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螺旋CT在腕關節損傷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2022-07-03 12:43張雷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

張雷

摘要: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對診斷腕關節損傷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對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106例來院進行腕關節損傷檢查的患者,分別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將其檢查結果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觀察組檢查腕關節損傷的檢出率為98.11%、診斷準確率為96.25%,分別高于對照組的85.85%檢出率、81.95%診斷準確率,且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骨折和關節脫位的檢出率高于對照組,且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能夠檢出移位性骨折碎片和隱匿性骨折。結論:多層螺旋CT能夠提升對腕關節損傷的臨床診斷效果,為腕關節損傷針對治療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腕關節損傷;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腕關節既橈腕關節,是由舟狀骨月骨、三角骨的近側關節面組成的關節頭和由腕關節面與尺橈骨遠端的關節盤組成關節窩組成,是完成上肢功能的主要部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也最為容易受到傷害的器官之一。腕關節的結構精細復雜,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發生損傷時常由三維方向力所致,很難被影像學檢查全面展示出來,為損傷的有效診斷和針對性治療造成困擾。目前常用的檢查腕關節損傷的方法有X線檢查、CT成像、核磁共振等方法[1],其中X線檢查用時短成本低但成像為二維平面無法消除重疊偽影而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CT成像和核磁共振檢查范圍廣且圖像分辨率變高。本研究選取106例腕關節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多層螺旋CT與X線檢查,探討多層螺旋CT應用于腕關節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來院進行進行腕關節損傷診治的10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將其檢查結果分為觀察組(多層螺旋CT檢查)和對照組(X線檢查)。入組患者在入院前均表現有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腕關節損傷的癥狀,經過臨床及影像學診斷確均為閉合性腕關節損傷。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次研究且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

1.2 檢查方法

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64排多層螺旋CT 對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 檢查,檢查范圍以腕關節為中心,由尺橈遠端距腕關節3 cm處至掌骨中段。檢查參數為電壓120 kV,電流200 mA,掃描時間0.5s,原始層厚5mm,重建層厚1 mm,間隔0.2~0.5 mm進行重建。掃描數據進入CT后處理工作站進行冠狀位、矢狀位圖像的多平面重建、表面成像顯示等相應處理,保存圖像后由診斷醫師進行閱片和分析診斷。

采用意大利GMM公司生產的DR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對患者腕關節的正側位及蝶式位進行攝影,攝影結束后組織醫師進行閱片和分析診斷。

1.3觀察指標及數據分析

對106患者所得圖像進行分析,對比多層螺旋CT檢查及X線檢查對患者腕關節損傷檢出率和準確率進行比較;對腕關節骨折、脫位檢出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采用SPSS 18. 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腕關節損傷檢出情況

所有入組患者在進行檢查前均表現出腕關節損傷的癥狀,檢查結果見表1,觀察組檢查到104例腕關節損傷情況,檢出率和診斷準確率分別為98.11%、96.25%;對照組檢查到91例腕關節損傷情況,檢出率和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5.85%、81.95%;經數據分析觀察組的檢出率和診斷準確率均高于對照組,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腕關節骨折和脫位的檢出情況

觀察組檢查到的骨折和脫位的例數多于對照組,以此為基準(100.00%),計算各組的檢出率,結果如表2所示。觀察組檢測到104例骨折,檢出率為100%,高于對照組89.42%的骨折檢出率,且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檢測到76例脫位,檢出率為100%,高于對照組82.90%的脫位檢出率,且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腕關節移位性骨折碎片和隱匿性骨折的檢出情況

觀察組檢查檢查出37例移位性骨折碎片和17例隱匿性骨折,而對照組不能檢查到移位性骨折碎片和隱匿性骨折地存在。

3討論

手承擔了日常生活中機體的大部分精密運動,腕關節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腕關節中有正中神經、橈神經等神經及相關血管穿過,由三維方向力(旋轉分力、背伸方向力及尺偏方向力)協調、合作。當外力突然撞擊或過大時在三維力和外力的壓迫、撞擊下,腕關節瞬時損傷,由于腕關節結構的復雜性一般會引起其它關聯部位的損傷。腕關節出現損傷,多為混合型腕骨骨折,除腕骨骨折外,還會有關節脫位、移位骨折碎片、隱匿性骨折、骨挫傷及軟骨損傷等。在腕關節發生損傷后對其判斷是依據患者傷后拍攝影像信息進行判斷的,由于人體結構的差異性,加之腕關節結構的復雜性及損傷波及較多,使的對其診斷天然就具有困難。腕關節損傷產生一些并發癥,這些并發癥不能馬上診斷出來,若未及時有效診斷、治療損傷,很容易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造成患者繼發更嚴重的病癥或久治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能夠及時、準確的對腕關節損傷進行診斷和治療尤為重要。

