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禹瀚產業用地采空區特征及穩定性評價

2022-07-05 10:09王文明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22年3期
關鍵詞:灰巖剖面含水層

辛 建, 王文明

(1.山東建勘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31; 2.山東設協勘察設計審查咨詢中心,山東 濟南 250031)

禹瀚產業用地項目位于濟南市章丘區經十路以南,原埠村煤礦礦區,擬建住宅、辦公寫字樓、別墅、產業研發樓及沿街商業等。

1 自然地理

區內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夏季炎熱、潮濕;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屬山間平原,河流不發育,有南北向巴漏河和大冶河;歷史上地震規模較小,震源淺,震級低,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無活動斷裂,地殼穩定性好。

2 地質環境背景

2.1 地質特征

區內位于文祖斷層和雞山斷層之間的地塹地帶,發育埠村向斜和近南北向的斷層。埠村向斜主軸向NE20°~25°,延展長10 km,東翼受文祖斷層切割形態不完整,西翼形態比較完整;斷層數量多,落差大,以高角度的正斷層為主,控制著井田的構造格局。

區內地層自下而上為奧陶系三山子組白云質灰巖,東黃山組角礫巖、角礫狀泥質白云質灰巖和泥灰巖,北庵莊組灰巖,土峪組泥灰巖和泥灰角礫巖,五陽山組灰巖、豹皮狀灰巖,閣莊組泥灰巖、泥灰角礫巖,八陡組灰巖;石炭—二疊系本溪組鋁土巖、砂巖、砂質頁巖、黏土頁巖,太原組砂巖、砂質頁巖夾煤層,山西組中細粒長石砂巖與砂頁巖互層;二疊系黑山組砂巖、砂質頁巖、頁巖,萬山組砂巖、砂質頁巖、頁巖,奎山組含礫石英砂巖、頁巖,孝婦河組中粗粒砂巖、頁巖;三疊系孫家溝組頁巖、中粗粒砂巖;第四系黃土、砂土、黏土。巖漿活動劇烈,主要為閃長玢巖、閃長巖和輝綠巖,對煤層破壞較嚴重。

2.2 水文地質特征

區內主要含水層為第四系孔隙含水層、石炭—二疊紀山西組砂巖含水層、太原組薄層灰巖含水層、太原組徐上砂巖裂隙含水層、太原組徐家莊灰巖含水層和奧陶系灰巖裂隙巖溶含水層;第四系孔隙含水層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溝、河水的補給,也是礦井淺部古采空區及煤系各含水層的主要補給水源。主要隔水層為頁巖和黏土巖,隔水性良好,但部分受采動裂隙直接影響,起不到隔水作用,對煤的開采有嚴重的水害威脅。

2.3 工程地質特征

區內土體屬山間平原松散堆積型,主要為黃土狀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前者承載力特征值為100~150 kPa,后者承載力特征值為200 kPa以上;巖體工程地質分為堅硬—半堅硬砂巖和頁巖、堅硬厚層狀灰巖,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巖石抗壓強度高。

2.4 煤礦開采現狀

擬建項目位于埠村煤礦三號井開采范圍內,主要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紀山西組和太原組,主要開采煤層為1、3煤層,9-1、9-2煤層局部開采,其中,1煤層開采范圍主要分布在東區,3煤層東區大部分回采結束,剩余資源儲量540.4萬噸,剩余基礎儲量19.2萬噸,剩余可采儲量16.3萬噸。

3 采空區分布情況

3.1 采空區特征

擬建場地位于濟東煤田埠村煤礦。埠村煤礦開采歷史悠久,以條帶式開采為主,采空區埋深340~600 m,形成時間為2000—2003年和2010年,呈條帶狀間隔分布,大小為(20~50 m)×(70~110 m),煤柱寬30~50 m,回采率約為60%。場地東側為1煤層開采區,采空區埋深475~550 m,形成時間2005—2006年。采空區地表變形范圍大且比較連續,形成“三帶”沉陷盆地,現已趨于穩定。

