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構建科技倫理治理體系

2022-07-23 15:00潘教峰
科學導報 2022年43期
關鍵詞:倫理體系科技

潘教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笨萍际菄?,國家賴之以強,人民生活賴之以好??茖W技術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時,也存在倫理風險,如侵犯隱私權、算法黑箱、算法歧視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陸續制定頒布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生物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2019年7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導向明確、規范有序、協調一致的科技倫理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薄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強化科研誠信建設,健全科技倫理體系?!?/p>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對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工作作出頂層設計。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對于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科技倫理治理,需要加強法律監管、政府管理,同時發揮決策咨詢、科學共同體自治、社會公眾參與等的作用,實現科技發展與倫理治理相互促進、動態調適。要強化問題導向,對倫理問題較多的領域加強制度建設。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方面,目前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負責指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全國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工作,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科技倫理規范制定、審查監管、宣傳教育等相關工作??梢噪S著實踐發展,不斷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壓實創新主體科技倫理管理主體責任,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單位要加強科技倫理日常管理。發揮科技類社會團體的作用,健全科技倫理治理社會組織體系。加強科技倫理知識宣傳普及,提高社會公眾科技倫理意識。

當今時代,科技發展迅速,需要注重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等。比如,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合成生物學、神經科學、腦機接口等新興科技領域,技術突破和商業應用會帶來社會風險,要加強風險預判,梳理相關問題,劃定倫理紅線,及時出臺各領域的治理規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科技創新是全人類發展共同的引擎,也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蛾P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提出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等科技倫理原則,這是我國科技活動應當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也為全球科技倫理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面向未來,中國科技界要更加重視科技倫理基本問題研究,在個人信息及隱私保護、倫理審查制度與知情同意原則、生命倫理等方面形成更多系統性、前瞻性的解決方案,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讓人類共享科技發展成果。

猜你喜歡
倫理體系科技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員工倫理型領導原型對倫理型領導有效性的影響:員工崇敬感的中介作用*
織牢社保網底要不惜“細針密線”——論全球最大社保體系的建立、構成與延展
淺談我國社會工作倫理風險管理機制的構建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親組織非倫理行為研究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