局。

另外,雖然元朝在云南、廣西和貴州安順的屯兵和屯田較多,但也促進了黔東南周邊村落的生長。從表3可以看出,靠近黔東南北邊驛道和廣西的地區村落明顯得到發展,而黔東南內部除了早就遷徙進入的苗族村落以外,依然“地廣人稀”。

(2)東西雙包圍分布

明代的村落特征是以凱里和黎平為中心包圍分布,苗侗分區的格局更加地明顯。明代村落出現的區域以及民族屬性的分區與之前的大致相似,但傾向往西的雷山和東的中東部的黎平兩邊發展(表4)。

首先,在“衛所移民”和“調北填南”的移民政策下,大量的軍事移民,漢族的村落隨著屯堡的設立開始在這個時期出現,零星散布于黔東南邊緣,如錦屏的隆里村,新華寨村等。貴州地區對明朝重要的戰略意義使得貴州逐漸從蠻夷之地轉變為發展要地,人口在這個時期激增,村落的數量也遠遠超過之前。黔東南明代的交通逐漸發展,特別是明朝設立的由湖南進入黔東南偏東部的“靖州—黎平”和由黔東南北部進入東部的“鎮遠—黎平”等驛道[18]的出現建設使得黔東南州東部的村落發展空前加速。軍事上的移民,必定需要大面積的耕地進行糧食的供給,于是這個時期也逐漸在河壩平原出現許多為圍繞衛所因屯糧而發展起來的屯田型村落,如圍繞隆里守御千戶所的雷屯、巴開屯、界頭屯等。從表4 的“適宜性切片分布圖”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相比之前明代的很多村落向著適宜建設的地帶開始發展,且出現于驛道水道附近。其次受到“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等多種移民的影響,黔東南人口結構豐富起來,南部形成明顯的多民族文化的局面。

表3 始建于元及以前的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切片分析表

表4 始建于明代的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切片分析表

其次,雖然在黔東南各地發展迅速、興建衛所,但對于中西部的少數民族區域,特別是雷山縣附近還仍處于“無君長、不相統屬”的狀態[7]8。與東部村落因外來人口激增的發展原因相反,雷山縣和臺江縣區域以“生界”著稱,因少有統治者管轄而集中式地迅速生長,但社會較為落后。

(3)內部向心分布

清代出現的村落與之前有明顯不同,其分布特點是以雷公山和月亮山為界線,向黔東南內部劍河區域向心分布(表5)。

由于“招墾移民”的大力實施,村落更傾向于選擇在容易耕種的都柳江,特別是清水江區域。黔東南傳統村落自古對山地選址的傾向性,加上“改土歸流后”城鎮發展對村落的擠壓,村落的分布多集中于以低中高度為主的劍河縣清水江周圍。在清朝,劍河設立清江廳,從歷史上甚至名字上亦可看出劍河當時在清水江流域發展的重要性[19]。

基于水域交通,陸地交通也尤其發達,形成網狀的交通系統[20],這對黔東南人口的輸入和村落的形成增加推動力。加上“生界”在清雍正時期得以開辟,黔東南真正地完全屬于中央管轄之下,漢族以及各種其他民族大量進入黔東南州,各民族文化在這個時期加速融合,苗族村落和侗族村落的分界線被打破。在文化交融和生產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村落整體呈現向內部聚集[21]。

(4)西北—東南零星分布

民國時期以后出現的村落數量零零散散,分布在黔東南西北部的雷山、臺江一帶和東南部從江一帶(表6)。

表5 始建于清代的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切片分析表

表6 始建于民國以后的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切片分析表

表7 黔東南傳統村落不同時期影響因素總結表

現代資本主義的出現;頻繁的戰亂,從各個方面擠壓了傳統村落生存的空間。再加上城鎮的大力發展,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巨大,鄉村發展逐漸邊緣化,村落生長幾乎停滯。僅在臺江一帶因自行衍化形成少量苗族村落,在黔東南偏東南部受到嶺南地區的文化影響形成少量不同民族村落聚集的局面。

3.3 時空分布影響因素總結

村落分布從上述的原因來看,都有主要因素可循。在元代以前,黔東南相對自由發展,對黔東南村落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地理條件,村落零星散于山間。而后明朝軍事力量的拓張,軍事移民成為村落迅速發展的關鍵,黔東南“大雜居,小聚居”村落分布格局正式形成。清代的“改土歸流”加劇了中原人口向黔東南地區的遷徙,交通的網狀發展促進了各種民族的村落的大融合。而民國時期以后傳統村落被擠壓,鄉村發展邊緣化,傳統村落的生長拉下帷幕。整體上來說,黔東南傳統村落雖然最后仍集中于不宜建設和限制區域,但這是“散在山洞間”的游耕游牧的少數民族文化與農耕畜牧的中原文化不斷對抗的結果,也是由自然地理主導逐漸轉為社會經濟主導的結果(表7)。

