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產生、推廣與應用

2022-07-09 13:58金敏
職業 2022年12期
關鍵詞:分類國家職業

金敏

2021年4月27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宣布正式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的修訂工作。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委員會組織各行業領域數千名專家學者座談研究,開展調研、論證,編制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這是落實國務院要求的“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的一件大事,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已向各行業部委征求意見,定稿后將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行。

一、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發展背景

職業是人類參與社會分工的工作活動,職業分類是利用科學的方法及手段對從業人群進行劃分與歸類,職業分類大典則是職業分類的載體和成果形式。國際勞工組織于1949年開始研究制定供各國參考的職業分類,1958年出版《國際標準職業分類》,并在此后不斷進行修訂完善。我國實際上是最早開展職業分類的國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現代職業分類起步較晚。1986年,我國首次頒布了《職業分類與代碼》;1992年,勞動部組織編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種分類目錄》; 199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成為填補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空白的第一部權威性文獻,標志著適應我國國情的國家職業分類體系的基本建立;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修訂頒布,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職業分類體系,在建黨百年之際被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收藏展出。

二、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產生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發生了根本性、歷史性的變革。一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新職業的誕生,成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亮點。這些新職業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見證了技術的進步、產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突如其來。對此,我們要順勢而為,讓其順其自然、脫穎而出。近幾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陸續發布了新職業信息,同時調整變更了一些職業信息,這對于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提高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師”“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智能硬件裝調員”等新職業的發布,將成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職業的大量涌現和一些傳統職業的衰落消亡,使得我國當前的社會職業構成和內涵發生了較大變化,有關新職業的名稱、定義、工作任務等信息需要進行界定,原有職業的內涵外延也需要重新確認。為了更加及時、全面、客觀地反映現階段我國社會職業狀況,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提供基礎性支撐,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委員會啟動了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編制工作。

三、充分認識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意義和作用

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是職業分類領域一部權威性專業性文獻,將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現階段我國職業發展狀況,是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務實舉措。

一是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所部署的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提供基礎性支撐。

二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編制,尤其重點考慮了與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等密切相關的職業,通過采用特殊標識的方法,讓社會公眾更好地認知和了解這些新職業,這對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運用、數字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助推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編制,能夠為制定人力資源市場政策提供政策依據,進一步促進就業崗位開發,推動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助力勞動者就業創業。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仗峁娪辛Φ闹?。

四、推廣應用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聚焦新時代發展,推陳出新,將近年來涌現的新職業和已有職業內涵和外延的變化反映到職業分類大典中,及時、準確、客觀地反映了現階段我國職業發展狀況。只有深入推廣應用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才能充分發揮其在規范人力資源管理、推動勞動就業、有效開展職業培訓教育和國民經濟信息統計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各有關部門充分重視

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作為我國唯一一部對職業進行科學分類的權威性文獻,涉及國民經濟信息統計和人口普查、勞動力市場調查、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職業教育培訓等多個重大領域。各有關部門需要充分重視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積極做好大典的應用工作。例如,以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確定的職業分類為基礎,對就業人口結構變化和勞動力供求進行研究分析。按照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職業分類與代碼,進一步規范勞動力市場信息統計口徑。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可以參照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的有關職業定義和工作任務描述內容,開展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工作。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參照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職業名稱,合理設置專業,并積極開發新職業領域專業。以職業分類劃分范圍為依據,修訂開發體現新技術、新工藝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材、課程等,有效組織實施教學培訓活動。

(二)創新宣傳推廣方式

要做好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推廣應用工作,還需要多維度、創新性地開展宣傳工作。如針對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結構、內容、使用等方面進行深入解讀,以使大典的使用者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有關信息,更有效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再如針對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涉及的新職業、數字職業、“藍領”職業等,利用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平臺等新興傳播方式,通過與相關企業、機構的合作,為求職者、高校畢業生等介紹職業信息、展示職業工作內容,一方面更直觀、更立體地對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進行解讀宣傳,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相關群體的就業與單位招聘的高效率匹配。

(三)進一步完善大典動態更新機制

當前全球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我國也在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進程,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職業變遷加速,社會職業結構也隨之發生較大變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動態更新機制,以實現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增強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應用效果。如在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的基礎上,定期發布更新職業信息,對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進行動態增補和調整完善;通過持續向社會廣泛征集等方式,發現新職業,完善現有職業,推動職業分類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采集、分析職業信息,建立國家職業信息查詢及共享平臺等。

(作者單位: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分類國家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分類算一算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據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把國家“租”出去
我愛的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