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介入視角下的城市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設計

2022-07-13 06:44吳一凡黃麗坤WuYifanHuangLikun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22年6期
關鍵詞:居民空間社區

■吳一凡,黃麗坤 Wu Yifan & Huang Likun

(1.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漳州 363100;2.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

在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存量空間的挖潛及提升積極推進,城市微更新成為學界熱議的話題。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其公共空間更新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已涌現出多元視角的研究熱潮。然而整體看來,我國社區微更新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從藝術介入視角進行城市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的探討還比較有限,尚未對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這一種更加柔性、靈活的更新方式進行系統總結。故本文聚焦于此,在梳理社區公共空間現狀問題的基礎上,辨析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的意義,剖析國內外典型案例中的既有經驗,探討藝術介入視角下社區共空間微更新設計的新特點和新取向,以期為進一步推進社區微更新相關研究提供有益借鑒。

1 概述

1.1 社區公共空間

社區公共空間承載著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保障城市活力延續的空間載體,既包含了社區內的公共實體空間、生活服務設施,也包含了地域社會文化觀念的公共領域[1]。面對日益多元的發展需求,當前社區公共空間無論從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其價值和內涵都發生了改變,呈現出多樣、交疊和復雜的特性[2]。從城市社會文化與美學的空間構建理念來看,新時代的社區公共空間亟需以特定的形式和內涵來傳達更高層次的文化價值[3],這為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提供了新機遇。

■圖1 上海虹口區白云庭院微更新

■圖2 上海社區喚醒行動中的交通設施微更新

1.2 微更新

微更新理念可追溯至二戰后,在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舒馬赫(Schumach)等學者的影響下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建設開始注重既有城市空間品質的改善,并倡導小規模、漸進式的城市改造模式。伴隨著城市更新理論的發展,這種小規模改造的更新理念在國際社會影響了諸多國家和地區的城市更新探索,并出現了諸如“城市針灸”、社區營造等各具特色的更新模式。在我國,近年來多方協作下的社區微更新逐漸興起。有別于傳統的大拆大建,社區微更新以微小的、“針灸”式的空間更新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文化保育、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促進公眾參與,從而使社區煥發新的活力。國內個案研究如上海實踐[4]、北京大柵欄[5]、北京微花園[6]等各有側重點,研究者通過試點實踐來探索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梢园l現,雖然這些實踐探索并未單獨提及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但藝術介入生活實踐的美學理念已經越來越多滲透于不同的微更新實踐探索中。

2 當前社區公共空間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2.1 社區公共空間環境質量不佳

建設較早的城市社區公共空間環境質量不佳,具體表現在:(1)基礎設施配置不完善。在社區轉型升級中仍存在設施老化、功能單一、分布不均等問題,無法滿足居民的多元需求。譬如,部分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適老設施不足,健身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沒有考慮無障礙設計等。(2)道路交通條件不健全。社區公共空間可達性較低,步行系統體系不夠完善,缺乏一定的連續性。道路及停車規劃無法滿足現狀,公共空間被侵占現象嚴重,安全性不足。(3)環境空間設計缺乏創造力。公共空間景觀品質較差,設計相互模仿,沒有充分考慮社區居民的行為活動、心理需求和審美傾向。

2.2 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失落

社區文化空間是社區居民有意識進行公共活動的“場域”,當前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失落具體表現在:(1)文化特色減弱。在發展過程中,社區公共空間的階段性改造使其功能及形態發生變化。由于缺乏宏觀化設計導致空間秩序缺失,社區空間的獨特風貌遭到急速破壞。(2)文化空間碎片化。社區內的歷史遺存零星散落、破壞嚴重,優秀歷史文化基因沒有被充分挖掘??臻g肌理保護程度較低,文化空間聯系弱化。(3)社區記憶場所缺失。傳統社區公共文化空間活力不再,特色節慶、傳統文化習俗、民俗禮儀等活動衰退,空間歷史信息模糊,記憶要素缺乏整合,空間同質化嚴重,缺乏辨識度與特色。

2.3 社區凝聚力的弱化

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化,社區認同感下降、凝聚力弱化,主要表現在:(1)社區異質性的增強。調查發現,社區正在失去往日“熟人社會”的特征。城市人口流動性的加強使得同一社區中的人口結構變得復雜,居民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職業、愛好。(2)日常鄰里在特定空間中的交流衰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家”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情感依托。同時,互聯網的發展加劇了日常鄰里缺乏交流這一現狀,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趨向冷漠。(3)居民歸屬感缺失。社區鄰里之間難以有足夠的信任,容易引發戒備心理和焦慮感,加劇了安全感的缺失。另外,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活動的參與度較低,缺乏社區交往平臺來提升認同感與歸屬感。

