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勝必敗嗎?

2022-07-11 23:03胡展奮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陳勝統統故人

胡展奮

看《史記》,覺得陳勝敗于未敗時。

其原因,史家的結論“任用奸佞,妄殺故人,苛察臣屬,諸將離心”。我覺得根子還在其個人的素養問題,“底層毒素”太濃,以至于毫無政治視野和器局,所犯之錯,都是絕命殺。

首先,剛剛起義,就急于稱王,這個極其犯忌??梢哉f這一刻就敗了!“天下苦秦久矣”,當時的民眾都希望反秦的都出于“拯救天下”的公義,沒想到暴秦未誅,你倒先稱王了,道義上,陳勝讓人失望。

事實上,起義不久,身邊謀士是勸他先立“六國之后”的,借船出海,因為明擺著陳勝與吳廣出身“閭左”,人望不夠,起義時托名扶蘇與項燕,就是要借其人望,問題是這個謊言臨時急用可以,時間長了便穿幫,扶蘇與項燕早已死了,秦滅六國,當時是民心不服的,大都同情六國宗室與貴族的遭遇,蹭六國的熱度,借力打力無疑是最佳選項,但陳勝沒有這個大氣度,結果成為眾矢之的,把天下的沖突統統集中到自己身上來。

相比之下,跟著起義的項氏叔侄,以及劉邦等人在這方面就比陳勝克制得多,項氏叔侄乃楚國大將軍項燕的嫡系后裔,項燕是項梁的老爸,項羽的爺爺,名震六國,但舉義后,項氏叔侄并不打祖宗牌,而是推出楚懷王后裔,在民間牧羊的羋心,號楚懷王,讓他站臺,以收民心。

至于劉邦,率大軍已經先期打進了關中,按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完全可以稱王,但他強忍不發,只稱“沛公”。足見“稱王”決非草率之事,妄為者只會加速敗亡。

陳勝失敗的第二個主因嫉妒吳廣。起義時,陳勝一無人緣二無威望,由他挑頭,基本沒戲,倒是吳廣,《史記》記載:“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币簿褪钦f,起義能夠發動,靠的就是吳廣的人脈。但陳勝稱“王”后,封吳廣為“假王”,不久即被部將田臧所殺,此舉是陳勝默許的,須知,“逆篡”是軍中第一忌,否則,殺了主將的田臧又怎么敢“獻(吳廣)首(級)于陳王”呢?

“好殺”使陳勝必敗,可以說,一旦黃袍加身,他必是個暴君。

他的大將葛嬰到達東城,因為不知道陳勝已經自立為王而立了一個叫“襄強”的為楚王,目的是壯大義軍的聲勢,并非藐視陳勝。不久葛嬰聽說陳勝已自立為王,便趕緊廢了襄強,向陳勝請罪。沒想到葛嬰一到陳縣,陳勝就殺了葛嬰。不容分辯。葛嬰和他一起舉義,是“張楚”名將,戰功赫赫,史載陳勝以葛嬰為先鋒,所向披靡,一口氣打下了铚、酂、苦、柘、譙五個縣城,一直打到了河南,等行進到了陳縣的時候,已號稱兵車千輛,步騎五六萬。

殺掉葛嬰,人心皆寒。

陳勝的“第二殺”是他的大將武臣到達河北就自立,陳王知道后立即把武臣的家屬逮捕囚禁了起來,要統統殺死。幸虧有人阻止,他才把武臣家屬統統軟禁做人質。此舉又讓部眾膽寒不已。

他的第三殺直接刨了自己。他稱王后,早先一起種田的同伴特意找他,因是故人,言談比較隨便,不免敘及舊事。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故人全殺了。史載自此后,他的老朋友老部下紛紛離開,他成了十足的孤家寡人。

最后殺害他的是車夫莊賈,可以想見,平日陳勝的陋行他都一一看在眼里,“心輕之”,所以殺他時幾乎沒有任何顧慮。

陳勝固暴戾,敗于未敗時。某種程度我們為歷史慶幸。

猜你喜歡
陳勝統統故人
書卷多情似故人
那日
故人
鴻鵠之志
第13話 故人
陳勝起義
驕傲的陳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