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基層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探析

2022-07-08 01:12謝帥帥唐龍
體育時空 2022年12期
關鍵詞:體教融合田徑基層

謝帥帥 唐龍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52-02

摘? 要? 本文利用文獻資料法、內容分析法,對“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基層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進行探析,共對我國24個省、市、自治區田徑后備人才進行統計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基層教練員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1)訓練方法、手段缺乏創新;(2)教練員的培訓機制缺乏創新;(3)新興科技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缺失;(4)運動員選材缺乏主動性、科學性;(5)運動員學訓矛盾難以平衡;(6)訓練經費難以滿足現實訓練問題。并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建議:(1)加大投入培養教練員的創新教學模式;(2)以學校為載體進行運動員的培訓。

關鍵詞? 體教融合? 基層? 田徑? 后備人才培養

一、研究目的

通過對我國24個省、市、自治區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進行總結分析,發現我國目前基層田徑項目在后備人才的培養方面所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思考。在“體教融合”背景下為后備人才的培養路徑提出相應的建議,為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訓練當中提供參考,促進我國基層田徑后備人才的高質量發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以“田徑后備人才”“體教融合”“人才培養”為關鍵字進行檢索,查閱中外相關體育刊物文獻資料。

(二)內容分析法

通過對所查閱的相關文獻內容進行解讀和分析,發現目前我國基層田徑后備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研究結果

(一)教練員隊伍現狀分析

通過對24個省、市、自治區田徑后備人才現狀的統計分析,發現目前我國三線基層教練員的學歷文化水平普遍在本科以下,對新興科技知識的學習渠道受限,新型科技儀器設備在田徑訓練中的運用幾乎沒有,教練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嚴重缺失。二線基層教練員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練員對新興科技手段的運用不足、對前沿訓練方法知識的汲取較弱、在訓練中更多傾向于經驗主義,在選材方面缺乏科學性等。

1.教練員訓練方法手段缺乏創新。受基層教練員自身能力的限制,傳統固化思維的影響,部分基層教練員缺乏對項目發展的整體把握,缺乏創新精神。對專項項目特征缺乏真切的認識和個人感悟。在基層訓練中往往出現訓練方法單一,訓練手段缺乏針對性,過多依靠教練員自身經驗執教在訓練中缺乏科學性等問題,不能針對具體的專項進行專一的“動作模式”的練習,造成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出現假“高原現象”,不科學不系統的訓練還可能導致優秀運動員縮短運動壽命,對運動員自身未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2.教練員的培訓機制缺失。教練員作為培養精英運動員的中堅力量,教練員對運動知識體系的認識了解和自己技能的高度對運動員的訓練存在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定期的對教練員進行培訓是提高教練員技能和業務水平的最高效的途徑,但是目前教練員的培訓體制尚不完善。教練員的培訓次數缺失導致教練員對新興體育訓練知識理論的汲取速度慢,基層教練員依然過多依靠老帶新的陳舊執教理念,且存在訓練方法、手段單一,訓練效果不佳等問題。

3.新興科技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匱乏。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子信息大數據時代??茖W技術影響這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樣也衍生出很多在體育方面相關的科技設備和軟件設施,可以更直觀地看出在訓練中所存在的問題,將視頻技術動作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出來。一些貼近實際需要且易操作的設施軟件例如Dartfish軟件、足底壓力板、平衡測試儀等科技儀器及軟件設備在田徑運動中對運動員選材和訓練都有著干預監控和分析的作用,對田徑項目的精確化需求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根據對24省、市、自治區中90%地區在基層田徑后備人才的培養中沒有科技設備的應用。

(二)基層田徑運動員發展困境

田徑比賽中不僅是運動員個人競技能力的比拼還是對國家后備人才培養、科技、醫療等方面綜合能力的比拼?;鶎雍髠淙瞬诺呐囵B主要在普通學校、專業體校,省、市隊培養,促進我國田徑項目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對24省、市、自治區田徑后備人才現狀統計分析發現,田徑后備人才培養中所存在問題?;鶎犹飶胶髠淙瞬诺呐囵B中問題主要集中在運動員選材方面缺乏主動性、科學性,學訓矛盾突出、運動員學習壓力大,學訓時間安排不合理,教練員重訓輕文,基層運動員的醫療康復得不到必要的保障等。

1.運動員選材缺乏主動性、科學性。運動員選材是競技體育的開始,是后備人才參加訓練的起始性工作,但是后備人才的選拔培養機制還尚不完善。通過對24個省市田徑后備人才現狀的統計分析發現大多數為通過運動會選拔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基層運動員到專業訓練隊訓練大多是體育教師推薦,缺少專業田徑教練員主動去挖掘發現人才。

通過運動會這一媒介進行選拔優秀潛力型人才是目前選材的重要渠道。由于田徑運動項目的枯燥和單調性,田徑運動在組織形式、實施過程缺乏創新,青少年對田徑運動興趣不高,青少年的參與度低,導致一些優質的潛力人才的丟失。在選拔基層田徑運動員過程中多數依靠教練員自身經驗,缺少客觀的科學分析測評。

