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有效途徑

2022-07-17 05:15王磊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有效途徑

王磊

摘要:在歷史教學模式逐漸改良完善的過程中加入歷史小故事是具有一定優勢的,盡管故事篇幅短,但仍然具備生動、形象的特點。尤其是在初中課堂上使用,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為有效實現歷史的教學目標提供良好的環境,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端正學生對歷史的態度。所以,為了能使學生在和諧、活躍的課堂上學習,教師需要充分調動課堂氛圍,利用好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資源?;诖?,本文詳細分析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歷史故事;有效途徑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與深化發展,教師要為初中生提供有質量、有趣味、有體驗與有效果的教學資源。良好的教學資源能夠提升歷史教學的人性化、趣味化、參與化與實效化,為初中生的信息收集、知識解讀以及才干增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命成長環境。歷史教學需要初中生強大的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的共同支持,因而以趣味性與故事性見長的歷史故事就成為教師激活初中生認知的人文誘因,為歷史教學提供強大的主體支持。

1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歷史對學生世界觀、歷史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初中階段是學生初次系統了解歷史知識的階段,不同的文字表述方式與文化載體均可刺激學生的內心不同的感受。同時,作為所有學科來源、基礎,歷史中包含大量的優秀文化,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密切,具有較高的借鑒參考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效率。如地理與歷史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學科,歷史能夠縱向指導地理,地理可引導學生橫向看待歷史。初中生學習這兩門學科,有助于形成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觀念。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要求教師深入理解歷史,從而將歷史知識與歷史故事有效連接。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而關于諸子的記載時間跨度較大,教師依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難以保證學生的理解。通過講述諸子代表人物的故事,能夠幫助學生連貫歷史知識點,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便于拓展縱橫家、小說家等少見學派,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夯實其歷史基礎[1]。

2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有效途徑

2.1利用關鍵人物引出故事

一般的故事大多數是由人物和事件組成,因此,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需要的歷史故事時,就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營造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在講述相關人物故事時,應該從歷史人物的生活背景開始,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古代史時,可以引用漢文帝的生平經歷,分析漢文帝的性格特征,通過對他的經歷進行講解,使課堂內容變得簡單易學。在講述主要事件的歷史時,教師就需要將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對相關脈絡進行梳理整合,并融入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構造有關的歷史背景情境,幫助學生進入真正與歷史結合的道路,使其能深入體會歷史發展的脈絡和規律。在選擇人物背景故事時,教師應該選擇更大眾的人物代表,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也能更好地體會相關事件的情感變化,例如,在《秦統一中國》一課中,秦始皇就是絕佳的代表人物,應該圍繞秦始皇為中心展開討論,將秦始皇嬴政的生平經歷和課本內容的相關知識融合。在講課之前,應該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尋找相關歷史故事,并解決部分與知識點有關的問題。例如,秦國統一中國的原因,秦始皇的智慧謀略是什么等。所布置的問題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相關歷史背景,并與課本內容相融合,促使學生在探尋問題答案的時候,能對教材內容有初步的掌握,以提高課堂上課進度[2]。

2.2通過歷史故事銜接歷史知識

初中歷史課程將重大事件依照歷史發展的時間次序進行編排。歷史事件包含時間、起因、結果、意義等內容,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將這些內容直接展示給學生,難以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無法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應借助歷史課程的排列順序,通過相關的歷史故事幫助學生串聯歷史知識,加深學生對不同階段歷史的印象,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新知識點,培養歷史時空觀念。在歷史故事的講述前,教師需注意所選內容是否具有連貫性,故事的篇幅是否合適,學生能否理解兩個不同的故事。待處理好細節后,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講述歷史故事。例如,在“兩晉歷史”的內容教學中,這部分的知識點較分散,學生理解該內容的難度較大。教師可設計一個兩晉歷史演變的專題,通過展示西晉成立前的三國爭霸局面,簡要講述魏蜀吳三國局勢,突出講解魏國的國力及對江南地區的開發,為后續講解西晉的統一奠定基礎。在西晉統一之后,教師可講述經典的司馬衷“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西晉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當講述西晉滅亡時,教師聯系所講的故事,可使學生理解西晉被匈奴消滅,晉室貴族南遷的原因。通過講述前后具有關聯性的歷史故事,能夠將復雜的兩晉歷史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掌握歷史發展脈絡。同時也便于教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建立知識框架,加強歷史知識儲備[3]。

2.3借助歷史故事優化教學活動

在歷史課堂上,教師經常實施案例教學,引領初中生開展集體討論活動,對案例進行合作探究與深度剖析。因此,教師可以將歷史故事作為師生合作、信息交流的探究對象,然后再以歷史故事為案例進行課堂討論,立足歷史故事這一良好的信息基礎,開展更深刻、高效、優質的課堂討論活動。在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鴉片戰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鴉片戰爭”前期清朝人吸食鴉片作為歷史故事進行講述。在歷史故事中,教師要為初中生提供大量關于鴉片對人體的危害的詳細信息,如形體消瘦、兩腮無肉、枯干弱小、萎靡不振、四肢無力等,幫助初中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間接進行防毒品教育活動。然后,教師再簡述一下禁煙運動、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等歷史事件,為初中生提供充足的案例。最后,教師再進行案例分析,總結英國殖民者的罪惡勾當、險惡用心以及清政府的軟弱無能。

結語

歷史科目是初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師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主體地位,在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下保證因材施教的應用。在歷史課堂中選擇適用的故事,向學生介紹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情感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侯春生.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與有效途徑[J].新課程(中),2019(02):87.

[2]呂梁鈞.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7(35):169.

[3]施建琴.故事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師,2017(08):42.

猜你喜歡
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有效途徑
淺談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與時俱進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究
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