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背景下武術套路課程改革研究

2022-07-08 01:12李樹姣勾慶華林婷婷
體育時空 2022年12期
關鍵詞:武術教學武德雙減政策

李樹姣 勾慶華 林婷婷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015-02

摘? 要?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學校正通過各類方式和方法逐步將武術加入學校課程和校園文化生活當中。雖然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武術進校園正在被各類學校和研究者進行探究,但目前武術進校園的發展路徑還存在許多問題。本研究依照實現體育課程“教會、勤練、常賽”、加強武術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出了通過培養武術“全才”,以教促賽、以賽促學的方法,發揚武德精神,提高學生興趣,培養武術人才。本著“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深入探索武術進校園的推廣路徑,為武術進校園的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 雙減政策? 武術教學? 武德

在“雙減”政策和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武術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核心部分,不僅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寶,更是體育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鍛煉身體、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一種重要手段。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武術課程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普及。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被引起重視,各大高校為實現全民終身體育的教育,可以在進行教學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訓練,并將體育運動轉變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刻把終身體育牢記在心。作為新時代下的教師,應該順應國家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建設健康體格與心態。本文結合“雙減”政策的背景和體育強國建設以及武術進校園現狀的背景,通過更加新穎和有內涵的方式讓武術進人校園,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結合改變人們對武術的陳舊思想,將這些挑戰轉化為機遇,抓住這些機遇并運用這些機遇將武術區別于其他項目,并將其對學生的身心好處優于其他體育項目的優點發揮出來,同時分析了武術套路課程開展過程中在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并加以解決。體育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改革創新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用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武術套路課程開展現狀

(一)學訓分離

如今國家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在學校體育開展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出現,學校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出現了學習和訓練分開的現象。很多學校還是成績至上的思想,運動員和體育特長生需要刻苦訓練,為能在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但在文化課成績中會放寬限制。對于公共體育課的學生只要求學會基本技術,武術套路的課程一般只對學生進行初級套路教學,只要學會動作路線,對動作的含義、質量一般沒有太多要求。

(二)教學內容枯燥

在傳承武術文化過程中,人們多注重技能傳習與理論知識的傳授,但對武術文化內涵的發掘與繼承還遠遠不夠。武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多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很累,也很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如果教師教學方法不創新,不針對各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學生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就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對武術的興趣,不利于學校重視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

(三)管理機制不同

我國學校教育中,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對運動員、體育特長生都有獨立的一套招生機制,在招生考試中會重技能、輕理論。而且他們進入學校后會在管理機制上有一定的不同,在競賽中拿到優異成績就可以算學分,甚至是可以不參加文化課考試。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出現對專業技能的依賴,出現“文憑縮水”等現象。而對其他學生就使用另外一套管理機制,體育課程較少,對技術要求低。就武術而言,專業技能不是在短時間就可以練好的,雖然如今中小學就開始提倡“武術進校園”,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按部就班”,雖然可以讓學生學會技術動作,但缺乏對武德精神的領會,缺乏技術應用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厭學的情緒。所以在學校體育中學生技能水平差距甚大。

(四)傳統觀念束縛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影響,對中華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武術的發展也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武術課程在學校中得到了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但我國的武術課程開展情況仍不是很樂觀。長期以來,學校體育處于一種理論與實際不符的尷尬境地,即理論上重視但實際上忽視的窘態之中。從我國學校對“德智體美”的重視程度來看,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美育,忽視了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武術的教學僅停留在表面,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水平較低,通過武術課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只是掌握所學武術技能,但武術文化了解不多且愿意繼續學習武術的學生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武術套路課程內容改革路徑探析

(一)實現體育課程“教會、勤練、常賽”

