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2022-07-17 05:15小紅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初中策略

小紅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對初中生物學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初中各個學科的有效性教學,給初中教師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教師在開展生物學教學活動時,不單單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的知識內容,也需要高度重視課堂有效教學,在調動初中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初中生打下良好基礎。文章對初中生物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策略,以期為之后生物學課堂有效性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生物學學科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對初中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學生拓展知識層面,還能幫助學生打開眼界。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各個學科課堂教學在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并獲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針對現階段生物學課堂教學情況而言,依然缺乏教學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探究初中生物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意義

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讓初中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為其未來在生物探究和實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值得強調的是,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增強,他們的生物探究自信得到有效的提高,促使他們在后續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有更積極的表現,使教與學形成良性循環。這樣,初中生物課堂始終活躍,學生始終呈斗志昂揚的狀態,整體教育效果更好,新課改構建高效高質課堂的目標得以實現。

二、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加強學生預習指導,鋪墊課堂高效學習

不打無準備之仗方能立于不敗之地,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需要以高效的課前準備為支持。也就是說,教師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工作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以生物課程標準中的基本要求及學生的真實生物學習水平為依據,選擇具備不同難度的素材和內容,據此制訂預習任務單,并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提前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他們獨立并提前探究課程知識,先行了解課程內容。同時,在學生利用預習任務單展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引導他們記錄下自己的學習過程,以供后續的課堂教學使用。然而就目前來看,大多數教師在這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往往忽略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更習慣于在課上直接講授課程知識。在該模式下,即便是對于一些十分簡單、學生能夠自行理解的知識點,教師也需要在課上耗費大量時間進行講解。時間在無形中被浪費,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率相對降低。因此,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轉變教育觀念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教師一定要關注課前預習活動,借助媒介平臺、預習資源包、預習任務單等輔助性質的教學工具,有意識地為學生布置合理的預習任務,要求他們提前探究一些簡單的知識點。這樣一來,學生以對簡單知識點的提前了解和掌握為高效課堂學習做鋪墊,生物教學課堂效率自然能夠提升。在此基礎上,初中生在生物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也能得以體現,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生物知識的技巧,生物課堂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也能逐一得到改進和彌補。

(二)充分激發學生興趣,構建良好教學開端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先曾說:“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边@一點對于教育事業具有極強的啟示意義。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只有學生完全積極地參與課程學習活動,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才能有望提升;反之,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則會有所降低。因此,鑒于興趣的重要性,教師在組織課程活動時,應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利用一對一交談、問卷調查和隨機訪問等不同的手段,了解初中生在當前階段感興趣的學習內容,由此入手將趣味教學手段應用進來,適當融入生活化教學方法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借助多媒體呈現一些生活中有趣的生物現象,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其對現象與教材生物知識之間的聯系產生好奇,讓他們帶著好奇和興趣走進課堂。并且,由于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這些有趣的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學生能夠更迅速地理解其知識內涵。

但是觀察現階段的初中生物課可發現,多數教師都比較喜歡直截了當地向學生講解教材知識,甚至會直接按照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并未充分分析學生的興趣指向,而是結合考試重點向學生灌輸知識,并以此為中心組織教學。在該狀態下,學生的興趣難以被充分激發出來,無法真正感受到生物學習的獨特樂趣,其知識探究積極性降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所以說,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教師必須轉化知識講授方法,在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組織教學。

(三)遵循自主學習原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

初中生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簡單來說,若在教師的指導和培養下,班級學生形成了突出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通過獨立閱讀和分析教材準確理解、掌握生物知識,教師和學生在課上的知識探究合作必然會更加默契,課程活動必將得以順利推進,也更容易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反之,若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缺乏,不具備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課堂上教師必須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極細致的講解,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提醒學生思考問題,課堂教學阻礙較多,教學效率與效果也就差強人意。因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教師應遵循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學生自主學習原則”,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以學生的現實需求和知識掌握情況作為設計教學形式和選擇教學內容的基點,并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四)融入信息技術,搭建生物學習情景

受學生年齡以及初中階段生物知識積累較少等影響,初中生物的學習一直是難點內容,學生無論是生物知識理解能力、生物實驗操作能力以及生物邏輯歸納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欠缺,生物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學生在進行生物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搭建生物高效課堂學習情景,有效降低學生生物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對生物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第二單元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準確的了解動物細胞的結構、了解植物細胞的結構、區別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學生剛接觸細胞相關的知識內容,并且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操作,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在建設生物高效課堂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等技術對細胞結構的相關內容進行課前預習,更好地了解顯微鏡發展歷史等基礎性知識內容,激發學生對細胞知識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實現初中生物學課堂有效教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需要經過不斷的探究。初中生物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新教學模式,來替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結合他們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另外,教師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深入了解生物學知識內容的同時,也要為學生探究出相對應的策略,為構建更加高效生物學課堂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馬麗娟.新課改下初中生物課堂活動化教學探討[J].2020(3):21-22.

[2]肖婧珊.基于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20(8):12-13.

[3]張文娥.提高初中生物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34-35.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初中策略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