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疆地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淺議

2022-07-10 01:10李進興紅濤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2年6期
關鍵詞:課程設置學前教育舞蹈

李進興 紅濤

摘? 要: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技能課程,而在高原邊疆地區,由于生源基礎薄弱、教學資源稀缺、課程設置偏差等問題,師范高等??茖W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技能、教師授課能力薄弱。本文從高原地區高師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現狀出發,結合地域特色,總結出對應的舞蹈課程設置對策,以期推動舞蹈學科在高原地區高師層面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準確定位,合理、優化課程設置,助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58.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7-0055-04

根據西藏2020年區直事業單位和教育系統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崗位計劃表,高原邊疆地區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崗位需求非常大。學齡前教育是教育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幼兒園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對孩子整個教育成長背景將起到奠基作用。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科設置已經從中專層面貫穿到研究生層面,但教育師資主要來源是各類高等職業院校。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質量高低就直接影響了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由于我國各省市地區的教育資源不平衡,也造就了各地區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課程設置的差異化[1]。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技能之一,其從幼兒的特點出發,通過肢體語言的表達對智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目前國內外對職業教育和舞蹈專業教育都有一定的研究,也有針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學科的專業教材,但是并沒有形成系統性的專門研究體系。

一、高原地區高師原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現狀

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各市(地)的職業技術學校都開設了中專起點的學前教育專業。而在拉薩市師高等??茖W校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是三年制和“1+1”模式的大專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數約600人,其中“1+1”模式的生源以各市(地)職業技術學校中專起點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主,三年制的學生來自沒有舞蹈基礎的高中生源。本文中所提到的舞蹈課程設置以普高生源的三年制??茖W前教育專業為例進行探討。

(一)生源舞蹈基礎薄弱

西藏地域遼闊,教育資源稀缺,農牧民孩子上學的過程異常艱辛。雖然他們天生能歌善舞,但除了熟悉本民族本地區的民間舞蹈外,并沒有機會接觸系統的舞蹈教育,也不具備相應的舞蹈理論知識。所以他們和內地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生源有著很大差別。內地舞蹈培訓普及率較高,所以在進入職業教育學習之前,學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舞蹈,對芭蕾、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爵士舞等有概念性的理解,少部分人甚至接受過單一舞種的系統訓練。但是對藏區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于舞蹈的概念就是在田間地頭圍成圓圈自由地跳動,對于舞蹈種類認知也只有藏族和本地民間舞蹈。

(二)教育資源的稀缺

教育資源的稀缺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教材內容、教學設備三個方面。2021年之前,拉薩師專在編的專業舞蹈教師只有1位,而且是與藝術系共有。其余皆靠外聘藏區高校的學生或者教師兼職,導致師資流動性很大。目前與藝術系共有3位專業舞蹈教師。其次,教材內容單一,教材運用統一訂購的《舞蹈基礎》教材,并沒有根據學生基礎、地區特點和就業需求而進行因材施教的校本教材開發或者融合。教學設備不足,無論在老校區還是搬遷后的新校區,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所有班級一起共用一個舞蹈教室,而且只在該班級上課時間開放。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學生要在三年(實際學習時間2年)里學習音樂、舞蹈、美術、鋼琴等專業課程,以及幼兒心理學、教師口語、藏文、英語等公共課程,所以,第一年舞蹈課程只安排了一周2課時,且課程名稱為“形體訓練”的舞蹈課程。教學過程往往偏向藝術院校專業舞蹈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片面理解舞蹈的概念,無法應用到日后的教學工作中。而在二年級直接將舞蹈課程改成少兒舞蹈編導,讓學生跳躍式被動接受教育,完全找不到方向,不清楚自己所學的舞蹈技能是否能直接應用于工作教學中。在第三年,學生的專業學習基本結束,進入實習階段。

(四)教學評價單一

現在的教學模式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對學生的考核往往也是以課堂表現和課堂考試相結合作為評判標準。這樣不僅讓學生處于被動位置,過分凸顯教師的主導地位,也會導致學生對舞蹈學科失去興趣,使得評價方向單一,評價標準死板[2]。