目前,臨床診斷腕關節損傷主要手段為影像學檢查,其檢查方法有X線檢查、CT成像、MRI技術及超聲檢查等[1]。X線檢查用于評價腕關節損傷具有檢查時間短、非侵入性成本低等優點,是常用的檢查腕關節損傷的手段之一,但其產生的是靜態二維圖像,產生的圖像易受拍攝角度的影響,容易產生重疊偽影、腕關節顯示不全等情況,從而出現漏診誤診。X線檢查對軟組織損傷的發現存在局限性,僅能通過關節間縫隙的變化來進行間接判斷,有研究者認為,直接數字化成像系統比X線檢查的圖片的分辨率強。

CT成像指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利用不同組織的致密度不同吸收的X-射線能量不同進行成像,該技術比X線檢查的密度分辨率高,對于隱匿性骨折、微小關節面下骨質變化等情況能清晰地顯示,是X線檢查陰性但臨床可疑患者的進一步檢查的放射學選擇。本實驗中采用了多層螺旋CT檢查,多層螺旋CT具有多排寬探測器結構,可以一次性獲得不同層面的圖像數據;能不間斷的采集投影、重建物體的體數據;球管一次剖光,掃描時間短;Z軸分辨率也比之前的技術進行了提高。該技術能夠避免過多的運動偽跡和漏掃,重建出質量較高的三維圖像。圖像后期處理采用CT工作站,處理能力強,可進行多種圖像重建模式如MPR、CPR、3D、VR等。MPR能消除圖像中的重疊和遮蓋,為斷面圖像,用于腕關節對位關系的觀察,在有無骨折、碎骨片數量、脫位方向和脫位程度上的判斷起重要做用;CPR能全面地顯示骨骼結構(包括與腕關節關聯的其它骨骼),可以全面地評價與腕關節相關的各骨間的對位關系,避免了只能觀察傷后結構的弊端;3D與VR成像能形成三維圖像,能精確觀察骨折、碎骨數量及脫位的整體情況,也排除軟組織、血塊等的影響可多方位地進行觀察病變腕骨。CT工作站將表面成像顯示、容積顯示、曲面重組、平面重組、及多等多種技術結合,清晰顯示關節脫位、骨折及移位骨折碎片的情況。

本研究中,多螺旋CT檢查腕關節損傷的檢出率和正確率高于X線檢查,且經過比較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漏診誤診的情況有所減少,說明對患者進行多螺旋CT檢查的結果具有臨床診斷的意義,這一結果與龍成等利用多層螺旋CT對外傷性腕關節損傷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在腕關節骨折和脫位的檢出情況來看,多層螺旋CT檢測到的骨折和脫位的例數高于X線檢查,且經過比較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多層螺旋CT檢查能夠提升對腕關節骨折和脫位的檢查效果。多層螺旋CT能夠清晰地展示患者腕關節的移位性骨折碎片和隱匿性骨折。多層螺旋CT檢查的空間分辨率高,產生的圖像后期處理中的多技術聯合如VR及3D等能剔除一些組織的影響(如軟組織、脂肪組織、血塊等),還可可消除重疊及遮蓋,囊括腕關節所有骨骼,能清晰地顯示容積及關節脫位及移位碎骨片。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檢查能夠準確、全面的顯示腕關節損傷情況提高診斷準確率,降低漏診率,對于判斷患者傷勢、推導損傷過程、制定治療方案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祁艷梅,唐治,周晟.腕關節損傷的影像學檢查研究進展[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20,41(09):589-594.

猜你喜歡
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
探討X線腹部立位平片、多層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CT及多層螺旋CT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多層螺旋CT對胃癌及腫瘤血供應用價值研究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的CT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