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2-07-06 05:46韋惠嬋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普外科護理效果

韋惠嬋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比較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穿戴彈力襪時間。結果: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方面,觀察組的3.33%(1/30)低于對照組的26.67%(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穿戴彈力襪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圍手術期護理方法,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同時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穿戴彈力襪時間,效果十分理想。

關鍵詞:普外科;外手術期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47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在普外科手術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患者由于手術創傷、術后長時間無創等因素,出現血管壁損傷、血黏度高、血流緩慢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從而導致該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1]。為了保證患者安全,促進術后快速恢復,在護理當中要注重對此類并發癥的預防,通過有效護理措施使患者血黏度下降,從而減少該并發癥的發生?;诖?,本文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手術患者60例,研究了普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在對照組中,患者性別為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為最小24歲、最大72歲,平均(43.65±5.77)歲;在觀察組中,患者性別為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為最小23歲、最大71歲,平均(43.62±5.79)歲。兩組在上述各項指標方面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為普外科常規手術患者,均為擇期手術,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認知溝通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協助患者完善術前檢查,常規做好術前準備,保證禁食禁水。術中配合醫生操作,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注意維持各項指標平衡感。術后開展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飲食、用藥,叮囑注意事項。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針對性和預防性的圍手術期護理。手術前,做好患者評估,識別可能會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如血液高凝、肥胖、靜脈血栓栓塞等。測定心肺功能,檢查血脂指標。開展術前宣教,講解該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和預防方法,叮囑患者多飲水,保證飲食清淡,降低血黏度。手術中,在確保各項手術操作完整,保證手術安全及成功率的前提下,盡可能將手術時間縮短,保證動作準確、輕柔,減少對患者不必要的損傷。如果手術時間過長,可以靜脈滴注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手術后,開展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狀態。密切觀察術后病情恢復,每日從不同平面測量患肢周徑并記錄對比。監測患肢脈搏、皮溫情況。定期檢查凝血指標,觀察手術切口或穿刺點情況。指導患者活動肢體,從被動活動逐漸過渡到主動活動,注意循序漸進,促進下肢血流。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穿戴彈力襪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和數或率表示。采用t檢驗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方面,觀察組的3.33%(1/30)低于對照組的26.67%(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手術及術后相關指標的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51.12±10.71)min、下床活動時間為(25.26±3.34)h、穿戴彈力襪時間為(31.55±2.74)d,分別短于對照組的(274.68±10.37)min、(29.83±3.64)h、(46.66±2.5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普外科手術后比較常見,對患者的術后恢復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如果血栓脫落,隨血液進入肺部,還可能引起肺栓塞,進而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因此,在普外科患者的護理中,應當針對此類并發癥,采取針對性和預防性的圍手術期護理策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提高對該并發癥及相關危險因素的重視。在具體護理中,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完善檢查和科學評估,提前識別危險因素并進行控制,降低術后發病的風險。在手術過程中,要配合好醫生操作,嚴密監測患者各項指標變化,確保手術過程順利、安全。在手術后,要幫助患者調節心理情緒,監測相關指標,觀察是否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癥狀或征兆,及時干預[3]。還要指導患者合理運動鍛煉,多活動下肢,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危險因素,進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圍手術期護理方法,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同時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穿戴彈力襪時間,效果十分理想。

參考文獻:

[1]帥健萍.圍術期預見性護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8,35(14):188-189.

[2]趙麗英,李冬梅.護理干預對預防下肢骨折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探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9,22(3):114-117.

[3]馬英杰.普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1):132-138.

猜你喜歡
下肢深靜脈血栓普外科護理效果
精細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微信在小兒普外科護理單元管理中的應用
普外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圍手術期護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體運用
老年髖部骨折中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分析
骨科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體會
加味桃紅四物湯口服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低分子肝素鈣用量的臨床觀察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萬邁舒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