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發展對策研究

2022-07-15 05:46彭元鳳
參花(上) 2022年7期
關鍵詞:群眾活動建設

當前,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不斷豐富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也獲得了充分的發展空間,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在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過程中,群眾對文化的創新需求越來越強烈,但部分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未能完全契合新形勢下的群眾需求,致使文化建設與群眾需求之間出現偏差?;诖?,相關部門應當積極研究新時代的群眾文化新訴求,探索群眾文化建設新路徑、新對策。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經濟社會綜合發展。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自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群眾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繁榮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條件,在政府的支持下,文化相關部門要對當地文化進行積極宣傳,為人民群眾搭建參與文化活動的舞臺,為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從業者參與其中,讓文化創造價值,反過來支持群眾文化的進一步創新。由此可見,推動群眾文化對于整個文化事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繁榮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有利于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為群眾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讓群眾之間的情感聯系更加緊密。例如在傳統節日期間,政府組織各種文化惠民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文化節目的演出,組織群眾體驗傳統文化等,讓群眾在文化氛圍中積極交流,從而打破隔閡,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此外,群眾文化能夠陶冶情操、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給人民群眾帶來正能量,進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互敬互愛、誠信有序的社會環境,以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1]

再次,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為人們搭建學習的平臺,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例如,體驗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使人們能夠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產生自豪感;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回顧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建設新時代的偉大征程,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可以強化人們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認識,提升群眾的文化自信。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發展現狀

通過對群眾文化的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群眾文化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重視程度與創新意識不足。部分地區將發展重心過于集中到地方經濟建設上,群眾文化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一些鄉鎮、農村,經濟發展與群眾文化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日益嚴峻。同時,文化相關部門對群眾文化的發展缺乏創新意識,缺乏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導致文化內容和形式較為枯燥單一,無法為群眾提供豐富新穎的文化內容。二是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部分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過于形式化。這是因為一些地區的群眾文化發展經費有限,無法實現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難以對文化內容和形式進行全面優化,同時文化設施相對落后,群眾難以融入文化活動中。三是群眾文化建設對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創新不夠。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傳統的民間文化面臨著日益衰弱、甚至失傳的危機。雖然我國在傳統文化挖掘與保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從群眾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情況來看,文化傳承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部分地區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片面側重現代文化的視覺效果,忽視了傳統文化對群眾的情感熏陶和滋養,致使群眾文化無法充分獲得絕大多數群眾的認同。四是文化隊伍建設較為薄弱,文化活動缺乏骨干力量的引領。例如,一些地區受編制等因素的制約,文化工作隊伍多呈老齡化趨勢,缺乏中青年文藝骨干,出現后繼乏人的狀態;現有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影響了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五是群眾文化發展機制落后,無法適應當前群眾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文化活動的構建缺乏內在動力,影響了群眾文化的呈現效果。[2]

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發展的對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而在強調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群眾文化工作根在百姓,旨在服務,重在建設,生命力在創新。[3]基于此,群眾文化在建設與發展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從內容到形式均實現突破創新,從而為群眾提供真正貼近生活,且滿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形式。本文結合具體實例提出了如下對策。

(一)把握創新重點,加強群眾文化研究力度

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相關部門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準確把握重點,找準創新關鍵點,為群眾文化的全面發展制定科學規劃。

首先,要加強群眾文化運行機制的創新。當前,市場經濟逐漸引入群眾文化中,為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創造了條件。因此,群眾文化的運行機制在創新中應凸顯以下特點:以優質的文化資源為龍頭,以集約化、一體化運作為主要形式,堅持政府主導、共建共享、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整合資源、打響品牌、創造優勢?;诖?,有關部門應發揮領導作用,推動當地文化資源的整合,吸引優秀人才參與群眾文化建設,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時,吸引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利用內部運行機制激發不同主體的參與熱情,讓群眾文化從內在層面不斷創新,持續發展。

其次,要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社會主義文化內容豐富、內涵深刻,形式多樣,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但是,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務群眾,因此,其無論在活動內容還是活動形式創新中都應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這一主體而展開,保證群眾文化能夠貼近社會發展實際,貼近群眾的生活實際,貼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再次,要加強群眾文化理論的創新。要把握群眾文化發展的方向,夯實理論基礎,并結合理論內涵實現創新研究,讓各地區的群眾文化能夠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蓬勃發展,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拓寬實踐途徑,豐富群眾文化形式

“十四五”時期,群眾文化創新發展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各地區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互聯網不斷普及的背景下,線上線下的互動為群眾文化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路徑。因此,相關部門應順應群眾文化發展趨勢,根據群眾的多元化需求精心推出各類文藝演出、書畫展覽、特色文化展演展示等文化活動,實現文化惠民的目標。

