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策略

2022-07-20 14:02徐云霞
校園英語·上旬 2022年6期
關鍵詞:課堂效率雙減小學英語

摘 要:“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減少了,教書育人的重任重新回歸到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當中。與此同時,學校與教師的責任變得更為重要了。學校教育要保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是關鍵,并且,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本文從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出發,探討了一系列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方式方法,為“雙減”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徐云霞(1977.09-), 女,山東省實驗小學,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雙減”背景下,學生的作業負擔和課外負擔進一步減少,而提高課堂效率則成為每一位教師應當思考的首要問題,同時,這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內在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利用課上時間,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心理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教師應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多元教學的手段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并且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使學生愛上學習。

一、 善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情境表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在一些情境英語對話當中,課本中提供了豐富且貼合教學內容的圖畫,可以說以圖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結合視覺感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表達所適用的場景,也可以體現出課本為語言學習創造情境的用意。然而,課本中的圖片是靜態的,并且學生看過之后便失去了對圖片的新鮮感。而相比于看圖,假如教師安排學生上臺去給全班同學表演出來,那么學生的興趣會被充分調動起來。與此同時,表演的時間安排非常的關鍵,教師在做好時間把控的前提下,請學生上臺表演來創造應用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

如在“My Body”一課中,課本圖片上就包含學生郊游的場景。教師可以在課前邀請幾位同學進行表演,如可以邀請那些自愿參加課后服務的同學。在正式上課時,課前導入環節便邀請這些學生上臺表演,讓觀看表演的同學通過觀察表演者的動作和語言去猜測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首先,教師讓全班同學安靜下來,仔細觀察表演。表演開始后,同學A在走上講臺的時候故意被桌子腿絆倒,他趕緊捂住自己的腿并說:“Oh, My leg hurts!” ,同學B則趕緊上前詢問“ What's the matter?” ,A 同學回答 “My leg hurts.” ,其他的同學也做出類似的表演,重點突出某個受傷的身體部位。在這樣特定的情境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happened?”, 大家會說有同學受傷了;教師可以繼續提問“What's the matter with A?” ,然后指向A同學的腿,并帶領學生說出 “His leg hurts.”這樣的回答。然后繼續提問其他身體部位,由學生自主回答。不清楚身體部位英文表達的學生,可以由參加表演的學生重復自己的臺詞進行提示。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將具體單詞與課本中的圖片聯系起來,還可以與學生生動的表演及其具體的動作聯系起來,學生可以在這樣的場景中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生通過觀察自主學習,而不是由教師帶領著去被動識記。在視覺和聽力的雙重刺激之下,再讓學生打開課本去學習文中的表達,此時書上的英文在學生的腦海中不再是冷冰冰的字符,而已經被賦予了實際意義。這樣的安排比學生學習完本課的課程之后再去表演效果要更好,因其啟發式的教學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授課結束后由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去練習,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時,這種設置情境進行表演的方式也提升了學生在生活實際場景中運用英語去表達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繪本、視頻等課外教學資源來豐富課堂內容

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小學生仍處在具體形象思維較為發達的階段,其獲取知識的途徑仍較大程度地依賴于直觀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應當局限在課本上,而應當注重教學內容及教具的直觀化,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大量富有新鮮感的教學材料刺激學生感官感受。教師在不斷深化教材內容講解的同時,通過融合各種形態的課外教學資源,如英語繪本、音頻、視頻、圖畫等形式的內容來服務于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在接觸不同類型資源的過程中獲得新奇的感知,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My Body”這一單元后,可以讓學生學習有關身體部位的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并配以動作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播放歌曲視頻來使學生觀看視頻的演示,模仿視頻的發音。同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簡單的看醫生的片段,讓學生體會真實的生活場景,并且在掌握各個身體部位英文表達的同時,學會簡單看病時可能用到的實際表達。