3.2 物探資料解釋

為驗證采空區信息,開展了瞬變電磁和大地電磁測深工作。共完成瞬變電磁剖面14條,測點691個(點間距20 m);大地電磁測深剖面4條,測點114個(點間距20 m)。

(1)瞬變電磁剖面共圈定出低阻異常區段36處;大地電磁測深剖面識別出低阻異常區7處(表1);平面上圈定了兩個采空區異常帶[1];推斷出F1、F2、F3三條斷裂。采空區分布范圍、深度和斷裂與收集資料基本一致。

表1 大地電磁測深剖面異常分布一覽表

3.3 鉆探驗證

本次共實施鉆孔7個,初步查明采空區的豎向特征(表2)。以F2斷層為界,西側采空區埋深相對較淺,340~380 m,平均約365 m;東側采空區埋深相對較深,400~600m;未見掉鉆現象;垮落裂隙帶高度為26.10~39.40m,平均33.72m;采空區現已充水。采空區深度及分布范圍與收集資料基本一致。

表2 典型鉆探異常一覽表

4 穩定性及適宜性評價

4.1 穩定性評價

場地上覆巖層單軸抗壓強度為51.9~58.6 MPa,屬較硬覆巖;周圍村莊建筑物未發現斑裂現象,道路和立交橋未發現裂縫;無地裂縫、臺階、塌陷坑;采礦活動在2003年基本完成,局部2010年開采,終采時間8~15年;煤柱安全穩定系數為1.43~2.00;場地位于煤礦主要開采范圍內,且位于采空區盆地中間。

根據終采時間、地表移動特征及煤柱安全穩定系數等綜合判斷,場地穩定性為基本穩定。

4.2 適宜性評價

區內1煤、3煤采空區采深h≥300 m;地表變形趨于相對穩定;采空區已充水,地下水對殘留煤柱具軟化和破壞作用,存在活化的可能;采空區部位存在漏水現象,未見掉鉆現象,鉆探進尺稍快,基本密實;故采空區對擬建工程的影響程度中等[2]。地表大部分地區最大剩余下沉值為83.8~100.0 mm,局部最大剩余下沉值為100.0~189.2 mm;剩余傾斜值為0.36~0.83 mm/m,剩余水平變形值為0.17~0.40 mm/m,剩余曲率值為(0.002~0.006)×10-3/m,故大部分采空區對工程建設影響程度小,局部對工程建設影響程度中等[3]。此外,附加應力影響深度判別也顯示擬建34層建筑工程對采空區穩定性影響小。

采空區場地為基本穩定場地,對擬建工程影響中等,為適宜和基本適宜建筑場地。

5 結論

(1)埠村煤礦采空區埋深340~600 m,地表變形范圍大且比較連續,趨于穩定。瞬變電磁剖面圈定出低阻異常區段36處,大地電磁測深剖面圈定出低阻異常區7處,平面上圈定了2個采空區異常帶;推斷出F1、F2、F3三條斷裂。初步查明了采空區的豎向特征,埋深東深西淺,且已充水,與現狀基本一致。

(2)擬建工程地質調查和工程試驗表明:場地穩定性較好;采空區對擬建工程影響中等,工程建設對采空區穩定性影響較小,為基本適宜和適宜建筑場地,比較適合禹瀚產業高層和多層建筑用地要求。

猜你喜歡
灰巖剖面含水層
ATC系統處理FF-ICE四維剖面的分析
煤礦地面水害區域治理工程鉆進層位控制
中國有了第11顆“金釘子”
高密度電法在灰巖地區探測巖溶中的應用研究
大型房建巖溶場地勘察研究
基于地層及水化學特征分析采煤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掘進巷道遇含水層施工方法研究
寧夏某礦地下水補給來源分析
地質雷達技術在管道河流地層劃分中的應用
空氣潛孔錘在灰巖地區水文鑿井工程應用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