■圖3 法國巴黎社區籃球場裝置藝術

■圖4 西班牙社區無障礙設施微更新

3 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的意義

我們必須認識到藝術介入對社區更新發展的價值。社區公共空間是居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和要素,這就要求未來的社區公共空間建構不僅要創造外部舒適的物質環境,同時要實現社區居民內在的歸屬感、幸福感。在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發展已進入都市美學時代,其核心點就是以公共藝術引導都市的再開發建設,提升城市價值,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對于社區公共空間而言,更需要跳出以往傳統功能主義的粗放的社區空間配置方式,從社區居民的內在需求出發,通過藝術語言、形式與內容的柔性介入,漸進式地推進社區共空間小而美的改造,為居民帶來身邊的“微幸?!盵7]。只有這樣,才能以新的視角推動城市社區公共空間的高質量環境營造、文化記憶構建并引導自下而上的居民參與。

3.1 藝術介入營造空間美學

“藝術要引導大眾,藝術自身不是主要的,這不是單純的觀賞,應該具有提升觀者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這才是藝術的魅力所在”[8]。社區公共空間是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共同載體,作為居民日常審美的最直觀體驗對象,在居民美好生活的體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在環境營造方面,具有對原場地物理屬性改變較小、靈活性、動態性強等獨特的優勢。并通過藝術設計的造型、元素、色彩、材質等將日常生活內容轉化為社區公共空間中具有美感、內涵的藝術創作。在社區生活中,這些藝術性的微空間營造能夠提升社區居民的日常審美能力,讓居民身心愉悅并展開豐富的藝術想象,為他們帶來美好的精神享受。同時,還能拉近居民與社區公共空間的情感聯結,在一定程度上對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

3.2 藝術介入構建共同記憶

現階段,社區認同感下降、社區凝聚力弱化導致居民場所感的缺失,這主要源于社區公共空間結構的異化。而藝術正是一種公認有效的傳播記憶、增強空間認同感、構建“場所精神”的媒介[9]。有學者指出藝術起源于人類情感表現的需要,通過藝術還原共同的歷史記憶,能夠促進人們的交流,增進對社區的認同感[10]。這在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中主要體現為:藝術通過物質化的形態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后,從地域特色、歷史文化和環境等要素中去塑造地方認同感和社區集體記憶,傳遞社區精神價值。藝術兼具公共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征,能夠關照社區中日?;娜伺c生活,創造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并在承載社區集體記憶時,主動繼承場所記憶中的有形或無形特征,立體地將其中的內涵和情感表達給公眾,使人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3.3 藝術介入促進公眾參與

公共藝術的目的在于廣泛的公眾參與和公共精神的塑造[11]。藝術在社區公共空間更新的微介入過程中應以公眾為價值核心,成為社區居民交往的重要媒介。我們必須意識到“人類實踐構建空間,同時空間也塑造和影響著人類生活”[12]。對社區而言,其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之間需要建立積極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藝術介入下的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通過充分挖掘微小空間,通過以綜合媒介為載體的藝術形態構建居民積極參與的新平臺,對民眾日常生活和精神起引導與塑造作用,有助于促進社區公共生活。例如,中國臺灣在社區營造中推行的“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輔助計劃”,通過鼓勵設計師、藝術家和居民參與共同的藝術創造,實現社區公共空間提升從而促進社區成長。另一方面,居民的生活交往不斷塑造著社區公共空間環境,通過組織、引導、陪伴,使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環境營造,并創造出“社區公共客廳”“社區共享廚房”“社區微花園”等新的社區公共空間類型,實現和諧友善的社區生活環境[13]。

■圖5 廈門老劇場文化公園藝術雕塑展示墻

■圖6 香港百子里社區公園情景化主題雕塑

4 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的藝術介入設計探索

總體而言,藝術介入下的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對社區日常生活美學氛圍的營造、文化內涵的體驗、場所精神的營建等起到積極的作用。其設計不僅應當立足于硬件設施的建設,還應當將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進行加工處理,向著更具備美學意義、審美價值的方向發展。國內外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設計的實踐探索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藝術手段完善公共設施,提升公共空間可識別性,注重空間整合與適度混合利用;二是借助藝術語言有效彰顯地方特質,挖掘社區公共空間深層次的場所精神;三是以藝術為媒介打造共享空間,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公共環境的美化中,實現社區可持續營建。

4.1 場所環境的營造

4.1.1 創造多維復合空間

城市社區生活復雜多樣,因此,在進行社區公共空間設計時應當進行綜合性的創造,在有限的社區公共空間內針對不同使用對象、使用功能、使用時間等需求,通過微更新嘗試功能多樣化、復合化的社區公共設施設計,探索多層次復合發展的新思路。例如,上海城市微空間復興計劃中的“白云庭院”微更新設計在形態上,采用藝術化的符號語言,以抽象化云朵圖案作為社區公共空間更新主題,營造社區戶外公共客廳(圖1)。在功能上將藝術與實用功能結合,利用簡潔的藝術形態整合休息亭、晾衣架、圍欄、花架、人行通道和綠植景觀等。云朵亭子、景觀性的晾曬圍欄等點狀空間被曲線狀的路徑空間連接起來,吸引社區居民聚集、玩耍、使用。云朵形態的藝術符號重塑了社區環境,使得在此生活的居民找到自我歸屬感和認同感。

