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箭神舟再訪天宮

2022-07-09 06:05錢航周春曉
知識就是力量 2022年7期
關鍵詞:乘組長征二號天舟

錢航 周春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前,裝有消耗品、推進劑、應用實(試)驗裝置和樣品材料、備品備件及部分載荷等物資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已于5月10日凌晨成功發射。

5月29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要實現 火箭和飛船的整體“搬家”并非易事——火箭、飛船、整流罩、逃逸塔在技術區完成所有準備工作,于5月26日完成吊裝對接,構成一個完整的箭船罩塔組合體;對各系統進行箭體清封艙確認,也就是確認可以關閉相關艙門,具備垂直轉運的條件;在垂直轉運前,還要進行飛船推進劑泄漏濃度監測、技術安全檢查。

整體“搬家”后,工作人員還要對其進行垂直度校準(即對轉運好的火箭進行校準)、各系統狀態準備、功能檢查、接口匹配測試和全系統發射演練。經全系統質量評審和發射決策后,運載火箭加注推進劑,進入臨射檢查程序。最后才是火箭發射,以及發射結束后發射臺回技術區。

長征火箭家族被稱為航天員的“專屬列車”。為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從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和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起,科研人員采取了“發射一發、備份一發”及“滾動備份”的發射模式。為此,2021年下半年,“哥哥”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執行任務期間,“弟弟”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就完成了基礎級的總裝測試,并以豎立狀態封存于技術區廠房內。同時,整流罩(半罩)和逃逸塔也整裝待命,封存于各自的廠房內??梢哉f,“弟弟”見證了“哥哥”總裝測試、轉運和發射的全過程。

從2021年10月16日,“哥哥”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將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送入預定軌道,到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3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結束183天的太空“出差”順利返回地球,“弟弟”才結束應急值班“站崗”,進入應急轉正常的發射流程,為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做準備。而“弟弟”在技術區廠房豎立超過8個月,成為豎立時間最長的火箭。

根據任務安排,2022年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空間站的3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后,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

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個乘組均由3名航天員組成,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并將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和不間斷有人駐留。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蔡旭哲(左)、陳冬(中)、劉洋(右),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剛)

今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以后,工程將轉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初步計劃是每年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并對空間站進行照料和維護。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載人航天工程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中國還將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其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都可以實現重復使用;新一代載人飛船綜合能力也將得到大幅提升,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另外,還將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氣”的偉大事業。未來,中國空間站還將開展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等一大批科學實驗和新技術驗證,有望在科學探索和應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時,這些技術會更多地轉化,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周游)

猜你喜歡
乘組長征二號天舟
長征二號丁遙八十六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九號04星
天舟六號,出發!
致敬“天舟五號”
天宮熱鬧啦:神舟十五號乘組進駐天宮
成功發射
神州十四號乘組進駐天宮空間站
神舟十三號乘組順利返回地球
“天舟”二號再出征(攝影)
“孿生兄弟” 和而不同——解密長征二號F “T”、“Y”系列火箭
長二F:成功“神箭”這樣“煉”——訪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張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