2.運動員學訓矛盾難以平衡。針對運動員自身競技能力迫切提升的現實需要,從所統計的數據中發現都存在學訓矛盾問題。想要達到較高等級水平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訓問題一直以來是在田徑后備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方面是運動員對文化課學習興趣方面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是在專業體校和普通中小學中在學習和訓練當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理念,從不同層面影響著后備人才的培養進程。

四、結論與建議

(一)體教融合田徑后備人才整體協同提升發展策略

1.“體教融合”提高田徑教練員的科技訓練模式。針對田徑教練員業務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提高訓練中的科學性、系統化的現實需要。體教融合助力田徑后備人才的培養,在《規劃》中提出加強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到目前我國基層教練員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有目的地進行培訓活動,提升前沿訓練理論知識,強化訓練中的動作模式。

在十四五時期,落實“體教融合”精神,我國在培養新時代教練員時應注重對教練員科技知識的注入進而進行實操實現科技手段在訓練中的靈活運用。從思想上對新時代未來體育人才培養當中要避免傳統重訓輕學的觀念,形成“經驗,科技”雙驅動,“思想、技能”雙支撐的新型后備教練人才隊伍?;贒artfish科技軟件的易學性和易操作性可以在基層進行普及和實施。在基層后備人才培養單位通過引導教練員使用科技設備進行分析,高速攝像機對運動員在訓練中的動作過程進行拍攝,通過Dartfish軟件對運動員的關鍵動作進行數字化分析,直觀的將速度、角度等相關指標參數呈現出來(圖1),進而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升其動作技術,促進基層田徑后備人才的高質量發展。

2.體教融合培育新時代創新型體育骨干人才?!绑w教融合”助力形成未來新型教練的時代特征,在此賦予高校對體育高層次人才培養時的新任務,這就要求高校在學科課程內容安排上注重對所培養的優秀體育人才的科學技術的學習和培養。在學習新興科技設備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模式的提升和突破,打破固有傳統田徑訓練模式促進培養創新型體育人才。引導新時代未來新型體育優秀人才在使用新型科技設備的同時要進行反思和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相似之處以及現存科學技術的進步空間。我國的針灸學被美國人學習在運動訓練中運用,并且結合美國科技將針灸加強鞏固,形成干針技術,在運動訓練康復領域的實踐中起到了超乎尋常的效果。進而提升未來新型體育教練人才在未來崗位的業務能力,助力田徑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建議

1.通過教練員的學習培訓增進其科學知識提升運動技能,激發田徑教練員創新思維能力引導教練員、運動員思想觀念的轉變,避免教練員的經驗主義的影響,將新興科技手段、訓練理念與傳統體育訓練模式進行交叉融合,提升訓練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2.加強田徑教練員的培訓機制,對教練員嚴格要求,實施定期考核制度,嚴格把守新進教練的綜合素質和綜合業務能力,引進具有技能扎實、具備科學技術創新意識的新時代教練員。加大對現有教練員的培訓力度以此提升教練員的技能和思想意識,引導基層教練對新興科技設施的學習以及在田徑訓練中的運用。

3.加大運動員的文化培養力度,重視對運動員科技文化知識的傳授。對田徑運動員的學訓矛盾給予適當干預,平衡學訓矛盾落實田徑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權。

4.在運動員自身層面,提升對所從事的田徑項目的認知,注重對運動員自身智慧的挖掘,提升其學習意識??茖W引導,主動參與,積極訓練,引導運動員將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能學習的融合,促進自身文化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國慶,劉宇佳.論新時代體教融合的內涵理念與實施路徑[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0,35(06):621-625.

[2]劉波,郭振,王松,陳怡瑩,等.體教融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訴求、困境與探索[J].體育學刊,2020,27(06):12-19.

[3]柳鳴毅,龔海培,胡雅靜,等.體教融合:時代使命·國際鏡鑒·中國方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10):5-14.

[4]王登峰.體教融合的歷史背景與現實意義[J].體育科學,2020,40(10):3-7.

[5]鐘秉樞.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完善的路徑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0,34(05):13-20.

[6]王登峰.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0):1-4+12.

[7]鐘秉樞.問題與展望: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0):5-12.

[8]柳鳴毅,丁煌.我國體教融合的頂層設計、政策指引與推進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0):13-27.

[9]毛振明,夏青,錢婭艷.論體教融合的問題緣起與目標指向[J].體育學研究,2020,34(05):7-12.

[10]李愛群,呂萬剛,漆昌柱,等.理念·方法·路徑:體教融合的理論闡釋與實踐探討——“體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徑”學術研討會述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07):5-12.

[11]馬玉芳,李勇.關于我國實施“體教融合”的體制難點及制度設計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35(03):88-92+110.

[12]吳建喜,池建.論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方式轉變中體教結合向體教融合的嬗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04):88-93.

[13]翟豐,張艷平.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10):54-56.

[14]許秋紅.美國體育發展的特點及啟示[J].體育與科學,2012,33(06):67-72.

[15]吳建喜.論“體教結合”向“體教融合”的轉變[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猜你喜歡
體教融合田徑基層
科學運動會:田徑篇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基層在線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體教融合模式下體育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探究
從第15、16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透析我國競技田徑的發展
體教融合的實踐探索與難點分析
走基層
借助實心球進行田徑訓練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