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

2022-07-13 21:35劉斌
長江技術經濟 2022年3期
關鍵詞:固定效應模型面板數據城鎮化

摘 要:選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宏觀統計數據建立雙固定效應模型,探索了金融發展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依然較為粗放,主要靠擴大金融規模來發揮作用,金融效率對城鎮化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從觀念轉變、重點領域、金融體制創新、融資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實現金融支持“集約式、精細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規模;金融效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固定效應模型;面板數據

中圖法分類號:F812.2;F83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作為西部地區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成渝地區的一體化發展對于我國長江經濟帶以及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從2003年“成渝經濟區”概念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現、2007年“成渝經濟區”地理范圍劃定、2011年《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通過,到2016年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成渝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成渝城市群的概念也不斷深化。2020年1月,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021年10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標志著成渝地區的城市群發展進入了新的篇章。

當前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城鎮化發展方面的研究還比較有限,尤其是關于金融要素對該城市群城鎮化的影響研究匱乏。因此,本文選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地級市(區、縣)2010—2019年的宏觀統計數據建立面板數據模型,探索金融發展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水平的影響。

2? 文獻綜述

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過程。為什么人口要從農村向城市、從小城市向大城市轉移?關于這一問題的思考在威廉·配第、大衛·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均有經典描述,而對這一問題的系統性經濟學研究始于20世紀中葉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論。隨后,人口遷移理論不斷發展,形成了多個各具特色的理論體系。根據研究視角這些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從宏觀視角解釋勞動力遷移的原因和過程,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劉易斯二元結構模型[1]、費景漢-拉尼斯模型[2]、預期收入模型[3]、二元勞動力市場模型[4];另一類從微觀視角出發,探索個人或家庭勞動力遷移決策的原因及影響機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貝克爾等的人力資本勞動力遷移理論[5]、新人口遷移理論[6]等。

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具有適度的金融規模和較高的金融效率,那么其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往往會更迅速也更可持續?,F有研究一般認為,金融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的機制至少有3個方面:第一,金融發展對農業轉移人口的支持作用;第二,金融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第三,金融發展可以助力城鎮基礎設施建設[7]。熊湘輝等[8]采用空間面板模型測度了中國各省市金融因素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影響,認為金融支持是影響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因素;李新光等[9]發現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支持效應并非單純的線性關系,會根據產業結構優化水平、土地財政發展差異而不同;馬正兵等[10]發現普惠金融的發展對中國各省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促進作用;文先明等[11]選取湖南省各市州數據,采用耦合協調模型測度了新型城鎮化和金融支持水平的時空演變特征。

綜上所述,現有的國內外文獻對我國城鎮化過程中金融要素的重要作用有了豐富的研究,然而,當前研究對于城市群金融發展與城鎮化的關注還不夠,尤其是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對象的實證研究尚不多見。鑒于此,本文選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10—2019年的面板數據建立模型,考察金融發展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并探索以金融要素優化促進成渝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路徑。

3? 實證分析方法與數據選取

3.1? 實證模型設定

結合現有研究的模型設定及本文的數據特點,建立如下面板數據模型:

urbit= +jrgmit+jrxlit+gdpit++ui+(1)

式(1)中:urbit為城鎮化率;jrgmit為金融規模;jrxlit為金融效率;gdpit為人均GDP的對數值;γt為時間固定效應,在本文的面板數據模型中,采用年度虛擬變量來進行控制; 為常數項,ui為個體固定效應,為隨機誤差項,為人均GDP對數的系數估計值。金融規模和金融效率對城鎮化率影響的系數估計值? 和? ,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

3.2? 數據選取說明

3.2.1? 數據樣本的選取說明

本文選取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城市城鎮化率、金融發展及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數據樣本涵蓋了重慶市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梁平區、豐都縣、墊江縣、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四川省成都市、自貢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資陽市等15個地級市。所使用的重慶地區數據來源于相應年份的重慶統計年鑒,所使用的四川地區的數據來源于相應年份的四川統計年鑒及相應年份的統計公報。

3.2.2? 變量選取說明

本文被解釋變量為城鎮化率變量urbit,以各年各區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來表示,核心解釋變量為2個表示金融發展的變量:金融規模變量jrgmit,以各區市金融機構貸款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表示;金融效率變量jrxlit,以各區市金融機構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的比重來表示。同時,本文還選取了地區人均生產總值、時間固定效應和地區固定效應等為控制變量,各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1。

4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實證分析

為考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金融發展對城鎮化的影響,本文采用成渝地區各地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數據,以城鎮化率為被解釋變量,金融規模、金融效率為主要解釋變量并控制人均GDP對數等變量建立面板數據模型。為選擇更恰當的模型形式,本文采用Hausman檢驗以確定采用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模型,檢驗結果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梢钥闯?,Hausman檢驗結果拒絕了原假設。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數據模型作為基準模型,并同時給出隨機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以進行穩健性檢驗。