二、調整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設置問題的策略

(一)填補基礎舞蹈理論知識

拉薩地區學生對舞蹈的理論知識了解較少,所以對其進行基礎性的舞蹈理論知識填補非常必要。通過圖表講解和多媒體視頻方式直觀地給學生講述清楚舞蹈教育幾個層面、舞蹈種類區分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另外也要通過理論層面灌輸給學生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學習內容,如基本功訓練、民族民間舞蹈風格組合學習、幼兒和少兒舞蹈、簡單的兒童舞蹈編創技法等。經過學習后能對舞蹈有概念性的認知理解,舞蹈理論圖表可以參考如圖1、表1。

(二)教學資源要豐富

首先要在師資力量上進行填充,不僅是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質的改變。高校應根據在校學生的人數合理配齊配全全職教師。不僅要求這些教師專業技能要求過硬,更應要求其具備科研能力,不斷走出去,縱向橫向地深入各個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學科學習,而后能夠根據本校的生源基礎、辦學條件進行校本教材的研究開發,進而應用到學科專業的教學中。在教材方面,不能依賴校訂教材,要放眼校外,了解社會動態和前沿需要。國家現在在大力推廣美育,社會上的幼兒、少兒舞蹈教材開發種類繁多,層次各異,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信息資源,進行學習或者融合,以彌補教材單一的不足。舞蹈教室要根據學生人數進行合理配備,不限時段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開放,讓其可以利用周末和晚上空閑時間自行復習、練習[3]。

(三)課程設置要合理、優化

上文已經提到學前教育的專業特殊性,學制三年,學習科目繁多。舞蹈課程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在有限時間應該進行如下合理、優化地排列。

第一學年上學期,應以基本功訓練課為主,配以舞蹈理論課為輔,每周兩次課4課時。舞蹈任課教師在前面幾周將舞蹈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進行融合,先灌輸基礎理論概念,再進行專業實操。而一周兩次課的基本功訓練課既可以達到基本解決學生身體“軟、開、立”形體和能力問題的目的,又能訓練學生的節奏性、協調性等方面的能力。一周兩次課,共4課時,對于學生來說,一次課可以溫故知新,不斷進行鞏固,對于教師來說,另外一次課可以推進新的課程內容。然而根據現實教學情況得知,一周一次課的兩節課時量,相隔時間太長,導致學生不上心,能力匱乏,課程進度非常緩慢。本學期的基本功課主要的訓練目的是要讓學生深入了解每個訓練動作或組合的名稱、來源、規格、要求,甚至要理解透徹哪些是解決年齡為18歲左右的高師學生本身的身體能力問題,哪些是合適3—5歲的學齡前兒童,這些任課教師都要在課堂上分析透徹,避免學生在后來的工作中出現教學事故。

第一學年的下學期,保持一周兩次課4課時的課時量,在基本功訓練課的基礎上開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首先保留一周一次課2課時的基本訓練課(四年制的舞蹈專業學生是連續四年基本功訓練課,每周五天十節課時),目的是進一步強化身體能力。舞蹈學習者的身體能力是第一位,沒有軟開度、肌肉能力、協調能力、控制能力作為支撐,則無法進行舞蹈訓練和表演。而且本學期根據整個班級的基本功的訓練情況,可以融入一些較為簡單的技術技巧,如大跳、平轉、前后滾翻等,既可加大難度,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融入民族民間舞蹈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多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另外可以訓練其表演的自信心和協調能力。對于專業院校的舞蹈專業學生來說,四年的民族民間舞蹈專業課程大多是開滿三年,一個學期學習某民族的主要舞種,三年學會藏、漢、蒙、維、苗(傣)、朝幾大民族舞蹈主要舞種。而在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時、課時都不寬裕的前提下,可以只選擇一兩種學習該民族主要舞種的律動組合、風格組合等方面即可。根據民族地區特色,可以讓學生多跳一些本民族的各大舞種,如:堆諧、熱巴、果卓、甲諧、工步、牧區等等,這些舞蹈他們學起來不僅興致高昂,而且得心應手,耗時很少。