具體來講,在拓寬實踐途徑,推動群眾文化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根據特定的文化主題,結合工作職責,組織開展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拓寬文化服務范圍。二是豐富線下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各地區場館可以利用自身資源,組織群眾喜聞樂見的書畫、攝影展覽等活動;政府部門應鼓勵專業以及業余團隊組織文藝巡演,弘揚當地的優秀文化;推動文化活動進入基層,如鄉間廣場、城市社區、景區景點等,吸引群眾的關注,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三是組織線上群眾文化活動,促進群眾文化的推廣。例如相關部門可以圍繞特定的主題制作文藝節目,并在應用軟件上分期線上推出,吸引群眾下載觀看;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線上閱讀、書畫攝影展、非遺展、文藝晚會、藝術培訓等活動,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受到文化的熏陶;相關部門可以加強與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合作,密集推出主題短視頻,讓廣大群眾通過智能手機線上觀看,參與群眾文化活動。

(三)創新文化活動機制,滿足群眾多元文化需求

隨著群眾文化的深入開展,圍繞著群眾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相關部門應推動文化活動機制的創新發展。

首先,以需求為引導,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性。群眾文化是對人們精神領域需求的滿足,而這一需要也因個體需求的不同而表現出多樣性。故此,要保證群眾文化的基本功能,就需要在文化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以群眾的不同需求為導向,切實豐富群眾文化的多樣性。從文化內容上看,相關部門應探索構建高低搭配、涵蓋豐富的文化活動,讓不同年齡、身份、性別、愛好的群眾都能夠在文化活動中滿足自身的需求;從文化形式上看,設計喜聞樂見且能激發不同群眾參與熱情的形式,實現文化的長效發展。

其次,以共享為取向,拓寬群眾文化的參與面。共享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熱詞”,群眾文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部分,需要保證文化惠及每一個人,同時也要調動群眾的文化建設積極性,擴寬群眾的參與面?;诖?,相關部門應深入挖掘當地的顯性文化資源,利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公共娛樂場所等,打造共享文化,滿足群眾需求;同時,積極挖掘隱性文化資源,呈現當地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容和教育價值,潛移默化地熏陶和影響群眾。

再次,以情感為紐帶,增強群眾文化的生命力。群眾文化滿足了群眾的情感需求,能夠激發群眾的情感共鳴,進而成為緩解社會矛盾的潤滑劑。因此,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應著眼于增強文化的正向影響,利用文化傳遞社會的正能量、提升群眾之間的凝聚力,讓文化成為聯系和強化群眾的精神紐帶;提升群眾文化的內涵,弘揚職業美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凝練群眾的身份認同和情感歸屬,推動群眾文化的和諧發展、持續發展。

(四)加強群眾文化骨干人才的培養和管理

優秀的文化骨干人才是保障群眾文化健康穩定發展的核心要素。文化骨干人才是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的中堅力量,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的訴求、喜好,同時具有先進的文化意識、發展思維以及創新精神,對群眾文化的發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責任感,能夠結合社會發展、群眾需求創新文化開展形式,更新群眾文化內容,提高文化與廣大群眾的黏度,從而構建起更加完善的群眾文化生態環境。[4]

基于此,在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中,相關部門應注重對骨干人才的培養和管理:一是重視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培養優秀的文化人才?;鶎游幕ぷ髡咧苯用嫦蛉罕?,對群眾的文化需求有著較為真實和全面的了解。因此,相關部門應利用這一優勢,重點培養具備現代創新理念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基層文化工作提供保障。二是積極組織、培養文化館(站)、博物館及美術館等專業人才,打造專業的群眾文化隊伍。文化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整合、配置人力資源,打造理論和實踐素養過硬的群眾文化人才,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三是吸引群眾中的優秀人才,培養文化志愿者,參與群眾文化建設,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文化的創新發展更加貼近群眾實際。

(五)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促進群眾文化發展

群眾文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更新、創造而形成的,沒有更新和創造,群眾文化就會失去內在發展的活力,失去與時代同步發展的能力。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群眾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同時也應探索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新趨勢、新特點?;诖?,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原則,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內容與表現形式,同時結合新時代特點做出調整和創新,從而激發文化發展的動力和潛力,讓群眾能夠真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文化一脈相承的意義;促使群眾文化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沿著良性循環的健康軌道不斷推陳出新。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發展面臨著創新的機遇和挑戰。相關部門應當緊緊結合時代背景,把握創新重點,加強群眾文化的研究拓寬實踐途徑,豐富群眾文化形式;不斷創新文化活動機制,滿足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加強群眾文化骨干人才的培養和管理;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原則,豐富群眾文化內容。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群眾文化的有效創新,最終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安楠.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策略[J].文化月刊,2021(11):124-125.

[2]單陸咪.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民族博覽,2020(02):52-53.

[3]張虹.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創新發展方向與對策[J].中國文藝家,2018(09):276.

[4]陳昕欣.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問題及發展對策[J].北方音樂,2019(12):227-228.

(作者簡介:彭元鳳,女,碩士研究生,泰安市口腔醫院,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劉冬楊)

猜你喜歡
群眾活動建設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多讓群眾咧嘴笑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