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2022-07-04 10:02徐斌
當代體育科技 2022年16期
關鍵詞:體育學校發展

徐斌

(上海商學院體育健康學院 上海 201400)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寓促進身體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的教育過程。高校體育教學肩負著為社會培養身體素質過硬、健康狀況良好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關系著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

1 學校體育與社會文明的關系

人類對體育的認識,就是對自身價值的認識,體育與整個社會文明密切相連?,F代文明國家都十分重視學校體育,美國將“借助健全的身體來進行最好的生活和服務社會,使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目的,他們認為參加體育運動會給學生帶來幸福和健康,有助于促進學生身體技能的提高以及感情的成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處事能力,能幫助學生懂得合作、競爭意義和精神,從比賽中培養性格。日本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方針是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的協調發展,成為身心健全的國民。其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是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使學生喜愛運動,理解身邊生活的健康安全問題,增強健康及提高身體素質,樹立愉快且明朗的生活態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健康體育娛樂理事會對81 個國家學校體育教學目的的調查,概括為發展和增進健康;促進社會發展;提高運動和比賽的知識和技術水平;發展管理才能和提高與別人合作的能力;發展廣泛的娛樂技巧,充實閑暇時間。

2 學校體育在當代社會的功能

21 世紀將是終生體育教育的時代,它的功能從學校拓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體育教育是學校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身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以一定的規律,借助自然力和身體運動完成發展身心的任務,其目標是通過教育達到知識、能力、人格的和諧統一,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體育同樣也包含著教育的因素,離開教育功能,體育將失去其價值和功能。

2.1 體育教育促進人的素質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通常指的是個體從出生到成人期的身心有規律的變化過程,人的發展包括了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兩個方面。自從人類有了教育,體育就成了教育重要內容之一。毛澤東一貫主張學校教育要使學生的肢體得到全面發展,他認為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發展。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和學說,指出“所謂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和諧發展”?,F代教育觀認為,在學校過程中,應完成教育、教養和發展三個方面的任務,而體育教育本身的動態特征決定了它在這方面更具有廣闊的功能空間。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而學校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對其他素質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意義。因而,發揮學校體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功能是當務之急。

2.2 體育教育推動社會走向積極進步之路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子系統,就社會教育體系來說,由于體育具有“多重性”的特點,體育在振奮民族精神、培養愛國熱情以及提高社會公德等方面都有著積極教育意義。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當代生活中的作用愈來愈大,其已成為整個社會群眾熱切關注的對象。新世紀將是一個科學技術和信息激烈競爭的世紀。通過體育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競爭意識,超越自我。體育不是個人的事,不是個體力量的顯現,因為只有在集體主義和集體價值中,個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量,才有可能創出優異的成績。集體主義是民族意志、國家意志在社會意識和民眾意識中的凝聚,毋庸諱言:體育在社會教育中的作用顯而易見,不僅能培養國民的愛國熱情和集體榮譽感,提高人們的社會公德,而且能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3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

新世紀以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理念的提出,同時伴隨著全民健身思潮的興起,民眾對體育運動需求的增加,推動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當代大學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健康行為,提高身體素質水平,更是要培養團結協作、堅韌拼搏的精神,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質和道德情操。但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體育的教育功能沒有完全實現,學生健康狀況依舊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思想遠未建立。

3.1 學校公共體育專業化改革

“公共體育專業化”教育教學改革,就是從終身體育理念出發,實現體育即生活的目標。高校先確定多個與中小學階段相銜接的運動項目,學生進入高校后,依據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基礎,選擇一個項目。前期以健康教育和項目體驗為主,后期進行專項技戰術學習,貫徹勤學、多練、常賽體系,讓學生真正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3.2 體育教學俱樂部制改革

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是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發揮其運動特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終身鍛煉的習慣。體育俱樂部制教學不設年級限制,學生以個人興趣愛好和素質條件自主選擇運動項目,教師依據每個學生的技術水平,確定教學層次,執行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要求和教學形式。

3.3 學校體育生態化發展

學校體育生態化發展就是以生態為主線,編制教材,制訂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生態運動場。通過多種媒介宣傳生態體育知識,合理利用課外時間,開展郊游、登山、徒步等形式多樣的生態體育活動。實施“體育——文化——生態”校園計劃,使學校體育生態化建設融入生態社會發展的健康軌道。制定生態體育的行為規范,加強生態道德建設,確保學校生態體育良好的運行。

3.4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改革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著重于運動的內容、過程和效果的檢測,根據學生體質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一種教學模式。運動處方教學能解決眾多與體質發展相關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鍛煉的時間、頻率以及負荷等都有很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由于學生是根據興趣選擇運動項目,其鍛煉的積極性較高,并且以運動處方方式進行運動量的控制,鍛煉的科學性較高,對當代大學生生理、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影響。

