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班級學生構建班生教研模式

2022-07-05 23:15周建玲周毅鴻洪竟雄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7期

周建玲 周毅鴻 洪竟雄

摘要:通過深入區域各學校調研、查閱核心期刊及國家相關部門的報告等,發現現在中小學生出現心理障礙等問題的學生人數讓人堪憂,而現階段絕大多數學校相關專職教師配備不齊,加之班主任精力與時間有限,因此基于“問題學生”的現狀推行“班生教研”模式,能真正實現教師的教學與育人育心深度融合,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心靈的導師。

關鍵詞:班級學生;班生教研;心靈導師

因工作性質的原因,筆者長期到各校聽課,經??吹浇淌液竺嬗袀€別學生不合群,形影孤單,老師也很少關注他們。每每看到此情景,我心情相當沉重。針對這種不協調的現象,我在各校聽課、探討教學(數學)問題之際,也深入了解各?!皢栴}學生”的現狀,剖析“問題學生”的癥結,探討其有效解決措施,以供各校管理者和教師參考。

一、訪談各校有關問題學生及干預現狀

1. 訪談情況

“問題學生”通常包括學生在人際關系交往有障礙、學業有障礙等引起的情緒問題、適應性有障礙、心理與情緒有障礙等等,而這些癥狀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筆者在與所在區域內各校老師與管理者交流中,他們常?;卮鹞业牡谝痪湓捠恰艾F在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很多”。到底有多少呢?我特采訪了2所高完中學校、6所普通初中學校、1所普通小學、1所職高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和心理健康教師,他們給我的數據的確不容樂觀:一所重點高完中招辦負責人告訴我,他們學校平均每班有2-3位“問題學生”;一所普通高完中初2024屆年級主任告訴我,她們年級在好班平均有2-3位學生,而在普通生可能有10多位學生存在“問題”。另,一所普通初中學校的校長告訴我,他們學校在2021年接受區內某心理機構的測評中,數據呈現出有15名師生心理問題達到了三級,二級以上的學生有40多人。而區內某職高學校的情況更不樂觀,其學校在2020年全校學生心理健康篩查中心理問題達到二、三級的學生達到26%左右,而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達到36%左右(如圖1)。

2. 學校應對現狀

一是許多學校學科之間師資配備不平衡,導致學校要臨聘許多老師,才能維持學校正常的國家規定課程的正常開課,于是就沒財力配專門的心理教師?;蛑皇前础督逃哭k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21]10號)文件,就臨時外聘一位心理教師到校心理咨詢室工作半天,而對于有許多需求心理上幫助的學生來說,心理輔導教師的工作時間顯得有點“杯水車薪”。

二是對于學校來說,因政府考核學校各方面的較多以及課時等原因,真正配齊配足心理課程的很少。一位普通初中學校的校長告訴我,他們學校只外聘了一位心理教師,每個年級6個班,于是只在初一開了0.5節心理健康課,而對于全校檢查出有40多位學生心理問題達到二級以上的學校來說,顯然是不夠的。據不完全統計,區域內30所中學中,只有極少數學校有2名及以上人數的心理教師配置,大多數學校至多有1名心理咨詢教師。一所城鄉結合處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告訴我,她每周排了2個中午供學生預約心理咨詢,每次最多預約20幾個學生,而對于學校檢測出有100多學生心理問題達到二、三級的學校來說,還有許多學生根本是沒法及時給予幫助、心理輔導與排解的。

3.教師干預意識較弱

以我作為一名一線教育觀察者來看,“教育學生”、與學生談心、溝通等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作為學科教師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教學系列工作上,教學與教育往往是兩張皮。但總體來說老師們對有“焦慮或抑郁(情緒)”等問題學生的行為表征深度思考得較少,且干預意識較弱,有這樣感受的例子較多,如:我同事的女兒,因在班上班主任一句批評觸動了她敏感的神經,就不上學了,折騰到最后只能轉學。我堂哥的兒子,相當聰明,在某次晚自習,其班上同學打架,他作為班委去勸架,被班主任回來一并處罰,他因不服氣就放棄了學習,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寧。再者,我區某重點高完中初2020屆小徐同學有“狂燥癥”,在老師與專業機構的共同幫助與治療中,道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在小學時愛講話被教師有意長期孤立而造成的。老師們可能還未意識到這部分學生在心理、情緒等方面可能有問題,因此也沒想到從這些問題中去挖掘問題學生背后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或干預方式)。這樣,不但沒讓自己的學生更優秀更陽光更上進,有時反而會給一個家庭帶去不幸,嚴重違背辦教育的初衷。

