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傷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

2022-07-03 12:43閆增強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燒傷創面Meta分析

閆增強

摘要:目的對燒傷患者醫院感染原因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護理措施。方法對我院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67例燒傷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約86例燒傷患者住院期間發生醫院感染,現對感染原因進行探討。結果住院期間發生創面感染的人數為36例,占比62%;呼吸系統感染6例,占比10.4%;靜脈置管感染3例,占比5.2%;其他感染類型為泌尿系統及胃腸道感染等。結論加強病區管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及無菌操作,正確處理燒傷創面,同時鼓勵患者早期進食及下床活動,有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率。

關鍵詞:燒傷;創面;醫院感染;危險因素;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4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燒傷是指由高溫、電流、強輻射或腐蝕性物質引起的組織損傷,位居世界常見損傷類型第4位。流行病學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燒傷患者人數達1000萬以上,全世界每年燒傷患者人數達1億以上,其中死亡人數達19.5萬以上。嚴重燒傷患者由于機體皮膚屏障功能遭到破壞、免疫功能下降及壞死組織蓄積等原因極易遭受外界及內源微生物侵襲而發生感染,不僅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經濟負擔,而且還會增加患者死亡風險。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有86例燒傷患者在住院治療過程中發生醫院感染,現將此類患者作為本次實踐對象,年齡6-71歲,平均(31±5.64)歲;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49例、37例;患者燒傷面積在12%-46%,燒傷深度在深二度至三度;所納入的患者均不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及藥物過敏史。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自身處于負氮平衡狀態,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靜脈補液、補充營養,提升患者免疫力。

1.2 納人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國內外公開發表的燒傷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研究相關文獻;研究類型為前瞻性或回顧性隊列研究;原始文獻或可以計算OK值及其95%C/值;符合2001年衛生部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重復發表、綜述及系統評價類文獻;資料殘缺、研究設計有缺陷的文獻。

1.3 方法

分析醫院感染報告,明確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從患者基本資料獲得相關統計數據,據我國醫院感染相關標準進行評估,判斷是否屬醫院感染。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踐利用SPSS 21.0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百分率利用加減表示,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調查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 誘發醫院感染的原因

3.1.1 燒傷面積

面積≥30%其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系數為3.435,這說明燒傷面積越大其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就越大。這可能與皮膚防御屏障受到破壞大、免疫力下降、創面滲液多等有利于病原菌定植,還與患者需要進行較大面積清創術、整形術、手術時間長、住院時間長等有關,接觸病原菌的機會多,從而增加醫院感染的風險。

3.1.2 侵入性操作

除了手術外,燒傷患者還需要各種侵入性檢查、使用有創呼吸機、氣管插管、留置導尿管等侵入性操作,燒傷患者本身免疫力較差,這些侵入性操作是病原菌入侵的窗口。

3.1.3 靜脈炎

燒傷患者需要長期靜脈補充液體或營養制劑,容易刺激血管,引起穿刺部位的皮膚炎癥,進而導致化膿性血栓靜脈炎,細菌進入血液內,產生其它感染病灶。

3.1.4 泌尿系統感染

燒傷患者消耗增加,若補液量不足使尿量減少,細菌在泌尿系統內滋生誘發感染;留置導尿后護理措施不到位引起泌尿道逆行感染。

3.2 預防對策

3.2.1 進行基礎疾病治療,提高機體免疫力

在住院期間,應加強患者基礎疾病治療,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尿酸等水平,提高機體基礎免疫力;對于有低蛋白血癥患者,應輸注血清白蛋白,提高機體免疫力。

3.2.2 消除殘余創面和瘢痕

術前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做好術前的充分準備,必要時對創面進行徹底清潔后,再進行整形手術;注意清除殘余創面、凹凸褶皺瘢痕,對于有殘余創面和愈合時間不足半年的患者可將手術延期進行。

3.2.3 呼吸道護理

燒傷面積較大且長期臥床的患者,指導進行縮唇呼吸,定時翻身叩背排痰,減少體內細菌產生。頭面部燒傷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或插管時,將口鼻分泌物清除,常規霧化吸入,稀釋粘稠痰液以利于排出;在吸痰過程中動作輕柔,防止損傷氣道黏膜。

3.2.4 靜脈輸液通道管理

靜脈輸液是治療燒傷患者的必要環節,為燒傷患者行靜脈留置針或深靜脈置管輸液是治療的首選方式。應在穿刺位置使用透明敷貼,觀察置管周圍皮膚有無紅腫脹痛及留置針或深靜脈導管長度,詢問患者感受,一旦出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好交接班。

3.2.5 加強營養支持

燒傷患者應給予足夠的熱量、營養物質供應,提高其血清蛋白、轉鐵蛋白、IgG、IgM、C3等蛋白或因子水平,從而提高患者的體質和機體免疫力,預防術后感染。

4 結束語

總之,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探視陪護制度,對患者進行保護性隔離,對保潔員作好病區環境清潔消毒及醫療廢物處置的培訓,加強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20,81(5):314-320.

[2]何連秀,李蔚,敖琳,等.燒傷病區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3(1):1-2.

[3]譚靜,胡春,袁凌,等.燒傷患者醫院感染病原學特征及危險因素研究[J].重慶醫學,2020,46(15):2106-2108.

猜你喜歡
燒傷創面Meta分析
間歇負壓引流技術在治療難愈性創面中的療效
探討濃縮生長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治療中對潰瘍創面愈合的作用
燒傷創面處理方法有講究
納米晶體銀敷料治療28例燒傷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氯乙酸煙霧吸入損傷中毒鼠肺超微結構改變
三次換藥法在小兒頭面部燒傷中的臨床應用
血小板與冷沉淀聯合輸注在大出血臨床治療中應用的Meta分析
中藥熏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的Meta分析
丹紅注射液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多索茶堿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療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