結語

時代的更替帶來社會的變遷,社會的變遷使得傳統村落的分布出現不同的演變規律,盡管其影響因素多樣且復合,規律的本質也都有跡可循。從社會變遷的角度映射挖掘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的演變規律不足以表達演變的全貌,但對于黔東南地區乃至貴州地區傳統聚落的演變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將對整體地域性理論的構建產生啟發、奠定基礎。同時,在傳統聚落持續消亡的今天,更有必要對這些傳統文化遺產進行梳理。對黔東南傳統村落分布的演變研究將為黔東南村落的文化源流提供更整體的歷史根據,以期為傳統聚落的保護與更新提供思路與借鑒。

圖、表來源

圖1:參考文獻[5];

圖2:參考文獻[6];

圖5、6:參考第一至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作者繪制;

圖7:根據住建廳提供的黔東南用地適宜性評價圖改繪;

表1:根據住建廳提供的黔東南地區建制設置圖整理改繪;

表2:參考第一至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作者繪制;其余圖、表均由作者自繪。

注釋

1)羈縻制度:《辭?!穼τ凇傲b縻”的解釋是,籠絡使不生異心?!豆鸷S莺庵尽ばU志》載:“宋皇佑初年,濃智高反,朝廷討平之,因其疆域,參唐制,分析其種族,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洞,凡五十余所,擇其長者為首領。其酋皆世襲,有知州、知縣、知洞,皆受命于安撫?!逼涮攸c是,中央王朝在民族地區設置行政建制,但不直接統治,而由少數民族的首領因俗而治。

2)三江:三江指的是穿過黔東南州的三條主要河流:舞陽河、清水江和都柳江。

3)散在山洞間:《舊唐書》卷197 記載:“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宮獠,西連夷子,北至白蠻。土宜五谷,不以牛耕,但為畬田,每歲易。俗無文字,刻木為契。散在山洞間,依樹為層巢而居,汲流以飲。皆自營生業,無賦稅之事?!笨梢娝逄茣r期的村落依然處于山間游耕的狀態。

4)在《明太祖實錄》卷70 中記載了李文忠在貴州設衛所的建議:“今議以貴州衛屬成都都衛,便于節制,而凡軍務之急者,貴州一移文成都都衛,一移文武昌衛。若民職有司則屬湖廣行省為便。詔可之?!倍?,洪武四年十二月貴州、永寧二衛設置。

5)早在洪武十四年在《明太祖實錄》卷139 和卷142 中記載到,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就曾要求播州宣慰使楊鏗“以馬三千,率酋兵二萬為先鋒”,以表忠誠,即穩住貴州的羈縻政權,又協助討伐云南。

6)苗疆六廳:從清雍正六年到乾隆元年(公元1728 年至1737年),以鄂爾泰,張廣泗為首的邊疆大臣,在貴州“生界”苗疆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先后在“千里苗疆”設置了八寨廳(丹寨縣),丹江廳(雷山縣),清江廳(劍河縣),古州廳(榕江縣),都江廳(三都縣),臺拱廳(臺江縣),總稱“新設六廳”或“苗疆六廳”。

7)在《鄂爾泰年譜》中有記載道,鄂爾泰早在雍正四年即對地方水利之興高度關注,其年譜有云:“公以民務為急,而利民者莫要于水利,害民者莫甚于兇苗。凡有水利,無不興修,蓋水利一興,民田盡灌,商賈皆通,百姓自然殷富,此地方要務也?!庇绕湓趯η?、楚、粵水道如清水江、都柳江的通航極為關注。

8)方顯任鎮遠知府時提出的地方治理方略,在平苗紀略中寫道:“清水江瀠洄寬闊,上通平越府黃平州之重安江,其旁支則通黃絲驛,下通湖南黔陽縣之紅江,其旁支則通廣西清江,南北兩岸及九股一帶雖多復嶺重巒,而泉甘土沃,產桐油白蠟棉花毛竹偉木等物,若上下舟楫無阻,財貨流通不特漢民食德,苗民亦并受其福,此黔省大利也?!闭J為“生苗”阻隔了貴州與外地的交通,因此打通清水江水道意義重大。

9)順治六年清朝主動頒發的《墾荒令》:“招徠各處流民,不論原籍別籍,編入保甲開荒墾田,給以印信永準為業,三年之后按畝征糧?!?/p>

10)武陵五溪:武陵五溪是指的沅水的五條支流,在現今湖南懷化地帶。

猜你喜歡
黔東南黔東南州村落
民居攝影
捕魚節上捉魚忙
遇見黔東南
補妝
這里有一枚“金釘子”——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
油畫《村落》
詩書畫苑
“共享村落”:鄉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黔東南州廣場體育文化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