4.怕管怕問

當老師們得知某學生有焦慮或抑郁(情緒)時,怕一不小心觸動了學生就走極端,給自己與學校帶來“滅頂之災”,往往采取的是不敢管不敢問。于是就有常??吹綄W生在教室中顯得那么格格不入而又無人問津的尷尬與痛心局面。

二、深度梳理相關病癥,高度重視心理問題

1.查閱相關文獻

(1)2021年10月8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The Lancet)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n 2020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的研究論文。其中提到“女性和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最大”、“與老年人群相比,年輕人更容易受到重度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影響。重度抑郁癥和焦慮癥在20-24歲的人群中達到頂峰,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全世界有超過3.5億人受抑郁癥困擾,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WHO預測2030年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第一位的疾病?!?/p>

(2)全國著名心理咨詢專家趙國秋在2005年談到:在中國,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的17歲以下的兒童和少年,在中國便有3000多萬,而獨生子女的發病率更是大幅上升。兒童的行為問題、大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呈現明顯增多趨勢。

(3)中科院心理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指出,24.6%的青少年有抑郁癥狀,其中: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約一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9%-3.3%);初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三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四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0.9%-12.5%)。

2.焦慮或抑郁(有時學生只是有其情緒癥狀)的學生常常發出下面這些“信號”:

軀體反應:表現為頭痛、頭暈、頭昏、胸悶、心慌、胃痛、肚子脹、沒有力氣、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等(持續兩周或一月以上),臨床無法檢查。

行為反應: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送禮物給親人或同學;無理由地向他人致歉或述說告別的話;出現失眠且很持久(睡不著,睡不深,睡不長,入睡難或3、4點鐘即醒);常??奁?食欲不好; 上課走神;上課無故缺席,遲到早退。

情緒反應:情緒性格明顯反常;特別煩躁(一點即燃),高度焦慮不安;無故哭泣、恐懼;情緒異常低落,或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

言語反應:談論過自殺并考慮自殺方法,包括在QQ簽名和空間、信件、日記、圖畫或亂涂亂畫的只言片語中流露死亡的念頭。

三、構建基于班級學生的“班生教研”,提升教師干預意識與能力

面對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的中小學生,我們先不討論造成孩子內心敏感或心靈脆弱的背后病理或家庭因素,而應該想到的是如何面對與解決?學生上學期間,除去睡覺,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在班級。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的基本組織單位,也是學生從家庭進入社會的中介,因此班級中的每位老師應成為關愛、撫摸學生心靈的首席官。要真正照顧到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學生,并且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溝通”、“有效干預”,靠班主任一人很難做到“精準幫扶”。按照立德樹人和《中國教育現化化2035》提出的八個教育現代化基本理念,落實到辦學和教育教學實踐中,最根本的是,一切從“人”的發展出發,面向每一名學生,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有被關注、尊重、激勵向上的權利。

在此,借鑒“以班本教研提升特殊學生群體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成果”和多名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建議,極力推行構建基于班級學生的“班生教研”,班級中各位教師齊心協力,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歸因,及時上報與研究,利用教師自身的閱歷與特長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及時紓解一些負面情緒,改善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社會關系,提升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為什么要用“班‘生’教研”,是想特別強調教師眼中真正要有“學生”!這里,讓我不自覺地聯想到“中國的教研,是中國的一個寶藏。很多方面,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保障教學秩序、支持課堂教學、組織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鳖惔?,“班生教研”若推行得當、得力,在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與行為困擾、痛苦”,做好促進學生積極向上,認同班級、學校、社會,改善人際關系等方面也能 “建功” “立業”!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經歷的心理健康老師告訴我,“這些學生太需愛了!”“特別是學業成績中等或中下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希班上每位老師都能行動起來,去關愛這群“特殊學生”,在此,老師們也需具備一些基本的干預常識與技巧。

