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心理健康,引航學生成長

2022-07-15 22:44劉寅柳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劉寅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與高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共同組成學生在高中階段重點發展的內容。高中時期的學生由于身體生理趨向成熟期、青春心理萌芽,以及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作用因素,部分學生已經出現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而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班主任應當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借以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航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學生;班主任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以來最為關鍵的階段,學生會在這一階段中迎來身體生理趨向成熟期、青春心理萌芽,并且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繁重。也正是因為高中階段學業要求和學生發展的特殊性,導致許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科學習中出現或輕或重的問題。作為數學教師也作為學生的高中班主任,應當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為高中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保駕護航。

一、高中學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品質存在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當前階段,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且升學競爭激烈、學生父母期望過高、班主任教師的不合理引導,會加重學生的精神壓力,學生會出現考試焦慮的情況。對同學和教師的言行也較為敏感,也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狀況,使得心理品質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傾斜。

人際關系出現不協調的情況。學生都希望獲得班主任教師的理解、關心、保護。有的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較為良好,經常受到家長和教師的表揚。但到高中之后,學生因為得不到教師的表揚就會產生心理陰影,嚴重懷疑教師對自己不關注、不重視。加之現在的高中學生大多為獨生子,自我意識較強,人際交往能力較弱,不能夠妥善地處理與教師、父母、同學之間的關系,使得學生人際關系出現不協調的情況。

二、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有效心理引領,協調人際關系

高中學生不僅需要學科知識,也需要情感的交流、心理的關愛。作為高中學生的管理者和組織者,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頻繁,更有利于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為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應當秉承以學生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更新學科教學理念和管理觀念,尊重學生,不斷地縮短與學生心理的距離,從而幫助高中學生協調人際關系,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班主任在開展高一新課前,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介紹自己,將學生當成自己的真心朋友,并指導學生從了解其他學生的志向、興趣、性格、家庭等方面著手,使學生充分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選擇,從而為學生奠定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在平時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對待學生的“失誤”,班主任也不能隨意地諷刺與挖苦學生,正確的是應當用慈愛寬容之心關心、愛護學生,根據心理學理論和教育學理論來指導學生不斷調整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除此之外,班主任也應當對學生的成績、長處和收獲給予真誠贊美,對于學生的短處、缺點、過失善意批評,從而培養學生不怕挫折、能正視問題的優良心理品質。

(二)巧用評級機制,減輕學習壓力

成功體驗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潛能,使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大部分的高中學生認為自身成績較差是由于能力不夠,而這一因素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為了能夠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最佳體驗,班主任可以在教學和管理中采取肯定、期待、贊揚、鼓勵等評價手段,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切實減緩高中學生的學業壓力,使學生以更積極的心理狀態應對升學考試。

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班級主題班會,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引導他們妥善地安排學習時間,調控學生的學習節奏,加強對學生學科學習方法的有效指引,從而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讓學生學會勞逸結合的學科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會在本學科學習中學會科學地用腦,其焦慮的情緒也得到有效的緩解,學習效率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高中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尤其本質原因為學生的心理負擔較重,此時,班主任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向學生傳授高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三)尋求家長合作,加強家庭引導

班主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也應當尋求學生家長的合作,不斷地加強家庭教育的引導,為學生排除不健康社會行為和不良文化環境的干擾,使高中學生在和諧良好的家庭氛圍中茁壯成長。

例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班會中向學生家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家長多加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充分地尊重并理解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不僅如此,班主任教師可以積極地借助網絡聯系方式與家長就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學生家長所反映出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學生活中加強此方面的引導,從而在家長的助力下,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大小之分,即使微小的心理問題都能夠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傷害,并且會影響學生將來的健康發展。如果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以及管理活動中對學生心理問題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那么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還會對同班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傷害;甚至會給社會埋下一個潛在的危害?;诖?,高中班主任應當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認真觀察學生不同的心理動態,不斷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助力高中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友奎,彭文波,石長林.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問題的對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8):58-61.

[2]佟思恩.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漢字文化,2019(4):156-157.

[3]束華山.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8(3):58-59.

猜你喜歡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
高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探究
巧用課本劇演評發展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我的班主任①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