第二學年的上學期,依然是一周兩次課4課時。在基本功課和民族民間舞課的基礎上增加一周一次2節課時的兒童舞蹈組合課程?;竟τ柧氄n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可以隔開一周交錯進行,可以在保證身體能力得到訓練的同時,延續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學習。第二年的舞蹈課程重心主要放在了兒童舞蹈組合訓練中,這也是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主要技能之一。本課程區別于少兒舞蹈編導課程,按照兒童的心理、動作、節奏等特點進行組合性教學,既讓學生直接了解到兒童舞蹈的動作本質,也為后期少兒舞蹈編導的課程進行鋪墊和準備。而且任課教師在剛開始授課的前期,也要在課堂上融合理論課程,闡明兒童舞蹈分為幼兒舞蹈和少兒舞蹈,兩者在年齡段、舞蹈主題、作品結構、動作性(大關節運動和小關節運動)、形象情緒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區別。

第二學年的第二學期,課時量依然是一周兩次課4課時,而民族民間舞蹈在學習一年后則可以結課?;竟τ柧氄n和兒童舞蹈組合訓練課也是隔開一周交錯進行。另外一次課2課時則改成兒童舞蹈成品排練課。如幼兒舞蹈作品《不聽話的家伙》《咯吱咯吱我》《小小冠軍夢》《學軍》《寶寶會走了》《七彩小畫筆》,還有少兒作品《珍惜》《卓瑪 堆茲》《“泳”氣》。這些作品都是在全國小荷風采少兒舞蹈作品展演上非常優秀的原創作品。第一步可以讓學生視頻觀看這些作品,對兒童舞蹈作品有直觀、完整的感受,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使之具備辨別作品好壞的能力;第二步,反復排練這些兒童舞蹈作品,加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形象想象力,對于后面的編導課程有所幫助;第三步可以讓學生嘗試分析這些作品,尋找規律,進一步深化印象,為后面的兒童舞蹈編導進行過渡;排練的這些優秀的兒童舞蹈作品可以直接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匯報演出,既能完成學業匯報又極具觀賞性。

第三學年是以實習和畢業為主的學年,根據實際情況,見縫插針地進行兒童舞蹈編導課程的設置。其實這項技能專業性很強,在專業院校學習四年舞蹈編導專業的本科生都未必能編導出一個優秀的兒童舞蹈作品??梢愿鶕嶋H情況安排[4]。

(四)教學評價機制趨向多元化

評價機制不能停留在“教”和“學”上,要多元化多維度地綜合評價,用靈活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科進步。如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專業性的舞蹈比賽獲獎;教師學生互相評價;學生去到幼兒園實習、工作后,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進行評價等等。還包括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社會實踐、實習實踐等都納入評價機制中。使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學科得以持續發展。

三、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的延展設想

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利用信息網絡和周邊的文藝演出資源,并賞析舞蹈作品和舞蹈相關文藝作品,不斷提高審美能力。既不占用課時量,又可以培養學生興趣,還能滿足《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所提到的新時期幼兒園教師不僅需要師德,更要具備專業知識和能力,即“具有響應的藝術欣賞和表現知識”。

高??蓮膶W前教育專業的優勢出發,組建學生舞蹈藝術團,在他們原本舞蹈課程的基礎上,以擇優錄取的原則,挑選出條件優秀、努力刻苦的學生進行額外訓練。即不耽誤課程課時,又給在舞蹈方面有條件、刻苦的學生提供更大程度的提升機會,而且對于整個學科建設來說,有了拔尖獎勵機制,能推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舞蹈學科的發展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學生舞蹈團組建還將成為該專業一張靚麗的名片,可以代表學校進行各大層面的表演、比賽,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同時不斷地向社會宣傳推廣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專業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往更高學歷發展[5]。

四、結語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更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A教育中的學前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學校要與時俱進,貼合實際,從根本出發,結合民族地區特點,更新教學理念,運用科學、系統、專業的教學方法,推動舞蹈學科在高原地區高師層面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準確定位,合理、優化課程設置,讓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更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陽.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科技資訊,2019,17(19):122+124.

[2] 史懿. 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3] 陳思楊.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初探——以《幼兒舞蹈與創編》為例[J]. 北極光,2019(02):28-29.

[4] 陳育燕.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區域性研究——以福建地域民間舞蹈進學前舞蹈課程為例[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9,18(01):114-118.

[5] 葛曉妮. 學前幼兒舞蹈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7):109-113.

作者簡介:李進興(1985—),男,碩士在讀,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為舞蹈編導;紅濤(1968—),男,學士,西藏大學工會副主席,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藏民族民間舞蹈。

猜你喜歡
課程設置學前教育舞蹈
舞蹈課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