3.5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

“翻轉課堂”是將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并調整課堂內的教學實踐。學生在課外運用信息化網絡平臺,根據自己的時間、身體素質基礎和實踐需要,自由學習教師上傳的教學資源,布置的學習內容和練習的技戰術要點,通過課外的自主學習,思考并提出問題。教師課堂上與學生一起探討、交流,解決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胺D課堂”教學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使得學生學習更加主動、靈活,教學效果更優化。

4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我國的體育教學,雖經過多次改革,但體育教學內容滯后、教學組織形式單一、教學方法依然陳舊等,極大地影響了我國體育教學的發展。新世紀,應樹立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激發和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注弱勢群體的體育教育,積極培養和樹立終生體育鍛煉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環節。

4.1 轉變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編制符合課程目標的教材內容

社會的高速發展賦予21 世紀高校體育新的內涵,那就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理念。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同樣具有健身意識、健身習慣,這就要求從人的全面發展出發,追求教材內容的實用性、健身性和娛樂性。在構建體育課程教材內容體系時,首先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和條件,深入探討和分析。體育課程教材的選擇,既要重視具有典型意義的項目,如田徑、體操和各種球類,又要考慮季節性與區域性運動項目,如游泳、冰雪等,還要考慮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要從國情和學校實際出發,加強非競技運動項目、個人運動項目以及畢業后易于鍛煉的運動項目的開展。

4.2 設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過程

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鍛煉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和設計教學進程,向多樣化、靈活化、實效化、人格化的方向轉變。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引導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善于將完成教學任務與游戲、娛樂和一些非常規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借鑒國內外練習方法,進行創編組合,構建一個教師整體教學,學生小組合作練習,個體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動態教學組織系統。教學手段要充分體現出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系統性,要創造出不同特色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進而養成終身鍛煉的生活習慣。體育課程具有技藝性學科特征,因此體育教學具有不同風格與流派,呈現出多元化模式特點。課程有模,但無定型,無論采用何種模式,首先要考慮課程單元目標、學生水平、教學條件等因素,再去設計與選擇教學模式。企圖用一種模式教學到底是不現實,也是不負責任的。只有多種模式共存,不同模式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開展。

4.3 注重學生生理與心理的全面和諧發展

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在于“強身健體”,學生的發展是身心一體的發展,沒有脫離生理的心理,也沒有離開心理的生理,人的生理總是與心理世界處于相互影響的狀態中。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才稱得上合格的人才。因此,學校體育應該強調將學生個體視作一個由諸多器官緊密聯系而成的有機系統,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態度、興趣等心理特征,注重學生整個生理、心理的均衡、協調發展。

4.4 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和個別提高

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是學校體育的根本。每一位學生都有權利要求學校提供系統的體育技能、知識的學習和運動鍛煉的機會。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給每一位學生同樣的身體鍛煉的機會,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此外,學生個體間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又有很大區別,在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使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4.5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隊伍質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教育的主導者和主要參與者。教師通過展現扎實的專業技能水平、高超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使學生愛上體育,并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與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體育習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加強業務能力的學習,積極參加在職培訓,更新知識結構和專項技能,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和整體素養。各高校要拓寬師資引進的渠道,全力打造一支高水準的體育教師隊伍。

4.6 優化學校體育教學環境

環境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客觀條件,分為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包括教學的硬環境和軟環境。體育教學的硬環境就是教學所需要的場館、器材、設施等,是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生均體育場地和經費不足的問題,這就需要高校加大經費投入,及時更新和建設體育場地設施,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體育教學軟環境就是各學校的校風、班風、文化氛圍和人際關系,通過學生個體間、班級間、院系間有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和競賽,培養大量體育活動積極分子,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外部環境就是社會環境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在于體育教師與社會環境的關系。因此,要不斷加強與社會環境的交流、溝通與合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

4.7 設計適合素質教育的體育考評體系

“沒有評價就沒有教育”。教育評價就是對評價對象進行整體的、動態的考評,恰當的考評不但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更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習慣。要從體育課程新的教學目標出發,改變原來單一的評價視角,向多方面、整體性評價轉移,從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移。因此,考評體系的構建應重視學生努力的程度、進步的幅度,要重視學生在體育課中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要重視學生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程度,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通過考核評價的多重作用,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良性反饋調節,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另外,體育基礎理論是科學鍛煉的理論依據,在考核中應適當增加比重,而課外體育鍛煉的出勤情況,則反映了學生鍛煉習慣的培養程度,同樣應該提高所占比重。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體育教育理念不斷更新,人們越來越感到現代社會不能沒有體育,未來社會更加需要體育。當前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體育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功能,同時也對學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教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體育教育應順應時代的潮流,突破僵局,深化改革,突出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線,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健康第一”意識。真正探索出一條適應我國國情的,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的體育教育改革之路,為新世紀培養出各類高質量的,具有健康體魄的優秀人才。

猜你喜歡
體育學校發展
區域發展篇
我們的“體育夢”
圖說共享發展
學校推介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