從表2模型(1)和模型(3)的固定效應模型估計結果可以看出,金融規模變量的系數估計值顯著異于0,并且為正值,表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城市的金融規模越大,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持作用就越明顯;金融效率變量的系數估計值不顯著;控制變量人均GDP對數系數估計值顯著為正,表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均收入水平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表現出明顯的正向相關。為驗證上述結果的穩健性,同時給出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如表2模型(2)和模型(4)所示,可以看出,不論是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金融規模對城鎮化率的影響始終顯著為正,而金融效率的系數估計值均不顯著??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城市金融規模的擴大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但是金融效率的提升對新型城鎮化的促進作用還不夠顯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支持主要靠擴大金融規模來發揮作用,金融效率對城鎮化的支持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目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還較為“粗放”。

5? 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采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個城市(區、縣)2010—2019年的面板數據建立雙固定效應模型,探索了金融發展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金融規模的擴大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城鎮化的支持作用尚沒有充分發揮。在成渝地區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背景下,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該重點從觀念轉變、重點領域、金融體制創新、融資模式創新等方面入手,實現新型城鎮化金融支持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精細化的發展模式轉變。

5.1? 轉變觀念,深入理解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涵

當前新型城鎮化的金融支持方式還比較粗放,實際上體現了部分地方政府對于城鎮化建設的理解依然存在盲目追求城鎮化規模和速度,大搞土地城鎮化而忽略人口城鎮化等問題。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首先要轉變觀念,加強認識,深入學習和理解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質量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內涵。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急需轉變地方政府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唯城鎮化率”的觀念,實現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的城鎮化,重點關注城鎮化過程中新市民及其他城市弱勢群體的現實需要,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改善民生和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過程中來。

5.2? 抓住重點,精準投資新型城鎮化核心建設領域

金融規模的擴大能夠促進城鎮化的發展,但是,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城鎮化發展規劃與地區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如果地方政府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忽視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支撐能力,極易引起產業的趨同化和大量資源浪費,同時導致城市貧富分化、房價快速上漲、城市擁堵嚴重等多個方面的“城市病”。因此,在新發展格局下,投資建設中樹立成本意識,抓住重點,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手段在城鎮化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重點為城鎮化建設中的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數字經濟等具有明顯的社會正外部性,但商業性金融機構前期資金支持不足的領域提供支持,以實現金融支持的集約式、精細化發展。

5.3? 推進金融體制創新,釋放新型城鎮化發展紅利

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融資模式以政府資金和銀行信貸為主,無法充分滿足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其金融效率也有待提高。隨著成渝地區一體化建設的不斷深入,面對區域一體化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急需的大量資金需求,各城市需要加強合作、創新思路,通過金融體制機制創新緩解政府財政負擔,以多元化的融資模式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強力且高效的資金支持。第一,創新金融體制機制,構建財政、銀行、信托、債券、民營資本等多元化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鎮化建設金融支持體系。第二,明確地方政府在城鎮化建設中的職責和邊界,提高城鎮化建設金融支持效率。第三,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推動地方政府投、融資行為市場化。

5.4? 探索創新融資模式,激發社會資本活力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積極探索和創新融資模式,吸引大量民間資本進入,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和活力。第一,采用多種創新融資方式盤活社會資本,鼓勵和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城鎮化建設中的公共設施建設、城市發展等提供信貸支持,豐富城鎮化建設中的資金來源。第二,規范地方債券發行機制和二級市場,構建規范透明的信貸二級流動市場,加快資產證券化改革,為融資模式創新提供良好的生存生態。第三,加強各地方政府金融政策、財政政策與保險機制的協同性,有效形成政策合力,降低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Lewis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J].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2]Ranis G,Fei J H.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4):533-565.

[3]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4]Piore M J. 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 [M]// Beer S H,Barringer R E. The State and the Poor. Cambridge:Winthrop,1970.

[5]Mincer J A. 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 [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

[6]Stark O,Taylor J E.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408):1163-1178.

[7]陳雨露.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J].經濟研究,2013,48(2):10-12.

[8]熊湘輝,徐璋勇.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影響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6):73-89.

[9]李新光,胡日東,張彧澤.我國土地財政、金融發展對城鎮化支持效應的實證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轉換模型[J].宏觀經濟研究,2015(4):132-141.

[10]馬正兵,劉玉麗.地區經濟發展中新型城鎮化與金融普惠化關系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21(5):9-17.

[11]文先明,王策,熊鷹,等.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與金融支持的耦合協調發展[J].經濟地理,2019(7):96-105.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Urbanization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Liu Bin1,2

(1.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station,Bank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0010,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y of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was explored by establishing a fixed effect model using the macroscopic statistical data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The demonst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expansion of financial scale,the supporting role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has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and its financial support model is still relatively extensive at pres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concept transformation,key areas,financial system innovation and financing mode innovation.

Keywords:financial scale;financial efficiency;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urbanization;fixed effects model;panel data

收稿日期:2022-02-23

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0批面上項目(2021MD703930)。

作者簡介:劉斌,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經濟學。E-mail:binl@vip.163.com

猜你喜歡
固定效應模型面板數據城鎮化
城鎮化是所有人的張燈結彩——《電影小鎮》創作談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創造與替代:對外投資與本地就業關系研究
滇中產業新區建設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分析
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