1.善于觀察,善于談心。

出于保護自我,學生(特別是成績好的學生)不愿意向老師交真心,特別是不愿向班主任交真心。這就需老師善于觀察,如學生長時間地上課走神,易發怒,遲到或出現前面提到的“信號”等,就要引起老師的注意了。美國傳奇CEO杰克韋爾奇說過:管理的秘訣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心理學上也有一個重要的效應叫霍桑效應,簡單說,就是因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羯P男睦戆凳究梢灾委熞钟?、自卑、緊張等各種心理疾病。每個學生都有被關注與交心的需求。于是老師發現學生有問題,并對問題有了正確的癥狀歸類后,要 “無痕”地找機會與學生談心。要談到學生心底,也需一定的方法與智慧。我們不妨看看下面兩段對話:

案例1:

點評:明顯A對話,老師說話語氣是質問式,且帶有一定情緒,易給學生本來壓抑的心情帶來更多不快,談話易失敗。B對話教師采取的是商量、啟發的語氣,學生有反應,談話就成功了一半。即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盡量多用詢問式,少用質問式,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馬斯洛的心理學理論核心也指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因此,作為老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要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愛”。盡量用下面一些詢問句與學生交流:我怎么才能幫到你呢?你希望老師如何做呢?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可以嗎?你覺得呢?你認為呢?等等。讓談心可進行下去,真正有效,談心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

2.研究學生,做到“有效幫扶”

與一些特殊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需有一定專業性與技巧性。以心理診療來說就包括:支持性心理診療、認知行為心理診療、人際心理診療、家庭心理診療、精神動力學心理診療等等,作為一般老師沒有這樣一些專業知識與專業學習,但我們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兩大方面去疏導學生,即用正向刺激的方法與逆向刺激的方法。正向刺激的方法就是順著學生去進行談話或幫助,如他缺衣缺糧食就給他送,但是有時正向刺激的方法會讓他更難受,認為自己不幸等,于是有時要采用逆向刺激的方法。如:

案例2:“混世魔王”小邱是一個留守兒童,由奶奶看管。內心倔強,非常敏感、脆弱,時常以自己為中心,愛發脾氣,就如一個一點就燃的炸藥,不管面對的是小孩還是大人,倘若讓他不順心,馬上拳頭相向,在校幾乎不交作業。班主任王老師與其多次交流無效。多次斗智斗勇的持久戰后,班主任了解小邱業余愛好是打乒乓球,于是鄭重地向他拜師學藝。征得他同意收徒后,一有空便開始和小師父一起練習乒乓。小邱覺得很有面子,認真地教班主任怎么發球、接球,教的很是細心,連怎么握乒乓板都說得頭頭是道。在練習乒乓球的過程中,師生的交流隨意并且順暢,乒乓球不僅拉進了師生的距離,而且讓他對班主任多了一份信任。于是王老師又給他當組長,幫他制定計劃做家務事以掙錢還從同學處騙的錢,也給他買文具和小吃,……,長時間多方法的實施,終于讓愛鬧騰的“混世魔王”“消停了”。

點評:此案例可說王老師采取的是正向刺激的方法。但不管是什么方法,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教師給予學生高尚純潔的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小邱同學的轉變,其實并不是方法外在的技巧,真正的良方是方法內在的無痕的愛,潛移默化地感化。有愛心作伴,寬容護航,孩子是在愛的感召下,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案例3:有一學生小C(化名),其語文老師發現其抑郁后,常常與她交流,“好奇”她喜歡寫作,能不能成為她的筆友。于是老師利用日記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一段時間后小C又在日記中說出自己的苦悶與彷徨,其老師寫到:“漆黑的夜里,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很不幸,成功的路很漫長,然而黎明到來的時候,我們還是碰觸到了成功的大門?;赝瘘c,與成功相距不過百米。成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難,勇敢的向前飛吧,上蒼讓我們經歷一些風雨,也許是為了讓我們欣賞美麗的彩虹,當我們為沒有鞋子懊惱時,別忘了還有人連腳都沒有?!?/p>