隨著“雙減”的提出,國家對學校體育發展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要大力推進“武術進校園”政策,應從小學就讓學生學習武術課程,在每個階段開設不同的武術課程內容。在武術教師引導方面,注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授能力、武術技能、武德修養等方面的要求,這樣才能實現體育課程“教會、勤練、常賽”?!敖虝笔抢斫?、掌握和能用的綜合體現?!敖虝钡倪^程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系統的、有層次遞進的,且其組織形式也是多樣化的?!扒诰殹钡男问讲⒉煌耆心嘤谡n堂,“勤練”的頻次需要課內外、校內外聯合開展練習活動來提供?!熬殹边€要符合規格要求、體現精準、體現適宜,并且把握規律循序漸進,安全問題也需要保障。就“常賽”而言,需結合體育課堂教學組建班隊,組織全校體育比賽,以賽促練,使學生享受競賽樂趣、更加牢固地掌握專項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素養。進而才能更好地培養武術“全才”。

(二)加強武術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還要注重因材施教;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更要注重以身作則。所以必須要重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理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完善教師制度,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師德教育為前提,樹立良好教風加強武術師資隊伍建設,有針對性地強化武術教練、學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引進優秀武術專業人才。重視教師的在職培訓,建立完善的教師技能考核制度,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加強教師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三)創新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陳洪江在《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校武術教學革新思路分析》中提出: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被引起重視,各大高校為實現全民終身體育的教育,可以在進行教學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訓練,并將體育運動轉變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刻把終身體育牢記在心,作為新時代下的教師,應該順應國家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建設健康體格與心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生的身體素質格外被重視,體育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改革創新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用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校武術教學中應將武術作為開放式運動技能進行教學,其應強調引導學生面對變化的、復雜的情境運用綜合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上課時,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還要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專業素養,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增加武術教材的選擇性,取其精華,綜合運用。

(四)以教促賽,以賽促學

運動競賽是培育學生自發進行運動技能練習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運用“以教促賽,以賽促學”的方式,定期組織開展競賽,可以激發學生、教練學習、教學的激情,提高專業技能。多組織學生參加專業競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賽過程中強調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都要讓學生明白勝不驕敗不餒、付出與結果是呈正比的、可以讓學生明白努力就會有成績的,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加強武德教育,培養學生優良的武德修養。

三、結語

本文結合“雙減”政策政策的提出,通過對武術套路課程發展現狀分析,結合新時代武術發展機遇,依照實現體育課程“教會、勤練、常賽”、提高學校領導的武術教育理念、加強武術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武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思路,提出了通過培養武術“全才”,促進體育與勞動、國防、安全、科技、藝術教育相結合,以教促賽、以賽促學的方法,發揚武德精神,提高學生興趣,培養武術人才。本著“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教促賽、以賽促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武術運動的興趣,加強武德教育,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武術、學習武術。同時加強武術的推廣與發展,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打破武術在校園中的發展困境,更好的繼承和弘揚中華武術,進而更好的讓武術立足于校園!

★通訊作者:勾慶華(1975-),女,遼寧沈陽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1(10):2-7.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0-10-16(004).

[3]方云峰,郭豐平.中國武術的價值追求及其現代意義[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7(06):140-145+148.

[4]專家組.“雙減”政策與學校體育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1,45(11):1-15.

[5]呂凡.高校校園傳統武術開展現狀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9):103-104.

[6]陳洪江,霍鵬翔.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校武術教學革新思路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2):215-216.

[7]于洪波.佳木斯城市初中武術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8]張巖,范菁.武術進校園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12):7-8.

[9]趙建強,張晶杰,權黎明.學校武術教育發展對策研究——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J].軍事體育學報,2020,39(01):118-124.

[10]邵偉德,王倩.“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體育的思考[J].體育教學.2021(12):14-15.

[11]栗濤,何素艷.“文化強國”建設背景下中小學武術進校園的路徑研究[A].保護研究傳承-2021年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會議書面交流論文集[C].2021.

[12]田雨虹,謝文靜.“雙減”政策背景下武術進校園的發展路徑研究[A].保護研究傳承——2021年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會議書面交流論文集[C].2021.

猜你喜歡
武術教學武德雙減政策
論散打教學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滲透
武術教學的第二課堂
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
《中華武德通史》評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