三、課堂練習時,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目前,學生學習英語的問題之一在于缺乏生活化的學習場景以及使用英語的實際場景。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無法“學以致用”。大部分學生缺乏日常接觸并使用英語語言的場景,并且學生對英語的接觸和使用僅限于每日的英語課堂之中。因此,教師為學生創造更多地運用英語的機會是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My Body”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使學生練習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在一張較大的硬紙板上放上可以任意粘貼或者撕下來的人體各個部位的拼圖,大小要盡量保證坐在班級后排的同學能夠看得清楚。在將要進行本單元練習的時候向學生展示出來,并向學生做介紹 “Today, I will introduce a new friend to you, look here, this boy is Jack”,簡單介紹之后,教師可以通過隱藏Jack的相關身體部位來讓學生觀察缺失的部分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Which part of Jack's body is missing?” ,由學生進行回答,如 “His hand is missing.” “His arm is missing.”等等。一開始,教師可以隱藏一個部位,在學生掌握熟練之后可以隱藏2-3個不同的身體部位,升級游戲難度。在句型的練習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將Jack的拼圖拼完整,然后拿出繃帶的圖片粘貼至Jack的任意部位,然后向學生提問“What's the matter with Jack?” ,由學生觀察并進行回答 “Jack's leg is hurt.” “Jack's eyes are hurt” 等。在短暫的演示之后,教師可以邀請兩名學生上臺來進行提問,由其中一個學生來操作教具并提問,另外一個同學來回答,也可以由一名學生使用教具向全班同學提問。

小學階段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通過這樣的游戲,極大增加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以及想要自己動手嘗試的心理來鼓勵學生在游戲中練習并掌握學習內容,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比賽的形式來增加游戲的競爭性質,從而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實現學生高質量學習

“雙減”目的在于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效率不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同時也包含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注重英語語言知識層面的講解,更要使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和相應的學習技巧,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師生之間學習方法探討交流的時間,為實現學生高質量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教師可以將自然拼讀法融入學生對英語語音以及單詞拼讀的學習當中去。目前,雖然小學英語教材的課后練習中體現了自然拼讀法,但是卻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然而,自然拼讀對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單詞的發音和拼寫能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可以將自然拼讀的教學進一步進行系統化整理,并融合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自然拼讀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高質量的學習。

此外,雖然小學階段所涉及的語法知識較為簡單,但是對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來說,要掌握好這些語法知識仍有一定的困難。如何將相對枯燥的語法知識變得更具趣味性和更方便學生去記憶和掌握呢?教師可以通過編口訣或者順口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例如小學階段冠詞的使用方法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記憶定冠詞的用法口訣,以及不用冠詞情況的口訣,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當然,口訣不是萬能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側重地使用。

五、布置科學合理的課后作業是“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

在作業布置上,應加強不同學科之間教師的交流,充分利用科目之間的交叉部分來設計學生的課后作業,進一步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加學生作業的趣味性和綜合性。例如,小學階段學習的英語詞匯較為簡單,大多集中在具體名詞,常用的動詞和形容詞等符合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發達的階段性特點。而具體名詞和簡單的動作都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進行表現和表達。因此,給學生布置繪畫作業進行英語語言的練習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例如,在“My body”課后的作業布置上,英語教師可以與美術課的老師提前溝通,兩門課程布置一次作業即可。即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人或動物,然后讓學生用箭頭標明其各個身體部位并用英語標示出來,這種將繪畫與英語相結合的形式體現了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并且,在作業點評階段,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寵物并解釋身體的各個部位,使學生有機會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同時也加強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是人的情感表達和相互交流的載體,在英語課堂上,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和溝通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具體體現。

六、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具體實踐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為有效提升小學生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開展了多樣的教學活動。然而,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教師的課堂活動安排順序或者時長把握不當則容易導致課堂紀律出現問題。當然,課堂氣氛活躍不等于紀律差,只要教師能夠在動靜結合的教學活動中做到收放自如,那么活躍的教學氣氛比起沉悶的課堂無疑教學質量要好得多。同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每個班級的不同情況來對教學設計做適當的調整。例如,在較為活躍的班級,則將聽力和閱讀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稍微延長;而對于紀律較好,且班級成員不夠活躍的班級則多鼓勵學生用英語去表演,討論和分享,鼓勵學生多說。這樣的教學安排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七、結語

“雙減”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都承擔著比以往更重的責任。要打造高效的課堂,責任不僅僅在教師身上,學校應當從各個方面為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提供最大的便利。例如學校應當提升教師的比例,縮小班容量來增強小班教學的力度。一位教師負責兩個以上班級的情況仍較為普遍,沒有辦法保證給予每一位學生均等的關注。

此外,教師在不斷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也應當適量增加教師的教研和學習時間,盡量刪減教師教學以外的雜事。學校應當更加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以便留給教師更多的時間去精進自己的教學,讓教師能夠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同時,教師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關心自己的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這樣才能確保教師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內在要求。

參考文獻:

[1]王芳.“雙減”背景下的有效英語課堂教學[J].進展:科學視界,2021(12):207-208.

[2]韋艷.“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新論[J].教書育人,2021(11):59-60.

[3]張寅.淺析“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J].少年寫作,2021(28):117-119.

猜你喜歡
課堂效率雙減小學英語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