點評:這段優美的文字后面隱藏著無痕的教育與逆向刺激的心理診療,“當我們為沒有鞋子懊惱時,別忘了還有人連腳都沒有?!弊寣W生獲得心理平衡,釋放自己心中的種種不平。類似于該語文老師的優勢,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班主任等老師也可利用自身學科優勢或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特別地關注與“無痕”干預,把學生的興趣愛好或無力、空虛感引到某方面學習、愛好上,給予其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善于傾聽

也許你不會說,也不會寫,面對有“焦慮或抑郁(情緒)”等問題學生,你可悄無聲息走進他(她)的身邊,聽他(她)傾訴。記住,不要以正常人的心態說“啊,你抑郁了”“現在的人真脆弱”等,當你不知怎么對話時,你只管傾聽即可, 此時“我在”比“我懂”更重要!當經過無數次的傾訴后,你方可用你的人生經驗去慢慢引導他(她)如何做可能更好些,讓他(她)精神和文化上得到發展,并給他(她)營造出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讓其慢慢走出心中那片灰色的天空。下面簡單介紹前面提到的小徐學生的治療。

案例4:大概在小徐同學初二的時候,他數學老師發現其癥狀很嚴重后,把他介紹了相應的機構去治療。起初,是每周去三次,經過大半個學期后是每周去二次,最后是每周去一次。機構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在前大半個學期傾聽孩子的傾訴(其它什么都不做),真正讓孩子放下心里戒備后,才試著給他提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慶幸的是這個孩子經過近兩個學期的治療加上老師的關心關愛,終于治好了自己的狂燥癥,并且考上了本校的高中(特別強調一下這是一所市重點高中)。

點評:試想一下,若沒有小徐同學數學老師對他的極度關注、幫助,把他介紹了一個可靠的專業機構且家里能夠付得起咨詢費(每小時至少200元以上)等前提條件,那小徐同學的現在的現狀是不敢想象,是不是會如我身邊某狂燥癥孩子一樣關在家里整天以零食相伴而還伴隨出了肥胖癥等等。

或許不同的“問題學生”有不同的表現及“治療方案”,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師可能會用一百種方法去教育同一個學生,一個糟糕的老師只會用一種方法教育一百個學生?!鞍嗌萄小笨砂寻嗉壷胁煌蠋煹膬瀯菽燮饋?,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感受有人愛,有人關心,有對象可傾訴和值得信賴,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心靈的導師!同時,只有老師真正具有干預意識和干預能力后,才會對“問題學生”少一點兒苛責、失望、冷漠,多一份兒理解、信心與寬容,真心地去關注、幫助、喚醒、激勵每一個學生和思量如何潤物細無聲、不留痕跡的教育方法;努力去找他們在學習和思想上的問題,把握好教育的切入點和最佳契機,為自己的學生撐起一方晴朗地天空!也希學校管理者能給予這些班級及老師更多地關愛和評優評先評比等保障機制,讓“班生教研”越走越遠,讓教師真正把教學與教育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Dr Damian Santomauro, Queensland Centre for MentalHealth Research, The Park Centrefor Mental Health. 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n 2020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J].The Lancet2021 (398):1700-1712.

[2]情緒:要學會自我調整[N].大眾科技報,2005(10.25):第A02版.

[3]劉致宏,張珊珊.中學生線上社交焦慮與抑郁癥狀和睡眠質量的關聯[J].中國學校衛生,2022(1):77.

[4]邱靜.學生抑郁了,為什么我沒有早點兒發現[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1):卷首.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830601390510452.浙江省趙國秋教授講座《復學后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及處理》.

[6]盧立濤,王泓瑤,梁威.以班本教研提升特殊學生群體社會情感能力[J].中小學管理,2021(2):53-55.

[7]程介明.教研:中國教育的寶藏[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1,5(“中國經驗:教研制度推進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緒論):1-11.

[8] 魏易, 羅濱等.區域教研對學生學業成績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區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1,5(“中國經驗:教研制度推進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第一輯):12-5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