4.1.2 提升可達性和安全性

社區公共空間更新應當充分結合多樣化的戶外活動空間,重視步行道路系統的建構,通過藝術介入以形象化的符號、色彩的對比融合為居民傳播積極、美好的生活態度。同時,加強社區內不同的空間路徑以及視覺引導的鏈接,配置無障礙設施、增加照明設備等,提升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和可達性。在設計時可以有多樣手法,既可以借鑒園林藝術,如上海浦東新區昌五社區沿街公共界面微更新,將線型公共空間改造為園林式公園,在設計中設置折線形游園路徑,開拓口袋空間,促進居民休息、聊天等日常交往,激發街道生活。還可以通過現代藝術的方式,如上海南翔“社區喚醒行動”中的地下通道優化提升項目,以色彩和光為設計出發點,在通道中置入七彩的燈柱增強設施的可識別性,提升居民的感官體驗(圖2)。

4.1.3 裝置藝術植入日常生活

裝置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重點關注居民的日常生活、視覺語言、個性表達等以實現景觀化建構,通過視覺感染的方式去拓展居民與新型景觀之間的互動體驗,為公共空間注入全新的藝術氣息。以法國巴黎Pigalle Duperré創意籃球場為例,該籃球場由社區廢棄空間改造而成,在視覺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利用具有個性的臨時裝置為社區注入共享活動空間。整體設計風格活潑并選用濃烈鮮艷的色彩,帶來強力的視覺沖擊(圖3)。同樣植入裝置藝術的國內案例還有深圳南頭古城再生,一系列藝術作品介入公共空間,同時,互動裝置融入休憩、展覽、標識系統等功能,“新”與“舊”的視覺沖突營造出獨特的美感,引發更多的公眾關注,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新的契機。

4.2 地方特質的彰顯

地方特質彰顯是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的有效切入點,而在地文化是社區微更新的重要觸媒。這就要求在微更新時,以該地區的各種屬性特征和稟賦特色為基礎[14],從細微處入手,通過在地性的有效呈現加強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實現對社區,尤其是傳統社區地方內涵和意義的再建構。

■圖7 北京青年社區公共空間的柔性介入

■圖8 深圳東角頭社區公共空間的情境設計

4.2.1 要素重組,強化場所認同

“在地文化”以特色性為核心,以多樣性為表征,涵蓋了民俗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建筑形態等人文歷史資源[15]。在國外實踐中,西班牙希羅內利亞的社區公共設施更新設計緊密結合社區空間環境特征,提取其紡織工業文化要素。通過陶土磚和玻璃精細配比控制晶格間的孔隙率,借助光纖變化創造光影編織效果,形成具有在地文化要素的特色形象(圖4)。而在國內探索中,香港東區譚公廟公共空間更新通過文化要素重組將物質景象與身體實踐結合,提供沉浸式體驗。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提取傳統戲劇元素,植入藝術化的舞臺裝置,結合譚公像巡游路線、舞龍舞獅、粵劇表演等傳統文化活動激發場地活力,強化場所認同感。

4.2.2 舊物利用,串聯記憶線索

舊物蘊含著獨特的時代信息,承載了歷史文化、社會因素及生活點滴的記憶信息,通過視覺、色彩、肌理等方面的藝術融合,在社區公共空間中植入舊物將場所環境的記憶線索緊密串聯,用現代藝術的手法表達時間的流逝和懷舊的情愫,可有效的發掘場地的特性,提升社區的可識別性與文化內涵。廈門老劇場文化公園原場地為鷺江劇場,是廈門老城區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承載著老廈門人的歷史,在微更新設計中通過舊物再用來喚醒居民“記憶”,形成主題鮮明的社區口袋公園。其微更新設計通過騰退老公房引入傳統打金店、老書屋、老郵局等建造“老城憶坊”。同時,將劇院遺存下來的歷史舊物如電影膠片、放映機模型、閩南戲曲服裝等融入藝術雕塑展示墻,將舊石磨、路牌等融入公園景觀(圖5),營造記憶之場的整體氛圍,凸顯出該場地的歷史文化特征。

