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與成本管理淺析

2022-07-04 08:45譚娟
科學與財富 2022年5期

譚娟

摘 要:建設工程合同一經簽署就具有法律效力,是工程施工過程中合同雙方應遵循的根本,合同管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經營成敗。而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核心是效益優先。要確保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就必須把項目全成本管理放在首位。本文圍繞成本管理與合同管理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

引言:隨著建筑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項目中標單價越來越低,而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對于我們施工企業來說,要在如此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求生存、求發展,成本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要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緊盯全成本管理,緊抓合同管理這個“牛鼻子”,防范經營風險,有效降低成本費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一、成本管理的作用

一是降低工程成本。在項目規模、質量標準、工期、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采取降低人工成本、減少原材料消耗、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資源配置等措施達到工程成本降低的目的。二是提升項目經濟效益。把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嚴防“跑冒滴漏”,堵塞管理漏洞,促進項目經濟效益提升。在具體工程項目管理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成本管理的優化,樹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識與觀念,促進資源的優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三是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通過找準成本控制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并抓細抓實,有助于實現企業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轉變。

二、項目成本管理存在問題

1、管理人員因素

隨著工程總承包、投資等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商業模式不斷創新,項目管理綜合程度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活動的多樣性、復雜程度大幅增加,對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但現在很多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嚴重缺乏,能力參差不齊,結構不太合理,人才瓶頸制約了企業發展。

2、過程成本管控不力

在建筑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中,內部控制力不足,過程管理相對粗放,全員全業務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意識不強,未能將管理責任層層分解,導致項目招投標期、籌備期、施工期職責不明,責任不清,相互推諉,運行不暢。項目招投標期,為中標盲目壓價;項目籌備期,過度進行資源配置;項目施工期,對分包商管控不力,技術與經濟不能有效結合,不能統籌考慮工期、質量、安全與成本各管理要素,主材核銷和單機核算未扎實開展等問題突出。

三、合同管理現狀

一是在合同管理制度標準建設及落實等方面重視程度不夠。一般情況下企業針對合同管理會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像合同管理規定,承(分)包合同管理辦法等,但多數流于形式,在落實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合同管理風險防控機制未建立,合同雙方法律意識較為淡薄,雙方權責劃分不明確,合同主要條款約定模糊甚至缺失等,導致施工過程中產生諸多扯皮現象,進而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效益。三是合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缺乏系統性。管理人員整體綜合素質不高的現象較為突出,法律意識不強,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四是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全過程控制理念不強。

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措施

1、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

在工程項目管理實際開展中,成本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視,合理開展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成本管控精細化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對于成本管理而言,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所以,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應該對此給予充足的重視,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相關培訓,以便幫助管理人員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識,進而借助這種意識規范自身行為,促進工作質量的提升。

2、強化過程控制,全程降本增效。成本管理不只是經營部門的事,而是所有職能部門和業務系統的事,要在每個層級、每道關口嚴控成本。一是把握投標評審關。加強投標報價復核力度,合理分析投標報價的合理性,為投標決策提供基礎依據,避免出現“先天不足”標、“報價失誤”標,從源頭上控制項目虧損風險。二是把握前期籌備關。要嚴格控制項目籌備期進場人員數量和臨建費用,避免資源過度浪費。三是把握設計、施工方案優化關,要充分發揮工程設計的龍頭作用,加強限額設計、優化設計管理工作,實現設計引領降低工程建設成本的目標。四是把握住分包商管理關。要強化分包商管控,嚴格執行綠名單、黑名單制度,持續引進優質分包商,有效堵塞工程分包過程中效益流失的漏洞。五是把握計量支付關。要認真落實工程數量逐級控制制度,嚴禁超計超撥現象。六是把握材料管理關。要堅持推行限價采購、框架采購,強化材料核銷管理,切實控制材料成本。七是把握工期、安全和質量關。要高度重視工期、安全和質量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技術規范和業主合同要求組織施工,全面滿足業主工期要求,杜絕安全質量事故,盡量不走彎路,使各種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八是把握設備使用及租賃關。要根據合同規定和工期要求,結合現場實際,制定購置、租用或調撥方案,減少重復購置,同時進一步完善機長責任制和單機核算制度,提高設備利用率。

五、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防控措施

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標準建設

一是應結合合同管理原則,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專業合理劃分合同管理任務,從任務量和不同管理類型入手分析,將其合理分配給適宜的管理人員,以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責任制度,確保所有管理人員分工明確。二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執行合同,應注重相關部門現場管理的專業人員參與前期招投標、合同談判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完善合同條款,避免不必要的爭議發生。同時,合同管理人員也應當參與到工程建設全過程中,尤其是當工程設計變更、索賠等引發費用增加時,應當多聽取合同管理人員的意見。三是充分利用制定的規章管理制度,采用標準化的合同管理流程,促進合同規范化管理。

2、建立合同管理風險防控機制

一是項目合法合規性風險,注意項目簽約依據,包括成本預算、文件批示等是否齊全,項目是否需要經過專業部門審查,如項目論證、立項審批等。二是合同履約方資信情況和項目履約風險。合同履約方資信情況風險,可通過實地考察或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企查查等系統進行核查;項目履約風險主要涉及合同條款內容、合同訂立程序以及合同履行中的風險,可重點關注合同條款是否完備,且表述是否嚴謹準確;是否按合同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制定合同條款內容并審批;不可抗力因素、合同的一方因自身的原因拒不履行合同等約定條款。三是制定風險應急預案及應對措施,加強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監控。設立風險部門或者確定專人對風險進行管理,根據已掌握的資料,提前判斷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風險得到有效規避、控制或轉移。

3、提升合同管理人才隊伍水平

一是加強合同管理人員法律意識及素養的培養。合同管理人員應當熟練掌握建設工程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出現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合同條款,導致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出現問題,促使合同文件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工程項目。二是加強工程技術及管理知識的學習。合同管理人員應熟悉建筑工程的特點、工藝、流程,具備技術、造價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和更新,及時解決合同管理人員在技術層面的短板。三是增強合同管理人員溝通能力及使命感。合同管理人員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內外部溝通能力提升,具備良好的承壓能力,不因內外部的施壓隱瞞合同潛在的風險,避免因自身原因出現問題。

結束語:綜上所述,成本管理與合同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占有重要地位,兩者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而對于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來說,應清楚認識到這一點,把握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客觀面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采用合適的手段開展管理工作,以便有效提升管理質量,確保工程項目成本受控,促進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可以有效實施。這樣便能將工程項目管理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宋揚雪.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與合同管理[J].磚瓦,2021(05):126-127.

[2]張書銘.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與合同管理[J].智能城市,2020,6(18):109-110.

[3]吳得燕.基于成本風險控制的路橋項目合同管理策略[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01):42-45+75.

[4]劉宗果.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與合同管理[J].居舍,2018(23):17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