4.2.3 場景再現,深化歷史傳承

社會記憶的延續是通過紀念儀式和身體實踐來實現的[16]。研究表明,場景再現通過創造出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場所,來加強人們視覺、聽覺等方面對于社區歷史文化內涵的身體感知與實踐體會有利于場所記憶的延續,而再現歷史故事是加深場所記憶的有效手段。在社區公共空間設計中,可通過創造記憶節點空間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提取記憶要素,在編排、重組后融入建筑、景觀、雕塑等單個節點,以隱喻的方式將歷史記憶情景化。在香港社區微更新實踐中,百子里社區公園增添了回廊路徑設置,將歷史文化事件雕塑融入歷史場景中,幫助公眾更加深層次的了解當地歷史。景觀雕塑讓公共環境產生核心凝聚力,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與公眾互動,喚起公眾社區公共空間特有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的共鳴和響應[17]。最終,景觀敘事、公共空間意象與雕塑場所的革命精神相結合,深化百子里社區歷史文化傳承,為社區公共空間營造出地方特色(圖6)。

4.3 共享空間的創造

隨著共享時代的到來,“無界共享”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就要求,在社區微更新設計中融入“共享”理念,盤活現有空間資源,注重開放性、公共性、社會性與服務性,創造兼具娛樂、休閑功能以及自然生態價值的社區共享空間。

4.3.1 柔性處理,優化空間界面

“柔性界面”最初由建筑理論家揚·蓋爾(Jan Gehl)提出,多用于街道邊緣空間、建筑外部空間環境設計。對于建筑空間環境而言,通常在視覺感知上強調形態特征的柔和、開放、輕盈、實體界面的弱化,在空間上突出透明性、模糊性、不確定性以及動態變化等特征,具有多樣性的表達。老舊社區空間資源十分有限,在尊重現有社區風貌和肌理的前提下,有必要采取更加靈活的微更新,以柔性的、局部的、有彈性的介入提升社區公共空間,帶動公共空間的重塑。例如,北京東城區青年社區改造,采用重復連續的“樹形”界面重塑外部公共空間。公共柔性空間界面作為新舊環境融合滲透的中介,營造出豐富的空間效果。結合室外家具設施一體化設計,植入可坐、可玩、可聚會、可放映、可閱讀的生活場景,和居民的行為活動發生關聯,促進居民的休閑、交往活動(圖7)。

4.3.2 情境設計,觸發交往事件

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認為情境包括社會場合及其背景,既關注場所環境的物質空間,又關注場所中的人、人的活動及人對環境空間的體驗互動。所謂社區公共空間的情境設計,就是通過對社區居民生活習慣、行為活動、心理認知的充分調研和認識,幫助設計師在設計時充分預測公共空間中可能發生的活動事件,推進公共空間設計的優化。以此為基礎,在公共空間中創造開放的公共界面,形成更能觸發多種事件的交流場所,以促成更多綜合性的社會活動。譬如深圳市東角頭社區入口公共空間微更新以“定格的風景”為主題進行藝術化情境設計(圖8),對居民的交往活動事件作出不同的情境預設,或鄰里交談或閑坐等候或兒童玩耍。社區公共空間中色彩靚麗的背景墻、滿藝術趣味的連續折廊、彩繪的地面游戲圖案、可坐可玩的藝術化座椅、方形鏡面裝置等功能上更加模糊、更具有復合性,構成引發一系列交往活動事件的場所,對社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4.3.3 活力催化,促進共享協作

社區公共空間作為居民的共享空間,以藝術為媒介,有利于凝聚居民生活共識,激發居民日??臻g環境的參與和創造,從而實現社區美好生活的愿望[18]。這就要求更新設計建立在充分了解居民改造意愿和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藝術介入打造社區活力共享空間,讓藝術創作成為社區中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溝通的橋梁,為社區發展提供內在動力[19-20]。以北京史家胡同為例,通過藝術介入積極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熱情,培育社區凝聚力。開展社區協作工作坊與多方共建共享平臺,為社區居民組織“胡同微花園”參與式設計活動,完善社區公共空間微景觀。與第三方合作運營史家胡同文創社,鼓勵居民通過影像進行自我表達,共同孵化特色文化空間。并打造“共享”空間舉辦“生活美學再造”展覽,為居民提供美學指導,引導居民更好地美化社區環境,為居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與獲得感[21]。

5 結語

綜合而言,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是一種具有可持續性的更新方式,具有積極的意義與價值。不僅起到“點綴”式的美學功能,更需要協調各種因素發揮“觸媒”潛力激發社區公共空間活力。通過場所環境的營造、地方特質的呈現、共享空間的打造,提升公共空間的可識別性、挖掘場所精神、培育社區的凝聚力,可實現社區和諧空間的可持續營建。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區公共空間微更新中不應刻意追求藝術化、創意化設計,而需以人為本,關注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既考慮社區的物質空間環境又兼顧社區的文化空間與社會網絡鏈接。通過藝術介入漸進式地推進社區微細更新,提升公共空間環境質量,努力讓藝術設計更好地為人服務,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猜你喜歡
居民空間社區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區
高臺居民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